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北麻城市特殊教育學(xué)校 陶建軍
中國古代文人,特佩服兩個人:陶淵明和蘇軾。
陶淵明,當(dāng)年身為彭澤縣令,可是偏偏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不做,當(dāng)起了自己的真隱士。在“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的生活環(huán)境中,仍然“晏(yàn)如(18)也”。一個縣令,書上說書上說是個小官,可是無論在當(dāng)時還是現(xiàn)在,縣令這個官位最少可以讓他衣食無憂吧,可是陶老先生偏偏不買賬,過著“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的逍遙日子?此恰俺颗d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充實,看他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我們不能不贊嘆的是,他面對著權(quán)勢和誘惑,與世無爭,淡薄功名!安黄萜萦谪氋v,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終身無權(quán)無勢,可是卻因為自己的一片片優(yōu)美的散文和詩歌,活在中國歷史上,活在無數(shù)人的心中。
另一個人,蘇軾,一生坎坷,命運多舛,屢遭貶謫。特別是被貶為黃州團(tuán)練副使那會,可以說是刑余之人。但是看他在黃州那次的夜游,作者看到的月色:“廳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沒有內(nèi)心的寧靜,眼中能有這么幽靜的景色嗎,這樣的景色,李白沒有、杜甫沒有、辛棄疾沒有、李清照沒有,他們不可能有,因為他們或者激情澎湃,或者無限感傷,或者無邊憂慮,他們的心沒有安靜過。而獨蘇軾有:那種處變不驚,那種盎然大氣不能不令人佩服。幾年前,有人曾經(jīng)解讀過,蘇軾“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爾”說,這個“閑”字,既有環(huán)境的悠閑,還有內(nèi)心的閑適,同時還有自己懷才不遇、被貶的淡淡憂愁。讓人不敢茍同,看蘇軾的另一篇名作《明月幾時有》,里面“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我們可以看到,詞人對人生的各種遭際,想的很開。我們不能把這位文豪想的太小氣,他并不是怎么在乎自己仕途的起伏。他最倒霉的時候,成就了赤壁的“兩賦一詞”,沒有一篇能夠讓人感覺到無限的哀怨,相反讓人更多的感覺到的是開闊大氣。沒有內(nèi)心的平靜,他能做到嗎?有人說,黃州成就了蘇軾,蘇軾也成就了黃州。如果那時的蘇軾,沒有心靜如水,能夠如今還是人們心中,北宋文學(xué)的巔峰嗎?
人生苦短,我們可能會面對的是權(quán)勢的吸引,財色的誘惑,權(quán)貴的欺壓,仕途的坎坷,事業(yè)的挫折,工作的困難……最難以做到的恐怕就是像上面的兩位,心如靜水,“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在繁華的人世間,在忙碌的追求時,不要太在乎自己的權(quán)勢有多大,不要再太在乎自己的銀行卡上面數(shù)字的位數(shù),不要太在乎燈紅酒綠的生活,更不要太在乎自己在史冊上的位置。讓自己的心思沉靜下來,去看看春花秋月,去品品夏雨冬雪,去讀讀千古美文,去會會同窗舊友,去又有風(fēng)景名勝。用一些日子去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偨Y(jié)一下自己的人生。將積極的心靈沉寂下來,明了起來,或許我們能夠體會到生命的更多精彩。
本文剛剛寫完,把文章題目輸入百度,一搜索,有這樣的歌詞,恰好可以引用作為結(jié)尾:“請你靜臥花叢中,輕清合上眼睛,聽我為你唱支歌,銀弦蕩春風(fēng),陽光灑在大地上,微風(fēng)撫摸綠草坪,白云飄在藍(lán)天下,水面劃過帆的影,啊,心靜如水,似睡似醒,啊,心靜如水,如詩如夢 。”
陶建軍
[心如靜水 教師隨筆]相關(guān)文章:
1.教師工作隨筆
3.歷史教師隨筆
4.音樂教師隨筆
6.幸福工作教師隨筆
7.教師隨筆感悟
8.教師假期生活隨筆
10.教師研修隨筆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