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教案
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教案
教學內容:
本課包括兩框內容:第一框—行為不同 結果不同:第二框—如何做到對自己行為負責。
教學重點:
“如何做到對自己行為負責”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行為不同結果不同”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
計劃用四課時授完,其中輔導練習一課時。
第一課時(總第22課時)
教學內容:講授第一框——行為不同結果不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語:(見教材引言)
2、板書課題:
第18課 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
二、講授新課
板書: 第一框 行為不同 結果不同
1、每一種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結果
情境活動一:討論下列行為分別會產生的結果(見教材p89頁)
活動設置目的:主要是讓學生明白,每一種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結果。
議一議:(引導學生從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不同角度去討論)
、俪跻粚W生小明經常和同學一起到社會福利院去幫助孤寡老人。
、趧⒑聦蠋煹呐u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依舊經常遲到。
、圳w新和父母商量,決定從自己的零花錢中節(jié)省出一部分,幫助經濟上有困難得同學。
教師贈言:
人在社會中,要工作,要學習,要生活,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行為;每一種行為或直接、或間接的都會對自己及周圍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響,產生一定的結果!
情境活動二:(見教材p90頁)
生活中偶爾發(fā)生的一個細節(jié)、一個舉動,都會給周圍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請同學們看下面的事例。(見教材p90頁)
活動設置目的:一是印證以上觀點,二是教育學生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節(jié),不要因為細小舉動給自己造成不利的影響。
想一想:
、僮约菏欠裼鲇羞^類似的舉動?
、谶@一舉動對他人和自己有什么影響?
實踐探究:(相關鏈接—見教材p90頁)
想一想:
鏈接材料分別說明了行為的影響。
你能說說這兩種行為分別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嗎?
教師講述:
前者偏重于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后者偏重于行為對個人的影響。所以說不同行為有不同的結果。(板書)
2、不同行為有著不同結果
情境活動三:(見教材p91頁)
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小結)
人的行為與后果之間的關系。(學生可以先閱讀p91頁教材,再閱讀材料進行討論)
教師講述:(對材料中“方斌撥打‘110’ 報警電話的事例的分析。)
方斌撥打‘110’,就其動機是為了滿足對‘110’報警電話的好奇心,其目的是為了驗證警察接警后到現場的速度,其采取的手段是謊報險情,其行為的程度上未使用更為惡劣的手段,未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失,故而其行為的結果是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擾亂了社會秩序,構成了違法,應受到法律的制裁。
劉浩同學面對歹徒毫不退縮,機智勇敢的行為,保護了他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犯罪分子受到了懲罰,得到了老師、同學的表揚。而方斌謊報險情的錯誤行為,既違背了社會公德,又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不同行為有不同結果。
【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教案】相關文章:
動物行為的主要類型教案(精選10篇)10-04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經典教案03-20
動物的行為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16
品德行為個人總結范文(通用11篇)04-01
關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教育總結(精選12篇)07-17
觀看為自己工作的感想03-20
律師事務所負責人履職報告范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