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灶,它這樣說雜文隨筆
土灶一:老人與青菜。
在我們老家,有一種奇特現(xiàn)象,在洋樓落成――移新屋前,在地下室或偏房專筑一個土灶,下供吃飯,上供灶君。
專為煤氣灶備用?是也不是。
說“是”,是因為有條件的家庭早用上了煤氣灶、電飯煲和電磁爐了,一旦煤氣灶指望不上,或者燃上的煤氣蒸饅頭、年糕和糖糕的火力不夠,或者蒸大桶飯,就得用土灶。
說“不是”,新建土灶,好像就是為了家中“五行”能夠齊全,灶臺屬“火”,既旺人也旺財。年過完,家里人辦廠的辦廠,出外打工的打工,身份變了,但咱農(nóng)家的傳統(tǒng)不能丟,對上天感恩的心不能沒有,對不對?飲水思源,要給灶君留個位置。
在我老家,還真的一時離開不了它,也許功能會失去狠多,譬如焐(煮)豬食,熬大鍋粥,燒麥鰍,烤麥頁(葉)、煮番薯(芋頭)、炒米胖。
狗年正月初二,兄弟姐妹一起回老家。二哥做的東 ,三個姐姐幫的忙。吃著土灶炒出來的這些家常菜,讓我憶起了童年和少年時光,似乎聞到了一種幸福的味道。初中后,我曾輟學兩年,是在蘭城上了高中,在杭州上了大學,回家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母親用鐵鍋燒制的土菜和米飯,也成了自己美好的記憶。
母親白內(nèi)障十分嚴重,用她的話說,客人上門來了,見到的只是個人影,誰是誰?全憑耳朵猜測。好幾次,怕人家不相信,她走近別人身旁,睜開雙眼,讓人看她眼中混濁的晶狀體。其實,母親還是長得挺漂亮的,就是眼睛上多長了一層隔膜。
大哥是部隊里頭當官的,經(jīng)常讓母親去大醫(yī)院,割掉那層害人的.隔膜。每到這個時候,對母親,對全家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在我看來,母親是個見過大世面的人,而父親年輕時候,只在臨近縣境販過腳,跑得并不遠。后來,母親在夏冬兩季,都要置辦幾套新裝,我親耳聽到過父親碎言碎語,到今天,我才想明白,原來,母親她想再出遠門,并時刻準備著。
她火急火燎,經(jīng)常一個鋼筋(金)鍋與大小二眼鐵鍋一起燒火。大鐵鍋焐豬食,小鐵鍋煮大米飯。大鐵鍋不聽話,水沸得尤其猛烈,會不管不顧地,沖溢到小鐵鍋中去。憶苦思甜,大午飯也就有了野草味?吹侥赣H一臉窘態(tài),不知道問題出在那,還有額上頭發(fā)經(jīng)常被火燎的情景,我竟然不知該說什么好。
父親很少進灶口燒鍋窠的。不是他懶,而是太忙。農(nóng)忙時,忙于種稻割稻,忙于種煙葉,忙于收割苧麻,忙于采摘棉花,忙于種麥割麥;農(nóng)閑時,忙于整理煙葉、棉花,把小葉張和棉黑頭藏匿,忙于敲開紅石團(塔),待來年風化,以增加小麥種植面積。
土灶二:一個頭顱一張嘴。
土灶,又名柴火灶。清代趙翼在《扈從途次雜詠·土灶》詩題中曾自注:掘地為灶。在艱苦卓絕的歲月里,在紅軍向西轉(zhuǎn)移過程中,炊事班戰(zhàn)士身背一口大鐵鍋,急行軍?梢韵胂,所謂起灶做飯,就是在背風的小高地上挖個坑,把能拾到的柴火燒了就是。村集體時,墾荒隊員到山上扎營,也要搭簡易灶解決飲食問題,那灶頭不就是用三塊大石頭壘成的?
土灶三:耐火磚、摟火棍。
在爐膛底部和周邊,泥水師傅會砌上既厚又重的耐火磚。說是耐火磚,其實,就是為了延長灶臺的壽命。
過去,為了新筑一個灶臺,泥水師傅往往提早一天來,先把大小鐵鍋倒扣在地上,用石灰定好位,然后指導主人用腳踏好黃漿泥,以及準備好石灰、馬糞紙。馬糞紙沒有,用剪碎的亂麻也可以。第二天,一大早過來,師傅倆一前一后砌青磚。灶基砌好后,他們倆分工,師傅砌灶塘,徒弟砌灶邊,然后調(diào)過來,師傅砌灶臺,徒弟砌煙囪。沒等黃漿泥四成干,泥水師傅就開始抹上帶馬糞紙的石灰漿。家中的男主人,用小麻帚一遍一遍地刷,刷平刷到自己滿意為止。
中午,誰家煙囪冒青煙了,誰家要分畚箕粿了。全村人都知道。移新屋,建土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方便供奉灶君。灶君是哪方神圣?原來,它是專司灶臺的。它在人間居住,喜歡熱鬧,喜歡聞煙火氣。臘月廿三,百姓過小年,向它供香,希望它上天“呈好事”,其它時間就下地“保平安”,也有“保清潔”一說。灶君保佑每家每戶家宅平安,人財兩旺。
什么是鄉(xiāng)戀?土灶的設(shè)計與建筑,就是;有關(guān)灶神的傳說,就是。什么又是鄉(xiāng)愁呢?有朝一日,土灶改了一體化廚具,灶房成了標準的廚房,那過往的煙火味道,就是那鄉(xiāng)愁。
大家都能記得住鄉(xiāng)愁,因為你心中有鄉(xiāng)戀。
【土灶,它這樣說雜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你看著它,它才存在雜文隨筆12-14
說心境雜文隨筆07-04
說秋雜文隨筆07-04
木蘭說雜文隨筆12-27
說橋雜文隨筆07-03
說偏好-雜文隨筆04-11
像我這樣的人雜文隨筆07-04
就是它惹出的麻煩雜文隨筆12-28
它過去了,再見雜文隨筆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