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課內容: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1、認識厘米 2、認識米 3、認識線段 , 量、畫線段
二、 本單元教材分析:
通過第一學期“比長短”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本單元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長度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并初步認識線段。
米和厘米是兩個最基本的長度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進行估測或實測,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比如,學生形成了1厘米、1米實際長度的表象,就不至于產(chǎn)生“1米=10厘米”的錯誤,才有可能利用表象進行一些簡單的估測,如估計窗的寬和高約是幾米。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有關長度單位的觀念。
線段的概念與直線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直線的概念比較抽象,教學時無法借助實際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因此教材在這里不教學直線,只教學線段, 課本上是線段圖并配了一句話:線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
三、本單元學情分析:
這是本學期的第一個單元,兩個月的暑假可能讓學生在很多時候都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學這個單元的時候,老師一定要讓孩子以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進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進行整體和個別共同關注相結合的原則。通過一年級上學期“比長短“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本單元的知識, 學生容易接受。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經(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5.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五、教學重難點:
1、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
2、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
六、單元教法與學法:
教法以親身體驗法、講授法、觀察法為主, 學法以動手操作法,小組合作法為主。注重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避免課堂教學“一刀切”的現(xiàn)象,分層次向學生提出要求。
七、單元教學準備:
主題圖、1角硬幣、曲別針、正方體、米尺。
八、課時安排、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4課時進行教學。
1、統(tǒng)一長度單位?(1課時) 2、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1課時) 3、認識米 用米量???(1課時) 4、認識線段 量、畫線段???(1課時)
九、教學建議:
1、注意讓學生經(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 讓學生通過親身體會感覺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確表象。
認識長度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一些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個長度單位的實際長度,能夠在實際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長,從而初步建立直厘米和米的長度表象。
3、把握好線段的教學要求。
過去線段是從“線段是直線上兩點間的一段”來教學的,現(xiàn)在教材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改編了教材。因此教學線段時,不應再從線段與直線的關系來教學,而應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我們要補充線段的練習,盡量不要將直線與線段進行對比。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說課稿】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一單元知識點08-15
數(shù)學上冊第一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09-26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一單元教學計劃03-17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2-21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一單元測試試題07-20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03-03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11-03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試卷02-27
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07-15
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