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畢業(yè)論文提綱模板
有了一個好的提綱,就能綱舉目張,提綱摯領,掌握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使論文的結構完整統(tǒng)一,下面是酒店畢業(yè)論文提綱范文,與大家分享了解。
論文題目:
高鐵時代公路旅行客運對策研究
論文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研宄背景
二、研宄目的與意義
三、主要研宄內容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與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宄框架與技術路線
第二章 文獻綜述與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宄綜述
二、國內研究綜述
第二節(jié) 理論基礎
一、相關概念界定
二、理論基礎
第三章 高鐵時代公路旅行客運發(fā)展分析
第一節(jié) 公路旅行客運發(fā)展宏觀環(huán)境分析
一、政策隨
二、經濟因素
三、社會文化因素
四、技術因素
第二節(jié) 公路旅行客運發(fā)展現狀分析
一、公路旅行客運運行總體情況
二、受髙鐵直接影響的公路旅行客運情況一以泉州市汽車運輸總公司為例
第三節(jié) 公路旅行客運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
一、公路旅行客運面臨的挑戰(zhàn)
二、公路旅行客運面臨的機遇
第四章 高鐵時代公路旅行客運發(fā)展對策
一、重新定位,借力旅游
二、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尋求多重運輸方式
三、差異化經營,強化公路客運的特色
四、開創(chuàng)高質量服務品牌,加強客運服務營銷
五、進行企業(yè)經營的調整和創(chuàng)新
六、行業(yè)主管部門的政策扶持
第五章 結論
本文結論
通過對高鐵時代下的公路旅行客運的發(fā)展態(tài)勢的分析來看,無論現有運輸方式如何進步和發(fā)展,其基本目的都是服務于人或者貨物的空間轉移。但是,相互之間之所以會產生競爭,是因為各種運輸方式為人群提供的出行方式不同從而形成經營模式的差異性。一種方式之所以會對其他方式產生沖擊,是因為在傳統(tǒng)的客運生態(tài)鏈中,當一種運輸方式相比其他運輸方式更能夠滿足人們出行需求時,影響和沖擊就形成了。比如,十年前成渝高鐵尚未建成,成都到重慶人們優(yōu)先選擇的`是公路旅行客運,因為其時間花費遠比鐵路要來得小,十年后當成渝高鐵通車,人們便優(yōu)先選擇高鐵,因為高鐵更方便,更快速。
畢業(yè)論文提綱格式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匯。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tǒng)標引論文內容特征的詞語,便于信息系統(tǒng)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匯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guī)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guī)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guī)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并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于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論文提綱也可以用最簡單的格式和分類,簡單明了地說明論文的目的、依據和意義,甚至是兩句話。這種提綱往往是用于科學論文,而且在對于各種概念有相互聯(lián)系而不是孤立的出來討論的情況下。如果總要分出1、2、3......點來寫的話,往往會變成“八股文”的模式,這樣的論文往往是應付式的論文,其真正的科學價值會大打折扣。
【酒店畢業(yè)論文提綱模板】相關文章:
農業(yè)畢業(yè)論文提綱模板范文01-28
法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提綱范文01-21
酒店開業(yè)賀信模板11-20
酒店道歉信模板01-14
畢業(yè)論文承諾書模板02-22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模板范本06-28
最新酒店財務分析報告模板11-12
畢業(yè)論文致謝詞模板5篇07-10
文科畢業(yè)論文撰寫要求及模板04-30
振領提綱成語解釋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