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年中考作文指導:如何創(chuàng)新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也就是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如何創(chuàng)新,快來看看吧!
【如何創(chuàng)新】
立意獨辟蹊徑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也就是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應試作文,同一個題目,千萬個考生來做,難免立意相同或相近,而要立意新穎,就要獨辟蹊徑,想別人所未想,寫別人所未寫。那么,怎樣獨辟蹊徑呢?
一、推陳出新。審題立意時,對那些常寫的主題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加工提煉,使陳舊的東西煥發(fā)出青春的光彩,像老樹開新花、枯藤發(fā)新芽一樣。
文章所寫的是老材料,但由于立意的出新,使主題與原來的傳統(tǒng)觀念形成明顯差異,就會深刻有力,甚至折射出時代的光芒。例如,江蘇省中考作文題《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少考生記敘自已在成長的道路上,受到老師、父母的關懷,同學的幫助,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有一位考生,則寫自已“拾金不昧”的事情。應該說這是一個老話題,可是文章卻挖掘出了新意。他是這樣寫的:“我”冒著酷暑去上學,在路上拾到伍分錢硬幣,于是在路邊等候失主。先后過來三個人,都說我是個大傻瓜,現在誰還要這伍分錢呢?“我”把錢交給老師,也引起了同學們的一番譏笑……拾金不昧,本來是好事,卻遭到了有些人的嘲笑,但“我”不生氣。文章接著寫“我”經受了這次磨煉,認為正確的就要認真去做。“我”的確長大了……立意推陳出新,主題也就深刻了。
二、反彈琵琶。這是一種違反常情常理,進行逆向思維的立意方法。它的關鍵是一個“反”字,即觀點相反、認識相反、態(tài)度相反,發(fā)人深省。這種方法,在中考作文中,議論文運用比較多。它可以擴展新的思維空間,有利于對問題的深入探究,是一種立意創(chuàng)新的好方法。例如,上海市中考作文題《母愛》,不少考生是從正面寫的,說母愛如何偉大,如何感人,如何使自已成長起來,但凡這類文章,很少有驚人之處?墒怯幸黄恼,卻寫得出類撥萃,其原因之一就是采用了逆向思維,寫出了新意。請看其中一段文字:“母親愛孩子,卻又不知道怎樣去正確的愛,往往從生活上考慮的多,錯誤地認為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是愛,周到服務便是情。其結果,往往是由原先的愛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最終的害;埋下的是‘希望’的種子,得到的卻是‘失望’的苦果。”這幾句話,否定了通常所說的“母愛”,它從反面立意,涉及現實和將來兩個時間段,分析了這種“母愛”的危害,給廣大母親提出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促人深思,令人警醒,有一定的深度,立意創(chuàng)新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一點,就是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對所記敘的人和事,對所議論的道理要有深刻的認識和透辟的分析。這樣,創(chuàng)新立意才會有說服力。
內容新鮮有味
內容豐富充實,這是寫好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但僅此還不夠,而要使文章出奇制勝,還必須做到內容新鮮有味,即文中所寫的材料,必須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新東西,包括新事物、新思想、新現象、新問題、新知識等等。
寫記敘文要選用那些最新鮮、最典型的人、事、物來表現主題,避免一般化的題材,盡量不用那些人們常用的老材料。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現象,從而寫出有新意的文章。例如,廣東省中考作文題《放學路上》,不少考生記敘了在路上做好事的情景,如幫人推板車上坡呀,攙扶盲人過馬路呀,趕走在田里毀壞莊稼的禽畜呀等等。這些內容可以寫,但顯得平常,很一般?捎幸晃豢忌,寫他路過山林時,聽到有伐木聲,尋聲找去,是三叔在偷砍樹木。三叔求他不要告發(fā),可他想起老師的話:做人要誠實,不能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心里就不平靜,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他終于走進了村委會……這樣的內容,取材于日常生活,頗有現實意義,讀后令人耳目一新。
寫議論文,要針對現實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事物、新觀念、新問題、新現象進行議論。這些內容,應該說是豐富多彩的,只要處處留心,可以俯拾皆是。這些材料往往是人們關切的事情,議論的熱點,以此為內容作文,無疑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產生創(chuàng)新的效果。例如,安徽省中考小作文,針對減負這一熱門話題讓學生發(fā)表議論。有一位考生這樣寫道:“‘減負’不等于‘無負’,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相輔相成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但必要的負擔是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推動力。減負絕不意味著降低對學生作業(yè)應有的要求,也不是不給學生布置作業(yè)……“這幾句話從負擔必要性的角度進行議論,內容新鮮,辯證客觀,很有說服力。
選材新穎獨到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單薄,文章就顯得干癟而沒有血色;材料豐富,文章就顯得壯實而有精神。但僅此還不夠,還必須選用那些新穎獨到的材料,不用老掉牙的陳舊材料,才會使文章充滿朝氣,生輝增色。
近幾年,中考作文仍以寫記敘文為主,可以創(chuàng)新之作很少,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選材陳舊,考生喜歡用自已在寫作中常用的材料。寫人,就是老師、父母、同桌、鄰居;記事,就是刻苦學習、打掃衛(wèi)生、拾金不昧、助人為樂。這些材料,寫來寫去,沒有新意。這就要在選材時,進行精選嚴鑒,尤其要注意對新穎獨特材料的搜求和選用。例如,山東省中考作文題《教室里的歡笑》,考生要么寫成績提高而高興,要么寫老師講課生動有趣,要么寫開聯(lián)歡會、茶話會等。這些材料可以寫,但寫得很平淡?捎幸晃豢忌,選材新穎獨到,以老師終于找到了對象為材料,為“歡笑”的原因?忌环矫婷鑼憵g笑的場面,另一方面又回憶插敘了老師多次找對象告吹的坎坷經歷,現在終于找到了對象,同學們十分高興,教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以表示對老師的祝賀……你看,把這個材料寫進文章,表達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學生對老師的關心熱愛。讀之,使人感到新穎有趣,產生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寫議論文選材,主要是選論據,尤其是事實論據,不少考生在這方面往往駕輕就熟,順手拿來常見常用的材料:講勤學,就是陳景潤;談理想,就是張海迪;說成才,不是華羅庚就是高爾基;論愛國,不是文天祥,就是林則徐。這些材料不是不可以用,但是把這些人物當作萬能材料去用,怎能寫出上乘之作呢?論據的求新,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選用新近出現的人和事,新近看到的資料等,這類材料,其本身就具有新穎性,很容易引起讀者閱讀興趣;二是鮮為人知的事例,這些事例人們知之甚少,用在文章里自然會使人感到新鮮。
選用新穎獨到的材料,要適合文體要求,寫記敘文要選取具體形象生動的材料,寫議論文論據要有真理性和權威性。選擇新鮮材料要能很好地表現文章主旨,不可一味求新而忘記了選材原則。
構思別出心裁
構思,就是醞釀怎樣作文的一種思維活動,包括審題、立意、選材、結構等內容。寫作前要周密考慮這些問題,精心布局,合理安排,巧妙構思。一個文題,一則材料,別人會怎么想,我就不那么想,別人會怎么寫,我就不那么寫,要與別人的想法、寫法有所不同,多方向、多角度、多起點、多結果地思考問題,別出心裁,自成風格,從而更好地表現主題,獲得最佳效果。
記敘文的主體,往往是由一個或幾個情節(jié)構成的,情節(jié)的設置有一定的規(guī)律,我們要遵循,但又要突破常規(guī),求新求異,使情節(jié)安排富于變化,增加閱讀興趣,吸引讀者。例如,江蘇省中考作文題《真沒想到……》,有一位考生構思就十分巧妙,在情節(jié)的設置上頗費了一番心思,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我”家住在三樓,可一樓拐角處,是“我”的自行車停放的地方?墒呛髞斫洺1粍e人的車子搶占,于是“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先是放車胎氣,后是扔車子,最后剪剎車線。有一次,“我”剪斷的卻是來“我”家走親戚的姑姑的剎車線,而媽媽又借騎這輛車子,結果摔傷了腿。事情如此巧合,完全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從而告訴人們,自私損人,其結果往往害已。這樣的作文,在構思上就明顯地勝人一籌。
議論文構思涉及到議論要素、結構特點、材料選用、語言風格等內容,無論從哪個角度創(chuàng)新,都可以產生獨樹一幟的效果。例如,有一位北京考生,在《“空袋子”的啟示》這篇議論文中,構思就十分巧妙新穎,請看其中的一段文字:“成功離不開知識。愛迪生、馬克思知識豐富,內心是充實的,是‘立得起’‘站得直’的人。如果不學無術,只能一輩子庸庸碌碌,永遠是一個只有皮囊、胸無點墨的‘空袋子’,他們像無根的浮萍,飄忽不定,他們必將被時代進步大潮所淘汰,更談不上立足于社會了!”這段文字,從知識重要性的角度立意,從形象思維的角度構思,具體生動,說理深刻,讀后令人耳目一新。
結構變化靈活
文章的結構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沒有固定的模式,但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必須為主題或中心思想服條;二是必須注意局部與整體的統(tǒng)一。
應試作文,要按照考題的要求,把材料合理地組織安排好,使文章言之有序。這是基本的,還應盡力在結構上創(chuàng)新,突破固有的模式,跳出套路,變化靈活,使人感到文章清新自然。
結構變化靈活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行文的散文化,它可以改變板塊式的沉悶現象,給人以千變萬化、搖曳多姿的新鮮感。
記敘文是以寫人記事為主的,常用時間、空間、邏輯順序來安排結構。有些考生在安排記敘文結構時,寫一件事,往往是開頭、中間、結尾三段,寫兩件事就是四段,板塊性強而靈活性不足,缺少新意。河南有一位考生,在《我真想得到一把雨傘》這篇中考作文中,深得結構創(chuàng)新之妙,將散文化的特點運用得很充分。文章寫道:“我”坐在考場上應試,父親等在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于是“我”觸景生情,想得到一把雨傘送給父親。文章不到700字,共有8個自然段,其中獨句為段的有3個,跳躍大,轉換快,感情流露自然親切,散文化特點突出,給人以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一般情況下,議論文的結構要比記敘文呆板一些,無論是橫式結構還是縱式結構,常常是一個問題一個段落。實際上,議論文結構同樣可以采用散文化的形式創(chuàng)新。例如,江蘇有一位考生在《錢·流生和未來》這篇中考作文中,就運用了這種方法。這是一篇“一事一議”的議論文,著重剖析了流生產生的原因和由此而造成的嚴重后果,全文700字左右,分設了9個自然段,其中有3個自然段是獨句式的,文章結構很有特色,行文順暢自然親切。
說明文以介紹知識為主,結構上往往在知識、程序、蹤跡發(fā)生轉換時,才出現段落的變化。而要在結構上創(chuàng)新,可以改變這種格局,也采用散文化的構式,來完成說明的任務。例如,河南中考作文題《〈虎門銷煙〉解說詞》,有一位考生采用散文化的筆調,將“虎門銷煙”這幅圖解說得具體生動,很有點像《從宜賓到重慶》這篇解說詞那樣的寫法,極有特色。
文章結構靈活變化,要服從內容的需要,要有助于內容的順暢表達,突出文章主旨,不能以形式害內容。
角度小巧翻新
角度,就是寫文章的出發(fā)點。從什么角度立意,從哪個角度表現主題,對寫好作文,至關重要。從一個嶄新的角度行文成篇,就能獲得別有洞天、柳暗花明的藝術效果。具體說來,可從以下兩點考慮。
一、角度小巧。它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小”,從小處著墨,便于行文,容易寫好;二是“巧”,角度上靈巧高明,超過尋常,文章便會勝人一籌。例如,北京市有一位考生寫的應試作文《從拿筷子談起》,角度就具有小巧的特點。題目是議論式的,行文卻采用記敘方式,記敘之中又不乏說理內容,這是“巧”;“拿筷子”是日常生活現象,是中國人吃飯的一個常見動作,以此作為話題,作為文章內容,這是“小”。請看其中的一段文字:“我贊同地說:‘對,其實拿筷子與用刀叉是沒有雅俗之分的,只不過是一種習慣,一種需要而已,而有些人認為外國什么都好,自然也就認為用刀叉的外國人就是雅了!我們使用筷子,能鍛煉人的大腦與手的靈巧,外國人想用還不會哩!’我的話,引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段文字,小中見大,觀點十分明確,很有說服力。
二、角度翻新。在舊的基礎上變化出新的內容來,它也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舊的基礎,文中要有這種內容的交代和介紹,但它是次要的,文字應少,一般用于開頭,以形成鋪墊;二是翻出新意,這是文章的重點,是主體部分,是角度轉換出新的主要內容。這種情況,多用于議論文。例如,浙江省有一位考生在《伯樂看過的就是千里馬嗎》這篇中考應試作文中,就采用了這種寫法,請看其中的一段文字:“‘伯樂’看過的就是千里馬嗎?非也,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F在不少‘伯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給我錢,再差的馬都能成為‘千里馬’。何況又有不少‘伯樂’都是假的,更別說‘千里馬’了。”這段文字,由古及今,由物及人,與打假聯(lián)系起來,無論對“伯樂”還是對“千里馬”,都一反過去的肯定說法,翻出了新意,使論述的內容更為深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表達富于變化
表達,是一種寫作方式,它包括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一篇文章很少只用一種表達方式,往往是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其他表達方式密切配合。配合的表達方式越多,越能顯示出變化,越能使文章生動活潑。
下面以記敘文為例,說說如何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記敘中穿插議論。文章以記敘為主,其間穿插議論,但議論文字不能多,長則幾句話,短則一句,針對文中所寫的人或事,要么表示看法,要么進行評判,為記敘服務,為主題服務。例如:“……今天,沒有班主任和同學生們的關愛,我怎能參加中考呢?我生活在這樣溫暖的集體里,多么幸運,多么幸福!我深深地感到:在我們社會主義大家庭里,真是一人有難,眾人幫啊!美,在生活之中,情,在我們中間。”這是吉林省一位考生寫的《情,在我們中間》一文中的一段話,省略號之前是敘述班主任視她為女兒、同學們把她當姐妹,都是關心幫助她的事跡,后面這幾句話,則是議論,由人及事,由事及情,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從而揭示了文章所敘事情的意義,深化了主題,文章也顯得生動活潑,富于變化。
記敘中穿插抒情。在記敘文中,恰當地穿插抒情,可以渲染記敘的內容,增強感染力。例如,浙江溫州市中考題《課余,我喜歡——》,有一位考生記敘“我”喜歡“春游”,文中多處恰當地運用了抒情方式,每一處文字,都十分簡短,請看其中三處:“我們不會畏懼,不會卻步,更不會哭泣!”“朋友,那就邁開腳步,像小溪一樣勇往直前!”“啊,我們是詩的采擷者,我們會滿載而歸!”這三句話有的出現在段中,有的出現在段首或段末,文字都極為簡潔,使文章記敘有情有意,情真意切,新鮮活潑,變化多姿。
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一點,就是不管議論或抒情,都要緊扣記敘的內容,為記敘服務,盡量少用大段議論或大段抒情,避免議論不實、抒情不真的現象,防止呆板沉悶之弊。
語言生動活潑
語言,是文章思想內容的載體。中考作文的語言,不僅要準確暢達,而且要生動活潑,即讓語言活起來,具有靈性,新鮮優(yōu)美,從而對內容的表達產生積極的作用。
寫文章,譴詞造句要活潑暢達,不呆板,不羅唆,簡潔有力,清新自然。這種語言,形象感強,感染力大,有一定的意境和韻味,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例如,陜西省渭南地區(qū)有一位考生寫的《我喜歡晨讀》,語言就十分優(yōu)美,請看其中的一段文字:“清晨,我漫步在村邊小路上。太陽還猶抱琵琶半遮面地躲在一片紅云的后面,輕柔地揮灑著淡淡的金光,于是,大地、房屋、山野便抹上了紅粉。廣闊的田野里,谷穗羞澀地低著頭,禾葉上露珠忽然忽閃,像黃絨布上點綴著的珍珠。我開始讀書了……”這段文字,是晨讀前的寫景,畫面開闊清新,表情達意自然順暢,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身臨其境之感,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讀書,“我”自然“喜歡”了。
寫文章,語言要準確通順,生動活潑,那就要恰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行文時,根據要寫的內容,綜合運用多種辭格,可以是一個接著一個用,也可以是互相滲透,融會在一起。通常情況下,辭格運用越多越能顯示出語言的新穎優(yōu)美。請看下面一段話:“媽媽,您對女兒學習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然而,您知道嗎?您的女兒多么想得到您的理解,多么希望您不再像保姆似的‘關照’我,‘代替’我,而要像舵手一樣,用您那豐富的生活經驗為我指導航向,讓我在大千世界里的海洋里搏擊,奮斗,成長。”這是吉林省一位考生寫的應試作文《給媽媽的一封信》里的一段文字,先后運用了反語、比喻、對比、排比等辭格,使語言生動形象,清新活潑,抒情色彩濃厚,很有感染力。
多種方法并用
這里所說的方法,是指記敘文的敘述方法、描寫方法,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說明文的說明方法等。寫作時,可以一種方法為主,其他方法與之配合,也可以幾種方法并舉,使行文多姿多彩。當然,無論采用多少方法,都要圍繞中心,依據內容來決定。
中考作文大都要求寫記敘文和議論文,F以這兩種文體為例,談談如何綜合運用多種方法。
多種敘述方法的綜合運用。順敘、倒敘、插敘在一篇文章里兼而有之,密切配合,相互作用。這種情況,從總體上看是運用倒敘,主體部分又運用順敘,在順敘中又有插敘。這樣敘述,就顯得疏密相間,張弛有致,時空跨度大,行文多姿多彩。例如,遼寧有一位考生在《重話母!愤@篇應試作文中,就采用了這種寫法。從全文運用了倒敘,首段寫道:“畢業(yè)了,離開了母校,當我重話母校的時候……”主體部分運用順敘,記敘“我”初中的兩件事,一是初二入團,二是初三的體育加試。敘述每件事時又有插敘,在“入團”中插入了老師的囑咐,“加試”中插敘了初試的情況。這樣,三種敘述方法各顯風采,相互作用,很好地完成了敘述任務。
多種描寫方法的綜合運用。記事寫人要用到描寫方法,圍繞所寫的人和事,采用多種描寫方法,圍繞所寫的人和事,采用多種描寫方法,使文章更加具體生動。請看下面一段文字:“……班會上出現了使人難堪的沉默,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老師,我愿意當班長。’聲音不大,令人震驚。說話的是周雅安。她那倔強的臉上,一雙眼睛放射出堅毅的光芒。老師和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掌聲驚動了幾只落在屋檐的小鳥,飛向遠方。”這是江蘇考生寫的《“小主人”二三事》這篇應試作文中的一段文字,文中運用了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情描寫、場面描寫、動作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方法,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
多種論證方法的綜合運用。論證方法有例證、引證、喻證、對比等。根據文章議論的需要,采用恰當的方法,常以一種方法為主,綜合運用其他方法,使論證更加充分有力。如上海市中考作文題《母親》,有一位考生將它寫成了議論文,請看其中的一段話:“有句格言說得好:‘溺愛是一盆濁水,嚴愛是一座熔爐。’我的鄰居小虎的母親,對小虎就是嚴愛,難怪他的成績這樣好。”這段文字先后運用了引證、喻證、對比、例證等四種論證方法,將母親的“愛”這種人間真情,說得深刻透徹,形象生動,令人耳目一新。
方法是為內容服務的,用什么方法,用多少方法,要根據文章內容和主題來定,不能一味求多,影響了內容的表達。
展示虛幻天地
展示虛幻天地,即在作文里寫想象的內容。這種內容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但又與現實密切相關,要以現實為基礎。寫作時,可以采用聯(lián)想的方式,由某人某物聯(lián)想到其他的人事物,前者是基礎,后者是發(fā)展、是重點;也可以采用虛構、夢幻等想象的方式,虛構情節(jié),夢境顯示,創(chuàng)新出新的意境和形象。
在一篇文章里,可以局部是虛幻的,也就是說某些段落或某個部分是虛幻的,它可以使文章頓然增色,以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聯(lián)想,擴展文章的內容。例如,安徽省中考作文題《可愛的家鄉(xiāng)》,有一位考生就寫得很有特色,作者從兩個方面敘述家鄉(xiāng)的可愛,一是家鄉(xiāng)的山可愛,二是家鄉(xiāng)的水可愛。在寫家鄉(xiāng)水的可愛時,就運用了想象的方法,請看這段文字:“聽老人們說,一到冬季,天上的仙女們每晚都要來這里沐浴,于是玉帝就讓龍玉按時送來熱水侍候,無名河變成了仙女河,變成了四季如春的曖人河。”這段文字,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關系,但更多的內容則以想象為主,交代了無名河得名的原因,勾畫了一幅美麗的河上仙女沐浴圖,給人以神秘之感,增加了閱讀的情趣。
有些中考作文試題,本身就要求考生寫成想像式作文,文章內容是由虛幻構成的,現實的內容只是個引子或緣由。這就要求考生,要展開想象的翅膀,以豐富虛幻的內容來結構文章。例如有一篇中考作文《美好的夢》就采用了這種寫法,文章除首尾而外,都是由夢境構成的,首段有“我進入了甜蜜的夢鄉(xiāng)……”過渡轉入下文寫“夢境”,想象極為豐富,情節(jié)曲折生動,考生徜徉于月球之上,征服月球,寄托了美好的理想,神思飛揚,暢想無限,趣味橫生。
寫想象作文要注意一點,就是無論如何虛幻,都要合情合理,切忌脫離生活,從而削弱了藝術魅力和可信度。
【中考作文指導:如何創(chuàng)新】相關文章:
中考作文指導11-02
中考英語作文指導07-14
中考作文指導(15篇)11-03
中考作文指導15篇11-03
創(chuàng)新為話題的中考作文10-28
中考作文指導合集15篇11-04
中考作文指導匯編15篇11-04
中考作文指導:作文閱卷潛規(guī)則04-16
如何指導小學生的看圖作文04-21
如何刻畫人物小學作文指導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