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隨筆 推薦度:
- 暑假隨筆 推薦度:
- 教育教學(xué)隨筆 推薦度:
- 被遺忘的時光隨筆 推薦度:
- 奇怪的事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曾經(jīng)以為絕對的事隨筆
年少的我,曾經(jīng)以為世界是一分為二的分為兩極,一極是天真無瑕,比如英雄就是完美無缺的;一極是丑陋惡俗,比如壞人是萬惡無比的。
如今,我不再用童年的幼稚遙控自己了,我學(xué)會了在生活中思考,學(xué)會了面對事物的表象去分析,去鑒別,去歸納,去總結(jié),去疑問。
雖然我不能用“成熟”兩個字來劃分自己的幼嫩,去形容自己的心態(tài),但是,我不再用兒童的眼睛來看待世界,就說明我正在逐漸長大。
那篇《三個人》的故事,告訴了我生活的啟示。那是一個父親講給兒子聽的故事,兒子問父親,“什么是壞人?什么是好人?”
父親就給兒子講了三個人的故事。父親說,“一個人看到有人落水了,就毫不猶豫的跳了下去救人”。
兒子回答,“那,這個叔叔一定是好人!”
接著,父親又給兒子講第二個人的故事。父親說,“一個人半夜偷偷的溜進別人的家里,進行偷盜!
兒子說,“那,這個叔叔一定是壞人!”
父親繼續(xù)給兒子講第三個人的故事。父親說,“一個人在公車上,看到老大爺上車,主動站起來讓座!
兒子說,“那,這個叔叔肯定是好人!”
父親的故事講完了,兒子為自己精彩的回答很自豪,想得到父親對自己的表揚,可看到父親的表情并沒有贊揚的意思。
兒子急了,問,“爸爸,我剛才判斷的好壞人對不對。俊
父親說,“沒有一個說對的!
兒子不服氣,“為什么?”
父親說,“這三個人所做得事,都發(fā)生在一個人身上,你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兒子瞪大了眼睛看著父親,搖頭,“不可能!”
父親笑,“怎么不可能呢?這樣的故事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生活中,好人跟壞人的輪廓不能那么鮮明,也不會分得那么鮮明!
兒子點頭,又搖頭,父親說,“給我們的印象,似乎好與壞是絕對的,沒有轉(zhuǎn)換的可能!眱鹤娱W動著大眼睛,好像聽明白了似的。
現(xiàn)實中,我們嘴上承認相對的事,而實際上,我們總習(xí)慣夸大事物的絕對性。
其實,我們都錯了,世界上的事情沒有絕對,只有相對,外部的好壞和內(nèi)在的感受截然不同,人畢竟是復(fù)雜的。
參照物的不同,引發(fā)的時間就有可能不同,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只表達了形式,由此而引發(fā)了人們的看法不同。
當人們恍然大悟的得知真相時,才會嘲笑自己的目光短淺,大腦弱智,耳聾眼花,真是有點朽木不可雕的味道。
兒時曾經(jīng)以為的英雄,也許正是在絕對的立場上演變而來的,幼稚意味著總是以一種片面而單項的視角看待事物的'。
或者說,以一個點去看一則面,對人也一樣,往往以一件事就定論一個人的終生,作了好事,他就是英雄;做了壞事,他永遠就是壞人。
好壞人的角色,用以霎那間的行為舉止,就此標定他的身份,其實,這是為新的,不符合事務(wù)和人都在不斷變化中的客觀規(guī)律。
也許,還會有很多人無法從主觀意念中走出來,仍然以敬仰的心態(tài)看待事物的好壞,事實上,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人們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選定事務(wù)的參照物是客觀規(guī)律的存在并使之延伸。
真正校正我的應(yīng)該是相對的待人接物,當有一天有人問你,“英雄是什么?”想必你會疑問,“從那個角度談起呢?”
【曾經(jīng)以為絕對的事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曾經(jīng)以為心情隨筆06-25
隨筆:曾經(jīng)以為不會忘06-11
曾經(jīng)以為散文隨筆07-06
再見了曾經(jīng)的癡心絕對愛情隨筆06-13
曾經(jīng)以為的詩歌06-22
曾經(jīng)以為散文06-24
曾經(jīng),以為作文07-14
曾經(jīng)以為詩歌08-13
曾經(jīng),我以為詩歌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