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心的人生感悟心情隨筆短句 推薦度:
- 實習日志 推薦度:
- 實習日志 推薦度:
- 教育隨筆 推薦度:
- 暑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走隨筆日志
閑筆許久了,至于到底持續(xù)了多少個時日也記不起,我想也沒有必要去探究,因為這并不是我所情愿的。這段時間下來,或是懶的不動,或是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亦或是沒有了突兀迸發(fā)的靈感,不過我傾向于是因為自己的思想退化了。退化的不愿再多加思考,退化的只想有一個舒適、慵懶的大學生活,這種種的誘惑讓我難以辨清接下來的路。于是走著走著便走的沒有了正道。
前兩天,一件看似離我很遠的事,讓我莫名的感到厭煩,厭煩著要去執(zhí)行那件事。到今天,回想起來也倒是沒什么。我稱這種想法為“間歇性事后透析無謂”。具體的去說是事前心煩意亂對某事心生倦惡;參與事中時抱以敷衍,逐流大眾。另外附加上其他兩種情況:一是,先前厭倦不想與事僥幸而脫者,驟然輕松不為事煩且諸事皆以為順;二是,事后與事者心有余悸,大放厥詞,此事可笑無味;事后無與事者緘默不語,似而所有所思念叨“若與事倒也無傷大雅,倒也無為心煩”。這種無聊而又可悲的想法一度讓我感到自己是這世間的一個只能討人歡笑的小丑一般,其他便一無是處。我總是在想,這種想法到底揭示的是人的哪一種性情。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無所謂思維妖嬈不斷;或是“吃喝玩樂,為此一樁”的貪圖享樂思維做梗?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值得思考的問題;蛟S這些分析的`思維中,是已經(jīng)包含了大部分人的內(nèi)心對白,但畢竟每個人對執(zhí)行某件事有著不同的想法。不過本是想著自己去強加著給所有人用這些思維下個定義,可這樣做并不夠嚴謹,只會狹義化,讓這個話題失去事后的可討論性。但我也想補充一句:當你面對一個類似1+1=2的問題都不敢下定義,這也是個值得掂量的問題。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停的停頓、奔走,方式很多,路卻來的慎重。我大致把我們未來將要走的每條路都分為三個階段。
來到路前
走的路就像是沉積的湖水一般,一滴水不足以給湖帶來一眼望穿的改變,但正是水滴經(jīng)年累月的積淀才有了湖泊的波瀾壯闊。走的路也正是如此。國人有句俗話“萬事開頭難”,這是句很實在的話,道出做事的根本。目標是一個讓所有人都頭痛的事,這注定是一段不好走的路,不管目標或難或易,或大或小,要想完成某一目標,那你可能就要付出基本對等的代價。一個目標就是一條路,可這條路的第一步需要勇氣,走錯了并不是大問題,你可以重新開始,但忌諱停滯路前,呆然不動。當新手的你發(fā)動引擎,看著路上車來車往的喧鬧和擁擠時,你所要做的就是嘗試,嘗試過了才知其中的奧秘,才會有在路上的經(jīng)驗,有了經(jīng)驗路也就更好走了。不嘗試便永遠只能寄人籬下,別人去哪兒你就在哪兒。在一生中,你可以只為一個目標奮斗不止,也可以樹立多個目標,追求卓越。老天爺給我們?nèi)说臅r間都是公平的,除去病痛、離合悲傷,接下來的時間中都可以去完成自己的目標,當然你絕對有自由是否要超額完成。走在路前,不慌不急,除去畏懼走好每步便可。
來到“中途”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對這個詞來進行討究的!爸型尽,這是個廣義的概念。比如我喜歡探究“學到一半,走到一半,目標一半”。當然在正常的理解中“一半”是一個量詞,但在這里“一半”是在某件事上某個人定下了決心并已經(jīng)信心滿溢,但在進行的過程中突遇不可預知的情況,挫傷了某人對某目標堅持下去的信心,并且經(jīng)過思想斗爭而放棄繼續(xù)做某事的過程,這就是“半途而廢”。在這個節(jié)點上我之所以直接切入到“半途而廢”這一過程,是因為太多人在太多事上中途放棄,這便是魔咒“來到中途,半途而廢”。所以對這個問題的必要探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實現(xiàn)目標的途中這個分析也變得意義深長了,因為這關(guān)乎到整件事的態(tài)勢。我來做以下幾點的敘述。
。ㄒ唬 “半途而廢”從根本上來說,是前方不可預知的困難和自身在做事的過程中預見到了難以解決的困難,使自己感覺到力不從心,于是就悻悻出局,目標擱淺。知難而退,退而喪念,喪念則諸事不成。這是一個死循環(huán),一旦信念喪失,困難就像在大海里泡澡一樣,永遠別想把水泡臟。所以首要的是信念。
。ǘ绊n信點兵,多多益善”。明志之君,棟梁之才,必須要有資源,要有能施展才干的資源和平臺,否則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本起家?別想了,只是童話般的存在。若想以逸待勞就只能坐以待斃了。所以“資源”是做事路上的第二個基本要素。
那對那些已經(jīng)“半途而廢”的人來說,他們也有充分的理由去向他們應該解釋的人去做出看似正常的解釋。但我在這里想大膽的猜想下,理由無非是資源不足,困難太多太難,而對自己信念缺失的問題則一概略過,只字不提。望切記:資源未到,信念先行。
前段時間迷上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著實講的是觀點鮮明、剖析精湛、語言生動。在這之中,易中天先生多次提到孔明與玄德的《隆中對》和子敬與孫仲謀的東吳版“隆中對”。暫且不論是《隆中對》和東吳版‘’隆中對”哪個更加合理智慧,但說出的都是一個基本點;戰(zhàn)略規(guī)劃。對于我們個人來說這詞也顯得很是寬泛,就稱之為“目標規(guī)劃”吧。一個正確長遠的規(guī)劃能讓目標進行的更具穩(wěn)定性和可行性。所以第三個基本要素是:一個好的規(guī)劃。
走到“中途”,是一次優(yōu)化或制定規(guī)劃的轉(zhuǎn)機,是一次整合資源的瞬時空間,更重要的是能給你一次重拾信念的機會。
行到“深處”
一件事,一個人的走勢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那就是由淺至深。當某件事做到了更遠,那么這件事終究是要壽終正寢,就好像人的生老病死一般,可唯一的區(qū)別是對于某件事來說它沒有死。所以我的觀點是:當一件事做到極致,那你就要思考著如何去讓一件事開始轉(zhuǎn)型。諾基亞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今已經(jīng)沒有了這個品牌。當你把一個目標做的比所有人都好時,你不能高枕無憂,在享受其帶來的榮光時,記得要轉(zhuǎn)變你自己的思維,擇立更遠的目標。
我們所過的生活,所做的事,都像是角馬為了新鮮草地奔襲,它們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信念至強是大多數(shù)人所不能理解和做到的。這也便可能是碌碌無為者居多,引領(lǐng)前行者寡的原因。
生活的無助總是喜歡留給想追逐而不敢的那些人。
當你踏上路的第一步,至少你開始擁有了信念與勇氣;繼續(xù)地行走在路上,證明你至少不是位平庸者;但當你把路走出了色彩,世人都爭相欣賞那色彩時,路就永遠在腳下。
【走隨筆日志】相關(guān)文章:
隨筆的日志06-15
心情日志隨筆03-12
貪念隨筆日志07-02
匆匆隨筆日志07-06
早市隨筆日志07-08
忍冬隨筆日志07-09
雨隨筆日志07-10
面具隨筆日志07-11
隨筆的心情日志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