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數松果》教學反思

時間:2024-07-14 09:46:05 松濤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數松果》教學反思(精選17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松果》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數松果》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1

  本節(jié)課有以下突出特點:

  1、體現數學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本人充分運用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思考,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與他人合作交流,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

  2、找準學生學習的起點。雖然學生第一次在課堂上接觸乘法口訣,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會背乘法口訣甚至脫口而出,所以本人把本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上,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記憶和應用,為后續(xù)的學習做好方法的準備。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2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乘法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習編寫口訣的開端,其地位尤為重要;通過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特別在編制5的乘法口訣過程中,讓學生的個體探索與同桌合作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識。再聯系乘法的意義,從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編寫乘法口訣;編寫乘法口訣的教學,屬于學習法則的.課型,學生運用學習法則的思維模式,歸納編寫乘法口訣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掌握5的乘法口訣,提高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目的能力。

  3、在整理乘法口訣以及其他一些練習中讓學生逐步發(fā)現一些簡單規(guī)律,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我創(chuàng)設了讓學生觀察情境圖來引出課題《數松果》激發(fā)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為探求新知創(chuàng)下良好的開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時我讓學生通過數一數、圈一圈等的活動,讓學生理解1個5、2個5,從而理解乘法的的含義。首先,第一個層次是15的乘法口訣,老師編給學生看。第二個層次是編

  25的乘法口訣,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師指導學生編口訣。第三個層次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兩人一組學生自己編口訣。第四個層次是讓學生觀察口訣,發(fā)現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教師始終處于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fā)、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同時,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

  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學生在編乘法口訣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悅。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3

  《數松果》是北師大版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的第一課時。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難點是怎樣去熟記并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

  1、情景教學法。首先讓學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圖里發(fā)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激發(fā)學生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松果數學問題的興趣。

  2、游戲教學法。即是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做中學、玩中學的體現。因為小學生學習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說教,應該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如在熟記口訣時采用了對口今、開火車、手指等游戲,使學生樂記且又記得牢。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4

  乘法口訣是我國小學生提高計算能力的有趣的工具,又是今后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因此乘法口訣的熟練記憶也非常重要。5的乘法口訣作為學習乘法口訣的起始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意義,并具有數數技能的基礎上來學習的,應切實學好。

  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數數填寫表格。沒有引導孩子去觀察表格,所以部分孩子不知道如何填寫,這時教師應該引導孩子重新觀察表格,并且引導孩子一邊數,一邊填寫。不能認為再活動要求中要求了學生就會做。今后上課的'時候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從理解圖意出發(fā),根據圖意將具體的圖抽象“簡化”成用乘法算式表示,再根據有關5的乘法算式的規(guī)律,將5的乘法算式“簡化”成5的乘法口訣,即“看算式編口訣”。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索中,便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口訣”是由生活實際中逐步抽象、簡化成數學知識的,且能充分體會到口訣的作用,自覺產生記憶口訣的欲望。但在實際教學中沒有這真讓學生體會到數形結合,學生編出口訣后,教師可以提問每句口訣表示的是那些松果的數量,可以讓學生重新指一指畫一畫。

  為了讓學生能數形結合記憶口訣,教師在乘法口訣結束后,可以通過課件演示,讓孩子把幾堆,幾行和口訣對應,再次數形結合,讓學生理解口訣。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找規(guī)律記口訣,孩子們找到了很多口訣中的規(guī)律。同時也運用找到的規(guī)律去解決下面的問題。今后的課堂上,要注重孩子思維的提升。

  教學的困惑由于學生基礎不同:有的學生已經知道5的乘法口訣,有的學生對乘法口訣一無所知,在課堂教學中要如何協(xié)調好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呢?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5

  《數松果》這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2—5的乘法口訣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乘法的意義、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基礎上學習的,也為后面繼續(xù)學習的6—9的乘法口訣及其應用、除法的意義、用乘法口訣求商及其應用的做好鋪墊。

  教材通過數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訣的教學置于有趣的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松果的總數與堆數之間的對應關系和規(guī)律,體會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幫助學生記憶口訣、應用口訣。

  課前,我對學生進行了前測,了解到:

  1、大部分學生對乘法口訣有了初步的認識,能背出5的乘法口訣,但在書寫上有錯誤,主要體現在數字漢字同時出現。

  2、當學生遇到難記的口訣時,為了記住它只是機械的記憶,沒有解決問題的技巧和竅門。

  3、學生雖然會背乘法口訣,但是有近一半的學生并不知道乘法口訣的意義。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東西,才是感受最深刻的。于是,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對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記憶、應用有深刻的體會。

  活動(一)整理數據,完成統(tǒng)計表。先以數松果的情景導入,數一數松鼠們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邊數邊整理數據,完成表格,在整理數據過程中,初步感知堆數與總個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二)數形結合,編寫口訣。這部分的主要內容都要放在前置中,讓學生來完成。并借助實物圖、算式得到松果的.數量,在編寫乘法口訣的過程中體會乘法口訣朗朗上口的特點,通過在實物圖上圈一圈的活動,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建立起統(tǒng)計表,實物圖、算式、乘法口訣之間的關系。

  活動(三)多種形式,記憶口訣。通過拍手讀、集體備、對口令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記憶口訣。當學生在記憶口訣遇到困難的時候,通過找規(guī)律的方法教給學生記憶口訣的技巧和策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口訣、背誦口訣。

  活動(四)豐富練習,應用口訣。我采用的是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親自講解的方式,目的是讓學生熟練運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積思維的靈活性。

  總之,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重在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經歷編制乘法口訣的過程,建立數形結合的意識,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會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6

  《數松果》的教學目標是: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2、會應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本課是學生學習乘法口訣的'第一課時,雖然有些學生已經會背乘法口訣,但還沒有真正地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

  因此,教學時,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方法及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上。學生掌握了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為后面學習其他乘法口訣打下扎實的基礎。

  本節(jié)課力求讓學生學得輕松,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在備課時預設學生第一次編制口訣有困難,準備師先講解示范編前三句口訣,再多用些時間進行探索和交流,而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有部分同學已會背口訣,編制時脫口而出。因此,編口訣的時間縮短,把學習重點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上,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加以記憶應用。

  總之,本節(jié)課從童話故事入手,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教學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果良好。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7

  《數松果》是北師大版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難點是怎樣去熟記并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認為在本節(jié)課中姜老師以下幾點值得我學習:

  1、簡潔、指向性明了的語言。

  數學老師的語言是學生的表率。學生有很強的向師性以及模仿能力,數學課上簡潔,邏輯性強的語言給孩子們起了示范作用。每一個問題的設計指向性明了則能夠讓學生清楚的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做。比如:一堆松果是幾個幾?怎么用乘法算式表示?剩下的口訣你能試著編一編嗎?既讓學生動腦思考,又為學生提供了語言發(fā)展的機會。

  2、自主探究性學習。

  姜老師以探究式的同桌討論以及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fā)表見解、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時,放手讓學生總結效果顯著。

  3、“做中學、玩中學”。

  姜老師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設計了大量的游戲。比如在熟記口訣時采用了對口令、練習時采果子等游戲,使學生樂記且又記得牢,增加了趣味性。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8

  數松果這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和掌握跳著數的數數技能,在這個基礎上,教材安排了先學5的乘法口訣。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上,我先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基礎知識,以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為重點,讓學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訣的來源上。首先,我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初步感知5個5個地數,為編制5的乘法口訣奠定基礎。其次,由于學生第一次在課堂上接觸乘法口訣,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會背乘法口訣,所以我把本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的'規(guī)律上,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記憶和應用。

  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運用主題圖和課件,使新授知識更加具體,引發(fā)學生觀察和思考,其次,教師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鼓勵學生說一說乘法口訣的意義。本節(jié)課比較不足的主要有:教師如果能對課堂教學各環(huán)節(jié)時間的進行妥善安排,課堂或許會更豐富。其次,學生對于口訣中的規(guī)律的發(fā)現還比較淺層次,教師的引導如果針對性較強些,或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9

  《數松果》是北師大版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的第一課時。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難點是怎樣去熟記并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

  1、情景教學法。首先讓學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圖里發(fā)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激發(fā)學生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松果數學問題的興趣。

  2、以探究式的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chuàng)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5的乘法口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對5的乘法口訣算式的比較觀察,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的函數思考能力;通過對情景圖的提問題與解答,培養(yǎng)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jié)課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編口訣的過程學生獨立完成,針對個別問題反饋強調編口訣的注意事項,學生掌握了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為后面學習其他乘法口訣打下扎實的'基礎。達標檢測達成率高,學生學習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不足之處:

  1、課堂上部分學生格外活躍,出現爭著說、搶著說的不好課堂行為習慣,部分學生成了主角,沒給更多的學生提供機會。

  2、在練習題的設計上,采用不同的題型來開拓學生的思路,課件準備了一些挑戰(zhàn)性知識以及一些活動安排,但時間有限,不能得到展示,說明教師對課堂的時間和練習量估計不準。

  3、在這節(jié)課中,我雖然利用了即時評價,但對學生使用的激勵性語言不夠豐富,評價的過于形式,不夠具體。

  4、教師還缺乏機動靈活性,如果放手讓學生完成拓展延伸并及時反饋出現的問題比較好。

  總之,每一次公開教學就是一種歷練,需要教師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掌控自如,要對學生的學情和教材把握準確,并能合理的做出課堂的預設,靈活的處理課堂生成,學生的自主和教師的點撥相機結合。教學即藝術,需要的是教師的綜合素質和駕馭課堂、教材、學生的能力,教學是個不斷修煉的過程。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10

  數松果是學習乘法口訣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和能熟練5個5個跳著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很好地掌握5的乘法口訣是為后面學習其它乘法口訣提供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習目標,結合教材的特點,我盡量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有效。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的開始,創(chuàng)設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媽媽在森林里采松果,讓學生在采松果的情境圖里發(fā)現數學信息,進而以幫小松鼠數松果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扶放結合

  學生沒有乘法口訣的基礎,在教學中,首先借助表格和松果圖讓學生自己列出1個5,2個5的乘法算式,我直接用簡單的語言完整給出“一五得五”“二五一十”這兩句口訣。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口訣中的“一”、“五”是乘法算式中的`乘數,后面的“五“是乘法算式的積。接著,讓學生在找出一定的規(guī)律后,通過類比的方法放手自己嘗試去編寫剩余的口訣。學生在編寫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的聯系,同時也體會到了編口訣的一些要領,如:先說乘數,再說積;較小數在前,較大數在后;口訣中數字都是大寫;積不滿十,就加上“得”字,積滿十“得”字省去。這樣扶放結合,既給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對比糾錯

  教學中學生的錯誤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學生在獨立編制口訣時出現“五六三十”和“六五三十”兩種情況,讓學生通過朗讀比較,體會到“五六三十”讀起來比較順口;還會出現“五七三五”的情況,讓學生通過觀察、朗讀,知道整數的讀法里不是這樣讀數的。正是這樣一些簡單的對比過程,讓學生自覺地避免以上錯誤,比老師直接告訴把小的乘數編在前面,積是幾十幾時不要漏掉中間的“十”等等,效果要更好。

  4、多種形式記憶口訣。

  二年級學生機械識記的能力占優(yōu)勢。在實際教學中,編制5的乘法口訣,找5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意義識記口訣。后面練習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在多次不斷重復的基礎中進行機械識記。在記憶練習中,我使用了多種的形式,如:開火車讀口訣、師生搶答、同桌搶答等游戲,使學生在開心、輕松的氛圍中熟記口訣。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覺得不足之處有:

  1、對課堂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比較生硬,不太自然。

  2、學生對于口訣中的規(guī)律的發(fā)現還比較淺層次,教師的引導如果針對性較強些,或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3、在這節(jié)課中,我雖然利用了即時評價,但對學生使用的激勵性語言不夠豐富。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11

  在這次有效教學評比中,我講的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中的《數數》這一課題!稊禂怠肥恰100以內數的認識》中最基礎的一個知識內容,是建立在學生20以內數的認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是使學生能夠正確數出100以內物體個數,感受100以內數的概念;使學生知道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個)、十、百。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創(chuàng)設既便于20以內數的知識的復習,又利于與100以內數的數數這一知識銜接的教學情境導入新課,于是在課上我讓學生向在坐的各位老師介紹本班學生的學生數,(本班學生共20名。)我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讓學生開火車報數復習了20以內的數,接著我拋出:“現在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個人?”這一問題,讓學生接著往后數,然后再接著往后拍手數數一直數到一百。從而引入新課。

  在新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教材主題圖這一教學資源,通過讓學生先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然后再數數羊的個數,讓學生掌握數一百的各種方法,課堂上學生的辦法有很多,如:有一個一個數的,2個2個數的,5個5個數的,10個10個數的,20個20個數的',還有50個50個數的,學生的辦法多種多樣,真令人欣喜,當然有的學生在數數時出現了問題,如一個學生在一個一個地數時,怎么也數不出來,這時我及時給予了指導,告訴學生:口中數的要與手中點的一樣快,并利用數教室標語牌上的字的個數演示給學生正確的數數方法。

  在比較許多方法中,哪種方法既簡便又快捷時,學生說出了50個50個數的方法,,既簡便又快捷,這時我問那你能一下子就數到50嗎?一下子就知道50只羊有多少嗎?學生發(fā)呆了,這時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書中的小羊是一群一群的,數數每群羊有多少只?學生很快的數出了有10只,然后我讓學生把每10只羊用鉛筆圈在一起,再讓學生10個10個地數,讓學生感受數100只小羊的個數,還是10個10個地數這種方法既簡便又快捷,在這時應當及時強調10個10個地數的好處,但由于教學時自己的匆忙與緊張而忘記了這一關鍵問題,直到總結新課時才告知學生。

  而后我讓學生數出100根小棒,大多數學生能夠10根10根地數,個別學生還是一根一根地數。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特別是小組長的作用,讓優(yōu)生帶動差生,以進一步理解10個10個數的好處。學生在擺好并匯報完擺法后,教師運用小棒演示引導學生得出: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在抽段數數的練習中,本來準備讓學生通過數小棒理解幾十九后面是一個整十數這一教學內容,但由于在前面的教學中占據了較長時間,而只是讓學生通過口頭數數,抽象的理解這一教學難點。

  最后我讓學生總結這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并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100以內的數。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我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能夠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如:本班學生數的運用,教室人數的運用,主題圖、標語牌以及學具小棒的運用。這些教學資源的運用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便利,利于學生理解新的知識,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在課堂上能夠關注差生,給差生充分地學習時間與展示自己的機會。

  3、教學設計合理,教學思路清晰,能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出發(fā)展開教學。

  4、在教學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數意識,能把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誠然,這節(jié)課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點以外,還表現在:

  1、練習設計不夠合理,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正確數出100以內物體個數,理解10個十是一百。因此在練習時可以利用練習七中的百球圖進行練習,以加深這一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并把練習與新知的探究很好地穿插到一起,以免造成知識的隔離。

  2、在學生擺100根小棒后,可以根據學生擺的小棒進行分類知識的復習,并使學生的擺法多樣化。

  3、教師語言與動作應具有親和力與感染力,以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12

  本節(jié)課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學生初步理解了幾十幾的意義,會數100以內的數,會用學具表示這些數,知道這些數的組成。

  學生經歷了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了計數單位“個”和“十”。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討論“二十九添上一根是多少根?”這個問題時,使學生明確9根添上一根是10根,和原來的幾個十合起來就是接著數的數。

  圍繞“數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從“幾十幾”的數的廣泛應用認識到學習本課的意義。最后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幾十幾”的數,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有:在數教室里課桌椅數量時,沒有用到十個十個地數,而是從一數到最后(四十二),也沒有利用好本班的'優(yōu)勢,每小組正好10人,數完10個數之后應該停一停。這樣就能和本課結合,充分結合本課內容。

  在復習1根小棒,1捆小棒的過程中,用來略多的時間。在播出的生活中與數有關的場景時沒有讓學生說說感想。這些都有待今后的反復琢磨和改進。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13

  解決問題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學生在讀取信息,理解題意方面都有難度。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獨立獲取信息。

  教給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同時,一定要讓孩子獨立讀題。一般我們要讓孩子從“圖”和“文”兩方面獲取信息。這里需要提醒學生注意分清數學信息和無關信息。有用的數學信息一般情況下是指數字及數字所在的位置、大括號、物品個數等。

  2.分析條件和問題。

  在所獲得的圖文兩方面的信息中,找出哪些是條件,哪些是問題。問題就在“?”所標的位置。初步確定是用加法還是用減法解決。

  3.解決問題。

  要讓學生明確,根據已經知道的數來解決這個問題,最后得出的'答案也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1、數字優(yōu)先于圖像

  當所給信息中,既有圖又有文字,要以文字為主,學生一般習慣去數,但數出來卻不一定是正確的信息,如籃子上方標有數據“8”,表示籃子里有8個蘋果,圖上只畫出6個,其中有兩個被擋住了。這樣的情況,學生用數的方法往往得出錯誤的信息。

  2、明確問題

  很多學生看到題目就知道了這題的答案,可是不會列式,往往把題目的答案作為條件列式。這時就要輔導這部分學生明確問題是什么,就是我們要求的數據是什么。答案是根據題目中已經知道的數據通過加法或減法計算后得到的。因此,讓學生掌握一些解題規(guī)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在大括號的下面,就是求一共有多少,一般用加法解決。而一共是多少是已知的,求部分數,一般用減法解決。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14

  使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育的總體目標之一。在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成功地數出100以內各數,從而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我做了很充分的準備,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經歷了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

  讓學生建立數感在“數數”這一內容的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我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處理的:首先借助實物數數,讓學生感受100以內各數,并能進行估計。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拿出一堆小棒讓學生猜猜共有多少根?學生眾說紛紜。為了驗證大家的猜想對不對,于是我?guī)е⒆觽円桓桓財党鼋Y果,猜對了的,驚喜萬分,猜錯了的,唉聲嘆氣。緊接著我告訴孩子們,猜想也要有根有據,并不是胡猜亂想。于是,我又一次讓他們猜測一摞本子的本數,這一次多數學生都猜得比較接近,孩子們可高興了,從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上,可以看出孩子們已經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感,我由衷的.為他們感到高興。在這一猜想、數數驗證的過程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情緒、獨立思考、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等都得到了健康的發(fā)展。看來數學教學確實應該多關注學情感、態(tài)度的健康發(fā)展,數學教學的目的才得以真切體現。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15

  數學是在客觀實踐中產生的,并逐步發(fā)展和完善起來的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它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

  作為數學教師,必須深刻理解數學同實踐的緊密關系,掌握它們之間的能動反映。書本知識可以促進實踐工作;反過來,豐富的實踐活動也有利于書本知識的學習。這就告訴我們:教數學,要跳出書本之外,并能回到書本當中來。經過反復的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將進一步加深,數學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將得到強化,兩者相得益彰。

  (一)數學問題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它存在于生活生產中,與生活生產緊密聯系

  數學教學不能光憑書本,要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

  數學課本上的知識,往往不完全體現知識形成的過程,比較單調枯燥,十分抽象。教師如果光憑書本,那么教學必是呆板乏味,不易為學生理解接受。書本知識是死的,但教師和學生是活生生的能動因素。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把死書活教。這就是加強直觀教學,豐富實踐性。

  數學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概念和定律是教學中的難點,往往不易教得透徹。但如果教師把這些知識同實踐結合起來,效果就會大相徑庭。

  我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首先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

  “我們班有多少名學生?”

  “48名!贝蠹耶惪谕暋

  “第一、二兩個小組有多少名學生?”

  “26名!

  “第三、四兩個小組有多少名學生?”

  “22名!

  “現在第一、二兩個小組和第三、四兩個小組換一下座位!

  學生有些莫名其妙,換座位干什么呢?

  我又問:“現在我們班有多少人?”

  “還是48人。”聲音中充滿著自信。

  “那么班級的總人數變沒變呀?”

  “沒變!被卮疬@樣簡單的問題簡直是玩一樣,但這卻是相當關鍵的一問。

  當孩子們坐好后,我又走到第一組前邊,讓學生根據第一組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這兩個條件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并列出算式計算。學生很快編出:“第一組有男生8人,女生6人,一共有多少人?”我隨著學生的敘述,把算式寫在黑板上。

  之后,我又讓第一組的男女生調換座位,根據調換座位的情況再列一道加法算式。學生邊說我邊寫。這時,黑板上出現:

  男生人數+女生人數=第一組人數

  8+6=14

  女生人數+男生人數=第一組人數

  6+8=14

  我用教鞭在黑板上指示一下,提高嗓門說:“同學們想一下,我們剛才換座位的情況,再比較一下黑板上的兩個算式,看誰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學生都睜大了眼睛,稍加思考,便得出這樣的結論:座位調換了,但總人數不變。

  我見時機已到,便進一步引導說:“把男生人數、女生人數分別看成一個加數,總人數看成和,你們能把這條規(guī)律再總結一下嗎?”

  學生看著黑板上的算式,很自然地總結出:“調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蔽壹纯淘谒闶较逻厡懗隽诉@句結論。這時黑板上出現了完整的解析公式:

  男生人數+女生人數=第一組人數

  8+6=14

  女生人數+男生人數=第一組人數

  6+8=14

  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

  一個十分抽象的加法交換律,就這樣由感性到理性的引導過渡,使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了。

  再如行程問題。一個人自從學會走路以來的10多年里,哪一天不在走呢?他們上學走、放學走;在校內走,在野外走;徒步走,騎自行車走;坐汽車走,坐火車走--行走這種事對他們來說可算再熟悉不過了。然而一旦把行走的問題寫到書本里,拿到課堂上,他們又忽然感到陌生起來。尤其對各種不同的走法和變量、自變量的函數關系,學生更覺得摸不著頭腦。他們解答這類問題時往往不知從何入手,常常發(fā)生錯誤。

  為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這類已熟悉的事物,我在教學行程問題之前先組織學生進行了有趣的表演。

  我讓兩個學生站在教室兩側,準備相對而行,我一說:“出發(fā)!眱蓚學生很快撞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畫出他們行走的示意圖,告訴學生這就叫相向而行,碰到一起就叫相遇。我再讓兩個學生背對背地站好,一聲令下,他們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墻根。我又在黑板上畫出他們行走的示意圖,告訴大家這就叫相背而行,到墻根停下的地方叫做終點。

  我再讓兩個學生一個在前慢行,一個在后快走,做一次追及表演。命令一下,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

  教室里一片歡笑,學生仿佛感到這不是在上課,是老師在領他們玩。但他們哪里知道,這樣一玩竟不知不覺地理解了行程問題的概念和數量關系。

  (二)數學知識同實踐的聯系不是生硬牽強的,而是自然的、和諧的、藝術的結合

  數學知識蘊含在生活生產中,有的要靠我們去發(fā)現。只有教師頭腦中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才能把數學的理性知識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生拉硬扯地捆綁式是不會促進數學教學的。

  有一次我?guī)ьI學生看金魚。在幾根線繩圍成的欄子里,并排擺著10多個大魚缸,金魚被學生一驚,立即活躍起來,鰭和尾不停地擺動,互相追逐又互相躲閃著,時而潛入水底,時而浮出水面。紅的、綠的、白的,各色各樣的金魚都瞪著圓圓的大眼睛,警惕地游來游去。缸里的水是透明的,經陽光一照,為學生的觀察提供了便利。大家觀賞著,議論著,忽然一個同學提出了問題“誰能數出魚缸里有多少條金魚?”

  “這些魚不停地游,誰也沒法數出來!痹S多學生都這么說。

  “有辦法的,大家想想看!蔽矣X得學生的問題提得好,馬上插了一句。

  學生一聽,立刻凝神想著辦法。

  “老師,我想出來了,如果把水倒出去,不就很容易數出條數嗎?”

  我搖搖頭:“那樣魚會生病的,不行!

  “要用筐把魚撈出來,數完再放進去!

  “那樣魚會受驚的,也不是好辦法!

  “怎么辦呢?”孩子們一籌莫展了。

  忽然,有一個學生眼睛一亮:“趙老師,我有辦法。你看,每個缸里的魚都有紅、綠、白3種顏色,如果按不同顏色去數,可能就數出來了!

  不知是因為疲倦,還是出于對學

  生的信任,金魚這會兒越來越安靜了。學生用手指點著,左數右數,果然數出了各色各樣魚的條數。

  忽然,又一個學生發(fā)現了新問題:“趙老師,您看缸里各種顏色的魚同樣多,如果每個缸都是這樣的話,我們不但知道這一缸的金魚數,還可以算出所有的金魚數!

  “你怎么知道每個缸的金魚數一樣多呢?”

  “你看,魚缸都一樣大,都是3種顏色的金魚,我想,工人師傅在往魚缸里投放金魚的時候,一定是按一定數量的比例投放的,這是為了給人看才有意這樣做的!

  “你說的有道理,可能是這樣的。待會兒問問養(yǎng)魚的工人就知道了!蔽倚睦锇蛋档刭潎@,一個不滿10歲的孩子竟有這樣的直覺思維和分析判斷能力,看來,數學教學不能只重課內,還要重課外,重實踐,這樣兒童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孩子們數金魚的方法不僅僅局限于數數,實際上已經運用了加法、乘法,還體現了歸類、集合的思維方式。

  在實踐中學,是我堅信不移的法則。有一回我和學生用車拉啤酒箱子。望著整車的箱子,我感到教育的契機來了!罢l能算出車上裝了多少個啤酒箱子?”

  學生立刻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有的說一個一個地數,有的說一排一排地數,有的說一層一層地數。一個女孩搖著我的胳膊,“我有最簡單的方法,老師,您聽我說!

  “好,大家都來聽她的簡便算法。”

  學生立刻靜下來,這位女生慢條斯理地說:“你們看,車上的箱子擺成了一個長方體,長是5個箱子,寬是4個箱子,高是6個箱子,乘起來不就是120個箱子嗎?”

  ,大數學教學反思

  我由衷地感到,還是實踐出真知呀!

  (三)書本知識同實踐緊密結合,學生得到的是活生生的知識,掌握得牢固扎實

  為了使學生透徹理解時間的概念,我深深地思索著:百聞不如一見,理論需要實踐。要想使學生真正掌握時間的計算單位,非得讓學生親自實踐一下不可。于是,我打定了主意,在操場上畫了一個半徑4米的鐘盤,把3條長短不同、顏色各異的布帶固定在一根鐵釬上做指針。

  上課了,我把學生帶到操場,讓他們圍著鐘盤站成一圈,然后我先領大家復習一下上一堂課學的時間單位和進率,便開始進行實踐教學。

  “誰能先表演一次給大家看看?”我先叫幾個學得好的學生試一試,于是便有4個學生應聲而出,按照我的要求開始表演。他們一個拉起表示秒針的紅布帶迅跑,一個拉著表示分針的黑布帶緩緩移動,一個拉著表示時針的布帶若行若止,站在中間的一個學生手提銅鑼報時,其余的學生站在周圍觀察著。別看他們家家有鐘有表,每天都和鐘表打交道,此刻讓他們在鐘盤上做實際表演,他們還有點為難了。他們雖然都知道時鐘的3個針始終在走,也好像知道他們走得有快有慢,但到底快多少,慢多少,他們確實弄不清楚。在上節(jié)課上,我已經把3個針的走法給大家進行了講解和演示,他們當時覺得很明白,但轉而一想,又有點若明若暗了。

  現在,他們就要成為時間的主宰者了,不動腦筋可主宰不了這塊天地。外面的學生看著里面學生有規(guī)則地運動,都在心里判斷著,計算著,討論著:秒針走1圈,分針應該走一格。時針走1格,秒針就得跑60圈。

  “為什么秒針跑一圈,分針才走1小格呢?”我啟發(fā)大家回答問題。學生聯系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找到了正確的答案:“因為1分鐘等于60秒!薄澳敲捶轴樧1圈,時針走多少?”我追問。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分針走1圈時針走1小格!蔽疫M一步啟發(fā):“好好想一想,這樣做對嗎?”學生陷入苦苦的思索中,又經過一番爭論,大家終于理解了:“因為1小時時針要走5小格,所以分針走1圈,時針走5小格。”我又問:“時針走1小格,分針走多少?”學生立刻答出:“時針走1小格,分針走12小格。”就這樣,一個復雜的時間進率問題,通過實踐表演,便使學生形象地加深了理解。

  實踐證明,課堂上學數學,生活中用數學,把教學同生活實踐恰當結合,符合兒童的認識規(guī)律,有利于知識的學習和智能的提高。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16

  這一節(jié)課,是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20以內數的認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數,另外大部分學生都有口頭數數的經驗,但這種數數大都屬于唱數的水平,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概念并不都是很清楚。

  課堂上從學生的認識基礎出發(fā),在開始先讓學生猜一猜,再讓學生實際數一數,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計意識,又讓學生在實際中經歷了數數的過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當學生數出不同的結果的時候,出現了認知上的沖突,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求知欲。這時我并沒有對學生數數的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而是讓學生再一起認真的數一遍,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明顯增強,數數的認真程度也明顯提高,從而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新知識的學習。

  本節(jié)課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活動,使學生從始至終處于活動之中,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數準備好的小棒,從而在數的過程中突破幾十九后面一個是多少。還讓學生明白了數數可以一個一個的數,也可以一十一十地數。一十一十地數會讓我們的數數速度加快。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但是課堂的組織較差,忽視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多向其他老師學習。

  《數松果》教學反思 篇17

  1、正確認識本節(jié)準備課的意圖

  正確的數數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本領,更是學生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入學前,多數學生具有初步的數數經驗和技能,知道一些簡單的`數數方法。這一內容的設計目的是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學習的欲望,為后面的系統(tǒng)學習做準備。

  通過準備課,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喚起孩子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欣賞“海底世界”這幅畫時,先引導學生觀察畫得是什么地方?圖中有什么?

  3、核心:物→點→數

  借助畫有海底生物形象的表格,以數數為線索,讓學生經歷從圖中尋找信息,用簡單的符號記錄信息,統(tǒng)計結果的過程,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是從生活中抽象出來的,體驗到數的作用,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4、注意借助學生中數的好的例子,引導學生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一個對一個的數,滲透按方位有序地數。

  5、拓展:數完圖中的數,我讓學生數數自己身上或同學身上的數,再數教室里的數,比如“電扇幾臺?”、“電燈幾盞?”等。課后我布置學生口頭作業(yè),回家數數家里的東西,幾口人?吃飯的時候數數幾個菜碗?幾個飯碗?幾把椅子?等等。

  讓學生知道數學無處不在,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數松果》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松果》教學反思10篇09-28

《數松果》教學反思(通用10篇)11-05

《數松果》教學設計10-28

《數松果》說課稿06-16

《數松果》教案09-11

《數松果》說課稿09-20

《數松果》教學設計3篇11-05

《數松果》教學設計(精選10篇)09-27

采松果教學反思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