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正能量的作文素材
在城市街頭,我們都曾遇到過拾撿廢品的老人,他們?yōu)檠a貼家用拾撿廢品變賣,不過北京地鐵站口一名自稱為“四惠大爺”的老人卻很特別。近日,有網(wǎng)民將“四惠大爺”發(fā)放感謝卡一事發(fā)上微博,一時之間吸引了眾多網(wǎng)民關注,網(wǎng)民們都被這名可愛的老人感動了。他為了感謝平日送給他報紙的陌生人,便親手制作了一張卡片,發(fā)放給進入地鐵的市民。路人每給這位“四惠大爺”送一份看過的報紙,大爺都會深深鞠一躬,雙手接過報紙,說聲謝謝,并遞上這樣一個感恩卡。“再怎么著急,也別忘了吃早飯”“大家每天都給我報紙,感謝你”……卡片上樸素的語言,令許多網(wǎng)友感動得“淚奔”,有網(wǎng)友評論說:“這尋常的感恩和熱心,這么簡單而強烈”,“拿到卡片心里暖暖的”。這種來自普通人細致入微的溫情語言再次將路人感動。
【運用指導】
一張張溫情卡片傳遞著的是正能量。因為有了路人對收報老人的關愛,才令老人心生感激;因為有了老人對路人的關愛,才有了這一張張承載著溫情與感動的卡片,這正是愛的循環(huán),也是和諧的基礎。點亮一盞心燈,照亮他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這就是正能量傳遞的結果。由此,素材可以運用到“正能量”“傳遞”“和諧”等話題當中。“四惠大爺”只是地鐵站一個普普通通的收報老人,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老人,以他不平凡的溫情卡片讓無數(shù)都市人為之感動。溫暖人心不一定要轟轟烈烈,簡單、真誠一樣能溫暖人心!由此,素材可以運用到“簡單與平凡”“感動”“真誠”等話題當中。
這是一個讓人可親可敬的老人。他用自己的一舉一動詮釋了那些越來越被現(xiàn)代人忽視的待人接物的傳統(tǒng)美德。用雙手接過報紙,向?qū)Ψ缴罹瞎,并真誠地道一聲“謝謝”,這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細節(jié)流露出一個老者良好的素養(yǎng)。由此,素材可以運用到“傳統(tǒng)美德”“細節(jié)”“感恩”等話題當中。
【運用方向】
(1)傳遞正能量;(2)素養(yǎng);(3)和諧;(4)簡單與平凡;(5)感動;(6)真誠;(7)細節(jié)。
第一篇:平凡小事的加速發(fā)酵源于“正能量”
一件小事,但它卻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反映的是愛的傳遞。所以,它才會以加速度發(fā)酵,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溫暖。
猶太作家威塞爾曾說:“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異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曾經(jīng)一度,因“小悅悅事件”、“彭宇案”……等極端事件,讓我們有過道德下降的擔憂和焦慮。同時,每一個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著一種渴望,渴望我們這個社會少點冷漠多點溫暖,渴望人與人之間少點戒備多點相助。任由世事變遷,愛與善終是社會的主流、時代的潮流。從這件小事的加速度發(fā)酵、傳播,不難看到它帶給人們內(nèi)心的觸動和產(chǎn)生的共鳴。
大家對這種愛心產(chǎn)生溫暖的感覺,源于人與人之間那種最為寶貴的理解和對善的認同。正是這種理解和認同,穿透了世間的冷漠與輕視,用一種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獲得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懷。
愛心,被看作是人類最珍貴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類良知的生動展示,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集中體現(xiàn)。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乏善心和愛心,只是在等待一個被觸發(fā)的機會。當一個人被感動之時,也是他的愛心和善心被觸發(fā)之時。讓人“一看就暖和”的溫柔,這是激發(fā)了我們內(nèi)心柔軟與善意的溫情。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熱淚盈眶,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深刻銘記。
央視主持人張泉靈評論,“總希望自己是這溫暖鏈條上的一分子,讓這樣善的傳遞不在我身上斷掉”。正如有人認為,此事釋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有責任傳遞下去。
在現(xiàn)實中,“正能量”帶來的正效應確實不少。我們身邊有阿里木帶給我們的感動,他靠賣烤肉資助貧寒學子,而不少人專程去“捧場”,這里面有感動,也有“正能量”的傳遞。
社會需要愛,時代呼喚愛。對善行、對愛心的感動,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動,而是一種顯示感動的勇氣,一種傳遞感動的行動。傳遞感動,就是“正能量”的傳遞。愛心無價,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沒有強弱之分。愛心是春風,可以溫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間;是火炬,可以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愛心是擔當,是奉獻,也意味著收獲。愛心照亮四周,同時也溫暖自己,幫助別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華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種心靈的溝通、相互的給予、共同的追求。
我們不盲目偉大,我們只做偉大的一個分子,我們的社會就會偉大,我們的民族就會偉大,我們的國家就會偉大。
第二篇:讓我們相信人性的正能量
必須承認,這個世界并不總是那么的美好,我們的人性也并不總是那么的高尚。“小悅悅事件”、“彭宇案”都曾經(jīng)一度讓人們感到道德的迷茫: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報,為什么周圍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有人沮喪,有人彷徨,似乎人們已經(jīng)找不到方向,似乎社會已經(jīng)失去了力量。但張麗莉、王世偉等六位龍江英雄的事跡一次次告訴我們:世界的真相,并不是這樣!社會也好,人性也罷,都有著像硬幣一樣的正反面,我們不要以為看到了一面就看到了答案,這個世界,有黑暗就有光亮,有失望也有希望。而這光亮與希望,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我們在報道中看到,當護士拉開窗簾,張麗莉看見照進病房的陽光,不禁由衷地感嘆:“活著真好。”而在張麗莉、王世偉、荊百歲、謝尚威、高鐵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讓我們看到了同樣的陽光,那是人性散發(fā)出來的美麗光芒,也會讓我們感嘆世界的美好與生命的堅強。正如本報在27日推出的《發(fā)現(xiàn)黑龍江之美·大愛讀本》對于六位英雄的解讀,在他們身上,都有著熱愛生活、與人為善、心懷責任、目標堅定、樂觀堅強、平凡可愛的特質(zhì),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難時刻,便會轉(zhuǎn)化成閃電一樣的力量。詩人說:“在沒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個人。”但其實,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無窮的能量。
我們相信,無論人的本性原來怎樣,但最終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質(zhì),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國作家雨果所說:“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yōu)于偉大的人。心懷善良的人,總是在播種陽光和雨露,醫(yī)治人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同善良的人接觸,智慧得到啟迪,靈魂變得高尚,襟懷更加寬廣。”而在前幾天,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來哈的講座中,也一再強調(diào),與其空談信仰,不如堅守道德底線,而這底線的標準之一,就是惻隱之心,而惻隱之心的實質(zhì),就是善良。這種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經(jīng)的比方,“就是全人類都能輸?shù)腛型血”,能夠拯救道德的淪喪,能夠溫暖世道的寒涼。
無論是英雄挺身而出的義舉,還是民眾愛心涌動的景象,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相信,只要社會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會形成道德與愛的強大氣場。而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終一定能給這個世界帶來無盡的力量,無盡的希望,像水融入著水,像光簇擁著光。
第三篇:守護心中正能量
“很多年輕人都會去抱怨,覺得生活中充滿著負能量,有人拼爹,有富二代的故事,有送禮去打造自己的前程等。但我們應該永遠去相信正能量。”當談到青春里的挫敗與不容易,白巖松用正能量給青年人打氣。
今天,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主持人白巖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欄目特約觀察員吳永強、人民日報社總編室副主任葉蓁蓁做客中青在線直播室,在第五十二期“勞動·創(chuàng)造·奮斗我的青春故事”勵志教育在線訪談現(xiàn)場與網(wǎng)友分享他們一路追尋正能量的故事。
每當進入畢業(yè)季,“找工作難”都會成為畢業(yè)生熱議的話題。對于白巖松來說,找工作也曾讓他沮喪,“我在北京幾乎不認識任何人,從我大學畢業(yè)一直走到今天,有很多人說我有貴人相助,我承認。但是這些貴人不是富人,不是我拼爹能拼出來的。”
畢業(yè)前夕,在國際臺實習的白巖松并沒有像他期待的那樣留下來工作,他沮喪卻并不絕望,準備去廣東尋找新的機會。正在這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打來電話,給了他一個面試的機會,人事處一位大姐和他聊了兩個小時,他在即將動身去廣州之際,接到了錄用的電話。“這件事讓我相信,不管你生活中有多少陰暗的B面,永遠有讓你可以看到希望的A面。”白巖松說。
剛?cè)胄袝r,由于稿件質(zhì)量差,非新聞科班出身的吳永強曾被前輩批駁為“不堪造就的新聞人”。“別人說你不行的時候,我也有過彷徨。但彷徨過后,在沒有其他更好選擇的情況下,或者是你對自己的選擇不死心的情況下,那就堅持。”吳永強沒有放棄,他更加用心地對待每一次采訪,將負能量轉(zhuǎn)化為前行的動力。
“到達采訪地點之后要搶住宿、搶聯(lián)絡,晚上顧不上吃飯,第二天一早,又要提前去占位,采訪回來后,要揣摩稿件怎么寫。更不用說大的采訪場合,提前餓著肚子去,守著人家去主賓席吃飯,自己在旁邊候著。”這些緩慢卻持續(xù)的積累,終于為吳永強帶來質(zhì)的變化,“后來我覺得寫稿是一個挺輕松、挺愉快的事情,尤其是傳遞了自己想傳遞的信息的時候。”
和吳永強一樣,葉蓁蓁對于工作中的苦,也甘之如飴,“晚上上夜班,凌晨兩三點下班之后,利用夜間上微博,看看全國各地發(fā)生了什么事之后,才回去睡一小會兒。早晨八點鐘要用鬧鐘把自己鬧醒,找到新聞線索、向記者約完稿后才能開始踏實地睡第二輪覺。”
然而,在葉蓁蓁看來,高強度的工作反而是一種機遇。“有機會這么苦的時候,其實是你的能力、你的功力提升最快的時候。就像練武功一樣,是你武功長得最快的時候。所以我覺得在苦中蘊含著對于年輕人來說很獨特的價值和機遇。當你能看到這些,你的心里不會覺得這個事情很苦,而是會覺得很有動力,像一團火在燃燒一樣。”
在20歲時,盡管住在地下室里,葉蓁蓁依然很滿意自己的狀態(tài)。25歲時,盡管每天晝伏夜出、黑白顛倒,他仍舊覺得知足。“我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我一直在做我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每天做著對改變周圍、改變周圍的世界有意義的事情,我就覺得很好”。
【正能量的作文素材】相關文章:
希望的正能量作文08-25
正能量初中作文01-09
青春正能量作文12-03
正能量小學作文02-05
希望正能量作文02-06
希望——正能量作文04-06
正能量寄語11-15
正能量名言02-14
正能量的作文結尾大全11-03
生活需要正能量作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