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稅草所用量詞考釋論文
內(nèi)容提要:唐五代稅草的量詞,除“束”外,還有“圍”和“分”。一圍等于十束,一束等于十分,一束約為三尺上下。圍有大小兩種概念,大概念的圍即一圍等于十束的“圍”,小概念的圍與束相同,即一圍等于一束。由于民間習(xí)俗與地方特色,一分也可以稱為一把,即“分”與“把”相同或相似。
關(guān)鍵詞:稅草量詞圍束分
關(guān)于唐五代稅草的征收量詞,不論傳世文獻(xiàn),還是出土文書,都語焉不詳。筆者試圖利用出土文獻(xiàn)與傳世文書,對其加以考論,不當(dāng)之處,請批評指正。
從傳世文獻(xiàn)和敦煌吐魯番文書可知,唐五代時期的稅草是據(jù)地征收的,在征收、運輸和使用中,草基本上是以“束”為計量單位的,如吐魯番文書《武周某館驛給乘長行馬驢及粟草帳》A(1)中就有“草壹拾貳束”、“草拾束”、“草貳拾柒束”、“草肆束”、“草伍束”等記載。再如吐魯番文書《唐西州高昌縣出草帳》(A2)共有19行,其中第7—9行為:
康守相貳畝柒束大女囗小貳畝柒束張元感壹畝半肆束半
氾和敏貳畝柒束樊申陁貳畝柒束馬蔥元壹畝半
孫元敬貳畝柒束囗囗寺貳拾捌束囗元寺貳拾貳
第19行為:
崇圣寺拾肆畝肆拾玖束
另如元稹《彈奏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fàn)睢稟(3)曰:
嚴(yán)礪又於管內(nèi)諸州,元和二年兩稅錢外,加配百姓草共四十一萬四千八百六十七束,每束重一十一斤。
有時候,草的計量單位也被寫作“團”。如《太平廣記》曰:
唐裴延齡累轉(zhuǎn)司農(nóng)少卿,尋以本官權(quán)判度支!肿嗾垼毫罹┱赘畠啥惽嗝珏X,市草百萬團,送苑中。宰臣議,以為若市草百萬團,則一方百姓,自冬歷夏,搬運不了,又妨奪農(nóng)務(wù),其事得止。A(4)
這里的“團”為何意?則不得解。
《舊唐書》卷135《裴延齡傳》載:
其年(貞元八年),遷戶部侍郎、判度支,奏請令京兆府以兩稅青苗錢市草百萬圍送苑中。宰相陸贄、趙憬議,以為:“若市送百萬圍草,即一府百姓,自冬歷夏,般載不了,百役供應(yīng),須悉停罷,又妨奪農(nóng)務(wù)。請令府縣量市三二萬圍,各貯側(cè)近處,他時要即支用!
《太平廣記》和《舊唐書》所載,顯系一回事,一寫作“團”、一寫作“圍”。我們認(rèn)為,應(yīng)該是“圍”,至于寫作“團”,乃是“”“”形近訛誤造成的。
至于“圍”和“束”的關(guān)系,我們認(rèn)為,“圍”有兩種含義,第一種含義為大概念,即一圍等于十束,如上引《舊唐書》卷135《裴延齡傳》曰:“奏請令京兆府以兩稅青苗錢市草百萬圍送苑中”。裴延齡的這一奏議遭到了宰相陸贄等人的反對,陸贄為此還專門有《論度支令京兆府折稅市草事狀》,內(nèi)曰:“度支奏……請令京兆府折今年秋稅和市草一千萬束,便令人戶送入城輸納!庇纱丝梢,“百萬圍”等于“一千萬束”,即一圍等于十束。另外,《新唐書》卷167《裴延齡傳》也載有此事,只不過記載略有不同,即“又請以京兆苗錢市草千萬,俾民輸諸苑!薄杜f唐書》本傳所說“百萬圍”,《新唐書》本傳又成了“千萬”。這里的“千萬”自然是“束”而非“圍”。
我國西北地區(qū),長期以來,在夏收時,就將小麥捆為一捆一捆,每10捆再攏為一攏,即8捆以金字塔型立起,兩捆作為蓋子蓋在上面,這樣既可防雨,又可防潮,待曬干農(nóng)閑時,將其拉到場上碾草打糧。
這里我們所說的“捆”,實際上就是“束”,因為這類量詞原本都是動詞的借用,現(xiàn)代漢語動詞用的是“捆”不是“束”,所以量詞當(dāng)然也跟著用“捆”,而不用“束”。B(1)
用“束”來表示飼草的數(shù)量,在我國西北地區(qū)是有傳統(tǒng)的!毒友訚h簡釋文合!稡(2)載:“今余茭五千六百五十束”(3·15);“出茭九束,正月甲子以食囗囗”(24·5);“囗丙辰出茭卌束食傳馬八匹,出茭八束食!保32·15);“出錢卅買茭廿束”(140·18B);“定作卅人伐茭千五百束,率人五十束,與此三千八百束”(168·21)。《居延新簡》B(3)一書又載:“受六月余茭千一百五十七束”(E.P.T52:85);“駟望隧茭千五百束直百八十;平虜隧茭千五百束直百八十;驚虜隧茭千五百束直百八十。凡四千五百束直五百卌尉卿取當(dāng)還卅六囗”。(E.P.T52:149A)。何為“茭”?《說文》云:“茭,干芻”。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云:“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一束’。干之曰茭。故《尚書》曰‘峙乃芻茭’!焙喲灾,“茭”即飼養(yǎng)牲畜用的干草。至于青草,徐鍇所云“生芻一束”,語出《詩·小雅·白駒》:“生芻一束,其人如玉”。“生芻”即未曬干的青草。漢簡中也有關(guān)于青草的記錄。《居延漢簡釋文合!酚性疲骸啊龆逦闫问,出十八韭六束”(175·18);“需蓻十束”(213·50)。而據(jù)《說文》,“菁”乃韭花,“蓻”即茅草芽,自然均是青草而非干草。它說明,居延地區(qū)韭菜、韭菜花、茅草芽均是用“束”表其數(shù)量的。從《詩經(jīng)》到漢代,青草、干草(茭)一直是用“束”作計量單位的。C(1)由吐魯番文書、敦煌文書可知,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初,西北地區(qū)一直是用“束”作計量單位。
“圍”的第二個含義為小概念,它與“束”相同,即一圍等于一束。如吐魯番文書《唐開元二十二年楊景璿牒為父赤亭鎮(zhèn)楊嘉麟職田出租請給公驗事》C(2)內(nèi)有:
楊嘉麟職田地七十六畝畝別粟六斗,計卌五石六斗,草一百五十二圍。
這里的“圍”就等于“束”。
“圍”的大小兩種含義,在其他領(lǐng)域中也有相同情況。如唐初樂壇的主流是燕樂。燕樂包括十部,即燕樂、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高昌。在十部樂中,燕樂作為一部,乃狹義的燕樂,同時,十部樂的總名又稱為燕樂,以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雅樂。
在這里,我們說一圍等于一束,那一圍是多少呢?《唐六典》卷17太仆寺典廄令職掌條云:“每圍以三尺為限”,即一圍是三尺。在唐代廄牧令中也有記載:
諸象日給蒿六圍,馬、駝、牛各一圍,羊十一共一圍(每圍以三尺為限)。蜀馬與騍,各八分其圍,騍四分其圍,乳駒、乳犢五共一圍,青芻倍之。C(3)
在仿照唐令所制定的日本令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如日本廄牧令第一條曰:凡馬,日給“干草各五圍,木葉二圍”,并加注曰:“經(jīng)一尺,周三尺為圍”。C(4)其廄牧令第二條曰:
凡馬戶,分番上下。其調(diào)草,正丁二百圍,次丁一百圍,中男(少。┪迨畤。C(5)
由上可知,唐令與日本令都有記載:“每圍以三尺為限”。前已指出,一圍等于一束,那是否有證據(jù)證明呢?吐魯番文書為我們提供了明確的證據(jù)。如《吐魯番出土文書》第10冊載《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蒲昌縣界長行小作具收支飼草數(shù)請?zhí)幏譅睢罚?/p>
1.蒲昌縣界長行小作狀囗
2.當(dāng)縣界應(yīng)營易田粟總兩頃共收得囗囗叁阡貳伯肆拾壹束每粟壹束準(zhǔn)草壹束
3.壹阡玖伯肆拾陸束縣
4.拾捌束上每壹束叁尺叁圍,陸伯肆拾捌束
5.陸伯伍拾束下每壹束貳尺捌圍
6.壹阡貳伯玖拾伍束山北橫截等三城囗
7.肆伯叁拾束上每壹束叁尺叁圍,肆伯叁拾束每壹束叁尺壹圍
8.肆伯叁拾伍束下每壹束貳尺捌圍
9.以前都計當(dāng)草叁阡貳伯肆拾壹束具破用、見在如后。
10.壹阡束奉縣牒:令支付供蕭大夫下進(jìn)馬食訖。縣城作
11.玖伯束奉都督判命令給維磨界游奕馬食。山北作
12.壹阡叁伯肆拾壹束見在。
13.玖伯肆拾陸束縣下三城作叁伯囗囗囗束山北作
14.右被長行坊差行官王敬賓至場點檢前件作草,使未至已前奉
15.都督判命及縣牒支給、破用、見在如前,請?zhí)幏帧V?jǐn)狀。
16.牒件狀如前,謹(jǐn)牒。
17.上元二年正月日作頭左思訓(xùn)等牒
18.知作官別將李小仙
從本件文書可知,飼草分為上中下三等,每束(捆)約為三尺,即上等每束叁尺叁圍,中等每束叁尺壹圍,下等每束貳尺捌圍。為什么將飼草分為三等呢?本件文書第二行明確標(biāo)示:“每粟壹束準(zhǔn)草壹束”,即地里的收獲物粟是多少束(捆),其草也就應(yīng)有多少束,這是相等的。因為在夏、秋收時,需將麥、粟捆為一束一束。用什么來捆麥、粟呢?并不需要專備的繩子,而只是將麥、粟兩頭接起來就可以了。因為地的種類不同,既有水地、旱地,也有山地、川地,麥、粟的長短也就不一樣,被捆為一束一束的麥、粟就有了大中小三等,由此而產(chǎn)生的草也就有了上中下三等。
束草分為上中下三等,吐魯番文書也提供了證據(jù)!锻卖敺鐾廖臅返诰艃运d《唐西州高昌縣狀為送闕職草事》中有“闕職草壹阡小束”、“高昌小束”的記載。這里的“小束”,可能就是以上所說的下等。
這里的“圍”,即“每壹束叁尺叁圍”,“每壹束叁尺壹圍”,“每壹束貳尺捌圍”中的“圍”,是兩手合抱的意思,因為人們在捆麥、粟、草時,都是用兩手捆,其一捆(一束)大致和人的.腰圍相等,即三尺左右,也就是每叁尺叁、叁尺壹、貳尺捌被圍成一捆的意思。D(1)
至于“分”,應(yīng)是比“束”小的一個計量單位。元稹在《同州奏均田狀》D(2)中說:
當(dāng)州百姓田地,每畝只稅粟九升五合,草四分!渲T色職田,每畝約稅粟三斗,草三束。
這里“草四分”的數(shù)量不大明確,但從元稹的其他狀文中我們得到有關(guān)信息。
從前所征斛斗升合之外,又有抄勺圭撮,錢草即有分厘毫銖!冀袼黪凡⒄埑珊,草并請成分,錢并請成文。在百姓納數(shù),元無所加,於官司簿書,永絕奸詐。其蹙數(shù)粟、麥、草等,便充填所欠職田等數(shù)。E(1)
在《同州奏均田狀》中,元稹建議,對于職田、公廨田、官田、驛田等:
此色田地,一切給與百姓,任為永業(yè),一依正稅粟草及地頭榷酒錢數(shù)納稅。其余所欠職田、斛斗、錢草等,只於夏稅地上每畝加一合,秋稅地上每畝各加六合,草一分。
由此也可知,“分”是草的一個計量單位。
既然“分”是比“束”小的一稅草征收單位,那它們之間應(yīng)該有一個比例關(guān)系。上面已說明,十束等于一圍,那一分為多少呢?我們估計,十分為一束。因為從“束”這一量詞的發(fā)展看,它常被用作“定數(shù)集合法”,即十個。如《禮記·雜記》:“納幣一束”。鄭玄注曰:“十個為束”;孔穎達(dá)疏曰:“一束謂十個也”。《儀禮·禮聘》鄭玄注也曰:“凡物十曰束”。E(2)
這里的“分”可能是西北農(nóng)村將麥草等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意思,十個小把相當(dāng)于一束,即一捆。如目前在西北農(nóng)村集貿(mào)市場上,常常把蔥、菜扎成二三斤的小把出售,但在冬季來臨前藏冬菜時,就扎成一捆一捆出售,每捆約二三十斤,相當(dāng)于十小把。
我們說“分”與“把”相當(dāng),在吐魯番文書中找到了證據(jù)!陡卟毓馊辏ü622年)條例虎牙氾某等傳供食賬二》E(3)有:
十月廿八日,郎阿住傳:麻叁束壹拔(把),供大賬上用。
《高昌重光三年(公元622年)條例康鴉問等傳供食及作坊用物賬》E(4)有:
康鴉問傳:麻一拔(把),用緊練。
這里的拔(把),顯然是比“束”小的一個量詞單位。
前已述及,“捆”就是“束”,S·11287N有:
蔥貳佰束束準(zhǔn)時價伍文計錢壹仟文;
柴陸佰束束別叁文伍計錢貳仟壹佰文。F(1)
另如吐魯番文書《唐大歷三年(768年)僧法英佃菜園契》F(2)中有“園內(nèi)起三月囗囗送多少菜,至十五日已后并生菜供壹拾束,束壹囗”;在《唐孫玄參租菜園契》F(3)中也有“拾束與寺家”、“收秋與芥壹伯束”等記載。
這里的蔥、菜為何以“束”相稱,殊不可解,但若將“束”看作“捆”,并了解西北的氣侯、冬菜窖藏的特點等后,就可以明了的。
我們說一束等于十分,在日本令中也找到了相應(yīng)的記載。唐田令曰:“諸田廣一步,長二百卌步為畝,百畝為頃”。根據(jù)這一唐令所制定的日本令則曰:“凡田,長卅步,廣十二步為段,十段為町”。并在下特別注明納租標(biāo)準(zhǔn):
段租稻二束二把,町租稻廿二束。F(4)
另日本廄牧令在談到馬牛羊等給料草時規(guī)定:
其乳牛,(日)給豆二升、稻二把,取乳日給。F(5)
這里的“稻”應(yīng)該是指稻草。這里的“把”相當(dāng)于唐代的“分”。一段二束二把,十段(即一町)為廿二束,即10把等于一束,一把等于一分。
綜上所述,在唐五代的納草量詞中,一圍等于十束,一束等于十分,一束約為三尺上下。圍有大小兩種概念,大概念的圍即一圍等于十束的“圍”,小概念的圍與束相同,即一圍等于一束。由于民間習(xí)俗與地方特色,一分也可以稱為一把,即分與把相同或相似。A(1)見唐長孺主編《吐魯番出土文書》第7冊第465—466頁,文物出版社1986年出版。
A(2)《吐魯番出土文書》第9冊第23—25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出版;圖錄本第四冊第262—263頁,文物出版社1996年出版。
A(3)見元稹撰、冀勤點!对〖返420頁,中華書局1982年出版。
A(4)《太平廣記》卷239引《譚賓錄》;周勛初主編:《唐人軼事匯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888頁。
B(1)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中華書局,1965年,244頁。
B(2)謝桂華、李均明、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出版。
B(3)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居延新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出版。
C(1)參閱鄧文寬《<20世紀(jì)出土的第一支漢文簡牘>獻(xiàn)疑》,載《中國文物報》2001年2月7日7版。
C(2)《吐魯番出土文書》第9冊第101—103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出版。
C(3)見[日]仁井田陞著、池田溫(編纂代表)《唐令拾遺補——附唐日兩令對照一覽》,第1379頁,東京大學(xué)出版會1997年3月。蜀馬較小,《唐六典》卷5《尚書兵部·駕部郎中》曰:“有山阪險峻之處及江南、嶺南暑濕不宜大馬處,兼置蜀馬!惫十(dāng)馬給嵩一圍時,蜀馬就給五分之四圍。
C(4)見[日]仁井田陞著、池田溫(編纂代表)《唐令拾遺補——附唐日兩令對照一覽》,第1379頁,東京大學(xué)出版會1997年3月。
C(5)見《唐令拾遺補——附唐日兩令對照一覽》第1380頁。
D(1)“圍”除上述大小兩個概念外,元稹在《彈奏山南西道兩稅外草狀》中曰:“山南西道管內(nèi)州府,每年兩稅外,配率供驛禾草共四萬六千四百七十七圍,每圍重二十斤!保ㄒ姟对〖肪37)這里“每圍重二十斤”的“圍”,可能是特指,或特殊情況的反映,與上所論的“圍”有差異,現(xiàn)存疑。
D(2)見元稹撰、冀勤點!对〖返435—437頁,中華書局1982年出版。
E(1)《元稹集》卷39《論當(dāng)州朝邑等三縣代納夏陽韓城兩縣率錢狀》。
E(2)參閱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243—244頁,中華書局1965年出版。
E(3)見《吐魯番出土文書》第3冊170—171頁,文物出版社1981年;圖錄本第一卷第377頁,文物出版社1992年。
E(4)見《吐魯番出土文書》第3冊173頁;圖錄本第一卷第379頁。
F(1)圖版見《英藏敦煌文獻(xiàn)》第十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204頁。
F(2)見《吐魯番出土文書》第10冊292—293頁;圖文本第四卷576頁。
F(3)見《吐魯番出土文書》第10冊301—302頁;圖文本第四卷580頁。
F(4)《唐令拾遺補——附唐日兩令對照一覽》,第1305頁。
F(5)《唐令拾遺補——附唐日兩令對照一覽》,第1379頁。
【唐五代稅草所用量詞考釋論文】相關(guān)文章:
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教學(xué)論文06-12
成語人物考釋(網(wǎng)友來稿)12-06
《量詞歌》說課稿07-02
量詞造句大全04-07
量詞歌教案10-01
大班量詞教案06-10
關(guān)于增值稅論文02-20
《量詞歌》說課稿范文11-04
中班語言量詞教案04-01
幼兒大班量詞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