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的故事11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成語,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還記得都學過哪些成語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母三遷的故事 1
戰(zhàn)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diào)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
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
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后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孟母三遷的故事 2
孟子,名柯。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現(xiàn)在的山東省境內(nèi))。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yǎng)長大。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墳墓或?qū)W別人哭拜的游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認為這個環(huán)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jié)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里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里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棽家痪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后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后專心讀書,發(fā)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圣人的教誨,終于成為一代大儒,被后人稱為“亞圣”。
孟母三遷的故事 3
天下每一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我的媽媽也不例外!
從我記事起,爸爸媽媽對我一直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我都有,他們沒有的我也有。慢慢的,只要他們不滿足我的要求,我就會很委屈?傆X得爸爸媽媽欠了我的一樣,甚至還大哭大鬧。時間久了,我有時候都可以聽見媽媽無奈的嘆息聲……
有一天,媽媽帶我去逛書店,看到書架上好多的漫畫書,小人書,我興奮的不行,馬上讓媽媽給我買那些我喜歡的漫畫,媽媽說:“你現(xiàn)在都是小學生了!盡量少看這些,媽媽給你買些國學經(jīng)典故事的書看吧”!我馬上不高興了!我說:“我現(xiàn)在又看不懂這些,不要”!和她撒嬌也不管用,媽媽匆匆買下了兩本經(jīng)典故事書拉著我離開了書店。
事后,我不高興了好幾天。過了一段時間,我慢慢忘記了這件事。有一天晚上睡覺前,媽媽看時間還早,就拿出了那本上次買的國學經(jīng)典故事,走到床邊,撫摸著我的頭,問我想不想聽媽媽給你讀讀這些發(fā)生在一千多年前的故事?我笑著點點頭……故事一個接著一個,有古代學子為了出人頭地在茅草屋里懸梁刺骨的學習、有母親為了讓孩子度過饑荒,能夠活著,把自己的肉偷偷割下來給孩子吃、等等。特別是讀到孟母三遷的故事的時候,我突然鼻子一酸,眼淚就掉了下來。從古到今,每個媽媽為孩子做的事情都是無私的,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幸福的生活,長大后可以成為有用的人。她們不辭辛苦,寧愿自己受苦也不讓孩子受苦的偉大的愛不因時間的`流逝而變質(zhì),也不因地域的限制而有所不同。我現(xiàn)在的生活這么好,學習環(huán)境這么好,可是我卻常常不滿足,我知道是自己沒有受過苦,以至于我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通過媽媽讀的這些國學經(jīng)典故事,我漸漸明白了,爸爸媽媽為了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唯有好好學習,以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來回報他們,才不辜負他們的愛。
想到這些,我躺在媽媽的懷里望著她慈祥的臉,甜甜的笑了。
孟母三遷的故事 4
引導語:孟母三遷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成語故事,接下來請大家欣賞孟母三遷的故事,也許它會對你有所啟發(fā)。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jié)沒有改嫁。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
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后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故事梗概是: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字經(jīng)》里說: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于此。詞語解釋信息為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huán)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xiàn)在有時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
后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這也說明了環(huán)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愛好和習慣。
孟母三遷的故事 5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是戰(zhàn)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年幼時喪父,其母不再嫁親手將他撫養(yǎng)成人,孟母是個非常重視子女教育的女人。孟家住在一塊墓地的附近,送葬的隊伍隔三差五從他家門前走過。孟子就和鄰居的孩子模仿隊伍中跪拜、哭嚎的樣子,還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游戲。時間長了孟母憂心忡忡,她覺得這樣的環(huán)境不利于他讀書,便把家遷到了城里市集旁邊。孟母住到城里后,發(fā)現(xiàn)這里地處鬧市,打鐵聲、叫賣聲不絕于耳。
沒多久,孟子又靜不下心來了,看書時總是東張西望,還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母見了心煩意亂,便再次搬遷,這一次由于有了前兩次的前車之鑒,她把家搬到城東的學宮對面。這里的環(huán)境很好,書聲瑯瑯,終于孟子開始靜下來了,他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他經(jīng)常到學宮旁觀看里面的學生是怎樣讀書,又是怎樣跟隨老師演習周禮的,回到家里,也模仿起來。孟母看到孟子能夠?qū)P闹轮镜貙W習了,非常高興,她心想:這才是我兒子學習的地方啊!孟子進步很快,掌握了很多知識,最終成為德高望重的大思想家。孟母兩遷三地用心良苦說明了環(huán)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愛好和習慣,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孟母三遷的故事 6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從小喪父,全靠母親倪氏一人日夜紡紗織布,挑起生活重擔。倪氏是個勤勞而有見識的婦女,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讀書上進,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軻在跟鄰居家的小孩兒打架,孟母覺得這里的環(huán)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見鄰居鐵匠家里支著個大爐子,幾個滿身油污的鐵匠師傅在打鐵。孟軻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磚塊做鐵砧,用木棍做鐵錘,模仿著鐵匠師傅的動作,玩得正起勁呢!孟母一想,這里環(huán)境還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著孝服的送葬隊伍,哭哭啼啼地抬著棺材來到墳地,幾個精壯小伙子用鋤頭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覺得挺好玩,就模仿著他們的動作,也用樹枝挖開地面,認認真真地把一根小樹枝當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來,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學堂,有個胡子花白的老師教著一群大大小小的'學生。老師每天搖頭晃腦地領著學生念書,那拖腔拖調(diào)的聲音就像唱歌,調(diào)皮的孟軻也跟著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孟母以為兒子喜歡念書了,高興得很,就把孟軻送去上學。
可是有一天,孟軻逃學了。孟母知道后傷透了心。等孟軻玩夠了回來,孟母把他叫到身邊,說:“你貪玩逃學不讀書,就像剪斷了的布一樣,織不成布;織不成布,就沒有衣服穿;不好好讀書,你就永遠成不了人才!闭f著,抄起剪刀,“嘩”的一聲,把織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
孟軻嚇得愣住了。這一次,孟軻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動。他認真地思考了很久,終于明白了道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由于他天資聰明,后來又專門跟孔子的孫子子思學習,終于成了儒家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出處】孟子生有淑質(zhì),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漢·趙歧《孟子題詞》
【解釋】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形容家長教子有方。
孟母三遷的故事 7
孟母搬家到學堂
盡管孟子的家搬到集市上也沒有多大的改善,因為孟子又模仿集市上商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也意識到了這個集市的環(huán)境對兒子成長也不好,后來孟母就將家搬到了學堂旁邊。也正因為孟子有著超強的模仿能力,所以孟子那就與學堂的學生們一起學習禮節(jié)和知識,孟母深知學習才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幫助,心里非常的高興,于是孟母就決定再也不搬家了。孟母三遷給我們的啟迪就是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成長,一定要為孩子選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孟子被后人稱為亞圣
以上就是歷史上較為有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了,孟母平日里非常重視對孟子的教育,自己除了送他上學之后,自己還親自監(jiān)督孩子學習,有一天十分調(diào)皮的孟子逃學回家被正在織布的母親發(fā)現(xiàn)了,孟母十分的生氣,就拿起剪刀將好不容易織好的布給剪了,孟子看到母親的舉止非常的害怕,立刻跪在了地上聞母親為何剪了布,孟母責備道:“你學習就和我織布一樣,學習必須是通過日積月累才能有所收獲,而我織布也是一樣的道理,織布必須通過一線一線來織,你如果以后在偷懶,半途而廢的話,就像這被剪了的布一樣,好不價值”,孟子通過母親的諄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后發(fā)憤圖強,專心讀書,終于成為一代大儒,被后人稱為“亞圣”。所以我們不管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不應該半途而廢,貴在堅持。
孟母三遷的故事 8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所以居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成大儒。
——《列女傳·母儀傳》
孟軻的母親,人稱孟母。孟軻自幼喪父,跟著母親長大。最初孟母帶著孟軻住在墓地附近,附近常有喪葬之事。孟軻小時候在旁邊,然后就模仿人家出殯、下葬、哭喪之類的事,還學著造墓埋墳。
孟母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自言自語道:“這里不該是我?guī)е⒆幼〉牡胤!庇谑撬龑⒓野岬揭惶幖信,可這次孟軻又學起了商人那套叫賣、做生意的本事。孟母又說:“這里也不是我該帶著孩子居住的地方!
這次,她又將家搬到了一個學宮旁。于是,孟軻平時遇到的都是些有才學的人,所了解的都是祭祀禮儀、作揖遜讓、進退法度這類學問了。孟母說:“這里才是可以讓我孩子居住的地方!
等到孟軻長大成人,學精六藝,終于成為有名的大儒,被尊稱為孟子。后來的`君子賢人都說孟母很善于利用環(huán)境感染的方式教化孩子。
孟母三遷的故事 9
在《孟母三遷》這個故事中,孟母屢次搬家是為了什么?我們傳統(tǒng)文化里有《三字經(jīng)》和《孟母三遷》的故事,都說到孟母為了孟子能有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帶著孟子進行了三次搬家。“昔孟母、擇鄰處”小孩子都能朗朗上口,那么,孟母到底三次搬家是在什么情況下,為什么般,怎么搬,搬了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到底選擇了什么樣的鄰居,才讓孟母有了三遷的決定?請跟著我一起看下去。戰(zhàn)國時期鄒國,孟子三歲,其父離世,等于孟子是幼年喪父。孟子的母親仉氏就帶著孟子在丈夫墳前蓋了座房子居住,因為這個地方是墳山,四里鄉(xiāng)親有死了人的都抬到這里埋葬。
孟子就在這種環(huán)境下逐漸成長著。有一天,孟子回到家就往地上一躺:我滴爹啊,你怎么死的這么早啊……孟子模仿埋葬親人的哭喊聲以及動作。孟母一看,就問:軻兒,你怎么會這個的呢?孟子就回答我天天能看到他們這樣啊。孟母聞言一驚,孩子在這種環(huán)境下怎么能學會知書達理呢,于是就決定搬家。孟母就帶著孟子離開墳山,搬到城里的鬧市區(qū),居所的旁邊就是個菜市場,從早到晚做小買賣的、賣菜賣肉的吆喝聲不斷。孟子出去玩沒事就回來模仿集市商販的吆喝聲。
孟母一看,這也不是個事啊,雖然說做小買賣也是安身立命之本,也不能看起人家,可是孩子需要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至少要能明事理啊。于是就決定搬離這個地方,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孟母帶著孟子離開集市,又往城里搬了幾條街,這次左右都是深宅大院,沒有叫賣聲了。可是,孟子居所的隔壁住著一個屠夫,整天殺豬屠狗。孟子晚上回來就拿把刀模仿屠夫來回比劃。孟母吃驚就問:軻兒,為什么整天玩刀呢?
孟子回答說:我天天就看到屠夫殺豬,我就學他的樣子啊,別的我也學不到啊。孟母這次又要搬家,在這種環(huán)境下,不等孟子長大,也被刀給傷著。這一次,孟母帶著孟子搬到一處學宮的旁邊。學宮就是古代的公辦學校,私人辦學的叫私塾,公家辦學的地方叫學宮。學宮里整天都是一幫孩子搖頭晃腦的讀書聲。孟子每天都到學宮聽孩子們念書,晚上回來就念給孟母聽,孟母一看孩子對念書有興趣,就送到學宮跟其他孩子一起念書,最終成為和孔子齊名的“孔孟”一代儒家宗師,稱之為“亞圣”。
孟母剛開始和孟子住在墳山,后來搬到集市旁邊,這是“一遷”。又搬到屠戶的隔壁,這是“二遷”。最后搬到學校旁邊,這是“三遷”。這個傳統(tǒng)文化故事告訴我們,當今的家長教育子女,給子女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家有讀書氛圍,孩子就愛讀書,如果你家父母整天捧著個手機,那孩子肯定也有個愛玩手機的問題。所以,從“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家長一定要言傳身教,不讓孩子做的事,父母自己首先不要做。不能自己隨意妄為,而限制孩子的選擇,那樣你會害了孩子。
孟母三遷的故事 10
在古代,有一位非常偉大的母親,她叫孟母。她不僅有著深厚的母愛,更是一個深思熟慮、富有遠見的教育者。為了給兒子孟軻提供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她三次搬遷住所,成為了流傳千古的佳話。
孟母和孟軻最初居住在繁華的市集附近,然而,她很快發(fā)現(xiàn)這個地方的喧囂和混亂對兒子的成長很不利。于是,她決定搬遷。他們搬到了一個靠近墓地的地方,環(huán)境相對安靜,沒有市集的嘈雜。孟母認為這樣的環(huán)境能幫助孟軻靜心思考,更好地學習。然而,她發(fā)現(xiàn)孟軻與墓地中的孩子們玩耍時,模仿他們的行為,學習他們的言語。孟母意識到這個地方也不適合兒子的成長。
于是,孟母決定再次搬遷。這次,他們搬到了一處書院附近。這里的人們都熱愛學問,經(jīng)常討論經(jīng)典、交流思想。孟軻在這里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看到兒子的進步,孟母心中滿是欣慰。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我們應該為孩子選擇一個有益于他們身心健康、有助于他們成長的`地方。同時,作為父母,我們的責任不僅是提供物質(zhì)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愛與智慧的成長空間。
孟母三遷的故事 11
孟軻,字子輿,在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城南的鳧村誕生。他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孟母的肩上。盡管家境貧寒,孟母卻性格剛毅,不向命運低頭,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省吃儉用,供孟子上學。
然而,少年孟子并非個省心的孩子,他愛和村里的孩子們玩耍,不是捉鳥就是釣魚,有時甚至參與打斗,而這些孟母一無所知。孟子總是在該上學的時候去學校,到了吃飯的時間又準時回家,孟母以為兒子很勤奮,心中滿是欣慰。
一日,孟母從市集回來,途徑村頭,看到孩子們在玩耍,走近一看,竟發(fā)現(xiàn)是自己的孟子在模仿殺豬。有的孩子裝成被殺的豬,有的拿木棍當?shù),往地上孩子的肚子上刺,孩子們都玩得不亦樂乎。孟母見狀,怒火中燒,立刻帶走了孟子?/p>
回到家中,孟母并未嚴厲責備孟子,因為她知道,孩子們天生愛玩。但為了兒子能夠健康成長,她決定搬家到東村山頭莊?上,即使搬了新家,孟子仍舊不思學業(yè),他覺得離開了小伙伴,日子變得寂寞無聊,于是常常一個人去墳地里玩耍。
有一天,孟子在去學校的路上,經(jīng)過墳地,看到人們在葬禮上哭泣,他覺得十分有趣,便停下來觀看,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學業(yè)。他開始模仿人家哭泣,覺得這是一種新奇的游戲。孟母得知后,再次搬家,這次搬到了廟后營。
新鄰居是打鐵的,孟子又覺得打鐵十分有趣,又開始跟人學習打鐵,對讀書依舊不上心。一天,孟子在鐵匠鋪前玩耍,被孟母發(fā)現(xiàn),孟母十分生氣,她剪斷了織布機的杼,將籃子和拐棍扔在孟子面前,讓孟子自己選擇未來的道路。
孟子被母親的憤怒嚇到,連忙承認錯誤,孟母終于忍不住淚水,她告訴孟子,自己為他辛苦勞累,希望他能有出息,但孟子卻不思進取。孟子悔過自新,孟母帶著他搬到了鄒縣南關,與學堂為鄰。孟子從此刻苦讀書,后來成為儒家學派的一代宗師,被后人尊稱為“亞圣”。
【孟母三遷的故事】相關文章:
孟母三遷的故事03-09
孟母三遷作文11-14
(實用)孟母三遷作文12-16
《故事里的人生》故事03-10
樹葉的故事09-09
成長的故事11-01
偷懶的故事02-13
難忘的故事02-20
冬天的故事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