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原文及譯文
【原文】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2)。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5),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始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4),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傳5)
【注釋】
①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兩句。朱熹認為,”此謂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謂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所以,朱熹根據(jù)上下文關系補充了一段文字,這里所選的,就是朱熹補充的文字。②即,接近,接觸。窮:窮究,徹底研究。③未窮,未窮盡,未徹底。④益,更加。
【譯文】
說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是指要想獲得知識,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靈都具有認識能力,而天下萬事萬物都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過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徹底認識,所以使知識顯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學》一開始就教學習者接觸天下萬事萬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進一步探究,以徹底認識萬事萬物的原理。經(jīng)過長期用功,總有一天會豁然貫通,到那時,萬事萬物的里外巨細都被認識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內(nèi)心的一切認識能力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再也沒有蔽塞。這就叫萬事萬物被認識、研究了,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讀解】
格物致知——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而獲得知識,而不是從書本到書本地獲得知識。這種認識論很具有實踐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對儒學死啃書本的誤解。
“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國哲學中的一個重要范疇,到清朝未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稱)又成了對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部門的統(tǒng)稱。魯迅在《吶喊自序》里說:“在這學堂里,我才知道在這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繪圖和體操!
這說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響。
事實上,時至今日,當我們說到知識的獲取時,仍離不開“格物致知”這一條途徑。因為,它不是說的“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而是說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毛澤東《實踐論》語)
簡言之,“格物致知”把我們引向萬事萬物,引向?qū)嵺`,引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
【《大學》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大學原文譯文12-25
勸學的原文及譯文11-30
文賦原文及譯文12-06
葉公好龍的原文及譯文04-15
憶秦娥原文與譯文04-17
《詠雪》原文及譯文08-02
論語原文及譯文02-09
《月夜》原文、譯文12-12
《刻舟求劍》原文及譯文09-09
《郢書燕說》原文及譯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