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通用15篇)
敘事散文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散文。這類散文對人和事的敘述和描繪較為具體、突出,同時表現(xiàn)作者的認識和感受,也帶有濃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間充滿飽滿的感情。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1
我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剛過完年就又盼著過年,可是盼呀盼呀又總是盼不到,那時候,對過年之所以有這樣的渴望,其中自有許多歡樂和誘惑,比如過年能換一身新衣裳,扎起紅燈籠,吃糖塊等等。
對于我來說,小時候過年最大的誘惑,莫過于能吃上幾天好年飯。在那個年月里,農(nóng)民們一年四季吃粗糧,喝稀飯,只有年傍時家家戶戶才能殺上一口豬,然后到河岔子里刨上一些冰塊凍上,到過年時才拿出來放到鍋里燉熟,蒸上幾碗紅燜肉吃,臘月二十九,家家戶戶都要蒸上一鍋白面饅頭,似乎辛苦一年為的就是在過年這幾天能吃上幾頓像樣的飯菜。因此每逢進了冬月,我就拽著母親的衣角問:“啥時過年呀?怎么還不過年呀?”母親就教我背這首兒歌:“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這首兒歌我不知背了多少遍,兒時盼年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也別說臘八一過,家家戶戶就開始忙活起來,殺年豬的殺年豬,淘米的淘米,壓碾子的壓碾子,壓成面后發(fā)了一大缸,然后又烀一鍋豆餡,村里其他人家也是一樣,為過年忙得腳打后腦勺兒。小年一過,就是另一番景象,家家戶戶從合作社買來年畫,找人寫對子,貼春聯(lián),小女孩扎上紅頭繩,涂著紅臉蛋,小小蛋子們也穿上新衣服,跟在爹的屁股后,忙著往家里倒騰著年貨,那情景甭提多熱鬧了。
我家過去的日子比較窮,我們兄妹4個,過年時母親最多能蒸上四、五鍋饅頭就不錯了。
如果做了豆腐,母親總要把豆腐渣用豬油炒熟了讓我們吃掉,那幾鍋白面饅頭就像是給我們兄妹的誘餌,有時哈拉子淌得老長。小時候,母親的第一鍋饅頭蒸出時,就打發(fā)我向鄰家去送,可是盤中的三個饅頭送到鄰家時常常只剩兩個,另一個早在途中噎進了自己的肚子里,但不論怎樣,年三十晌午,按常規(guī)飽餐一頓饅頭,吃幾塊肥豬肉還不成問題。夜里守歲到12點便開始接神,然后家家戶戶燃放鞭炮,放完后,全家老小圍著炕桌吃上一頓香噴噴的肉餡餃子。
小時過年令人興奮的還有壓歲錢,然而壓歲錢是有代價的,那就是磕頭拜年,家鄉(xiāng)遼西小村的拜年也有很多規(guī)矩,一般是年三十晚上在自家拜,初一在本村拜,初二開始才提上兩包果子,兩瓶酒等四合禮去拜親戚,那時我小,反正比我歲數(shù)大的無論是長輩還是同輩,我見了就猛磕一個點兒,現(xiàn)在想起來都憋不住想笑,不過那時的壓歲錢數(shù)目很小,就一、二塊錢,不像現(xiàn)在一出手就是一、二百。小時候過年我總共才能得到十幾塊,這就十分高興了,不停地把那些嘎巴響的毛票數(shù)來數(shù)去,有時還向小伙伴們顯示顯示,晚上睡覺也要壓在枕頭底下,這并非我小時那樣看重錢財,而是家中實在窮呀!我上面還有哥哥,姐姐,家里供不起讀書呀!記得我上一年級時的學費大部分要靠過年得的幾個壓歲錢來支付,不磕那么多響頭,當年如果沒有那十幾元壓歲錢,我的學生時代也許會過早的結(jié)束。
現(xiàn)在對過年雖說沒有兒時那么渴望,但童年時過年的那種樂趣,回想起來卻常常使我醉在那甜蜜而又帶著幾分悵然的情緒里,我懷念故鄉(xiāng)的過年,更留戀那失去了的童年的純真和歡樂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2
要過年了,有人問,年貨都備齊了嗎?我說,如今過年不用備年貨。現(xiàn)在與小時候相比較天天都是過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現(xiàn)在過年,已沒了曾經(jīng)的那份期待,只有應付的感覺。年,似乎只是一個節(jié)日的標志而已。
我懷念小時候的年,那時候過年才有年味,小孩子掰著指頭盼望過年,大人們感嘆著懼怕過年。進了臘月我們就開始數(shù)日子了,好像過年是一個很遙遠的很難到達的目的地。對于我們這種期盼焦急的心態(tài),父母們總是深深的感慨,母親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年節(jié)好過,平常日子不好過。我對他們的態(tài)度很不理解。現(xiàn)在我終于可以理解母親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他們之所以感慨頗多,年,一天就過去了,而平常日子,是要天天過下去。柴米油鹽醬菜茶,家里人口多,日子就要精打細算才能撐得下去,一旦有個天災人病,對一個家庭就是無窮盡的打擊,計劃經(jīng)濟,計劃不好,平常日子就是不好過。
太多太多的東西流失在了歲月的深處,如果非要找尋一點可以感動的畫面,那就是春運涌動的回鄉(xiāng)大軍,那份擁擠,那份期盼,還有那些喜悅都會在每一個年關的記憶中交織著澎湃的心。
回家,為了團圓,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才感覺像個年。
一年了,你在你的路上奔跑,我在我的路上行走,那份急匆匆繁忙的生活讓我們淡漠了彼此,也疏離了情感。然而“年”的呼喚,各自從不同的方向奔赴家中,有爸媽的地方就是家,說一說這一年的悲與喜。舉一舉手中的酒杯飲下歲月的風雨。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不離不棄。年,凝聚著親情,讓我們一生一世不管走多遠,都能記得回家的路,F(xiàn)在的孩子對過年已經(jīng)沒有我兒時的那份期盼了,我記憶中的年,真是有很多興奮、渴望和敬畏,總之,心里滿滿的都是激動和熱情。
進了臘月,母親就開始張羅了,泡上黃豆,去豆腐坊做兩板豆腐,放在倉房里凍上,等著過年的時候吃。做完豆腐,開始蒸豆包、蒸饅頭,炸油條、炸麻花,炸好大兩箱子放在倉房里儲藏。凍梨蛋子、凍柿子和花紅果肯定是要準備的,富裕的時候還買一些山楂,母親會沾冰糖葫蘆,給我們來點意外的驚喜。
記得有一年,母親沾了好多串冰糖葫蘆,看著真可人,晶瑩透明的糖色,還有山楂本身紅紅的果,看著就好吃的直流口水。母親說凍好才能吃。于是,母親便把沾好的冰糖葫蘆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好了,就等著明天凍好再吃吧。
第二天早上,弟弟第一個就沖出屋門跑到院子里要吃冰糖葫蘆,接著就聽見他狼哇的哭喊了起來,媽,糖葫蘆一串都沒有了……
我們一家人都跑到了院子里,桌子上空空的,沾好的冰糖葫蘆一夜之間不翼而飛了,連點渣渣都沒剩下。
首先,一個小林場不過一百多戶人家,淳樸的山里人家,都夜不閉戶,不會有賊。
這時,母親進屋點上一支香,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我不解其意。父親便把她拽回了屋里,別神叨叨的了,明擺著都讓耗子吃了嗎,這院子里有耗子,別影響了孩子們,沒了就沒了。
總之,那一年母親沾好的一大堆糖葫蘆我們沒吃著。
臘八粥、二十三祭灶、請祖宗,貼對聯(lián)、掛燈籠、包餃子,這些按部就班的事情在一輩又一輩人的手中延續(xù)著。
臘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俗語也常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天的早晨要熬一鍋粥,粥里要有八樣糧食,那時候要籌夠八樣糧食可真不容易,大棗是不可缺少的。大棗不好買,供銷社里沒有賣的。
鄰居董嬸子家是山東人,老家來了親戚帶來了大棗和香油。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誰家來了親戚,有什么好吃好喝都互相送一些。董嬸家及時的送來了大棗,有了大棗和幾樣米就可以熬臘八粥了。黏稠的粥在鍋里翻滾著,鼓起無數(shù)的泡泡,濃濃的香氣彌漫在清冷的空氣里,似乎已經(jīng)聞到年的味道了。
臘八過后就要準備殺年豬了。母親每年都是春天的時候抓兩頭豬仔,精心的喂養(yǎng)一年,家里供應的糧油都不夠吃。豬喂得膘肥體壯,全家人一年就指望殺豬熬上一缸豬油,加上供應的豆油夠吃的了。
我記事時候起,每一年到了臘月二十三的這一天,母親都要準備“送舊”和“迎新”的儀式。送舊是掃房。母親個子矮小,這些活都是父親干,他操著一把大掃帚一下一下地清掃著塵土,掃完之后開始粉刷墻壁。鄰居大嬸有時間也過來幫忙糊棚。母親在廚房準備祭灶的東西。
大半天的功夫下來,父親身上都掛滿了灰塵和白灰點子,還有糊棚落在身上的漿糊,看著父親灰頭土臉的樣子很狼狽?苫仡^看看屋子雖然還有一股淡淡的潮濕味,此時卻已經(jīng)炔然一新了。
糊窗戶縫的事情我也能幫著做,把破舊的窗戶紙和窗花撕掉,搞破壞的事情總是比做一樣事情省勁的多,將遺留的那些紙屑刮干凈了,天寒地凍的,手被凍的紅紅腫腫。北窗戶糊上母親從商店買來的窗戶紙,屋里雖然燒的很暖和,北風呼嘯的時候還是窗戶紙擋風。朝陽的前窗戶粘上窗花和卦錢,各式花色品種都有,最重要的是年年有余,既溫馨又有要過年的感覺,看后生起一種喜悅。
到傍晚要祭火送灶王爺。這一個很復雜的過程,父親準備好一堆大小勻稱的火碳,然后從各個不同的方向三塊磚頭,南面留門。里面塞上火炭和碎柴禾。據(jù)說要壘到九層,然后點燃九個小燈,磊到了頂部的時候蓋上一塊木柈子閉合,看著像一個塔狀,寓意年年旺運齊天。然后,把那張貼了一年經(jīng)過煙熏火燎的灶王爺?shù)南駸簦⒓榔芬餐度胪鹄餆,口中念念有詞,祭火用紅筷子還綁著紅繩,母親說我們家族之所以這樣祭祀,是因為火代表著一個家族的興旺。再把新的灶王爺像繼續(xù)供上。燒完祭品后,全家才可以吃飯。
我心里琢磨灶王爺很是盡職盡責,整年累月地趴在鍋灶邊受著煙熏火燎,監(jiān)督著家庭主婦做飯的時候是否偷吃或者浪費糧食,然后到了每年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就去天庭匯報一年的工作,母親每年都會很虔誠的祈求他,上天庭好說多說賴話瞞藏。
東北的天氣比較冷,除了夏天能吃到時令的蔬菜,到了冬天只能吃秋季儲存的大白菜和土豆。我家每年秋季快要上凍的時候,父親總是在菜窖里存著一大堆土,十一月初的時候就開始移到屋里,用一個大木槽子栽上的大蔥、大蒜,到了年根已經(jīng)長得綠油油,嫩生生的喜人了。父親便坐在小板凳一苗一苗拔干凈。拔完了再續(xù)著栽上,過了年正月還能繼續(xù)吃。
印象中,整個臘月父親和母親都在忙,那時候他們還年輕,經(jīng)歷也旺盛?粗改刚J認真真祭拜的樣子直想笑。可現(xiàn)在,當我懷念起那些的時候卻連灶門都找不到了,兒時溫馨的土房早就不見了,搬進城里住上高樓大廈,看著寬敞明亮干干凈凈,想要虔誠地磕幾個頭也沒了理由,那些曾經(jīng)人世里的敬畏正在被一點點淡化,人的心與性情開始沒遮沒攔地狂放。
母親常說臘月最短。其實是因為她們太忙,要做的事情太多故而感覺了時間的不夠用。最年根幾天開始潦烤豬頭豬手,剁肉餡。父親總愛問母親夠不夠,母親便說:多弄點,一年才一個大年,讓孩子們管夠吃,別小小氣氣的,正月還有親戚來。剁好的肉餡也被凍了放到了倉房。
最忙的是二十九的這一天,母親早早起來做好飯,父親便要清掃院子了。雖然平時已經(jīng)很干凈了,可過年了,總要把一些犄角旮旯也清理清理,沒用的破東西或者燒掉或者扔了。把幾天前準備好燈籠桿豎起來,掛上大紅燈籠。弟弟把準備好的兩個冰燈找好位置,里面放上兩只紅蠟燭。然后開始貼對聯(lián),臘月二十九那天最冷,他們冷得一會兒跑回來湊到火爐子前搓搓手,一會兒又跑出去貼幾下,跑慢了漿糊就凍了,就得用手悟著。到了傍晚,大紅燈籠和兩個冰燈都點上了,滿院子一片紅彤彤的喜慶。
忙完這些活,終于熬到了年除夕,早晨簡單的吃一頓早飯,中午就開始忙活接夜飯,母親大顯身手煎炒烹炸,父親帶著弟弟去燒些紙錢請祖先,這時家里的供桌靠墻擺上,也掛起了保家仙的和眾神牌位。供桌前擺著香爐和蠟燭,還有幾樣供品。有幾樣水果,帶紅點的饅頭,整只的公雞,白肉,豆腐之類。
母親總是告誡我們不要趴在供桌上看,更不要念紙上寫著古人的名諱。我們見到那東西只有敬畏的感覺,也有膽小的畏懼。
晚上了,母親還在廚房忙活著,我們兄弟姐妹們早已圍坐在了炕桌上,看著擺放滿桌的大盤小盤,雞鴨魚肉,父親端起酒杯。父親這一輩子都愛喝酒,他干的活很累,北方冬天也冷,喝酒能暖身子。這積攢了一年的喜悅在這片火紅的燈光下彌漫開來。好不容易,母親也能盤著腿穩(wěn)穩(wěn)坐在炕上了,這時,才是一家團圓的年夜飯開始。飯后,收拾了碗筷,就要開始包餃子了,弟弟去找小伙伴玩了,鄰居家的小伙伴過來串門,母親又抓來好多瓜子糖果讓他們吃。
每年除夕母親都禁止我們女孩子出去玩,女孩子天生膽小。母親說過年的時候陰府也放假三天,黑暗的角落里都有孤魂野鬼,以免撞上中邪。所以,我至今都記得這些事兒,一直也很忌諱,每年的除夕我連屋門都不敢出,怕得很。
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里,連個星星都沒有,這就是大年夜。孩子們不能亂說話,這可關系到一家人來年的運氣。那時候不但沒有電視,連電都沒有,平時用的都是柴油燈,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買上幾包蠟燭。大多數(shù)人家吃過晚飯就睡覺,早睡早起。過年就不一樣了,屋里點上幾只蠟燭,柴油燈新?lián)Q過燈捻撥的亮亮的。
早睡已經(jīng)養(yǎng)成習慣了,大年夜的晚上還是熬不住睡下了,睡到半夜三更的時候被母親叫起來,暈暈乎乎的穿上新衣,感覺到神神秘秘的,來到供桌前給祖先磕頭,燭火照耀著墻上的神位,好像看到了另一個世界。院子里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瞅哪里都瘆嘮嘮的,情不自禁的渾身直哆嗦。
誰知那時候的黑夜現(xiàn)在再也見不到了,現(xiàn)在的夜也不如過去黑了。頭幾天母親就叮囑過我們,大年夜千萬不要大聲說話,更不能說有忌諱的字眼。因為過年的這一刻,關系到一家人明年一年的時運。
夜半三更,下餃子,點鞭炮,終于,新一年的鐘聲敲響了,放下一切曾經(jīng)的不快樂,用一顆美好的心許下新一年的愿望,一切,重新開始。
“接新神嘍"。也許,這個世界本沒有什么神,可是母親的心中卻有一尊萬能的神,她信奉著她的神,也虔誠地敬奉著她的神。
而今,我雖然懵懵懂懂也從兒時的耳濡目染里學會了母親的樣子,年年這樣虔誠地一樣一樣做著。我心里知道,神其實就是自己的心,敬畏著神靈就是敬畏著自己的心,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讓心長出了雜草。
此時普天同慶,火樹銀花不夜天,真真實實一個熱熱鬧鬧的年。
過年這些事兒,我們是那么恭順地循著母親遺留下來的傳統(tǒng)過著,不由自主就踩著了母親的腳印一路走過來了,母親用她那份人世里的虔誠教導著我們。我們姊妹依然傳遞下去。帝王有時說我,都什么時代還那么守舊。
折騰到了兩三點,我們已經(jīng)困得迷迷糊糊的了,就要睡了。初一早上天還沒亮又被父親叫起床了,母親已經(jīng)煮好了餃子。大年初一一定要早早起床,看看誰家的煙囪冒出第一屢炊煙,就寓意著這一年都風調(diào)雨順。懶洋洋地起來,胡亂的吃幾口,就穿上新衣服跑出去找各自的小伙伴。說什么去拜年,也就是到親戚鄰居家里去和人家要糖吃,到了誰家誰都會給兜里揣一些糖果和瓜子花生黑棗什么的。出來以后我們還議論人家哪個大方哪個小氣。說著,笑著,竊竊私語著出了這家,下一家該是哪里,就這樣,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只不過現(xiàn)在,大家對很多的東西失去了曾經(jīng)的熱情,我不知道這是冷漠了,還是麻木了,可我卻深深知道城市變得寂靜了,大年的味道也淡了又淡。
那些年,總有許多關于“年”的味道讓我回味著。
初二過了,初三就要迎喜神了。
父親順著喜神的方向把喜神迎回來,喜神,預示著一年喜氣洋洋,喜事多多。想來,那也許是一種信仰吧,或是對美好的寄托。
人活在這個世上,有一些信仰總是好的。
這些年,盡管大年過得沒了以前的熱鬧,也不夠隆重,但很多東西還在城鎮(zhèn)鄉(xiāng)村的風俗之中殘留著,這也是我喜歡回味兒時過年的重要原因。
平時來往少的人,只要是親戚朋友,總會在正月去拜訪一下,請一頓飯。你請完我,我再回請,有的人往往一個正月都在輪回著吃請。忙是忙了些,可人與人的心卻拉近了。
時光,像流水一樣不經(jīng)意間就流經(jīng)了幾十年的歲月,轉(zhuǎn)眼已人到中年。我想,生命中那些生動的記憶終將成了再無法觸摸的懷念,日子過得越來越機械,大年也過得越來越生硬呆板。再也尋不到舊年那種在勞動與忙碌中獲取的快樂。
然而,我還是期許著,就像母親敬奉著她心中的神靈一樣,我虔誠地敬畏著我們的生活,想說:過年了,把所有的忙碌與疲憊放下,一家人在一起過一個團圓年,多好!
還想說,記得在這人世里多留存一些感動,也多播撒一些美好,銘記著歲月深處那些美麗,就算風雨滄桑了年華,依然記得用一顆美好的心溫暖著回憶。年味兒還得憶。哪怕年的味道慢漫變了,而人與人之間的情味不會變。
這輩子,我還是更加喜歡兒時的年,喜歡那濃濃的味道。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3
鄰居爺爺已是古稀之年,他的老家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趁著今年學校小記者社團布置的春節(jié)作業(yè),我采訪了爺爺,讓他回憶一下他在四川老家小時候過年的趣事。
穿著一身灰棉襖的爺爺高高興興地坐在沙發(fā)上,很快就沉浸在小時候過年的情景中。
他說以前人們對過年非常重視,進入農(nóng)歷臘月,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過年的食材,殺年豬、灌香腸、熏臘肉等等。臘月二十三要祭灶神,做酒飯,放鞭炮。臘月二十四大掃除,“這一天一我和家人都十分的忙碌,一家大小都參與大掃除中”。
臘月二十五要糊窗戶,“可是在農(nóng)村里,多數(shù)人家沒必要糊窗戶,但這一天貼窗花、貼福字、掛對聯(lián)是必不可少的”。
忙碌了一個月,終于踏入了過年的門檻——大年三十,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貼春聯(lián),吃團年飯,守歲。爺爺說以前春聯(lián)都是請老一輩的人寫,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都是印刷的,“千篇一律”。
到了晚上都會把最好吃的飯菜端上桌,一大家人圍著大圓桌其樂融融的吃團年飯。以前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手機,“大家都是吃過團年飯后,一家人圍著火爐聊天”,這就是民間所說的守歲。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早上都是吃年前石磨手工制作的圓寶(湯圓),然后就各家各戶串門拜年,喜氣洋洋地互道新年好”。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才真正意義上的把這個年過完。
爺爺還給我唱了他們小時過年時的過年順口溜:“二十七八吃黃粑,三十晚上吃雞肉。初一早上吃跳水粑(湯圓),婆婆收拾做粑粑,媳婦打扮回后家。姑娘打扮把毽踢,小孩準備把虱抓”。
爺爺說以前過年雖好,但是現(xiàn)在過年也不錯,“現(xiàn)在過年可不是殺年豬、做米花糖,熏臘肉等等。需要什么都是上街到商店里購買,給忙于工作的人們帶來很多方便,但是也少了很多樂趣”。
聽了爺爺?shù)幕貞,我也不禁想起我的春?jié)。我出生在廣州,對于廣州現(xiàn)在的過年習俗最有印象,最有趣也是廣東人特有的過年習俗——逛花街,花市一般在年二十三就開始了,一直持續(xù)到除夕夜。在花市,有各種各樣爭奇斗艷的年花,寓意著大吉大利的年桔,還有地方特色的工藝品,各種零食、對聯(lián)、燈籠等。
每次陪爸爸媽媽逛花街,都會給我買一個風車,風車最早叫“八卦風輪”,在中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代表著喜慶和吉祥,具有驅(qū)魔鎮(zhèn)宅降妖之功,寓意家庭幸福,人丁興旺,四季保平安。把所有的快樂、幸福、健康轉(zhuǎn)進來,把所有的煩惱、痛苦、災難轉(zhuǎn)沒了。這也是爸爸媽媽對我新年的祝福。
我向往爺爺兒時過年的情景,但是我也珍惜我現(xiàn)在過年的時光,有紅包收,可以回鄉(xiāng)下盡情地放煙花,這些都是平時做不到的。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4
媽媽老家在一個偏僻的農(nóng)村,她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初,那是一個“殘殘豬肝切五角”的年代。據(jù)媽媽講,那時候過年流傳一句口頭禪:細娃盼過年,大人盼開春。可想而知,媽媽小時候是多么地盼望著過年。
媽媽說,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新衣新鞋穿。那時候的衣服是破了又補,上面幾乎全是補丁,衣服一般都是老大穿不了給老二,老二穿不了給老三……更可怕的是沒有鞋子穿,一到冬天,一雙破布鞋露出腳拇指,雙腳凍得麻木,有事無事就跳,以此來驅(qū)寒。而過年的時候,媽媽會給娃兒們縫一件新衣服,做一雙新鞋子,新衣新鞋只能等到初一天穿,愛美的媽媽可高興了。
當然,過年最開心的還是有好的吃。平時每天只吃兩頓飯,頓頓是紅薯、玉米、咸菜這些,而且沒有多的,經(jīng)常吃個半飽,一年半載很難吃到肉,那時家里養(yǎng)一頭豬,只不過百把斤,過年殺了后還要交一半給國家,一年到頭靠剩下的幾十斤肉。但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舍得,什么豬老殼、豬腳腳都能吃到,但豬尾巴是吃不到的,大人們說,那時留給挑水的父親吃的,還有豬蹄也不能給女娃兒吃,說是不好嫁人,因為“豬蹄叉”會叉落婆家,F(xiàn)在想起來,那都是大人騙孩子們的。
過年的時候,娃兒們最開心的還是“走人戶”,回外婆家,這時候,外婆總要把家里的瓜子、糖果拿出來,還有個小小的幾毛錢的紅包,媽媽小時候特別愛吃糖,特別是那個白糖,一看到就垂涎欲滴。
還有就是外婆家里的餃子、年糕、雞蛋,每一樣都是媽媽愛吃的。
媽媽說,那時候雖然窮,但“過家家”的游戲卻讓她們開心得不得了。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5
新年不知不覺地已經(jīng)過去了,今天大部分人已經(jīng)進入到工作狀態(tài)。從開始放假到過年再到回來,感覺也就是幾天的事,現(xiàn)在過年真的很沒意思嗎?陽光燦爛的午后,我開始回憶起小時候過年的場景。
那時候總是等不及過年,記得會提前一個月把新衣服買好,每天都會拿出來看一看,但是又不舍得穿,新衣服當然要新年第一天才穿,于是心里多么希望明天就是新年啊……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人們進入到年前準備階段,二十三糖瓜粘、祭灶爺,每次都會聽奶奶講為什么祭灶要吃芝麻糖?墒沁@幾年,家里再也沒有在二十三這一天祭過灶,因為媽媽說家里人沒回來完,不能祭灶,會被擋在外面。二十四掃房子,每年的衛(wèi)生都是爸爸打掃,在我大一點的時候,也開始幫助爸爸一起打掃衛(wèi)生。二十五一直到二十七是采購年貨的時間,買活的雞鴨魚回家,爸爸再一一處理,我特別喜歡蹲在爸爸旁邊看他殺魚,幫爸爸端盆水,拔雞毛什么的,感覺特開心,處理完之后還要炸、煮、蒸。我印象最深的是啃大骨頭,因為家里人比較多,客人也多,每年都會煮一大鍋肉,肉留著做腐乳肉或炒菜用,我們每人拿根骨頭啃,狗兒也可以大餐一頓。
二十八媽媽開始發(fā)面蒸饅頭,爸爸會再準備一些素菜,比如雞蛋卷,涼拌酥藕,這樣的話,等來客人時,就不用那么慌張了。二十九,貼上喜氣的對聯(lián),該準備的也都差不多了,去洗個澡,洗洗衣服,把一年的疲憊和晦氣都洗掉。三十上午大家坐在一起包餃子,聊聊家常。因為我們那里棗樹特多,每年還會去樹林里找小棗樹,帶回家裝扮一下,扎上顆顆紅棗,等到初一一早打落,寓意來年是個豐收年,都弄完之后就開始出去找同學玩。三十下午吃飯?zhí)貏e早,一般四點就開始斷斷續(xù)續(xù)有人放鞭炮下餃子吃了,吃完餃子之后,挑著新買的小燈籠先去村里轉(zhuǎn)一轉(zhuǎn),看誰家買的煙花多,先去湊湊熱鬧。等快到八點的時候,就一路放著炮跑回家等著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一家人守著電視,一塊兒打打麻將,說說笑笑,氣氛特別融洽。不過小時候最開心的還是能有壓歲錢。結(jié)婚后,因為老公家的兄弟姐妹少,再也沒有這么熱鬧的場景了。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抱怨過年沒意思了,也許并不是年味變了,而是我們的心境變了。網(wǎng)絡時代的發(fā)展,把我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了電子產(chǎn)品上,現(xiàn)在過年聚在一起,都是拿著手機搶紅包,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少了,大家出門的時間少了,年也就變了味。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6
現(xiàn)在的我還清晰記得那熟悉的的旋律,優(yōu)美的文字,字字深入我心。以前的我,總認為長大了才是最幸福的事,能擁有自由還不用家長死死的管束多好啊。
直到現(xiàn)在,我才認為當初的我是那么的傻那么的無知,偶爾會為我當初的想法感到愧疚。童年的我,沒成長的煩惱,沒中考的壓力,沒孤單的體會,沒早起晚歸的折磨,一切一切都非常幸福?赡菚r的我,身在福中不知福,總認為大人比孩子活的輕松自在,現(xiàn)在的我才發(fā)現(xiàn)我錯的非常離譜,我從未想過自己也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真是太可笑了。直到長大后懂事了,才明白父母的不易。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7
“哈哈哈”看著電視中的小品,吃著手中的零食,除夕過去了,春節(jié)到來了!雖然小品相聲令我時時發(fā)笑,但是我總覺得缺少了些什么,是缺少了什么呢……
小時候住在湖南老家,每到除夕夜,各家各戶聚在后面小院里,生一堆火,聊一整宿。這對于我們這些小孩子是極好的。拿出各自的,堆在一起,在前院進行“軍事演習”。我們的種類可豐富了,有“飛天神鼠”、“雷王”、“糖果炮”之類的!袄淄酢笔亲疃嗟,也是最好玩的,放在地上,點火,“呼啦”一下沖上天,接著放出雷一般的響聲。我們在空地上肆無忌憚地玩著,鬧著。
回想著那時候,我玩得多么開心埃在深圳這個大都市里,不能夠肆無忌憚地放炮仗,哎。
“咚咚咚”,有客人來了,我去開門,原來是劉叔叔和小虎哥哥,緊隨其后的是王阿姨。他們一進來就派給我一個紅包。媽媽泡了幾杯茶,端了上去。要是在老家,絕對比這時更熱鬧。
“新年好,新年好”“恭喜發(fā)財”“好,給你一個紅包,哈哈”。每到這時,許多親戚朋友都會趕來拜年,家里總是熱鬧非凡。而我們這些小孩子似乎比大人們更高興,不僅因為紅包多得數(shù)不過來,更因為有奶奶拿手的春節(jié)小菜。那香味,使人“口水直流三千尺”。∫驗橐瓤腿说烬R后才可以開飯,我只好盯著大圓桌,抹了抹我的哈喇子,不情愿的走開了。吃完飯,有些人開始打牌,有些人開始“修長城”,有些人開始拉家常,我則看著電視節(jié)目,大家其樂融融。
又有客人來了,媽媽讓我和小虎哥哥玩兒會電腦,爸爸就和他們打起牌來。
在老家,最好玩的就是晚上在廣場上看戲了。我和爺爺出門,順著東風路直走,再左轉(zhuǎn)就到了廣場了。
首先是一個魔術師出來,表演了一陣魔術,有變鮮花,變鴿子,我看得津津有味。照例就是休息一陣,然后就是爺爺最愛看的戲劇了。有黃梅戲《女駙馬》、皮影戲《武松打虎》、京劇等。我最愛看《武松打虎》了。在廣場的一角,幾十個,幾百個大紅燈籠掛在高懸的線上,這就是猜燈謎了。
吃罷午飯,客人們都回去了。
多么希望可以再過那樣一個春節(jié)啊!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8
“一張,兩張三張......”偷偷的躲在一個角落里,一遍又一遍的數(shù)著。嘴樂得象盛開的百合一樣,久久的不能合擾。望著一張張紅得發(fā)亮的“毛爺爺”,我這個財迷是打心底里高興。
“偷笑什么呢?”一個聲音從背后毫無征兆的傳來。我打了個機靈,站起身,緩緩轉(zhuǎn)過。我一臉壞笑的說:“沒什么。”我的手還下意識的將還沒有捂熱乎的錢夾在了后屁股的褲腰上。我裝做撣撣灰塵似的拍了拍裝錢的地方。若無其事的說:“摳螞蟻呢!”
“哦?家里還有螞蟻?”媽媽笑道,語氣中充滿了戲謔!罢f說,收獲了多少?”媽媽沒有理會我的無聊,直奔主題。
見事情敗露,我頭一垂,不情愿的掏出了那一張張紅得可愛的人民幣。用微不可聞的聲音說:“不多!
媽媽面帶笑容的點了點頭,十分慈祥的說:“給你了!”
“真的!”我猛得抬起了頭,眼睛瞪得比燈泡還大,一把奪了過來,生怕媽媽反悔似的。
我二話不說,拔開腿跑到柜子跟前,將它們放在了抽屜中,等待著它們的“不翼而飛”。
就在這一年年的收紅包和數(shù)紅包中,我悄悄地長大了。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9
最近走在城市中,五顏六色的燈光點亮了人間。去廣場看燈,那么多種多樣的燈,那么擁擠的人群,可我就是感受不到我小時候年的味道。
我記得,小的時候每每到了臘月的最后幾天,都會一步一步按照習俗來,姨家的弟弟會早早的從北京回家過年,幾個小孩兒聚一頭,沒時間觀念的在一塊兒玩,避免不了打打鬧鬧。大的煙花鞭炮我們小孩碰不到,但是晚上的時候可以看煙花綻放在空中的美景。小的摔炮總歸是我們的吧,不都是幾盒幾盒的囤。在許多地方這種小玩具都有。各式各樣需要點火的炮,一般我是不會碰,可只要見其他小孩玩兒的不亦樂乎,我也會漸漸大膽起來,盡情的投入在鞭炮當中,聽那美妙而富有生機的聲音,是他們,讓整個年的到來都歡歡喜喜。
印象深刻的還有。大年三十的晚上,自春晚結(jié)束后的夜晚,從半夜會有一直放到早晨不間斷的煙花和鞭炮,從窗口就能夠看到煙花在空中“砰”的一下,開出一朵燦爛的小花。那種噼里啪啦的熱鬧氛圍,伴隨著我進入夢鄉(xiāng)。至今想起來好像那歡歡喜喜,紅紅火火的感覺仍在。
到了今年,我看到有人在廣場買到了一支可以點燃的小煙花,握在手里的。激動的不得了,在廣場嘈雜的人群里,找了又找,再也沒能找到那樣的煙花棒。一種看著自己喜歡的事物離去,卻再也沒有辦法重溫,只能回憶的那種空落落,讓我再次詢問自己。真的喜歡過這樣的年嗎?
真正的年讓人歡喜讓人懷念,是曾經(jīng)的.人們對于年有一種尊重和期待。它們可以是擾了好夢的煙火氣味兒,是在電視機前圍坐一起的笑聲,是和小伙伴比壓歲錢的玩玩鬧鬧。而并不是現(xiàn)在多少華麗的燈,多少不必要的裝扮,多少年味的“包裝”。那都不像是年。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10
如果讓你選一種顏色來代表過年的色彩,你會選什么?我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會選紅色。因為中國紅不僅在國內(nèi),是種傳統(tǒng)的顏色,代表喜慶,在國外也被公認為是中國的代表色。你看,那路邊高高掛起的紅燈籠。那墻上貼著的紅對聯(lián),和人們手中派發(fā)的紅包,不都是紅色的嗎。
但若讓我選一種顏色來代表過年,我會選黃色。你看,到過年,街上不到處都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嗎?還有過年必吃的小吃,比如煎堆,蝦片也都是炸成一片片的金黃色。黃色也是最接近泥土的顏色。每逢過年,人們出去踏青,見到的不都是黃澄澄的土地嗎?就連近年來人們墻上掛的燈籠,也由大片大片的紅色紅色,轉(zhuǎn)變?yōu)闃诵铝惖狞S色。
而黃色對于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我還小的時候。每逢過年,爺爺總會在樓下生火,揉好面粉和糯米粉,拌上糖。放在竹子做的屜子里用小火慢慢蒸。等香氣飄滿整個屋子的時候。揭開鍋一瞧,那屜子上就鋪滿了橙黃橙黃的甜板。有時還沒瞧仔細,那甜香味就充斥著整個鼻子,讓人還來不及細瞧,就想下筷,卷起一片甜板入腹。而爺爺總會叮囑貪吃的我們不要吃太多,因為這東西吃多了容易撐肚子。但我們每次都會把爺爺?shù)亩趻佒X后,大快朵頤,直到吃到根本吃不下了,才戀戀不舍的放下筷子。一個個摸著圓滾滾的肚子大呼滿足。
而今天,隨著爺爺當年齡逐漸增大。再也無法像以往一樣早早做好一大塊一大塊的甜板,而外面買的甜板,不知怎的,就是沒有這么好吃。所以這種美食只能成為我的回憶。直到現(xiàn)在,每逢過年,爺爺做的黃燦燦的甜板總是會縈繞在我的腦海中,久久揮散不去。
黃色,代表了我童年的春節(jié),金黃又絢爛。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11
除夕夜已過,但是我卻沒有感到小時候熬夜時的那種愉快,為什么?我苦苦的思考著這個問題。當我看著在無憂無慮玩耍的弟弟時,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原來這是總角之年特有的無憂呀!
在我小的時候,我們家生活不富裕,所以我十分期待著春節(jié),因為在我當時的思想中過年就意味著有好吃的,有好玩兒的,還有好看的衣服穿。那時的我雖然沒有幾個朋友在我玩耍,但是我依然十分的高興。那時,我和我的父母在除夕夜一起圍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一家人其樂融融。
在我小時候的春節(jié)里,我有一個非常喜歡的游戲,那就是放炮。小伙伴們一人一盒小炮,外加一個打火機或一炷香,小心翼翼的把引信點著,然后迅速的扔出去,看著一縷青煙升起后,“啪”的一聲,爆竹就炸了。那時,我們心里有著說不出的興奮。有的時候,我們買爆竹的錢用完了,就把目標指向了鞭炮,把鞭炮拆開,然后一個一個的放。但是,這時放炮是十分的危險的,所以那時的我們幾乎不用打火機來點炮,都是用香來點炮,而且我們中的大部分都不用手直接拿著放,不過我們中也有例外,他們是我們中的“英雄”。不過,有時他們也會因此付出一點代價。
那時的我們沒有作業(yè)的憂慮,沒有成績的壓力,沒有升學的煩惱,有的只是過節(jié)時應有快樂幸福。而如今,一切都變了,我們家富裕起來了,過年買炮不再是問題;交友圈變廣了,約幾個朋友也不再是問題。但是我卻找不到小時候時感覺了。隨著年齡的增大,我們所面對的事物也來也多,這些事物在不斷催促著我們前進,前進,使我們無暇顧及周圍的美好。
但是童年無論多么的美好,可它以是過去;而我們要面對的則是未知的未來,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不要留戀,不要嘆息,勇往直前,造就不凡人生。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12
歲月匆匆,流年繞指柔。然而藏于時光深處的那抹兒時記憶,仍溫馨如初,永不消逝……伴隨著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那首童謠常在耳邊縈繞:“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小時候最盼過年了。一過年可“熱鬧”了,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喜氣洋洋,一家老少歡聚一堂。貼春聯(lián)是我和媽媽的活。媽媽剛把漿糊抹在大門上,調(diào)皮的弟弟一把搶過我手中的福字,貼在門上。“貼倒了,你認字不?羞羞羞……”“我故意把“!弊值官N。用你管。”嘴里還念念有詞:“!钡嚼!“福到啦!"扯開大嗓門直喊。媽媽用手直戳他腦門:“就你故多!”“爸爸爸爸,你看媽媽打我!”撒嬌的躲到爸爸身后藏起來,一個勁的扮鬼臉!按筮^年的別打孩子!卑职挚偸亲o著他。說話間爸爸已把大紅燈籠綁在一個高高的木頭桿子上掛好!斑^年了,過年了!”弟弟一蹦三尺高撒歡地在院子里跑……
夜幕降臨,大紅燈籠照亮了小山村。媽媽準備著年夜飯,餐桌上少不了小雞燉榛蘑、柳蒿芽、蕨菜……青一色的“山珍"純綠色食品,賊拉好吃!
快十二點,媽媽將一蓋簾胖乎乎的餃子倒在鍋里,熱水中這些元寶似的餃子歡快地翻滾著……我站在旁邊,雙眼直勾勾地盯著鍋里,不知咽了多少口水……
爸爸和弟弟找了一根長木棍,把一掛長長的“大地紅”炮仗挑起來,弟弟生怕我和他搶,早就迫不及待地從鍋底抽出帶火星兒的木棒沖出去,爸爸一聲令下。“放鞭炮啦!”我大喊一聲,雙手捂著耳朵躲進屋里,趴在門縫往外看。只見弟弟一手拿著火棒,一只手捂著耳朵,慢慢的伸向鞭炮捻兒,手有些哆嗦,半天沒點著。爸爸在一旁催促:“兒子,快點,餃子快出鍋啦!"
弟弟看準炮仗捻兒輕輕一杵,鞭炮就“噼噼啪啪”響起來,嚇得他把火棒一扔,捂著耳朵鉆進屋。頓時,噼哩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匯成了一首雄壯的交響樂,響徹整個節(jié)日的上空。
外面的鞭炮聲響個不停,屋里桌上早已擺好酒菜,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讓人看著垂涎欲滴。媽媽忙活完了,一家人圍在桌前,媽媽坐下來說:“我包的餃子里放錢了,看誰能吃到!钡艿荞R上端起一碗,狼吞虎咽的吃下去,只可惜……“哎喲”我吃到錢了。接著爸爸媽媽也吃到。弟弟擼胳膊挽袖子來勁了,又端起一碗吃起來,可惜…撐得肚子已經(jīng)溜圓了,媽媽趕緊阻攔:“別吃太多,晚上不活動容易肚子疼。”可弟弟偏不信邪,一副吃不到錢不罷休的架式:“不嘛,不嘛,我就要吃!”媽媽只好左挑右選,終于挑到一個夾給弟弟:“吃吧,這個一定有錢!钡艿芸戳税胩,半信半疑,然后迅速的放入嘴里一嚼,“嘎嘣”一聲,“耶!我吃到錢了!今年我要發(fā)財啦!”弟弟高興的在炕上翻了好幾個跟頭?粗艿,我們一家人開心的笑了,那笑聲充滿著幸福、甜蜜,在除夕之夜久久回蕩……
時光飛逝,日影消移。那時的日子是單一的,有愛陪伴,再單調(diào)也是豐盈的,幸福滿滿在心中蕩漾。兒時的記憶如一杯酒,越久遠越香醇,越香醇越美好。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13
臘月30下午,爸爸忙著貼春聯(lián),我和弟弟忙著幫爸爸抹漿糊,我們在大門中央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大門兩邊貼上了喜慶的春聯(lián),上聯(lián)是“銀蛇攜福氣”,下聯(lián)是“紫燕舞春風”,橫批“新春大吉”。我們很快就貼好了春聯(lián),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非常開心。在大門的兩旁爸爸還掛起了兩個大紅燈籠,預示著新的一年里日子越過越紅火。
除夕早晨,我穿上新衣服,就和弟弟看爸爸放鞭炮。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從我們耳朵里穿過,好象要把祝福送到千家萬戶,我們開心極了。夜晚,我們吃過晚飯,我就和爸爸、媽媽和姐姐一起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那精彩的表演讓我心情豁然開朗,有相聲,有小品還有歌舞……非常好看。
大年初一我剛起床,就發(fā)現(xiàn)枕頭底下有壓歲錢,弟弟也有,我們開心的笑了,然后我們吃完餃子,就去奶奶家拜年,拜完以后,爺爺奶奶,就給我們壓歲錢,還把好吃的都拿出來了,給我們吃,我們都非常開心。
我喜歡過年,過年真好!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14
春節(jié)臨近,看到人們忙忙碌碌購置年貨,總會勾起我對童年春節(jié)的回憶。
在那生活條件差,吃穿都不能滿足的年代里,孩子們最盼望的就是過春節(jié)了,因為過年才有好東西吃,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對于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過年就這么簡單。
記憶中的春節(jié)特別有年味,家家貼春聯(lián),戶戶放鞭炮。那時進了臘月就有年味了,鞭炮聲此起彼伏,煙花空中亂舞,鞭炮的火藥味彌漫了整個臘月,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離春節(jié)還有二十幾天大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了。按照習俗,廿三祭灶、廿四掃房,廿五、廿六蒸年糕,還要趕集買年貨,那個年代,年貨不是很豐富,無非就是刀魚,紅糖、芹菜,還有肉。只有家道殷實的人家,才會殺雞宰鵝的。但幾乎每一家都會在那有限的魚和肉上大做文章,炸刀魚,做丸子,煮豬頭。
除夕晚上我們家通常是煮豬頭燉蘑菇。平時很少賣肉,要想實打?qū)嵉亟庖粫,也就是等著過年了。我們家兄弟四個,都是“吃飯沒飽”的歲數(shù),光吃豬頭肉未必夠我們打牙祭的,只好在肉里多加蘑菇。做好后,盛上一大海碗端上桌,香噴噴地撲面而來,我們便迫不及待大吃起來,這就是年復一年的除夕團圓飯了。
按照習俗,正月初一的清晨,家家戶戶一定要早起煮餃子,還要放鞭炮。當熱氣騰的餃子端上飯桌我們就像幾天沒吃飯一樣一連吃上兩三碗。吃過餃子穿上母親、姐姐們做的新棉襖便跟在大人們后面挨家挨戶拜年了。最大的收獲就是鼓鼓囊囊的兩口袋瓜子糖果。拜年回來整天會捂著耳朵放鞭炮,忘記了天冷,玩得不亦樂乎。
那時候經(jīng)濟條件不好但過年那幾天,也顯得異?犊。桌上的笸籮里擺著花生、瓜子、糖,但是,許吃不許往外拿,這對于惦記著吃,又惦記著玩的孩子們來說,無異是極大的遺憾。只好趁家長不注意,抓一把,揣到口袋里,溜出去瘋跑,吃完了,回來再偷一把。更美好的是,平時惹了禍、淘了氣,少不了挨一巴掌、踹上一腳,而到了春節(jié),家長們和氣了許多,對你有什么不滿,也基本上采取寬大處理的豁達態(tài)度,頂多瞪你兩眼。鄰居們見面也比平時親切多了,拜年時各個臉上笑容可掬,把所有的不快和郁悶都暫時擱在一邊,你就覺得春節(jié)那段時間,空氣是清爽的,天空是明亮的,人是自由的……。
過完除夕,春節(jié)過了一半,后一半就開始走親訪友或者接待客人了。從正月初二開始背上苑斗,放上幾個餑餑去三姑六姨家拜年 。餑餑通常是不會少的,中午能吃上一頓好飯就心滿意足了。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初六,年也過得差不多了。
現(xiàn)在覺得年味不如以前了,關鍵是生活條件好了,渴望過年的心情也沒有過去那么迫切了,尤其是小孩子,以前過年盼著有新衣穿,有好東西吃;現(xiàn)在呢,天天像過年,所以過年的味道也逐漸淡下去了。童年的春節(jié)是美好的,是終生難以忘懷的。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 篇15
我童年的春節(jié),有鑼鼓喧天聲,非常熱鬧。
記得我們初一早起,換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們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燭和祭品,這一桌酒菜就是我們新年的午餐。然后給父母親和長輩拜年,我會拿到裝有壓歲錢的紅紙包,然后母親幫我收起。
最有趣的還是從各個農(nóng)村來耍“花會”的了。演員們都是各村冬閑的農(nóng)民,節(jié)目大多是“跑旱船”和“王大娘鋦大缸”之類。鼓樂前導,后面就簇擁著許多小孩子。到我家門首,他們就穿走演唱了起來,有樂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聲不斷。耍完了,我們就拿煙、酒、點心慰勞他們。這個村的花會剛走,那個村的又來了,真是好看!
我十一歲那年,回到故鄉(xiāng)的福建福州,那里過年又熱鬧多了。從臘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著掃房,擦洗門窗和銅錫器具,準備糟和腌的雞、鴨、魚、肉。祖父只忙著寫春聯(lián),貼在擦得锃亮的大門或旁門上。他自己在元旦這天早上,還用紅紙寫一條:“元旦開業(yè),新春大吉……”以下還有什么吉利話,我就不認得也不記得了。
新年里,我們各人從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許多好東西。多半是一盒一盒的糖和點心。據(jù)說是祭灶王爺用的,都很甜也很粘,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匯報這家人的壞話!最好的東西,還是燈籠,福州方言,“燈”和“丁”同音,因此送燈的數(shù)目,總比孩子的數(shù)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時我的弟弟們還小,不會和我搶,多的那一盞總是給我。于是我屋墻上掛的是“走馬燈”,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戰(zhàn)呂布”,手里提的是兩眼會活動的金魚燈,另一手就拉著一盞腳下有輪子的“白兔燈”。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是個燈市,那不是孩子們舉著玩的燈籠了,而是上面畫著精細的花鳥人物的大玻璃燈、紗燈、料絲燈、牛角燈等等,元宵之夜,都點了起來,真是“花市燈如晝”,游人如織,歡笑滿街!
元宵過后,大人們便把我們玩夠的燈籠燒掉,說:“從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學去吧!蹦菚r,我心里總是戀戀不舍地,還帶著一種說不出的惆悵寂寞之感……
【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散文(通用15篇)】相關文章:
過年的心情散文12-03
遙遠的記憶散文01-23
過年了散文03-02
記憶中的暑假-散文10-06
小時候的記憶作文集錦3篇01-21
有關于過年散文隨筆(通用19篇)01-22
追回那逝去的記憶散文02-25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12-07
云南的記憶之阿粉散文02-28
小時候的趣事作文(通用15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