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精)關(guān)于鄉(xiāng)味的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鄉(xiāng)味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guān)于鄉(xiāng)味的作文1
低眉淺嗅,鄉(xiāng)味至醇。
在鄉(xiāng)間,年年總有那么一場戲。年年今日,總要回鄉(xiāng),只為尋找那一抹浸潤于鄉(xiāng)戲中的鄉(xiāng)味。
這日,農(nóng)人總早早荷著鋤頭,哼著小調(diào)穿過田埂,回到村頭。那塊空地上,已立起飄揚的彩旗,搭起寬大的戲臺。屋里頭,戲團里的青衣著上羽衣,輕捻畫筆勾勒上眉眼,戴上一瀉如墨的假發(fā),對著鏡面莞爾一笑,靜待著于夜幕之下舞盡風(fēng)華。
戲臺下,長凳銜接成線,老舊的木腿吱呀地喚。凳面上,紅漆已斑駁,輕觸,便隨風(fēng)而落。還未到點,只有幾個老嫗端著飯碗,稀稀拉拉地坐在下面。村頭上,越來越多的農(nóng)人結(jié)伴去觀戲,閑聊之中,既輕松又溢著一絲莊重。
時間在喧鬧聲中不知不覺地流逝,如血的殘陽悄然退卻,帷幕在聚光燈下緩緩拉起。
楚帳中,她身穿一襲紅衣,婀娜姿態(tài),掩映于紅袖騰舞、燭光灼灼之中。
“大王——且讓臣妾再為大王歌舞一首。”
月影婆娑,燈光葳蕤,美人回眸一笑,顯露最后的嫵媚與留戀,隨即將劍架在白皙的脖頸旁,狠心一滑。她孱弱地倒在霸王懷里,暗紅的星星點點染紅霸王的戎裝……三千青絲盡數(shù)散落在腰際,而手里緊握一把紅帶斷劍。
臺下,人們的`表情隨著劇情變化著,懂得、不懂得,全已融進千年的歷史,隨著青衣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而爆發(fā)如雷的掌聲。初秋的暑意融入濃濃的戲情,高漲的激情把夜空也渲染成亮色。
曲終人散之際,已到了半夜。吆喝聲、狗叫聲、開門聲、關(guān)門聲,整個村莊又出現(xiàn)了短暫的沸騰。接下來的幾天,辛勞一年的人們的臉上流露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
誠然,年戲之中有對藝術(shù)的享受,但我認為,其中最令人回味的應(yīng)是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希冀,是農(nóng)人心間純樸至醇的鄉(xiāng)味。
“大王——“二字如一襲清風(fēng)吹拂著,精神與靈魂,都在其中升華。
聽,風(fēng)的拂動,葉的擺動,云的笑聲,我不由得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韻律。
低眉淺嗅。這旋律之中,至醇的,還是那抹鄉(xiāng)味。
關(guān)于鄉(xiāng)味的作文2
想起家鄉(xiāng),滿腦子就是各色地美食。那種讓人意猶未盡的味道,存在嘴里,縈繞在鼻尖,深刻地印在心里。
晨起,總會與父母到十八拐小巷里去吃一碗餛飩,坐在木制的紅漆長椅上,聽著那千回百轉(zhuǎn)的溫州彈詞,我的頭卻不住地向屏風(fēng)后的廚房望去,翹首以盼著美味。“來嘞”,隨著一聲吆喝,不見餛飩影,只聞餛飩香,讓人不禁胃口大增。鋪在餛飩上面的是蛋花,蝦皮,胡蘿卜絲,榨菜絲和紫菜,這五大傳統(tǒng)配料,色彩各異,做足色香。餛飩皮薄,褪去外皮就是勁道的瘦肉,配有蝦仁,這是味香。吃完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只覺神清氣爽。一天的美好生活就從這里開始。
夜深人靜的時候,樓下總是洋溢著鍋貼的香氣,坐在門口,隨著晚風(fēng)吹拂,點一盤鍋貼,是何其享受的事啊。鍋貼皮脆,咬開后是韭菜和肉的混合香味,吃上一個,可真是唇齒留香,色味俱佳。鍋貼著醋,酸香脆爽,爸爸要一瓶啤酒,這是深夜之最佳拍檔也!
每逢喜事,鄰里鄉(xiāng)親總會送來一個紅袋子,那里面方方正正的定是九層糕。捻起一小點,放入嘴里,無需去嚼,糕點已在嘴里化開。留有的是那糯米粉的清香。九層糕雖軟,可其制作過程卻是“粗暴”的'。大手一揮,將把控好的水灑在糯米粉中,用手反復(fù)揉搓,形成一不干不散的米粉絮。將豆子放在石磨,用手推動石磨,把豆磨碎均勻。一切準(zhǔn)備就緒,只見奶奶撒一層豆粉,放一層糯米粉,再撒豆粉……直到九層,有黃豆粉、綠豆粉、紅豆粉,再加白白地糯米粉,于是色彩多樣的九層糕,就基本成型,再將糕放入蒸籠中蒸熟,在那煙霧繚繞之中,九層糕已露出真身,引誘著我們這些小饞貓去品嘗。這糕寓意著“年年高”“步步高升”“高中榜首”。
不管人在哪兒,身在何處,時刻都會思念著,牽掛著家鄉(xiāng)。然而,我的家鄉(xiāng)卻沒有給我留下太多的印記,唯有溫州美食不可辜負!
品其家鄉(xiāng)味,記住鄉(xiāng)愁。
關(guān)于鄉(xiāng)味的作文3
我的老家在仁義,仁義是一個千年古鎮(zhèn)。每年的四月初一和十月初一都有兩次傳統(tǒng)的集會。
我從來沒有趕過,因為我生下來就在縣城,回老家的次數(shù)也很少,只是聽爸爸在茶余飯后講起過。每次的集會有三天,集會上是要唱戲的,戲臺就搭在政府院內(nèi),三天七場戲。集市在街道上,我也曾經(jīng)在仁義街上走過一兩次。說是街道并不寬,有城里的兩個巷子那么寬。稀稀疏疏的沒幾個行人。兩邊有兩排老式的瓦房。爸爸說那是公社時期的供銷社和人民公社大食堂。說起來最讓爸爸興奮的是仁義棗糕。
他說小時候每次集會上,都有個買棗糕的老頭,嗓門特別響。棗糕也特別好吃,他們那些小孩會問大人要上三五毛錢,買上手掌大的一塊,邊趕集邊吃。說起棗糕,姥姥也會做,我也吃過,而并不像爸爸說的`那樣怎么怎么好吃,也許他們小時候那個年代是餓昏了,看見什么都好吃?砂职终f起時眼中都放著異彩。
有幸今年四月初一寫禮,正好趕上仁義的集會。本來就狹窄的街道兩旁被那些做小買賣的商人擺得滿滿的,中間是那些周村趕集的老鄉(xiāng),有走過來的,也有走過去的。整個街道顯得熙熙攘攘。
“棗——糕——”聲如洪鐘叫喊蓋過了整個熱鬧的街市。這就是爸爸“傳說”中的仁義棗糕吧。好吧,今天說什么也要嘗嘗仁義的棗糕,證實一下爸爸的“謊言”。我便拉著爸爸的手循聲擠過去。賣棗糕的就是爸爸說的一個老頭,可爸爸說那是他兒子,光禿的腦袋頂上勒著一條疊著窄窄的白毛巾。周圍圍了許多人,他邊收錢,邊切棗糕,嘴里還邊喊著。我拿著十元錢擠到跟前,買了也就巴掌大的一塊,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啊,真像爸爸說的那樣好吃。比起姥姥做的就更不用說了。軟乎乎的,咬到嘴里黏黏的,甜甜的,一種醇香的味道。我讓爸爸也吃了一口。爸爸說:“就是這個味,和原來的一樣,沒變。”爸爸滿足地啃了一口,我邊走邊吃,一會兒便吃完了。
那種味道至今讓我回味無窮。仁義棗糕就是好吃,有機會回到仁義趕上集會,我還要買上大大的一塊。
關(guān)于鄉(xiāng)味的作文4
家鄉(xiāng)是一壺清茶,茶香幽幽,很淡卻也令人難忘。
上海,這個滿是高樓大廈,現(xiàn)代化的城市美麗多姿,卻也比不上四川——我的故鄉(xiāng)那巍巍雄山,潺潺流溪的自然風(fēng)光。
那年我在四川。四川的山上,漫漫花田,一眼望去,千紅萬紫,好似一幅畫,而我站在畫中央,雙手抱著一束火紅的杜鵑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我的臉通紅通紅。我嗅著手中的杜鵑,淡淡花香飄來,陶醉了我的心。那味道只有家鄉(xiāng)有,那味道是屬于大自然的,是屬于那種只有天然環(huán)境,不染一絲纖塵,不沾一點石灰,沒有高樓大廈的地方。在上海,是沒有的。
我的家鄉(xiāng),有千萬種味道,有花香,也有茶香。這是一個采茶的好季節(jié),初春三月,我和外婆上山采茶。我背著小籮筐,跟在外婆后面,踏著松軟的大地,哼著小曲兒,別提有多興奮了。放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好像一片琉璃翠玉海,又像是一壺上好的瓊枝玉液灑落在這里。漫山遍野都是一股淡香。
外婆和幾位大嬸一邊采茶一邊攀聊起來!敖衲甑牟枵媸窍惆,好久沒見過這么好的茶嘍!”這話說得一點不錯,這茶豐盈綠潤,由于是早晨,茶葉上還沾著晨露,那露珠圓滑晶瑩,那茶葉潤澤透巧,別提多美啦。我雖背著籮筐,卻什么事也不干,只有閑情雅趣去觀賞這幅“茶女圖”:采茶的人一般都是女性,她們頭上裹著白花花的頭巾,時不時弓下腰撫摸著綠潤的茶葉,感覺這茶不錯,便輕采下來,悠悠然地放入籮筐中,有的采茶女還聞聞茶的味道,清香入鼻,便摘下,若未成熟,就轉(zhuǎn)向另一棵茶樹,繼續(xù)采摘。茶香幽幽,夾雜著茶女們的歡聲笑語,勾勒出初春最美的景色。
采茶結(jié)束,我和外婆要回家了,各位大嬸也要走了,她們和外婆分享著那一大堆茶葉,采得少的',添點茶葉,多的,去掉點,給少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那是真摯的笑。是時,她們身上的香味似乎與茶香交融,使得這味道更濃,讓人貪戀這味道,欲罷不能。
上海的味道,魚蝦豚蟹,玫瑰月季,而家鄉(xiāng)的味道,只有淡淡花味,幽幽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