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通西域說課稿
張騫出使西域又稱張騫通西域,指的是漢武帝時期希望聯(lián)合月氏夾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的歷史事件。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張騫通西域說課稿,歡迎閱讀參考!
一、說教材
。ㄒ唬┙滩膬(nèi)容與地位
川教版七年級上冊共5個學習主題,講述遠古至南北朝時期的歷史。本課所在的第三學習主題“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 講述秦朝和漢朝的歷史。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時期,從此,統(tǒng)一成為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流。故本學習主題在教材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張騫通西域》作為本學習主題5課中的第4課,上承“漢武帝的文治武功”、下啟“絲綢之路的開辟”,展現(xiàn)了統(tǒng)一國家初步發(fā)展的歷史畫卷:從政治上講,擴大了漢朝的疆域和統(tǒng)一,也有利于地區(qū)的開發(fā);從民族關系上看,是我國多民族國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也為后邊教材的北方民族內(nèi)遷及民族融合高潮的出現(xiàn)埋下伏筆;在對外關系方面,通過西域,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等進行了廣泛地交流,古老中國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區(qū)域,我們吸收著外來文明的精華,同時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文明的燦爛輝煌。偉大史學家司馬遷把他的兩次出使稱為“鑿空”。從這個意義上說,“張騫通西域”在本學習主題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西域位于祖國西北,有著獨特的風土人情和資源,加深了歷史和和地理學科的聯(lián)系。
(二)學情分析
1、初一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自我發(fā)展意識和展示自我的需要,對感性的事物比較容易理解,也初步具備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zhì),從而為學生樂于仔細“研究”本課知識、分組搜集與本課人物、事件有關的歷史資料(文字、劇照、圖片等)、擬寫漢武帝招募人員自愿赴大月氏的詔書、結合書上《張騫出使西域壁畫》設計一段漢武帝與張騫的對話、編排表演歷史短劇、爭做“小導游”等活動奠定了基礎,為開展活動性的課堂學習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所以本課以學生的參與、動手、動腦為主。
2、學生個體具有差異性,但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所以在本課的活動中及課后作業(yè)設計上都注意了層次性和學生自主性。
(三)設計理念
1、教師不應拘泥于課本,應該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出發(fā),通過改革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方式,把最生動的歷史知識呈現(xiàn)給每一個學生;
2、歷史是一門人文性學科,學生應在感知歷史中感悟歷史;
3、歷史原于生活,歷史教學應把學生引入到現(xiàn)實生活 基于上述理念,我將以活動課形式呈現(xiàn)本課教學內(nèi)容。
(四)教學目標及其重難點:
1、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jù)
依據(jù)教學設計理念和“課標”要求,根據(jù)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確定三維目標:
(1)識記和理解:記住西域的地理范圍,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護設置的意義
。2)能力和方法:通過引導學生運用課內(nèi)外的歷史資料,想象歷史情景,評價歷史人物,初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歷史地圖能力、歷史想象能力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能力;初步掌握史地結合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認識并感悟張騫敢于冒險、勇于開拓、鍥而不舍、忠于國家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認識新疆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尊重各地區(qū)、各民族習俗,自覺維護國家統(tǒng)一
2、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jù)
。1)重點:西域的地理范圍(狹義);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根據(jù)新課標的“知識與能力”目標要求和“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意義,確定二者為教學重點;
(2)難點:西域的地理范圍;理解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
初一學生剛開始學習地理,識讀地圖能力較差,且“西域”是古地名,讓學生記住其地理范圍有一定的難度;再讓他們理解抽象的隱含知識更不容易,所以確定其為難點。
二、教法選擇及依據(jù)
1、問題探究法: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習動機; 3、根據(jù)“論從史出”的學科特點選擇了史料分析法;
4、依據(jù)歷史教學的直觀性原則、初中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三、學法選擇及依據(jù)
根據(jù)新課標的目標要求、教學內(nèi)容與初一學生特點選擇了:
1、表演法 2、識圖法、講述法 3、辯論 4、問題探究法等 在教學中,教法學法相輔相成,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結合,生生、師生交流互動,達到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歷史的目的。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jù)以上分析,這堂名為“重走張騫通西域路”的活動課的總體設計思路是: 收集歷史資料 — 感受歷史場景 — 探究歷史人物 — 關注現(xiàn)實生活 — 鞏固小結 —課后作業(yè)
。ㄒ唬┦占瘹v史資料——課前師生積極準備
1、確定主題、根據(jù)興趣學生分成4組;各組同學根據(jù)需要收集與本課有關的網(wǎng)絡文字圖片影像資料,在此基礎上,各組同學分別準備: 第1組同學通過對教材文字、圖片內(nèi)容的預習和理解,課外相關資料的收集處理及經(jīng)歷想象后,分工擬寫漢武帝招募出使西域人才的詔書、設計張騫臨行前與漢武帝告別的對話、編排歷史短; 第2組同學把張騫首次出使西域路線分為4段:長安——玉門關、玉門關——大月氏、大月氏——陽關、陽關——長安,學生扮演的“導游”1、2、3、4分別準備解說詞、進行練習;“導游”5對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況做了簡潔敘述的準備; 第3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張騫出使的背景、目的、經(jīng)歷、結果、影響等方面選擇材料進行辯論準備; 第4組同學收集圖片、文字材料,準備“歷史的思考”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
2、教師鼓勵并教給學生收集資料的方法:上網(wǎng)、書刊、影視等,指導各組學生的活動,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等;
。ǘ└惺軞v史場景、探究歷史人物、關注現(xiàn)實生活——課堂活動成果展示 1、圖片導入:教師扮演主持人,媒體展示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壁畫,告訴學生此壁畫反映的是中國古代史上一重大歷史事件,對中國歷史發(fā)展有著巨大影響。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導入“重走張騫通西域路”主題活動
2、活動展示:
。1)第1組同學表演歷史短劇《第323窟壁畫》 劇情簡介:
大殿上(教室前半部分),“漢武帝”正在批閱奏折,“信使”飛報:匈奴南侵,又將威脅長安!“漢武帝”氣惱、焦慮,思考對策;一“大臣”獻策:聽說漢王朝西邊的西域地區(qū)有個大月氏,與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派使者出使,以聯(lián)合抗擊匈奴。旁白介紹“神秘”的西域和大月氏的有關情況后,“漢武帝”采納建議,決心抗擊匈奴。
“漢武帝”擔心:西域與西漢相距遙遠,路途艱險,朝臣與百姓都心存畏懼,誰愿意去呢?“大臣2”獻計道:“陛下可下昭招募。”于是,“漢武帝”頒布昭書,招募出使人才;“張騫”主動請纓,向“武帝”推薦自己;“武帝”決定派張騫出使。
長安城外,“漢武帝”和隨從送別張騫一行?? 目的及依據(jù):“皇帝的決心”、“神秘的西域”、“下詔招募”、“張騫應征”、“長安送別”5個歷史片段呈現(xiàn)出張騫首次出使西域的背景、目的及西域的地理范圍與人民的生活狀況,初步感受到張騫迎困難而上、報效祖國的優(yōu)秀品質(zhì)。模擬“歷史情景”,突破了傳統(tǒng)歷史教學模式的時空限制,有利于學生感悟歷史及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良好習慣和運用課本資料的能力及語言表達和表現(xiàn)等能力,營造了積極的學習氛圍。
。ㄖ鞒秩嗽O問“張騫一行百多人的征程,是否一切順利”過渡到)
。2)第2組同學扮演導游介紹《漫漫西行路》 “導游”1介紹張騫從長安到玉門關的所見所聞,并點明玉門關名稱的由來;“導游”2播放電視劇《漢武大帝》片段,表現(xiàn)“張騫”一行被匈奴所扣,十多年間,張騫矢志不渝,終于抓住機會,擺脫匈奴控制,到達大月氏,拜見大月氏首領,表明來意等情節(jié)。“導游”3介紹張騫等人在大月氏由于自身情況不能聯(lián)合出兵后,沿南線返回陽關的路途上的經(jīng)歷,并聯(lián)系唐朝詩人王維的相關詩句;“導游4”簡介張騫等人從陽關返回長安、受到漢武帝接見的情景;“導游5”簡介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況。
目的及依據(jù):描述起張騫等人的兩次出使沿途上的風土人情、資源、自然條件、遭遇等,由此,同學們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背景、任務、始返時間、主要經(jīng)歷、活動結果等了解得比較清楚,落實了教學重點。這體現(xiàn)了教學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有利于學生把課本和課外收集到的資料的處理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培養(yǎng)表達能力、合作意識。
。ㄖ鞒秩顺鍪尽皬堯q兩次出使西域情況比較表”、學生填寫、主持人強調(diào)后過渡到)
。3)第3組同學圍繞“再說張騫”主題展開辯論 出示辯題“嚴格來說,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都未能完成任務。你認為他是成功還是失敗?”第三組同學,根據(jù)準備、出示材料,進行針鋒相對辯論。
目的及依據(jù):在辯論中學生從經(jīng)濟、政治、精神影響方面理解了“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及“西域都護設置的條件、職責和意義”,通過學生對歷史人物的了解,又促進其對歷史事跡的了解,突破了重點與難點,培養(yǎng)學生客觀公正的分析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能力,升華情感
。ㄖ鞒秩嗽僖龑W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中關注由歷史的認識轉(zhuǎn)化為對現(xiàn)實的思考,從而過渡到)
(4)第4組同學圖文對照引發(fā)同學們“歷史的思考” 展示圖片、文字資料,讓學生了解到西域物產(chǎn)對內(nèi)地及我們今天生活的影響,引出兩個思考:“1家鄉(xiāng)特色水果的發(fā)展” 、“2西北地區(qū)的環(huán)境保護”。組織同學討論,獻計獻策。
目的及依據(jù):這有利于學生憑借生活經(jīng)驗去主動探索、又有利于學生感受到現(xiàn)實是歷史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注意了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與關注現(xiàn)實及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
3、教師歸納總結、引導學生評價
目的是全面是了解學生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關注過程與結果、促進學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4、課后活動:(任選一題)
。1)重走張騫出使西域路\繪制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
。ㄒ螅簣D的尺幅大小、圖例、路線、必標地--長安、蔥嶺、大月氏人生活地)
。2)小作文(二選一): 我眼中的張騫
淺議張騫通西域?qū)ξ覀兘裉焐畹挠绊?/p>
【張騫通西域說課稿】相關文章:
歷史典故:張騫通西域04-10
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10-12
張騫出使西域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07-29
張騫與絲綢之路說課稿11-04
岑參詩歌中的西域08-29
在西域讀李白閱讀答案10-08
岑參詩歌中的西域文化08-28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白樺》說課稿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