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虞山記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
游虞山記原文翻譯及賞析1
游虞山記
張裕釗〔清代〕
十八日,與黎莼齋游狼山,坐萃景樓望虞山,樂之。二十一日,買舟渡江,明晨及常熟。時趙易州惠甫適解官歸,居于常熟,遂偕往游焉。
虞山尻尾東入熟城,出城迤西,綿二十里,四面皆廣野,山亙其中。其最勝為拂水巖,巨石高數(shù)十尺,層積駢疊,若累芝菌,若重巨盤為臺,色蒼碧丹赭斑駁,晃耀溢目。有二石中分,曰劍門,騞擘屹立,詭異殆不可狀。踞巖俯視,平疇廣衍數(shù)萬頃。澄湖奔溪,縱橫蕩潏其間,繡畫天施。南望毗陵、震澤,連山青以相屬,厥高鑱云,雨氣日光參錯出諸峰上。水陰上薄,蕩摩闔開,變滅無瞬息定。其外蒼煙渺靄圍繚,光色純天,決眥窮睇,神與極馳。巖之麓為拂水山莊舊址,錢牧齋之所嘗居也。嗟夫!以茲丘之勝,錢氏惘不能藏于此終焉,余與易州乃樂而不能去云。巖阿為維摩寺,經(jīng)亂,泰半毀矣。
出寺西行少折,逾嶺而北,云;砉ぃ萌籼焱猓巧胶鲅稍谇,今指謂易州:“一昔游其上也。”又西下,為三峰寺,所在室宇,每每可憩息。臨望多古樹,有羅漢松一株,剝脫拳禿,類數(shù)百年物。寺僧俱酒果筍而餉余兩人已,日昃矣。循山北過安福寺,唐人常建詩所謂破山寺者也。幽邃稱建詩語。寺多木樨花,自寺以往,芳馥載涂。
返自常熟北門,至言子、仲雍墓,其上為辛峰亭。日已夕,山徑危仄不可上,期以翼日往。風(fēng)雨,復(fù)不果。二十四日遂放舟趣吳門。行數(shù)十里,虞山猶蜿蜒在蓬戶,望之了然,令人欲反棹復(fù)至焉。
譯文
清光緒二年秋八月十八日,我和黎莼齋游狼山,坐在萃景樓上,遠(yuǎn)望虞山,覺得景色很美。二十一日就雇了船過江。第二天早上,到了常熟。這時易州趙惠甫恰巧免官回來,住在常熟,便與我一同去游玩。
虞山后面向東延伸進常熟城。出城斜向西,綿延有二十里地,四面都是廣闊的田野,山橫亙在中間。其中最好的景點是拂水巖,大石高有幾十尺,一層層堆積重疊著,像層積的靈芝,又像重重疊疊的大石盤修筑的平臺,有暗青色、紅色,斑斕駁雜,光彩奪目。有兩塊石頭從中間分開,叫劍門,陡峭如裂開一般屹立著,奇形怪狀幾乎無法形容。蹲在巖石上,向下望去,田地平整廣闊約有上萬頃,澄碧的湖水,奔流的小溪,縱橫交錯,流淌著,翻涌著,華美得像一幅天然的圖畫。向南望見毗陵、震澤,山青翠相連,高聳入云。雨氣和日光參差錯落在各山峰上面,水汽逼近,忽開忽合,瞬息萬變。它的外面,煙云彌漫,光色滿天,極目遠(yuǎn)眺,心游天外。巖腳下是拂水山莊的舊址,錢牧齋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唉!憑著這么好的山丘勝地,錢先生卻糊涂地不能隱居在此終了一生,我和趙惠甫卻快樂地不想離開。∩窖碌倪厒(cè)是維摩寺,經(jīng)過戰(zhàn)亂后大半被毀壞了。
出了寺向西走,稍微轉(zhuǎn)個彎,過了一道嶺,然后向北,只見云海豁然開朗,渺渺茫茫,仿佛天外一般,而狼山忽然出現(xiàn)在前面。我指著狼山對趙惠甫說,前些天我在那上面游玩過。又從西邊下去,是三峰寺,所在房屋,間間都可休息。走近寺一看,里面很多古樹,有一株羅漢松,樹皮已經(jīng)剝落,樹干光禿,像是上百年的樹。寺里和尚準(zhǔn)備了酒菜、水果,請我們兩人吃。太陽將要西斜,我們沿著山向北走,經(jīng)過安福寺,那就是唐代詩人常建詩中所說的“破山寺”,清幽深邃,和他詩中描繪的相符。寺里多桂花樹,從寺里過去,一路上充滿著芬芳。
從常熟北門返回,我們便到了言子和仲雍的墳?zāi)。上面是辛峰亭。這時太陽已經(jīng)下山了,山路陡險無法上去,相約第二天去游玩。因為刮風(fēng)下雨,又沒有成行。于是二十四日乘船往吳門去,走了幾十里水路,虞山好像還在船篷上面蜿蜒曲折,望去清清楚楚,使人想要掉轉(zhuǎn)船頭再去游玩。
注釋十八日:光緒二年(年)八月十八日。狼山:在江蘇南通市南。虞山:一名烏目山,在江蘇常熟縣城西北。相傳西周虞仲葬此,故名。尻(kāo):尾部。迤:往。騞(huō)擘(bò)屹立:意為如同被刀騞然劈開似的直立。騞,以刀劈物聲。擘,剖分。狀:描述。疇(chóu):農(nóng)田。衍:延展。澄湖:當(dāng)指陽澄湖,陽澄在常熟城南。蕩潏(yù):水流波涌。毗陵:古郡名,指鎮(zhèn)江、常州、無錫地區(qū)。震澤:即太湖。厥高鑱(chán)云:山高之高,刺入云端。厥,其。鑱,刺。水陰:水的南面。上。褐缸杂萆侥贤,水面向南伸展,上近天際。決眥(zì)窮睇(dì):意為窮盡目力,張目遠(yuǎn)望。眥,眼眶。睇,看。錢牧齋: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常熟人,明清之際著名文學(xué)家,明代萬歷年間(~年)進士。后來在南明王朝中任禮部尚書,清兵南下,率先迎敵,官至禮部侍郎。因喪失民族氣節(jié),為士人所不齒。惘:迷惘失去方向。阿:邊。泰半:大半。剝脫拳禿:樹皮脫落,樹干光禿而曲結(jié)回繞。昃(zè):日西斜。常建:盛唐詩人,寫詩多以山水寺觀為題材。著有《常建集》,其五律《破山寺后禪院》為傳世名篇。木樨(xī)花:桂花!伴亍币沧鳌跋薄Q宰樱嚎鬃拥茏友再,字子游。仲雍:吳太伯弟,后立為王,其后人建立吳國。言偃與仲雍墓均在虞山!妒酚洝翘兰摇罚骸皡堑丶o(jì)曰:仲雍冢在吳鄉(xiāng)常熟縣西南虞山上,與言偃冢并列!币砣眨好魅。吳門:蘇州別稱。蓬戶:船蓬上的窗戶。
賞析
這篇散文以行程為線索,采用移步換景、全面物敘的寫作手法,將登山越嶺所見的風(fēng)光景物逐一展現(xiàn)于筆下,作者或遠(yuǎn)望,或近觀,或仰視,或俯察,視角不停變換,給人以不同的審美感受。全文用筆簡煉,隨意揮灑;移步換景,讀寫真切如畫。
這篇散文行文時無論讀摹近石遠(yuǎn)山,還是寫蒼煙渺靄,都萃形、光、色于一體,讓人目不暇接。此外,作者還以簡潔的文筆點出人文景觀,如拂水山莊舊址、破山寺及言子、仲雍墓等,以反襯虞山之勝。通篇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與喧囂塵世相割裂的靜態(tài)的'自然,籠罩著一種淡雅的詩美意境,特別是文末寫行數(shù)十里回望虞山,“猶蜿蜒在篷戶,望之了然,令人欲返棹復(fù)至焉”,以回應(yīng)之筆表現(xiàn)自己余興未益的心理感受,文已益而意無窮,委實耐人尋味。同時,也與文首“坐萃景樓望虞山,樂之”相照應(yīng),揭示此次虞山之游,是以“遠(yuǎn)望神往”起始,以“回望欲返”作結(jié),首尾呼應(yīng)而又渾然天成。
文中,“巖之麓為拂水山莊舊址”數(shù)句,感嘆錢謙益既為常熟人,家鄉(xiāng)有如此名勝佳地,卻如此糊涂,不能隱居終生。由此我們看出作者的人品和藏身山水、超然脫俗的理想。類似的感慨在《游狼山記》中亦有流露:“余又益槁枯朽鈍,為時屏棄。獨思遺外身世,捐去萬事,《徉于茲山之上,蔭茂樹而擷澗芳;臨望山海,慨然憑吊千載之興亡;左挾書冊,右持酒杯,嘯歌偃仰,以終其身。”相比之下,《游虞山記》中作者的表達(dá)較為婉轉(zhuǎn),而《游狼山記》則更為坦露。
有趣的是,清人沈德潛亦有《游虞山記》傳世。與張裕釗不同,他只是稍識虞山面目,未能益探幽深險峻之佳境,卻因此悟出一種處世之道:天下勝景,若留有余地,則意味無窮;益情探歷,欲求覽無余,反而興味索然,世間事物往往如是?梢,同樣一座山,審美主體不同,所見景物不同,得到的人生感悟亦自不同。惟其如此,它才具有恒久不變的魅力。
這篇文章寫虞山之景,無論讀摹近石遠(yuǎn)山,還是寫蒼煙渺靄,都具有詩情畫意,體現(xiàn)了作者狀物寫景的功力。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刻畫逼真,文末寫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復(fù)至!北憩F(xiàn)余味未益,具有言益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
游虞山記原文翻譯及賞析2
游虞山記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未及登。丙午春,復(fù)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張子少弋、葉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無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緣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詠詩處,今潭名空心,取詩中意也。遂從破龍澗而上,山脈怒坼,赭石縱橫,神物爪角痕,時隱時露。相傳龍與神斗,龍不勝,破其山而去。說近荒惑,然有跡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層折而度,越巒嶺,躋蹬道,遂陟椒極。有土坯磈礧,疑古時冢,然無碑碣志誰某。升望海墩,東向凝睇。是時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頃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駐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徑而南,益露奇境:齦腭摩天,嶄絕中斷,兩崖相嵌,如關(guān)斯劈,如刃斯立,是為劍門。以劍州、大劍、小劍擬之,肖其形也。側(cè)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問名勝處。僧指南為太公石室;南而西為招真宮,為讀書臺;西北為拂水巖,水下奔如虹,頹風(fēng)逆施,倒躍而上,上拂數(shù)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門,山后有石洞通海,時潛海物,人莫能名。余識其言,欲問道往游,而云之飛浮浮,風(fēng)之來冽冽,時雨飄灑,沾衣濕裘,而余與客難暫留矣。少霽,自山之面下,困憊而歸。自是春陰連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兩經(jīng)其下,為踐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識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歷。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輒盡者,始焉欣欣,繼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艱,且得半而止者,轉(zhuǎn)使人有無窮之思也。嗚呼!豈獨尋山也哉!
翻譯
虞山距離吳城僅有一百里,多次想去游玩,始終未能成行。辛丑年的秋天,我將要到江陰去,當(dāng)時乘船途經(jīng)虞山下,遠(yuǎn)望劍門峰直插云霄,但不能趁此登山。丙午年的春天。我又到江陰去,船停泊在山腳,進入吾谷,船夫欺騙我說:“距離劍門還有二十里。”我仍然不能趁此登山。
壬子年正月八日,我和張少弋、葉中理一起到虞山游玩,寄宿在陶氏家。第二天早晨,天將要下雨,兩位朋友都不想去登山,但是我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竹杖和登山屐,天氣不能阻止我前往。從城北出發(fā)順著城邊走六七里。進入破山寺,這是唐代常建題詠詩歌的地方,現(xiàn)在這里的水潭名叫“空心”,是取自詩中的意思。于是從破龍澗上山,山脈突起并且裂開,紅褐色的石頭縱橫交錯,傳說是神奇動物龍的爪子和丫角磨過的痕跡,它們時隱時現(xiàn)。相傳龍跟神爭斗。龍不能獲勝,就沖破那座山離去了。傳說的內(nèi)容接近荒唐,讓人迷惑,但這里有些痕跡,似乎又值得相信。行走了四五里路,都是層層疊疊彎彎曲曲的,翻越巒嶺,登上石徑,就可到達(dá)山頂。上面有眾多山石累積成的土丘,我懷疑是古代的墳?zāi)梗珱]有碑文記錄是誰的墓。一登上望海墩,向東凝望。這時云的顏色非;璋,天地迷蒙一片,連大海也看不清楚。不一會,雨下起來了。虞山中有一座古寺可以停留,稍作休息。雨停了,我們從小路向南出發(fā),沿途不斷出現(xiàn)奇麗的景色:兩旁齦腭般的山峰直逼云天,險峻的大山仿佛被從中劈開,兩邊的山崖對著張開,像門這樣分開【關(guān),門閂,指門,見《信陵君竊符救趙》】,像刀刃這樣直立,這就是劍門,用劍州的大劍、小劍來擬稱它,是因為它們的外形相像啊。我兩腳斜著站立了很久,但還是不忍離開。后來,遇到山里的僧人,再向他詢問山中的名勝之地。僧人指引說南面是太公石室;由南往西是招真宮和讀書臺; 由西往北面是拂水巖,水流向下奔騰如彩虹一般,大風(fēng)逆吹,水沫向上飛濺高達(dá)幾十丈。山的西面有三沓石、石城、石門,虞山后面有一個石洞通往大海,不時隱藏著海中生物,人們叫不出它們的名字。我聽得懂他的話,想問路前往游玩,但這時山上陰云濃密,風(fēng)不斷刮來,非常寒冷,天上不時有雨飄灑,打濕了衣服,使我和客人都難以停留片刻。而稍停,我們就從虞山的正面下山,困頓疲憊地踏上歸途。從此,春雨接連下了二十多天,不能再次去虞山游玩。
唉!虞山靠近吳城只有百里,我兩次從山下經(jīng)過,都無法實現(xiàn)登山的愿望,F(xiàn)在到了那個地方,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況,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訪游歷過,心里很不快樂。但是世間的種種境界中,有的一接觸就能領(lǐng)會到,而一領(lǐng)會到就走到盡頭了,開始的時候很高興,接下來就索然無味了。想找回值得玩味的,卻一點也找不到了;反而那些得來很艱難的,而且得到一半就沒有了的,卻讓人有無窮無盡的思戀。唉!這哪里只是游山尋勝才有的呢!
賞析
這篇文章寫虞山之景,無論描摹近石遠(yuǎn)山,還是寫蒼煙渺靄,都具有詩情畫意,體現(xiàn)了作者狀物寫景的功力。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刻畫逼真,文末寫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復(fù)至。”表現(xiàn)余味未盡,具有言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
【游虞山記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游虞山記原文翻譯及賞析08-12
游虞山記原文、翻譯、賞析10-21
《游虞山記》原文及翻譯04-11
游虞山記原文及賞析12-22
游虞山記原文、翻譯、賞析3篇10-21
游虞山記原文、翻譯、賞析(3篇)03-13
游虞山記原文、翻譯、賞析(集錦3篇)03-13
游褒禪山記原文翻譯及賞析05-18
騶虞原文,翻譯,賞析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