【精選】民俗作文匯總7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民俗作文 篇1
我國有許許多多的民俗特點,比如:新疆民俗之新疆的傳統(tǒng)婚禮,揭開新娘的蓋頭也是一個鄭重其事的儀式,由婆家的女性長輩來揭開新娘的蓋頭。然后舉行結婚典禮;云南的貝葉古樂,系西雙版納傣族古老的傳統(tǒng)音樂,包括民間古今傳唱的民歌樂、歌舞樂、贊哈樂三個大類。民歌樂,包括傣語稱為甘哈嘿尚、浪笙、甘哈賽叮、哈蒿多、甘哈魯玩等諸種。
而我們這兒也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讓我來講一講我的老家的除夕吧!我們老家是在臨安,在這兒過年吧!就很有濃郁的地方的特色!我們這兒到了除夕,就非常的熱鬧,到處都是鞭炮聲,‘碰,碰,碰……!教幎际菤g聲笑語。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帶這滿嘴的笑容。我當然也是笑不容嘴了,(哈哈)。到了晚上,我就更開心了。因為要吃年夜飯了,晚飯我要吃兩次,因為第一次是吃奶奶家的年夜飯,第二次是吃外婆家的年夜飯,所以二次我都要省著點吃,不然的話吃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吃不下了。(哈哈),二次年夜飯都非常的豐富,我看得都眼花繚亂了,(哈哈),飯吃好了,接下來,就是收壓歲錢了,我這次收的比較多,(哈哈)。到了晚上8點,聯(lián)歡晚會開始了,這次聯(lián)歡晚會我看的很快樂,到了12點我已經想睡覺的不得了了。匆匆得吃了一下夜宵,然后,匆匆的洗漱了一下,就上樓去睡了。這次除夕,我過的很開心。我們中國有許許多多的民俗,希望它們能夠傳承下去!
民俗作文 篇2
我喜歡過春節(jié)。因為我可以感受節(jié)日溫馨的氣氛,又可以欣賞美麗年畫的藝術之美。
年畫,顧名思義就是為新年而作的畫,中國傳統(tǒng)的年多采用木版套印和人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線條單純、色彩鮮艷、畫面熱鬧,多貼于窗戶和衣櫥上,既增添節(jié)日氣氛,又具有藝術氣息。有的粗獷,有的細膩;有的簡潔,有的繁雜;有的艷麗,有的樸素……而我最喜歡的是細膩而又樸素的年畫,清新質樸,令人心曠神怡。
春節(ji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去“拜訪”老家的老人和年輕人們作年畫,看著他們認真地勾勒線條、刻板、彩繪,然后完成,我很開心!事后,我經常會向她們討幾幅年畫,掛在房間的墻壁上,心里好生喜歡。每天,不是瞧一眼,而是佇立在那里,看得那么專注,那么入神……奶奶常說:“作年畫啊,一定要心誠,只要心意到了,就什么都好了。”當時,我似懂非懂地隨聲附和,卻不明白這其中的深意,F(xiàn)在,我常問自己:我喜歡的僅僅是年畫的熱鬧嗎?不,不是,我心里很清楚,我是珍惜老一輩對我們最真摯、最深厚的祝福,是珍惜那些想象中的藝術氣息。這是我一次又一次用心看才領悟出來的。
家鄉(xiāng)還有共賞年畫的節(jié)日。這天,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街上人來人往,互相評論,賞析著年畫。在這種大背景之下,我曾試圖尋覓一個靜謐之地來欣賞年畫,但卻找不到感覺。我發(fā)現(xiàn)我更享受的是融入這種熱鬧的氣氛中。當我聽著人們相互的祝福,盯著別人家門上的年畫時,我終于感受到了:其實人們的熱情、善良已然刻在年畫里了,年畫只有放置在這種環(huán)境中,才能形成景與情的高度和諧。其實,藝術品只是人們內心情感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那些花、草、魚、獸不正是他們內心期盼的一種體現(xiàn)嗎?從這些畫中,我領悟到了合家歡樂,其樂融融的寓意,體會出了家鄉(xiāng)親人之間親密和諧的淳樸情感。他們期望著老人身體鍵康,期待著家庭和美、和睦相處。它的美,就是人們心靈之花的外現(xiàn),它是生命力的美,是藝術的美,是淳樸的美,善良的美!
在不斷地欣賞、體味、總結之中,我明白了:欣賞藝術之美不只局限于那種高雅靜謐的氛圍之中,越是民俗的東西,越是大眾的,越是要在那種歡樂、和諧的氣氛渲染之下,突顯它的.藝術之美與蓬勃的生命力。有時,欣賞一件藝術品,并不只能以藝術的角度來評析,我認為更多的,則是傾聽作者的心靈之聲,感悟作者的心靈之美以及他們所傳達的意境。這樣的美,是質樸的美,是實在的美,才是最純的美!
民俗作文 篇3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jié)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非常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走百病
元宵節(jié)除了慶;顒油猓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里列舉二三。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非常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yǎng)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里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于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xiàn)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民俗作文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我國人民歡度春節(jié)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新的一年大發(fā)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后。傳說,要想發(fā)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后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xiāng)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除這些以外,我的家鄉(xiāng)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于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民俗作文 篇5
現(xiàn)在,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在民間流逝,而今天我要說的,就是這其中的一種——捏泥人,F(xiàn)在估計有些人都不知道捏泥人是什么,捏泥人其實就是捏橡皮泥!能把泥人捏得惟妙惟肖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的,也只有民間藝術家了吧。
記得那一次,我見到了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術家,他是一位老爺爺,捏泥人的東西也很簡單:一大盒橡皮泥,一些刻刀類的工具。由于現(xiàn)在捏泥人的人已經很少了,所以捏泥人的老爺爺面前圍攏了一群人。我湊上前去看,只見老爺爺面前的桌子上放著許多捏好的泥人,有手持金箍棒降妖除魔的孫悟空,有維護世界和平的奧特曼,還有呆頭呆腦的豬八戒……真是惟妙惟肖,現(xiàn)在,老爺爺正在捏一條小金魚,只見他取出一塊紅色的泥,東按按,西按按,不一會金魚的身體就被捏出來了,老爺爺又取出兩小塊黑色的泥,用手指一壓,兩顆黑眼睛就鑲上去了。最后,老爺爺給它按上了一條扇子狀的尾巴,頓時,一條活靈活現(xiàn)的金魚就躍然指間。老爺爺剛捏完,又有人邀請老爺爺捏一個豬八戒。老爺爺先捏了一個豬八戒的身子,又做了豬八戒的袈,九齒釘耙……我發(fā)現(xiàn)老爺爺?shù)哪请p手雖然布滿老繭,卻靈活自如,短短兩三分鐘的時間,一個鮮活的豬八戒就引起了周圍一片叫好聲。這就是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術家。我希望像捏泥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被我們保護住,不被時間沖淡。
民俗作文 篇6
“各位游客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一間民俗精品屋,主要了解了解旗袍。當然,精品介紹人員就是在飛飛旅行社當導游的我啦!大家可以叫我小劉。就是我來帶領大家參觀,好了,話不多講,開始參觀吧!”
來到精品屋內,許多琳瑯滿目的精品映入眼簾,我一下子看到了一件藍底白花的旗袍!奥每团笥褌,快來快來!旗袍在這呢!據我了解,旗袍可是滿族的傳統(tǒng)服飾呢,是二十世紀初由民國服飾設計師參考滿族女性傳統(tǒng)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礎上設計的一種時裝,清代年間的旗袍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等都是常用的題材!”
“大家看看這個旗袍,可能還不知的旗袍的歷史呢,其實旗袍原是民國時期的婦女時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于滿族稱為‘旗人’,所以稱為‘旗袍’。接著,民國在30年代和40年代都是旗袍的黃金時代,這使得旗袍進入了國際服裝大家族!嗯……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它已經‘國際化和現(xiàn)代化了’。在三十年代中期發(fā),袍底落地遮住雙腳,俗稱為‘掃地旗袍’。哈哈!聽我講了這些,是不是對旗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呢?”我自豪地向游客們介紹著旗袍。
“原來旗袍有這么多的歷史呢!”一位旅客受益匪淺的說道。
“對了對了,還忘了告訴大家:旗袍還有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呢!——京派與海派。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當然,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的嘍!”
“ok!介紹完畢,我的工作也做完了,經過這次的講解,我相信大家一定對旗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沒錯!旗袍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比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價值哦!”
民俗作文 篇7
今年過年,我們去了龍游外婆家。外婆準備了很多年貨,樣樣都體現(xiàn)了龍游的年味民俗。
發(fā)糕是這座小城最正宗的“年味”,因為發(fā)糕代表了“年年發(fā),步步高”的美好愿景。每逢過年,外婆就在自己家“炊糕”,還在發(fā)糕上用“洋紅”點幾下,喻意好彩頭。
八寶菜,即用八種蔬菜混合炒在一起,紅紅綠綠的,看著很誘人,其實這是為了人們酒肉后清理腸胃的一道素菜。
蔥花饅頭的味道好極了,它的做法是先把五花肉剁碎,然后再將筍沫和蔥花拌在一起,塞進饅頭里,蒸熟后就是香噴噴的了。
芋頭肉粽是我最愛吃的,它是用芋頭和五花肉拌在一起的粽子。
大年三十這天,我和姐姐一起把大門上的舊對聯(lián)換下,貼上新的。晚上,外婆還送我一個大公雞燈籠,這也象征著“紅紅火火”吧!
過年,必然少不了鞭炮,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鞭炮聲、煙花聲不絕于耳。還有象征著一家人團圓的年夜飯,大家說說笑笑,溫馨愉快的吃完了。
外婆家的年味很濃,這個年過的很開心!
【【精選】民俗作文匯總7篇】相關文章:
【精選】民俗作文匯總八篇03-09
【精選】民俗作文匯總6篇03-07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匯總6篇02-10
【精選】民俗作文匯總十篇02-02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匯總9篇01-24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匯總八篇01-23
精選民俗作文匯總9篇01-19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匯總六篇01-13
精選民俗作文匯總6篇01-09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匯總5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