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和》原文 推薦度:
- 《四和》原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必備)《四和》原文
《四和》原文 1
原文:
春風(fēng)昨夜到榆關(guān),故國煙花想已殘。
少婦不知歸不得,朝朝應(yīng)上望夫山。
盧龍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蕪曉不飛。
鄉(xiāng)國近來音信斷,至今猶自著寒衣。
八月霜飛柳半黃,蓬根吹斷雁南翔。
隴頭流水關(guān)山月,泣上龍堆望故鄉(xiāng)。
朔風(fēng)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賞析:
朔風(fēng)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這是一首寫邊庭夜警、衛(wèi)戍將士奮起守土保國的小詩。全組共四首,這是第四首。描寫邊塞風(fēng)光和邊地征戰(zhàn)生活的作品,在唐詩中是屢見不鮮的。早在盛唐時期,高適、岑參、李頎等人,就以集中地寫這一方面的題材而聞名,形成了著名的所謂“邊塞詩派”,以后的.一些詩人也屢有創(chuàng)作。但這組小詩,卻能在寫同類生活和主題的作品中,做到“語意新奇,韻格超絕”(明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六評此組詩語),不落常套,這是值得贊賞的。
“朔風(fēng)吹雪透刀!,北地嚴寒,多大風(fēng)雪,這是許多邊塞詩都曾寫過的,所謂“九月天山風(fēng)似刀”(岑參),所謂“雨雪紛紛連大漠”(李頎),再夸張些說“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岑參),但總還沒有風(fēng)吹飛雪,雪借風(fēng)勢,而至于穿透刀瘢這樣的形容使人來得印象深刻。邊疆將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齡所寫:“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其艱險痛苦情狀已可想見;而這首小詩卻寫負傷過的將士仍在守戍的崗位上繼續(xù)沖風(fēng)冒雪,又不是單就風(fēng)雪本身來描寫,而是說從已有的刀瘢處透進去,加倍寫出戍邊將士的艱苦。次句“飲馬長城窟更寒”,是由古樂府“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句化來,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這兩句對北地的嚴寒做了極至的形容,為了文蓄勢。
“半夜火來知有敵”,是說烽火夜燃,傳來敵人夜襲的警報。結(jié)句“一時齊保賀蘭山”,是這首小詩詩意所在!耙粫r”,猶言同時,無先后;“齊”,猶言共同,無例外,極形容聞警后將士們在極困難的自然條件下,團結(jié)一致、共同奮起對敵的英雄氣概。全詩格調(diào)急促高亢,寫艱苦,是為了表現(xiàn)將士們的不畏艱苦;題名為“怨”,而毫無邊怨哀嘆之情,正是一首歌唱英雄主義、充滿積極樂觀精神的小詩。
《四和》原文 2
百戰(zhàn)奇略·第四卷·谷戰(zhàn)原文及翻譯
第四卷·谷戰(zhàn)
作者:劉基
凡行軍越過山險而陣,必依附山谷,一則利水草,一則附險固,以戰(zhàn)則勝。法曰:「絕山依谷!
后漢將馬援為隴西太守,三絳羌與塞外諸種為寇,殺長吏。援將四千余人擊之,至氐道縣。羌在山上,援軍據(jù)便地,奪其水草,不與戰(zhàn),羌遂窮困。羌師數(shù)十萬戶亡出塞外,諸種萬余人悉降。羌不知依谷之利,而取敗焉。
譯文
作者:佚名
大凡行軍跨越險峻山嶺地帶而安營布陣時,必須依托山澗谷地,一者可得水草之利,一者可以憑險固守。這樣,對敵作戰(zhàn)就能取勝。誠如兵法所說:“部隊在山地行軍作戰(zhàn),必須沿著山谷行進,依托谷地設(shè)陣。”東漢將領(lǐng)馬援出任隴西太守期間,居于武都境內(nèi)的參狼羌與塞外的其它部族寇掠邊民,殺害地方官吏。馬援親率部隊四千余人進行反擊,抵達氏道縣境。當時,羌兵駐扎在山上,馬援率軍占據(jù)山下有利地形,奪取了羌兵的水源草地,采取圍而不打的'戰(zhàn)法,迫使羌兵陷于窮困境地,其首領(lǐng)被迫率領(lǐng)數(shù)十萬戶羌人逃往塞外,而其它部族萬金人全部歸降馬援。羌兵由于不懂得依托山谷安營布陣的好處,所以遭到了失敗。
《四和》原文 3
搜神后記·卷四·牛米原文
卷四·牛米
作者:洪邁
燕慕容皝以牛假貧民,使佃苑中,稅其什之八;自有牛者,稅其七。參軍封裕諫,以為魏、晉之世,假官田牛者不過稅其什六,自有牛者中分之,不取其七八也。予觀今吾鄉(xiāng)之俗,募人耕田,十取其五,而用主牛者,取其六,謂之牛米,蓋晉法也。
譯文
燕國慕容馨把牛借給貧苦農(nóng)民,讓他們租種苑囿中的上地,收高租十分之八;自己有牛的,牧十分之七。參軍封裕勸阻,以為魏、晉時候,租種官田和使用官牛的,收租不過十分之六,自己有牛的,雙方各取一半。沐收十分之七或八。現(xiàn)在我們鄉(xiāng)的風(fēng)俗,用佃戶耕田,收租十分之五,使用主家耕牛的`,收粗十分之,名為‘牛米’,這乃是晉朝的制度。
《四和》原文 4
原文: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fēng)飐柳
麥浪翻晴風(fēng)飐柳,已過傷春候。
因甚為他成僝僽?
畢竟是春迤逗。
紅藥闌邊攜素手,暖語濃于酒。
盼到園花鋪似繡,卻更比春前瘦。
注釋:
、亠L(fēng)飐(zhan)柳:風(fēng)吹動柳條。飐,風(fēng)吹物使其顫動搖曳。
、趦]僽:憂愁、煩惱。
、坼贫海禾舳骸⒁T、惹起等意。
④紅藥闌:紅芍藥花之圍欄。
⑤詞牌名汪刻本作〈四犯令〉。上片「迤逗」袁刻、汪刻本作「拖逗」。下片「盼到園花鋪似繡」底本奪一「園」字,依律此句當七字,據(jù)袁、汪二刻本補。
賞析:
春去夏來,傷春的'季節(jié)已經(jīng)過了,而納蘭性德還是煩惱異常,故上片結(jié)句點出傷春意緒仍在。而這“春”字又不止于自然之春,個中亦含“春懷”、“春情”的內(nèi)蘊。因而下片前二句之回憶語便承“春巡逗”而來,點明煩惱之由,即是她那美好的意態(tài)令人動情又使人傷感。結(jié)二句再轉(zhuǎn)回寫此時之情景與感受,翻轉(zhuǎn)之中更透過一層地表達出斯人獨憔悴的情態(tài),苦戀的悲哀。
《四和》原文 5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fēng)飐柳
麥浪翻晴風(fēng)飐柳,已過傷春候。因甚為他成僝僽?畢竟是春迤逗。
紅藥闌邊攜素手,暖語濃于酒。盼到園花鋪似繡,卻更比春前瘦。
譯文
夏至春歸,傷春的時節(jié)已經(jīng)過了,而他還在因為什么煩惱?原來是傷春意緒仍在,春愁挑逗。
記得當年在芍藥花下牽你的手,那耳畔暖語更勝美酒。好不容易盼到了繁花似錦的時候,可如今孤獨的'人卻更加憔悴、消瘦。
注釋
四和香:詞牌名,又名四犯令。雙調(diào),上、下片各四句,五十字,句句押仄聲韻。
風(fēng)飐(zhǎn)柳:風(fēng)吹動柳條。飐,風(fēng)吹物使其顫動搖曳。
傷春:因春天到來而引起憂傷、苦悶。
僝僽(chán zhóu):憔悴。王質(zhì)《清平樂》:“從來清瘦,更被春僝僽,瘦得花身無可有!
迤逗(yǐ dòu):汪刻本等作“拖逗”。
紅藥闌:紅芍藥花之圍欄。
素手:潔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賞析:
春去夏來,傷春的季節(jié)已經(jīng)過了,而納蘭性德還是煩惱異常,故上片結(jié)句點出傷春意緒仍在。而這“春”字又不止于自然之春,個中亦含“春懷”、“春情”的內(nèi)蘊。因而下片前二句之回憶語便承“春巡逗”而來,點明煩惱之由,即是她那美好的意態(tài)令人動情又使人傷感。結(jié)二句再轉(zhuǎn)回寫此時之情景與感受,翻轉(zhuǎn)之中更透過一層地表達出斯人獨憔悴的情態(tài),苦戀的悲哀。
《四和》原文 6
【詩句】野幕蔽瓊筵,羌戎賀勞旋。
【出處】唐·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六首·其四》。
【意思】在郊野的營帳里面,擺開了勞軍的盛宴。羌戎部族的百姓呵,也來慶賀慰勞大軍凱旋。
【全詩】
《和張仆射塞下曲六首·其四》
[唐].盧綸.
野幕蔽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注釋】 ①幕:軍隊中的營帳。瓊筵:珍貴的筵席。勞旋:勞,慰勞; 旋,凱旋。慶賀得勝歸來。②雷鼓:擂鼓。
【題解】
這首詩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四首,詩人在前幾首寫發(fā)號令、射獵破敵的`基礎(chǔ)上寫唐軍壯士奏凱慶功的熱烈場面。
【賞析】
“野幕敞瓊筵”,寫筵席場面之大!碍傮邸敝阁巯木篮廊A。其實戰(zhàn)地之筵不一定精美,只是因心喜而覺食精。“羌戎賀勞旋”點明這個盛大的筵席場面為凱旋之筵,不光軍士歡快,連異族兄弟也是一樣的歡欣鼓舞。接下二句寫將士凱旋的歡快心情:擂鼓起舞,聲震山川。
這首詩以慷慨豪邁的語調(diào)描寫了將士凱旋歡舞的動人場面,用爽朗明快的語調(diào)抒發(fā)了凱旋之后的歡快心情,用詞亢奮,語調(diào)激昂,讀來令人振奮。
《四和》原文 7
作品介紹
《使回枉唐州崔司馬書,兼寄四韻因和》的作者是杜牧,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24卷。
原文
使回枉唐州崔司馬書,兼寄四韻因和
作者:唐·杜牧
清晨候吏把書來,十載離憂得暫開。
癡叔去時還讀易,仲容多興索銜杯。
人心計日殷勤望,馬首隨云早晚回。
莫為霜臺愁歲暮,潛龍須待一聲雷。
注釋
、偬浦:州治在今河南泌陽。司馬:州郡佐官。詩用“癡叔”、“仲容”事,作者當為崔姓,與崔司馬為叔侄。故郭文鎬認為非杜牧詩。詳見《<樊川外集>詩辨?zhèn)巍贰?/p>
、诤蚶:古代迎送賓客的吏人。
、郯V叔:晉王湛懷才不露,親戚以為癡。晉武帝見其侄王濟,每以“癡叔”戲稱之。后王湛父叔卒,湛“居墓次,兄子濟往省湛,見床頭有《周易》,謂湛曰:“叔父用此何為?頗曾看不?”湛笑曰:“體中佳時,脫復(fù)看耳。今日當與汝言。”因共談《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濟所未聞,嘆不能測。事見《世說新語·賞譽》及注引鄧集《晉紀》。
、苤偃:晉阮咸字。咸為阮籍侄,亦嗜酒。妙解音律,善彈琵琶。雖處世不交人事,惟共親知弦歌酣宴而已。傳附見《晉書·阮籍傳》。索:須。銜杯:飲酒。
、菟_:指御史臺。
⑥潛龍:深藏的龍。比喻賢才在下位,隱而未顯。
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杜牧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他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其七絕尤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 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缎蜁V》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倍洳度菖_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fēng)韻”。
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稄埡煤迷姟,行草墨跡,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fēng)韻。真跡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jīng)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tǒng)內(nèi)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繁體對照
卷524_65使回枉唐州崔司馬書,兼寄四韻因和杜牧
清晨候吏把書來,十載離憂得暫開。
癡叔去時還讀易,仲容多興索銜杯。
人心計日殷勤望,馬首隨雲(yún)早晚回。
莫為霜臺愁歲暮,潛龍須待壹聲雷。
《四和》原文 8
【原文】
世有伯樂[1],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2],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3]。食馬者[4],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5],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6],食之不能盡其才,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7]!
——選自東雅堂刊本《昌黎先生集》
世上有了伯樂,然后才會有千里馬被發(fā)現(xiàn)?墒乔Ю锺R雖然世代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因此雖然有不少好馬,卻只能在馬夫手中受糟塌,最后接連不斷地死在馬廄之中,而不能以千里馬著名。
那些千里馬,一頓往往要吃盡一石小米?墒俏柜R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象對凡馬一般地飼養(yǎng)它。于是,那些好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領(lǐng),可是吃不飽,力氣不足,它們的骨力特長因此不能表現(xiàn)出來,這樣,即使想與凡馬一般也不可能,哪里還能叫它日行千里呢?
(現(xiàn)在那些養(yǎng)馬的人,自己不知道手中有千里馬),因此駕馭時不能順其本性;喂養(yǎng)時又不能給料充足,使它充分發(fā)揮才能;馬雖然哀鳴,人卻一點不懂得它的意思。還拿著馬鞭,煞有介事地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這難道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呢,還是確實不識千里馬呢!
【注釋】
。1]伯樂:春秋秦穆公時人,姓孫名陽,字伯樂。以善于相馬著稱(事見《戰(zhàn)國策·楚策》、《莊子·馬蹄篇》等),因此歷來又作為善于識拔人才的代表。[2]駢死:相比連而死。糟櫪:盛馬飼料的器具叫槽,馬廄叫櫪,槽櫪為并列復(fù)詞,即指馬廄。[3]一食:數(shù)量詞,猶言一頓。[4]食(sì肆):用作動詞,即飼,喂養(yǎng)。下同。[5]見(xiàn現(xiàn)):通“現(xiàn)”,表現(xiàn)出來。[6]策:鞭馬用器,這里作動詞用,鞭策、駕御之意。[7]也:通“耶”,疑問語氣詞,這里是用反問加強語氣。
《四和》原文 9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fēng)飐柳
麥浪翻晴風(fēng)飐柳,已過傷春候。因甚為他成僝僽?畢竟是春迤逗。
紅藥闌邊攜素手,暖語濃于酒。盼到園花鋪似繡,卻更比春前瘦。
翻譯
夏至春歸,傷春的時節(jié)已經(jīng)過了,而他還在因為什么煩惱?原來是傷春意緒仍在,春愁挑逗。
記得當年在芍藥花下牽你的手,那耳畔暖語更勝美酒。好不容易盼到了繁花似錦的時候,可如今孤獨的人卻更加憔悴、消瘦。
注釋
四和香:詞牌名,又名四犯令。雙調(diào),上、下片各四句,五十字,句句押仄聲韻。
風(fēng)飐柳:風(fēng)吹動柳條。飐,風(fēng)吹物使其顫動搖曳。
傷春:因春天到來而引起憂傷、苦悶。
僝僽:憔悴。
迤逗:汪刻本等作“拖逗”。
紅藥闌:紅芍藥花之圍欄。
素手:潔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賞析
此篇寫傷春懷人意趣,溫柔旖旎!胞溊朔顼L(fēng)貼柳,已過傷春候”風(fēng)中綠麥,似是海浪,漣漣無邊,清香幽幽;楊柳飐飐,隨風(fēng)飄揚!胞溊恕、“風(fēng)飐柳”說明春去夏來,傷春季節(jié)已過。起二句,格調(diào)清新健朗,似表明作者內(nèi)心也是自有一番愉悅之情的。但果真如此嗎?“因甚為他成僝僽”,“僝僽”即憔悴,愁苦,周紫芝《宴桃源》詞有“寬盡沈郎衣,方寸不禁僝僽”由此可知“僝僽”絕非一般的.憂愁、煩惱,而是因哀愁而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就是柳永所說的“衣帶漸寬”。然而畢竟“已過傷春候”,既然為春感傷的時候早已過了,那詞人為何還落寞依然?
這一點,詞人似乎并不自知,所以才會有“因甚”的“捫心自問”。但真的不知嗎?“畢竟是春迤逗”,上闋結(jié)句點出傷春意緒仍在。而這“春”字又不止于自然之春,個中亦含“春懷”、“春情”的內(nèi)蘊。因而就有了下闋的回憶之語。
“紅藥闌邊攜素手,暖語濃于酒”,此二句承“春迤逗”而來,點明煩惱之由。這兩句是緬懷當初兩人幽會情景: 猶記那日,在開滿殷紅芍藥的闌邊,他攜起了她的素手,而她也不避閃,溫言軟語,笑意滿眸。這一切如今想來,令人動情,亦使人傷感!凹t藥”,即芍藥,“紅藥闌”即古詩詞中常提及的芍藥欄,藥欄,亦泛指花欄。最早見于南朝梁庾肩吾《和竹齋》:“向嶺分花徑,隨階轉(zhuǎn)藥欄”,南宋趙長卿《長相思》中有:“藥欄東,藥欄西。記得當時素手時”!赌档ねぁ防镆灿校骸稗D(zhuǎn)過那芍藥欄前”。
“盼到花鋪似繡,卻更比春前瘦”,結(jié)二句再轉(zhuǎn)回寫此時之情景與感受,盼到花鋪似繡,卻仍不能相見,翻轉(zhuǎn)之中更透過一層地表達出斯人獨僬悴的情態(tài),苦戀的悲哀。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從詞意來看乃傷春懷人之作,但具體所懷之人不詳,從正文可以看出應(yīng)為懷念宮中表妹之作。
《四和》原文 10
絕句四首
唐代:杜甫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欲作魚梁云復(fù)湍,因驚四月雨聲寒。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廳堂西邊的竹筍長得茂盛,都擋住了門頭,塹北種的行椒也郁郁蔥蔥長成一行卻隔開了鄰村。
看到園中即將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時邀朱老一同嘗新;看到堂前的松樹,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蔭下盡情地談古論今。
原想筑個魚梁忽然烏云蓋住了急流,隨后又驚訝四月的雨聲如此凄寒。
也許這青溪里面早有蛟龍居住,筑堤用的竹石雖堆積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險。
黃鸝在新綠的柳條間叫著春天,成雙作對好喜慶;白鷺排成行迎著春風(fēng)飛上青天,隊列整齊真優(yōu)美。
那西嶺的雪峰啊,像一幅美麗的畫嵌在窗框里;這門前的航船啊,竟是從萬里之外的東吳而來。
藥草的枝葉長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顏色越過棕亭蔓入草亭。
“苗滿空山”的美譽我愧不敢當,只怕它們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注釋」
①行椒:成行的椒樹。
、谥炖稀⑷钌憾鸥υ诔啥冀Y(jié)識的朋友,喻指普普通通的鄰里朋友;后世常用,“阮生朱老”或“朱老阮生”作為詠知交的典故。
、埕~梁:筑堰攔水捕魚的一種設(shè)施,用木樁、柴枝或編網(wǎng)等制成籬笆或柵欄,置于河流中。但因為這里的水勢險惡(“青溪先有蛟龍窟”),所以有“竹石如山不敢安”之說。
、芮嘞罕叹G的溪水;
、蔹S鸝:黃鶯。
、薨槪胡橔,羽毛純白,能高飛。
、叽昂。是說由窗往外望西嶺,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日窗含。
、辔鲙X: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這是想象之詞。
、釚|吳:指長江下游的江蘇一帶。成都水路通長江,故云長江萬里船。
、馑帡l、藥甲:指種植的藥材。王嗣爽《杜臆》說:“公常多病,所至必種藥,故有“種藥扶衰病”之句。
?棕亭、草亭:言藥圃之大。杜甫患多種疾病。故所到之處需種藥以療疾。
?隙地:千裂的土地。
?成形:指藥材之根所成的形狀,如人參成人形,茯苓成禽獸形,等等。
賞析
。ㄒ唬
第一首先寫草堂,舉其四景:堂西的竹筍,塹北的行椒,園中的梅子,久七前的松樹。詩人處在這遠離鬧市的幽靜環(huán)境之中,因看到園中將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時邀朱老一同嘗新;因看到堂前的松樹,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蔭下盡情地談古論今。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草堂的愛賞,以及他對生活的樸素的要求。他久經(jīng)奔波,只要有一個安身之地就已經(jīng)滿足了。顯然,這首詩雖屬賦體卻兼比興,于平淡的寫景敘事中寓含著詩人的淡泊心情,以作為組詩之綱。當時杜甫因好友嚴武再鎮(zhèn)而重返草堂,足證嚴武在詩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這里他所想到的草堂的座上賓都不是嚴武,而是普普通通的朱老和阮生。這就可見詩人當時的'心境和志趣了。
。ǘ
第二首詩寫浣花溪,狀其水勢浩大,借“欲作魚梁”而抒情,非真“欲作魚梁”也。因為“作魚梁,須劈竹沉石,橫截中流,以為聚魚之區(qū),因溪有蛟龍,時興云雨,故公不敢冒險以取利。”(《杜詩詳注》卷十三引)對此解說,浦起龍《讀杜心解》認為“是為公所愚也”。他說:“須知‘蛟龍,之想,只從‘云覆、‘雨寒,生出,值云雨而墩起文情也!笔怯械览淼。但浦氏以為這首詩“為作魚梁而賦,而自況不凡”,則未免有點牽強。其實,這首詩并非什么“自況”,只是流露出詩人對能否在洗花溪畔的草堂安居下去的擔心情緒。這才是“不敢安”三字的真實含意。詩人覺得自己在草堂盡管心境淡泊,無所奢求,但仍難保不測。詩中謂溪下有墳龍,時興云雨,固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卻也十分形象化,隱隱可以顯示出詩人身居草堂對成都局勢的擔心情狀。這也正是詩人當時“三年奔走空皮骨”的心理狀態(tài)。
。ㄈ
這組詩一開始寫草堂的春色,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游移、景物的轉(zhuǎn)換、江船的出現(xiàn),觸動了他的鄉(xiāng)情,四句景語完整表現(xiàn)了詩人這種復(fù)雜細致的內(nèi)心思想活動。此詩兩兩對杖,寫法非常精致考究,讀起來卻一點兒也不覺得雕琢,十分自然流暢。把讀者由眼前景觀引向廣遠的空間和悠長的時間之中,引入對歷史和人生的哲思理趣之中。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秉S鸝、翠柳顯出活潑的氣氛,白鷺、青天給人以平靜、安適的感覺。“鳴”字表現(xiàn)了鳥兒的怡然自得。“上”字表現(xiàn)出白鷺的悠然飄逸。黃、翠、白、青,色澤交錯,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傳達出詩人歡快自在的心情。詩句有聲有色,意境優(yōu)美,對仗工整。一個“含”字,表明詩人是憑窗遠眺,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這兩句表現(xiàn)出詩人心情的舒暢和喜悅!拔鲙X”,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皷|吳”,三國時孫權(quán)在今江蘇南京定都建國,國號為吳,也稱東吳。這里借指長江下游的江南地區(qū)!扒镅毖詴r間之久,“萬里船”言空間之廣。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襟何等開闊!這兩句也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境界開闊,情志高遠。在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拓寬了廣度,使得全詩的立意一下子卓爾不群,既有杜詩一貫的深沉厚重,又舒暢開闊,實為千古名句。
蘇軾曾經(jīng)說過:“少陵翰墨無形畫”。此詩就像一幅絢麗生動的山水條幅:黃鸝、翠柳、白鷺、青天、江水、雪山,色調(diào)淡雅和諧,圖象有動有靜。畫的中心是幾棵翠綠的垂柳,黃鶯兒在枝頭婉轉(zhuǎn)歌唱;畫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行白鷺映于碧空;遠處高山明滅可睹,遙望峰巔猶是經(jīng)年不化的積雪;近處露出半邊茅屋,門前一條大河,水面停泊著遠方來的船只。從顏色和線條看,作者把兩筆鵝黃點染在一片翠綠之中,在青淡的空間斜勾出一條白線。點線面有機結(jié)合,色彩鮮明而又和諧。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次開闊,出語雄健。全詩對仗精工,著色鮮麗,動靜結(jié)合,聲形兼俱,每句詩都是一幅畫,又宛然組成一幅咫尺萬里的壯闊山水畫卷。
。ㄋ模
第四首詩為藥圃而賦。王嗣爽《杜臆》說:“公常多病,所至必種藥,故有‘種藥扶衰病,之句!保ā抖旁娫斪ⅰ肪硎。今影印本《杜臆》元,仇氏(仇兆鰲)當另有所據(jù)!鼻皟删鋵懰幤跃吧N藥在兩亭之間,青色疊映,臨窗望去,油然而喜。后兩句雖也是寫藥物的生長情狀,與前兩句寫藥物出土,發(fā)苗及枝柯的生長過程相連,對一藥物生長于隙地的根部的形狀作了描繪,足見詩人對藥用植物形態(tài)學(xué)的認識;但就藥寄慨,與首章淡泊之意略同,卻不是一般的詠物詩,更絕非某些賞花玩月的作品可比。仇兆鰲注:“彼苗長荒山者,不能遍識其名,此隙地所栽者,又恐日淺術(shù)及成形身!逼制瘕堃嗾f:“空山隙地,蕭間寂寞之濱也,亦無取于見知矣。”可以參看,以見杜甫雖因嚴武再鎮(zhèn)而重返草堂,但仍擔心著“不測風(fēng)云”,總是把自己同國家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畢竟不是那種忘乎一切的趨炎附勢之人。
創(chuàng)作背景
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因嚴武再次鎮(zhèn)蜀而重返成都草堂,其時,安史之亂已平定,杜甫得知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著回到成都草堂。這時詩人的心情特別好,面對這生氣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寫下了這一組即景小詩。興到筆隨,事先既未擬題,詩成后也不打算擬題,干脆以“絕句”為題。這四首詩就是杜甫初歸草堂時所寫的一些絕句詩,包括其中的《絕句四首》。明末王嗣奭《杜臆》說“是自適語”,“蓋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擬客居此以終老,而自敘情事如此!
《四和》原文 11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譯文
在野外天幕下設(shè)下勞軍盛宴,邊疆兄弟民族都來祝賀我軍凱旋。
喝醉酒后還要和著金甲跳舞,歡騰的擂鼓聲震動了周圍的山川。
注釋
敞:一本作“蔽”。
瓊筵:盛宴。
雷鼓:即“擂鼓”。
賞析
這首詩系《塞下曲》組詩之一。盧綸《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fā)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贊美之意。此為第四首,描寫邊防將士取得重大勝利后,邊地兄弟民族在營帳前設(shè)宴勞軍的場面,氣氛熱烈融洽,贊頌了邊地人民和守邊將士團結(jié)一心,保衛(wèi)國家安寧與統(tǒng)一的.豪邁氣概。
此詩語言精煉含蓄,情態(tài)活躍鮮明,細吟組詩,軍營之生活,守邊之艱苦,勝利之歡騰,無不歷歷在目,令人感奮。
盧綸
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寶末年舉進士,遇亂不第;唐代宗朝又應(yīng)舉,屢試不第。大歷六年,經(jīng)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xiāng)尉;后由宰相王縉薦為集賢學(xué)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jiān)察御史。出為陜州戶曹、河南密縣令。之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唐德宗朝,復(fù)為昭應(yīng)縣令,出任河中元帥渾瑊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盧戶部詩集》。
《四和》原文 12
十大經(jīng)·成法
黃帝問力黑,唯余一人兼有天下,滑(猾)民將生,妄辨用知(智),不可法組。吾恐或用之以亂天下。請問天下有成法可以正民者。力黑曰:然。昔天地既成,正若有名,合若有刑(形)□,以守一名。上拴之天,下施之四海。吾聞天下成法,故曰不多,一言而止,循名復(fù)一,民無亂紀。黃帝曰:請問天下猷(猶)有一乎?力黑曰:然。昔者皇天使馮(風(fēng))下道一言而止。五帝用之,以木八天地,(以)(揆)四海,以壞(懷)下民,以正一世之士。夫是故讒民皆退,賢人減(咸)起,五邪乃逃,年佞辯乃止。循名復(fù)一,民無亂紀。黃帝曰:一者一而已乎?其亦有長乎?力黑曰:一者,道之本也,胡為而無長!酢跛В苁匾。一之解,察於天地,一之理,施於四海。何以知□之至,遠近之稽?夫唯一不失。一以騶化,少以知多。夫遠望四海,困極上下,四鄉(xiāng)(向)相(,各以其道。夫百言有本,千言有要,萬(言)有總,萬物之多,皆閱一空,夫非正人也,執(zhí)能治此?罷(彼)必正人也,乃能操正以正奇,握一以知多,除民之所害,而寺(持)民之所宜。抱□守一,與天地同極,乃可知天地之禍福。
譯文
黃帝問力黑說:我一人廣有天下,刁巧的亂民就會出現(xiàn),那些阿諛諂媚、花言巧辯之徒也會苦心孤詣地運用權(quán)謀,實在是難以遏止,我擔心人們會群起效尤以亂天下。請問天下有沒有既定的法則來端正民心?力黑回答說:有的。昔日在天地已經(jīng)形成時,萬物都是通過名分來正定其形質(zhì)并且使形名相符,這種以名正形、使形名相符的原則就稱為執(zhí)守天道。這種大道,上可溢于天而下可延及四海。據(jù)我所知,天下的這種既定法則本不需過多描述,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這便是,尋求事物的名形而總歸于“道”。這樣的話,天下百姓就不會違法亂紀了。
黃帝說:請問天下可有“道”嗎?力黑回答說:有的。過去天帝曾派風(fēng)伯飛下傳道,上古的帝王們采用它來辨別規(guī)范天地萬物,并料理斟酌四海之事,且用它來安撫百姓、端正了一代知識分子。因此,品行敗壞的人統(tǒng)統(tǒng)屏去不用,有德行的人一律被啟用,各種淫邪銷聲匿跡,諂諛巧辯之方才止息。尋求名形而復(fù)歸于道,人們不再違法犯紀。
黃帝問:“道”,莫非就僅僅是一句話嗎?它還包含有更多的意思嗎?力黑回答說:“循名復(fù)一”這一句話就“道”的.根本而言的,怎么能沒有更多的含義呢?諸事所以有失誤,就是因為不能執(zhí)守大道的緣故。“道”的蹤跡,可以至于天地;“道”的妙理,可以延及四海。然而,怎么知道“道”的高下遠近的至極呢?“道”促使了萬物發(fā)生變化,由少到多、以一知百。通觀四海,窮極天地,天地四方,無論何事何物都在按照其自身規(guī)律存在和運動著;無論是千言還是萬語也都有著其根本和總綱。但是,萬物雖多卻都是由“道”所總掌。如果不是形正德美的人,誰又能夠代表天道去總理天下萬物萬事呢?必須是這樣的圣人, 能夠秉持正道以矯正邪道,把握大道去處理各種復(fù)雜事物,除去有害于人民的東西,而保持適宜于人民的東西。執(zhí)守大道以總理萬物,取效天地的法則,這樣就可以懂得天地之間禍與福的所在了。
《四和》原文 13
【原文】
趙為秦所圍,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楚王未肯定從①。毛遂曰:“白起,小豎子②耳!興師以與楚戰(zhàn),舉鄢、郢,燒夷陵,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也③!笔菚r,起已數(shù)立大功,且勝于長平矣。人告韓信反,漢祖以問諸將,皆曰:“亟發(fā)兵坑豎子耳④!”帝默然。唯陳平以為兵不如楚精,諸將用兵不能及信。英布反,書聞⑤,上召諸將問計,又曰:“發(fā)兵擊之,坑豎子耳!”夫白起、信、布之為人,才能不可掩,以此三人為豎子,是天下無復(fù)有壯士也。毛遂之言,只欲激怒楚王,使之知合縱之利害,故不得不以起為懦夫。至如高帝諸將,不過周勃、樊噲之儔。韓信因執(zhí)而歸,棲棲然處長安為列侯,蓋一匹夫也,而噲喜其過己,趨拜送迎,言稱臣,況于據(jù)有全楚萬乘之地,事力強弱,安可同日而語!英布固嘗言:“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已死,余不足畏!眲t豎子之對,可謂勇而無謀,殆與張儀詆蘇秦為反覆之人相似。高帝默然,顧深知其非⑥也。至于陳平,則不然矣。若乃韓信謂魏將柏直為豎子,則誠然。柏直庸庸無所知名,漢王亦稱其口尚乳臭,直一豎子也。阮籍登廣武,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鄙w嘆是時⑦無英雄如昔人者。俗士不達,以為籍譏漢祖,雖李太白亦有是言,失之矣。
【注釋】
、傥纯隙◤模簺]有確定是不是要出兵。
、谪Q子:小子,家伙,表示對人非常不屑。
、鄞税偈乐梗哼@是百世都難化解的仇怨。
④亟發(fā)兵坑豎子:趕緊發(fā)兵攻打他,活埋這個家伙。
、輹劊何臅慌c高祖知道。
、揞櫳钪浞牵阂驗樯钪@種說法并不確切。
、呤菚r:當時。
【譯文】
戰(zhàn)國時趙國被秦國包圍,趙國國王派平原君趙勝向楚國求救,楚王確定不下來出兵與否。
平原君的食客毛遂說:“秦將白起,臭小子而已!曾發(fā)兵與楚作戰(zhàn),攻取了楚國的鄢(今河南鄢陵)、首都郢(今湖北江陵)兩城,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市東),焚燒了楚國先王墓,侮辱您的先王,這是百世難解的宿怨。”這時候,白起已多次立下戰(zhàn)功,而且在與趙國的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戰(zhàn)中已大獲全勝。有人告發(fā)韓信謀反,漢高祖劉邦就此事向各位將領(lǐng)詢問解決辦法,都說:“急速發(fā)兵活埋這個臭小子!”高祖默默無語。只有陳平認為漢朝軍隊沒有楚軍精干,各位將領(lǐng)用兵的本領(lǐng)趕不上韓信。英布謀反,文書傳遞給漢高祖,高祖召見各位將領(lǐng)詢問計策,將領(lǐng)們又回答說:“發(fā)兵攻打他,活埋這個臭小子!”白起、韓信、英布三位將領(lǐng),才能決不可掩蓋,把這三個人當做臭小子,這天下就再也沒有壯士了。毛遂的話,只是想激怒楚王,讓他明白合縱抗秦的.好處,所以不得不把白起當做懦夫。至于像漢高祖的各位將領(lǐng),都不過是周勃、樊噲一類的水平。當初韓信因蕭何追趕而回歸劉邦手下,在不安中處長安為列侯,那時他僅僅是一介匹夫,而樊噲驚喜他的才能超過自己,趨奉拜謁高送遠迎,說話必稱臣,更何況現(xiàn)在占據(jù)全楚萬輛戰(zhàn)車的地盤,其實力的強弱,今昔怎么能同日而語!英布本來就曾說過:“在各位將領(lǐng)中,我只害怕淮陰侯韓信、梁王彭越,現(xiàn)在他二人全都已經(jīng)被殺死了,剩下的沒有值得害怕的了!庇谩俺粜∽印边@個稱呼回答問題,可算得上是有勇無謀,幾乎和張儀詆毀蘇秦為反復(fù)無常的小人差不多。漢高祖默然無語,是深知他們說的不對。至于陳平,則不像其他將領(lǐng)那樣。如果是韓信稱魏將柏直為臭小子,則確實是這樣。柏直庸庸碌碌,沒有什么知名之處,漢王也稱他為口中尚含乳臭,真正的一個臭小子。三國時魏國作家阮籍登廣武(在今河南滎陽)山,感嘆說:“時代沒有英雄,使臭小子成就功名!”這是感嘆他那個時代沒有產(chǎn)生像古代那樣的英雄。世俗之士不通曉事理,以為這是阮籍譏諷漢高祖,即使李太白也有這樣的說法,這話說錯了。
省錢百陌
【原文】
用錢為幣①,本皆足陌②。梁武帝時,以鐵錢③之故,商賈浸以奸詐自破④,嶺以東,八十為百,名曰“東錢”;江、郢以上,七十為百,名曰“西錢”;京師以九十為百,名曰“長錢”。大同元年,詔通用足陌,詔下而人不從,錢陌益少⑤,至于末年,遂以三十五為百。唐之盛際,純用足錢。天祐中,以兵亂窘乏,始令以八十五為百。后唐天成,又減其五。漢乾祐中,王章為三司使,復(fù)減三;食驖h制,其輸官者,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然諸州私用,猶有隨俗至于四十八錢。太平興國二年,始詔民間緡錢⑥,定以七十七為百。自是以來,天下承用⑦,公私出⑧納皆然,故名“省錢”。但數(shù)十年來,有所謂“頭子錢”,每貫五十六,除中都及軍兵俸料外,自余州縣官民所當?shù),其出者每百才得七十一錢四分,其入⑨者每百為八十二錢四分,元無所謂七十七矣。民間所用,多寡又益不均云。
【注釋】
①用錢為幣:拿銅錢來做貨幣流通。
、谧隳埃杭醋隳板X,古代制錢每貫十足為百枚,稱“足陌錢”。陌通“佰”。
、坭F錢:將流通貨幣由銅錢改為鐵錢。
④商賈浸以奸詐自破:商人便私下里行奸使詐破壞了足錢為百的規(guī)矩。
⑤錢陌益少:貨幣分量都不足,且越來越少。
、蘧囧X:用繩穿連成串的錢。
、叱杏茫撼幸u沿用。
、喑觯褐С。
、崛耄菏杖。
【譯文】
用銅錢做貨幣流通,本來都足夠100文。南朝梁武帝的時候,因銅錢改為鐵錢的緣故,商賈便私下作奸行詐自行破壞了100文的規(guī)矩,在萌渚嶺(今湖南江華)以東,以80文為100文,起名叫“東錢”;長江、郢(今湖北江陵)以西,以70文為100文,起名叫“西錢”;京師(今江蘇南京)以90文為100文,起名叫“長錢”。梁武帝大同元年,下詔統(tǒng)一用足數(shù)的百文流通,但雖然下了詔書,而人們并不實行,錢陌越來越少,到了大同末年,最終以35文為一百。唐朝興盛時期,全部通行足一百文的錢。唐哀帝天祐年間因戰(zhàn)亂而經(jīng)濟困乏,國家開始允許以85文為100文。后唐天成年間又減去了其中五文(以80文為100文),五代時后漢高祖劉嵩乾祐年間,王章任三司使,又減去了三文(以77文為100文)。宋朝沿襲后漢的制度,其中輸官的人,也以80或85文(為100文),然而各州私下使用,還有隨當?shù)亓?xí)俗達到以48文為100文的。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開始下詔書規(guī)定民間用繩子穿的緡錢,全部以77文為百文。從這時開始,全國承襲沿用,國家和個人支出或收回都使用這個數(shù),所以起名叫“省錢”。但幾十年來,有所說的“頭子錢”,每貫56文,除了首都以及軍隊中的士兵領(lǐng)軍餉以外,剩余各州縣的官吏和百姓應(yīng)當?shù)玫降氖,支出的每百文才?1。4文,收回的每百文得82。4文,本來就沒有所說77文(為100文)。民間所用的數(shù)目,多少就更不均勻了。
《四和》原文 14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盧綸
原文: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譯文
在野外天幕下設(shè)下勞軍盛宴,邊疆兄弟民族都來祝賀我軍凱旋。
喝醉酒后還要和著金甲跳舞,歡騰的'擂鼓聲震動了周圍的山川。
注釋
、懦ǎ阂槐咀鳌氨巍薄
、骗傮郏菏⒀纭
、抢坠模杭础袄薰摹薄
簡析
這首詩系《塞下曲》組詩之一。盧綸《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fā)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贊美之意。此為第四首,描寫邊防將士取得重大勝利后,邊地兄弟民族在營帳前設(shè)宴勞軍的場面,氣氛熱烈融洽,贊頌了邊地人民和守邊將士團結(jié)一心,保衛(wèi)國家安寧與統(tǒng)一的豪邁氣概。
此詩語言精煉含蓄,情態(tài)活躍鮮明,細吟組詩,軍營之生活,守邊之艱苦,勝利之歡騰,無不歷歷在目,令人感奮。
《四和》原文 15
王忠 原文:
君章,姓謝氏,諱煥,君章其字,贛之寧都人。君章少好學(xué),長通儒術(shù),而長于詩。年二十有三,挾所有游京師,京師賢士大夫皆樂與之交。
居頃之,一旦告所與游者曰,“吾無故而心忽悸,得無吾親或有故乎?”即徑歸,至家母果死,君章服喪盡哀。
既免喪,建昌府經(jīng)歷彭君某聞君章名,遣幣馬迎之為其子師。翰林待制京兆杜公本,嘗過彭君,與君章話甚合,盛稱道之。未幾彭君死,君章不遠數(shù)百里,護其喪以還。
今國子助教黃君昭為令于廣之新會,有政聲。君章以事至此,一見即相契。惜君章之才不得試,乃資而勸之又復(fù)游京師,至是達官要人多有知君章矣。大都留守判官段君定僧首辟館,延君章。君章與段君處凡七年。而集賢直學(xué)士始興麥公文貴復(fù)列其學(xué)行,薦于丞相太平公。會麥君有疾,君章感其知己,躬親鬻藥若子弟,然因染疾反就寓舍,遽不起,至正九年二月四日卒,行年四十有一。段君為具衣衾,買棺以斂,殯于文明門外。
君章之游京師也,嘗有諸王召見君章。君章見之,引巵酒為壽,王坐飲不為禮,君章復(fù)引進酒曰:“王宗室重臣,視一介布衣,不翅草芥。向之不禮于仆,固宜然。布衣,以分則賤,以道則尊,故與王公實敵禮。然則王雖尊,不宜于仆不為禮也。今王誠能致禮于仆,則尊賢下士之名王有之矣!蓖鯂@賞其言,為回席以飲。
授經(jīng)郎危君素,嘗偕君章謁時貴,危君謙退固讓,不敢坐上坐。君章笑曰:“吾布衣也。貴賤之際無所嫌,敢坐諸君右!彼熳献鵁o所詘。蓋君章平日類如此,人因是多之。然亦因是無所就,以至于死,亦可哀也已。
譯文:
君章,姓謝,名煥,君章是他的字,江西寧都人,謝君章從小好學(xué);長大后通曉儒術(shù),擅長賦詩。二十三歲時,帶著全部行李到京城游學(xué),京城里那些賢良的士大夫都喜歡與他交往。
在京城里沒過多久,有一天謝君章對一起游學(xué)的朋友說:“我無緣無故地感到心中不安,莫非我的雙親出了什么事嗎?”馬上徑直回家,一到家母親果然已經(jīng)逝世,謝君章在家守孝,極盡哀悼。
守喪期滿,建昌府經(jīng)歷彭君聽說君章的名聲,用財物和馬車將謝君章從寧都州請來聘為自己兒子的.老師。翰林待制京兆杜本,曾經(jīng)拜訪彭經(jīng)歷,跟謝君章談話很投機,非常稱贊賞識他。不久,彭經(jīng)歷死去,謝君章不遠幾百里,親自護送他的靈柩回鄉(xiāng)。
當今的國子監(jiān)助教黃昭在廣東新會擔任縣令,在任上頗有政聲。謝君章因為有事來到新會,兩人一見傾心,黃昭憐惜謝君章的才能得不到施展,于是資助并鼓勵他再到京城游學(xué),到這時大多數(shù)達官要人都知道謝君章,大都留守判官段定僧首先開館,聘請謝君章。這樣,謝君章跟段定僧總共相處了七年。集賢殿直學(xué)士麥文貴則又列舉其學(xué)問品行,而舉薦于丞相太平。適逢麥君生病,謝君章感激他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像子弟一樣親自買藥煎熬,然而因為傳染疾病返回到住的地方,突然間就不能起床。在正九年二月四日逝世,享年四十一歲。段君為他備辦衣物,購買棺材收斂。埋葬在文明門外。
謝君章在京城游學(xué),曾經(jīng)有王爺召見他。謝君章晉見他,舉杯為王爺祝壽,王爺坐著飲酒不回禮,謝君章又舉起酒杯說:“王爺為宗室重臣,看待平民百姓,不過是一根枯草。向來不以禮待我,這當然可以。平民百姓,憑身份來說是低賤的,但是按道義來說是尊貴的,所以與王公貴族相比禮節(jié)上實際是平等的。然而王爺雖然尊貴,但并不適宜對我不禮貌,F(xiàn)在王爺果真能對我以禮相待,那么禮賢下士的美名王爺自然就有了。”王爺贊賞他的話,為此回禮飲酒。
授經(jīng)郎危素曾經(jīng)協(xié)同謝君章拜謁當時的權(quán)貴,危君謙恭禮讓,堅決不肯坐上座。謝君章笑著說:“我是平民百姓。貴賤之間也沒有什么顧忌,我就坐到各位的上座!庇谑亲仙献鶝]有什么謙讓。謝君章平時像這樣的做派很多,人們因此稱贊他。然而也正因為這些沒有什么成就,就這樣到了死,這也是值得同情的。
【《四和》原文 】相關(guān)文章:
《四和》原文03-01
《四和》原文(精華15篇)03-01
和原文、注釋11-10
和項王歌原文及賞析02-27
杜蕢揚觶原文和注釋05-15
和子由澠池懷舊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鄉(xiāng)村四月原文賞析12-17
別詩四首原文09-08
雜說四·馬說原文、翻譯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