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主題教學實錄:離別詩
主題教學實錄:離別詩1
上課時間:20xx年12月2日星期三下午第6節(jié)
上課地點:實訓樓5樓第9多媒體教室
。ㄕn前板書兩個標題:《淮上與友人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老師:翻開166面。我們今天要學習兩首詩《淮上與友人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請一位同學把第一首《淮上與友人別》讀一遍。
一學生讀,較平淡。
老師:再請一位同學把第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讀一遍。
另一學生讀,稍好一點。
老師:這兩首詩所講的內(nèi)容有沒有什么共同之處?
學生(舉手):這兩首都是送別詩。
老師:從詩歌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寫送別的呢?《淮上與友人別》這一首?
學生:標題有一個字——別。
老師:還有沒有?
學生:……
老師:下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呢?(有哪些地方告訴我們是送別詩呢?)
學生:標題中有一個“送”字,詩中“與君離別意”。
老師:說得好,請坐。這些信息都告訴我們,這兩首詩都是送別詩。送別詩,它是古詩中很重要的一類,數(shù)量很多,而且寫得很好。中國古代為什么有那么多的送別詩呢?那都是因為古代文人有種特殊的學生存狀態(tài),叫“宦游”。(板書:宦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就有這樣的一句話,“同是宦游人”,那么什么是“宦游”呢?(出示幻燈片1介紹)宦,做官入仕;掠沃阜饨ㄎ娜送獬銮蠊倩蜃龉佟!盎掠巍爆F(xiàn)象由來已久。春秋戰(zhàn)國時,孔子就曾經(jīng)帶著弟子周游列國,游說諸侯,希望得到任用。漢朝以后,讀書人要求得一份官職,一般要外出,去游歷大川名山,或者去拜訪當時聞名的經(jīng)老師大儒,或者是到京城求顯貴幫他們推薦,這樣就往往要拋下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幾年幾十年都回不了家。那些已經(jīng)當官的,也時常需要到外地做官,或者是犯了錯誤遭到貶謫,到偏僻荒涼的地方去做官!盎掠巍爆F(xiàn)象造就了中國的送別詩文化,它們共同的情感特點是哀怨凄苦。為什么這么哀怨?因為離別就意味著將學生命交付于茫茫未知的未來。為什么這么凄苦?離別就意味著遠離親朋好友,漂泊異鄉(xiāng)。
老師:(按出下一張有地圖的幻燈片)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好朋友,甚至他們自己,要漂泊到哪里去呢?我們先來看第一首《淮上與友人別》。哪個詩句告訴我們,他們要去哪里?
學生:“君向瀟湘我向秦”。
老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學生:你要去瀟湘而我要前往秦地。
老師:句中“瀟湘”和“秦”分別指哪里?
學生:……
老師:看注釋5和注釋6。
學生:瀟湘,是在今天的湖南一帶。秦,注釋6告訴我們,秦指的是當時的都城長安。
。ɑ脽羝2:老師點擊,上出現(xiàn)“瀟湘……”“秦地……”)
老師:對了,同學們請看大屏幕,這邊和這邊就是詩中所說的“瀟湘”和“秦”,他們之間有千山萬水相隔。(走過去指著黑板上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個標題)接下來看第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要送友人杜少府去哪里呢?
學生:……
老師:注意這首詩歌的標題。
學生:蜀州。
老師:蜀,是四川的簡稱。蜀州,就是指四川。詩里還有另一個詞也是代指四川的,你知道是什么嗎?
學生:……
老師:看注釋9。
學生:五津。
老師:為什么?
學生:因為五津是岷江上的五個大渡口,這五個大渡口都位于四川,因此五津代指四川。
老師:(老師再點幻燈片2,上出現(xiàn)“五津……”)蜀州,詩里說是“五津”,是好友要去的地方。詩中有沒有提到王勃自己要到哪里去?
學生:沒有。
老師:沒有。他很可能不用離開。那么詩人王勃是在哪里送別友人的,詩中有沒有告訴我們?
學生:……
老師:詩歌的第一句話就說“城闕輔三秦”,里面提到了一個具體地點是,“三秦”,就是王勃的送別地點。三秦,是指?
學生:長安周圍的關(guān)中地區(qū)。
老師:也是長安附近。讓我們看看地圖吧。這邊土黃色的,是秦嶺和大巴山。這幾條深綠色的、彎彎曲曲的,都是河流。我們可以想象,從秦地到瀟湘或者是從秦地到五津,一路都要——
學生:跋山涉水。
老師: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路都要跋山涉水,十分艱難。如果用當時最好的交通工具——陸路騎馬,水路乘船,也至少要走上幾個月的時間。古人有一個詞叫“學生離死別”,對他們來講,一分手就幾乎不可能再見面了。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兩人分別的時候,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先來看第一首《淮上與友人別》。先把這首詩讀一遍。
學生讀。
老師:哪位同學來講一講這首詩歌的大意。
學生:……
老師:別緊張,自己怎么理解的,你就怎么說。
學生疙疙瘩瘩地把意思講出來了。
老師:請坐。同學們能在這首詩中找到一詞,來概括詩人“與友人別”時候的心情嗎?
學生:愁
老師:愁用了一個“殺”來修飾,意思就是說——
學生:特別厲害。
老師(老師板書:情:愁殺):對!皻ⅰ笔浅潭群苌畹囊馑肌K,“愁殺”就是非常擔心,非常憂傷的意思,非常痛苦,非常難受。
老師:說得很好。你能不能把這句讀出憂愁的感情出來?
(學生讀“楊花愁殺渡江人”)
老師(強調(diào)):非常地痛苦呀。范讀:楊花愁殺渡江人!你再讀一遍。
學生:楊花愁殺渡江人!
老師:我們大家一起來體會這種離別的痛苦!皸罨ǔ顨⒍山恕薄
(學生齊讀“楊花愁殺渡江人”。)
老師:那么詩人又是怎樣來渲染這種濃濃的憂傷的呢?你注意到這首詩里面的景物了嗎?是什么樣的景物激起他們離別的傷感?請同學們用筆畫出來。(教老師巡視),老師可提示:詩人鄭谷在揚子江頭首先看到了什么?
學生:揚子江、楊柳、楊花、風笛、離亭。
老師:揚子江,也是一景,但在這首詩里是送別地點,我們就找其他更有特點的景物。(板書:景:楊柳、楊花、風笛)
老師:那我們先來看楊柳和楊花吧。對于楊柳和楊花,誰知道,來談談?
學生(比劃)楊柳是這樣的。
老師(點擊幻燈片):你看這是楊柳嗎?
學生:不是。
老師:(點擊幻燈片)這是楊柳嗎?
學生:是的。
老師:(指幻燈片)你看,楊柳的枝條又細又軟,風吹過來,它可以隨風飄拂。這景觀是十分動人的。楊花是什么?
學生:柳絮。
老師:楊花就是柳絮。圖上看不到,因為柳絮很細,很輕,能像雪花一樣地在空中飛舞。揚子江頭楊柳春,春天的楊柳和柳絮啊,你們能不能想象一下,是怎樣的景色呢?
學生:……
老師:楊柳到了春天,長得怎樣?(請一學生回答)
學生:長得郁郁蔥蔥。
老師:(引導):長得郁郁蔥蔥,他那成千上萬條柔軟細長的柳絲啊,風吹過來會怎么樣?
學生:隨風飄拂。
老師:千萬縷嫩綠的、柔軟的、細長的柳絲隨風搖曳,有的拖在岸上,有的飄在水里,婀娜多姿,姿態(tài)優(yōu)美,情意綿綿。枝頭潔白的柳絮像雪花一樣在空中飛舞,無聲地落在地上和小溪水面上,F(xiàn)在誰來把第一句讀一下,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楊柳是多么的美。
學生讀,老師帶讀第一句。
老師:請你再讀一次,把這讓人陶醉的迷人春景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
學生再讀:揚子江頭楊柳春。
老師:謝謝你啊。如果我們用一個字來形容我們對春天的楊柳楊花的印象的話,那就是——
學生:美。
老師:可是在這樣的春光美景,在離別人的心中并不能引起歡快。詩人和朋友內(nèi)心感受到的只是——
學生1:愁
學生2:憂傷、痛苦。
老師:既然再美的春光也無法使他們快樂起來。那么詩人為什么要在這里描寫那明媚的春光呢?
學生:……
老師:這就是對比反襯手法,比如《紅樓夢》里面寫到賈寶玉和薛寶釵結(jié)婚的時候,非常熱鬧,可是,旁邊的林黛玉卻凄涼地走到了她學生命的盡頭。作者正是用結(jié)婚時的熱鬧來反襯林黛玉的死,使林黛玉的死更顯凄涼。古代有一條這樣的文學理論(點擊幻燈片):以樂景寫哀,倍見其哀。(反襯作用)
老師:同樣的道理,詩人鄭谷在這里描寫那明媚的春光,起到什么作用啊?
學生:反襯自己離別的痛苦。
老師:對。而這份痛苦有多深,就說明他與朋友之間的友情——
學生:就說明這份友情有多深。
老師:很多送別詩里面也有楊柳。我們來看看這幾首送別詩,有沒有學過的?(點擊幻燈片)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宋柳永《雨霖鈴》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楊柳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隋·無名氏《寒食》)
老師:送別詩為什么喜歡提到“楊柳”呢?老老師查到這樣的資料:(點擊幻燈片)
從漢代起,人們就喜歡折柳送別,寓意有三:
1、柳樹速長,折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朋友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
2、纖柔細軟的柳絲象征著情意綿綿;
3、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
楊柳是送別詩中經(jīng)常被提到的一個意象。
老師:來看第三句,還寫到哪些景物呢?
學生:風笛,離亭。
老師:風笛?
學生:風笛。
老師:看注釋!帮L笛”是什么意思?
學生:風中傳來的笛聲。
老師:所以是——
學生1(仍不理解):風笛
學生2:笛聲……
老師:笛聲、離亭對于笛聲和離亭,老老師這邊有幻燈片,同學了解一下。(點擊幻燈片)
老師:同學看注釋(4),離亭就是驛亭。驛亭是古人在離城比較遠的地方建的'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古人往往在驛亭舉行告別宴會送別,所以稱“離亭”。宴會上,把酒相送,席間往往用笛子吹奏象征著別離的《折楊柳》曲子。(點擊幻燈片)出現(xiàn)笛曲。
老師:笛聲凄清怨慕,隨風遠揚,依依裊裊,好象正傾訴著彼此離別的痛苦。笛曲和離亭都是送別的象征,都是離愁別緒的化身。兩人正處于離別的感傷之中的時候,他們突然發(fā)現(xiàn),分手的時刻到了。詩中哪個字告訴他們這一點?
學生:晚。
老師:天色已晚,不得不分手了。你設想一下,這時候他們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學生1:無奈。
學生2:凄涼。
老師:是啊,“君向瀟湘我向秦”。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學生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老師:有一個詞叫“學生離死別”,曾經(jīng)的話語還縈繞在耳旁,曾經(jīng)的歡聲笑語還不曾遺忘,轉(zhuǎn)眼之間就要成為悲傷……大家齊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學生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老師:所有所有的話語,深埋在你我的心里;所有所有的場景,都只留下殘破的回憶。這一分開,不知還要多少年才能再相聚。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學生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老師:“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請再喝一杯酒吧,沒有老朋友的陪伴,未來的日子里,你自己要多加珍重啊!讀!
學生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老師:“君向瀟湘我向秦”,這句詩包含了多少沒有說出口的言語。「袀乃蛣e,凄涼的送別。這樣的傷感,這樣的凄涼,使得這首詩歌顯現(xiàn)出哀婉的風格。(板書:哀婉)
老師:而鄭谷與友人深厚的情誼就從這份傷感中體現(xiàn)了出來。
老師:學完這第一首,我們再來看另外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對友人的深情又體現(xiàn)在哪里呢?我們先把它讀一遍!俺顷I輔三秦,……”
學生齊讀。
老師:《淮上與友人別》主要是借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我們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沒有景物描寫呢?它有哪些句子是寫景的?
學生: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老師:只有首聯(lián)兩句話是寫景的。三秦和五津我們知道,是地點,不是景物。那么,景物就是——
學生:城闕和風煙。
老師板書:景:城闕風煙
老師:“城闕”是什么意思?
學生:城墻和宮殿。
老師:注釋里面還說:“指當時的都城長安”,為什么指長安呢?
學生:因為,長安有很多的宮殿,有高大的城墻。
老師:是呀,長安是唐朝的首都,有很多的宮殿,有高大的城墻。氣勢雄偉,多么壯觀啊。而友人要去的地方五津,遙望過去,看到了什么?
學生:風煙
老師:城闕和風煙放在一起,給我們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
老師:王勃看到好友要去的地方彌漫著蒼茫的“風煙”,心中可能會覺得怎樣?
學生:不舍。
老師:那詩人是怎樣處理這種離別的不舍呢?他是不是陪著杜少府大哭一場呢?
學生:沒有。
老師:那他做什么或者說了什么呢?
學生:他說了一些安慰的話。
老師:哪位同學起來,把這些勸慰的話讀出來?
學生: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老師:誰還有補充?
學生: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老師:對,這幾句都是詩人安慰的話,我們用自己的話給他翻譯一遍吧。誰來說一說?
學生:我和你都是離鄉(xiāng)遠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一樣的啊!四海之內(nèi)只要有了知己,不管遠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請別在分手的歧路上,傷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老師:怎么理解頷聯(lián)中的“同”字?(板書于黑板一旁:同)
老師:王勃為什么要強調(diào)“同是宦游人”?(叫一學生)
學生:表示自己與對方處境一樣,能體會到對方的感受。
老師:目的就是讓對方知道還有人能夠理解他,讓對方的感受好一點。“同是宦游人”,都是離鄉(xiāng)在外作官的人,難免要分別的。既然這樣,干脆就帶著平和的心態(tài)上路吧!你覺得杜少府聽了這句話以后,心里會好受一些嗎?(問大家)
學生:會。老師:讓我們一起來勸慰即將遠行的杜少府——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學生跟讀: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老師(指一學生):你起來讀一遍。
學生: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老師(問該學生):王勃安慰勉勵他朋友的這幾句話,你覺得哪句話寫得最出色?
學生: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老師(問該學生):這句話為什么寫得好,你能說一說嗎?
學生:……
老師(問該學生):海內(nèi)、天涯(板書:海內(nèi)、天涯),看到這幾個字,你有怎樣的感覺?
學生:……
老師:請坐。我們先來理解一下,海內(nèi)、天涯都是什么意思?(點擊幻燈片)
海內(nèi):指中國國境之內(nèi)。“海內(nèi)之地,方千里者九!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饭糯鷤髡f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中國國境之內(nèi)為海內(nèi)。
天涯:比喻偏遠的地方或相隔很遠的地方!疤煅拿昝辏亟怯朴!薄段浠实圩飨鄷r與嶺南酋豪書》天涯,比喻偏遠的地方或相隔很遠。涯:水邊。
老師:這兩個詞所提到的范圍怎么樣?
學生:廣闊。
老師:范圍非常廣闊。我們的目光從自己身邊這樣小的范圍,一下子被拉向了整個中國,甚至更遠的地方。我們的情感受到震撼。范圍是這樣的廣闊,可是后面他又說“若比鄰”(老師板書:比鄰),“比鄰”是什么意思?
學生:象鄰居一樣。
老師:看注釋!
學生:鄰居
老師:這范圍怎么樣?
學生:小(近、窄)
老師:好象鄰居一樣,就住在隔壁。這是心理上的距離。心理上的距離非常短,F(xiàn)實距離的長怎么才能變成心理距離的短呢?
學生:存知己。
老師:“存知己”,是什么意思?
學生:就是心中有知己。
老師:只要心中有了知心的朋友,心理距離就短了,就不怕現(xiàn)實距離長了。(點擊幻燈片)我們一起把上面這段話讀一遍吧。
學生齊讀:“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為什么能強烈地打動人的情感?“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讓距離拉近了,讓世界變小了,讓眼睛變亮了,讓視野變開闊了,說明知心的朋友息息相通,即使遠在天涯,也會覺得像近鄰一樣。別離之苦本是文人墨客筆下的永恒主題,而它一反別離的愁怨,充滿豪邁的氣概,洋溢著昂揚奮發(fā)的精神。
老師:王勃確實有豪情,一千多年前就說出這么“酷”的道別語言——那可是個一分手就幾乎等于死別的年代。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要“兒女共沾巾”的事,居然如此想得樂觀,他的胸襟簡直比“海內(nèi)”“天涯”還要大。這兩句詩充滿豪邁的氣概,洋溢著昂揚奮發(fā)的精神,讀這兩句詩的時候,就要把這種情感讀出來。下面我們把這兩句詩讀一遍。
學生(齊):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老師(帶讀):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再讀。
學生(齊):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老師: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句,使得整首詩都體現(xiàn)出豪壯、昂揚的情感,顯得特別的開朗、超脫。(板書:情:豪壯、昂揚、開朗超脫)
老師:這首詩歌的風格總體上是昂揚的,而不是哀婉的。(老師板書:昂揚)
老師:我們把整首詩齊讀一下。
學生齊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老師:王勃用開朗、超脫的情懷深深感染了好友杜少府。設想你是杜少府,你現(xiàn)在聽了王勃的這些話,你的心情會怎么樣?(提問一同學)
學生1:……
學生2:比較有自信……
老師:這兩首詩同樣是送別詩,可是一首表達的是令人肝腸寸斷的痛,里面只有漣漣的淚水和無盡的哀傷,另一首卻在寬慰好朋友的同時,洋溢著積極樂觀的青春氣息,充滿希望和夢想。真是一樣送別兩樣情啊。當這兩首送別詩同時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對比一下里面不同的情感,你又有何感受?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1:……
學生2(在座位上低聲)王勃的性格開朗堅強……
老師:現(xiàn)代社會與好朋友分別,要再見面是比較容易的?梢源螂娫捖牭綄Ψ降穆曇,也可以在網(wǎng)上見面。但是在學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遇到其他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該怎么處理呢?相信同學自己心中已經(jīng)有答案了。最后,我們來欣賞一首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這首歌也是講好友離別的,歌曲中認為只要用心去經(jīng)營,時間不能淡忘友誼,距離不能松開真情。我們一起來欣賞。(老師點擊“友誼地久天長”的歌曲視頻)
板書設計:送別詩
《淮上與友人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鄭谷哀婉王勃昂揚
景:楊柳楊花笛離亭景:城闕風煙
情:愁(或“愁殺”)情:豪壯、昂揚、開朗超脫。
主題教學實錄:離別詩2
上課時間:xxxx年12月2日
上課地點:實訓樓5樓第9多媒體教室
師:翻開166面。我們今天要學習兩首詩《淮上與友人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請一位同學把第一首《淮上與友人別》讀一遍。
一生讀,較平淡。
師:再請一位同學把第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讀一遍。
另一生讀,稍好一點。
師:這兩首詩所講的內(nèi)容有沒有什么共同之處?
生(舉手):這兩首都是送別詩。
師:從詩歌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寫送別的呢?《淮上與友人別》這一首?
生:標題有一個字——別。
師:還有沒有?
生:……
師:下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呢?(有哪些地方告訴我們是送別詩呢?)
生:標題中有一個“送”字,詩中“與君離別意”。
師:說得好,請坐。這些信息都告訴我們,這兩首詩都是送別詩。送別詩,它是古詩中很重要的一類,數(shù)量很多,而且寫得很好。中國古代為什么有那么多的送別詩呢?那都是因為古代文人有種特殊的生存狀態(tài),叫“宦游”。(板書:宦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就有這樣的一句話,“同是宦游人”,那么什么是“宦游”呢?(出示幻燈片1介紹)宦,做官入仕。宦游指封建文人外出求官或做官。“宦游”現(xiàn)象由來已久。春秋戰(zhàn)國時,孔子就曾經(jīng)帶著弟子周游列國,游說諸侯,希望得到任用。漢朝以后,讀書人要求得一份官職,一般要外出,去游歷大川名山,或者去拜訪當時聞名的經(jīng)師大儒,或者是到京城求顯貴幫他們推薦,這樣就往往要拋下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幾年幾十年都回不了家。那些已經(jīng)當官的,也時常需要到外地做官,或者是犯了錯誤遭到貶謫,到偏僻荒涼的地方去做官!盎掠巍爆F(xiàn)象造就了中國的送別詩文化,它們共同的情感特點是哀怨凄苦。為什么這么哀怨?因為離別就意味著將生命交付于茫茫未知的未來。為什么這么凄苦?離別就意味著遠離親朋好友,漂泊異鄉(xiāng)。
師:(按出下一張有地圖的幻燈片)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好朋友,甚至他們自己,要漂泊到哪里去呢?我們先來看第一首《淮上與友人別》。哪個詩句告訴我們,他們要去哪里?
生:“君向瀟湘我向秦”。
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生:你要去瀟湘而我要前往秦地。
師:句中“瀟湘”和“秦”分別指哪里?
生:……
師:看注釋5和注釋6。
生:瀟湘,是在今天的湖南一帶。秦,注釋6告訴我們,秦指的是當時的都城長安。
。ɑ脽羝2:師點擊,上出現(xiàn)“瀟湘……”“秦地……”)
師:對了,同學們請看大屏幕,這邊和這邊就是詩中所說的“瀟湘”和“秦”,他們之間有千山萬水相隔。(走過去指著黑板上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個標題)接下來看第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要送友人杜少府去哪里呢?
生:……
師:注意這首詩歌的標題。
生:蜀州。
師:蜀,是四川的簡稱。蜀州,就是指四川。詩里還有另一個詞也是代指四川的,你知道是什么嗎?
生:……
師:看注釋9。
生:五津。
師:為什么?
生:因為五津是岷江上的五個大渡口,這五個大渡口都位于四川,因此五津代指四川。
師:(師再點幻燈片2,上出現(xiàn)“五津……”)蜀州,詩里說是“五津”,是好友要去的地方。詩中有沒有提到王勃自己要到哪里去?
生:沒有。
師:沒有。他很可能不用離開。那么詩人王勃是在哪里送別友人的,詩中有沒有告訴我們?
生:……
師:詩歌的第一句話就說“城闕輔三秦”,里面提到了一個具體地點是,“三秦”,就是王勃的送別地點。三秦,是指?
生:長安周圍的關(guān)中地區(qū)。
師:也是長安附近。讓我們看看地圖吧。這邊土黃色的,是秦嶺和大巴山。這幾條深綠色的、彎彎曲曲的,都是河流。我們可以想象,從秦地到瀟湘或者是從秦地到五津,一路都要——
生:跋山涉水。
師: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路都要跋山涉水,十分艱難。如果用當時最好的交通工具——陸路騎馬,水路乘船,也至少要走上幾個月的時間。古人有一個詞叫“生離死別”,對他們來講,一分手就幾乎不可能再見面了。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兩人分別的時候,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先來看第一首《淮上與友人別》。先把這首詩讀一遍。
生讀。
師:哪位同學來講一講這首詩歌的大意。
生:……
師:別緊張,自己怎么理解的,你就怎么說。
生疙疙瘩瘩地把意思講出來了。
師:請坐。同學們能在這首詩中找到一詞,來概括詩人“與友人別”時候的心情嗎?
生:愁
師:愁用了一個“殺”來修飾,意思就是說——
生:特別厲害。
師(師板書:
師:說得很好。你能不能把這句讀出憂愁的感情出來?
。ㄉx“楊花愁殺渡江人”)
師(強調(diào)):非常地痛苦呀。范讀:楊花愁殺渡江人!你再讀一遍。
生:楊花愁殺渡江人!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體會這種離別的痛苦!皸罨ǔ顨⒍山恕薄
(生齊讀“楊花愁殺渡江人”。)
師:那么詩人又是怎樣來渲染這種濃濃的憂傷的呢?你注意到這首詩里面的景物了嗎?是什么樣的景物激起他們離別的傷感?請同學們用筆畫出來。(教師巡視),師可提示:詩人鄭谷在揚子江頭首先看到了什么?
生:揚子江、楊柳、楊花、風笛、離亭。
師:揚子江,也是一景,但在這首詩里是送別地點,我們就找其他更有特點的景物。(板書:景:楊柳、楊花、風笛、
師:那我們先來看楊柳和楊花吧。對于楊柳和楊花,誰知道,來談談?
生(比劃)楊柳是這樣的……
師(點擊幻燈片):你看這是楊柳嗎?
生:不是。
師:(點擊幻燈片)這是楊柳嗎?
生:是的。
師:(指幻燈片)你看,楊柳的枝條又細又軟,風吹過來,它可以隨風飄拂。這景觀是十分動人的。楊花是什么?
生:柳絮。
師:楊花就是柳絮。圖上看不到,因為柳絮很細,很輕,能像雪花一樣地在空中飛舞。揚子江頭楊柳春,春天的楊柳和柳絮啊,你們能不能想象一下,是怎樣的景色呢?
生:……
師:楊柳到了春天,長得怎樣?(請一生回答)
生:長得郁郁蔥蔥。
師:(引導):長得郁郁蔥蔥,他那成千上萬條柔軟細長的柳絲啊,風吹過來會怎么樣?
生:隨風飄拂。
師:千萬縷嫩綠的、柔軟的、細長的柳絲隨風搖曳,有的拖在岸上,有的飄在水里,婀娜多姿,姿態(tài)優(yōu)美,情意綿綿。枝頭潔白的柳絮像雪花一樣在空中飛舞,無聲地落在地上和小溪水面上,F(xiàn)在誰來把第一句讀一下,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楊柳是多么的美。
生讀,師帶讀第一句。
師:請你再讀一次,把這讓人陶醉的迷人春景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
生再讀:揚子江頭楊柳春。
師:謝謝你啊。如果我們用一個字來形容我們對春天的楊柳楊花的印象的話,那就是——
生:美。
師:可是在這樣的春光美景,在離別人的心中并不能引起歡快。詩人和朋友內(nèi)心感受到的只是——
生1:愁
生2:憂傷、痛苦。
師:既然再美的春光也無法使他們快樂起來。那么詩人為什么要在這里描寫那明媚的春光呢?
生:……
師:這就是對比反襯手法,比如《紅樓夢》里面寫到賈寶玉和薛寶釵結(jié)婚的時候,非常熱鬧,可是,旁邊的林黛玉卻凄涼地走到了她生命的盡頭。作者正是用結(jié)婚時的熱鬧來反襯林黛玉的死,使林黛玉的死更顯凄涼。古代有一條這樣的文學理論(點擊幻燈片):以樂景寫哀,倍見其哀。(反襯作用)
師:同樣的道理,詩人鄭谷在這里描寫那明媚的春光,起到什么作用。
生:反襯自己離別的.痛苦。
師:對。而這份痛苦有多深,就說明他與朋友之間的友情——
生:就說明這份友情有多深。
師:很多送別詩里面也有楊柳。我們來看看這幾首送別詩,有沒有學過的?(點擊幻燈片)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唐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宋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楊柳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隋·無名氏《寒食》
師:送別詩為什么喜歡提到“楊柳”呢?老師查到這樣的資料:(點擊幻燈片)
從漢代起,人們就喜歡折柳送別,寓意有三:
1、
2、
3、
楊柳是送別詩中經(jīng)常被提到的一個意象。
師:來看第三句,還寫到哪些景物呢?
生:風笛,離亭。
師:風笛?
生:風笛。
師:看注釋!帮L笛”是什么意思?
生:風中傳來的笛聲。
師:所以是——
生1(仍不理解):風笛
生2:笛聲……
師:笛聲、離亭
師:同學看注釋(4),離亭就是驛亭。驛亭是古人在離城比較遠的地方建的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古人往往在驛亭舉行告別宴會送別,所以稱“離亭”。宴會上,把酒相送,席間往往用笛子吹奏象征著別離的《折楊柳》曲子。(點擊幻燈片)出現(xiàn)笛曲。
師:笛聲凄清怨慕,隨風遠揚,依依裊裊,好象正傾訴著彼此離別的痛苦。笛曲和離亭都是送別的象征,都是離愁別緒的化身。兩人正處于離別的感傷之中的時候,他們突然發(fā)現(xiàn),分手的時刻到了。詩中哪個字告訴他們這一點?
生:晚。
師:天色已晚,不得不分手了。你設想一下,這時候他們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生1:無奈。
生2:凄涼。
師:是啊,“君向瀟湘我向秦”。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生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師:有一個詞叫“生離死別”,曾經(jīng)的話語還縈繞在耳旁,曾經(jīng)的歡聲笑語還不曾遺忘,轉(zhuǎn)眼之間就要成為悲傷……
生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師:所有所有的話語,深埋在你我的心里;所有所有的場景,都只留下殘破的回憶。這一分開,不知還要多少年才能再相聚。
生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師:“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請再喝一杯酒吧,沒有老朋友的陪伴,未來的日子里,你自己要多加珍重啊!讀!
生讀:君向瀟湘我向秦。
師:“君向瀟湘我向秦”,這句詩包含了多少沒有說出口的言語啊!感傷的送別,凄涼的送別。這樣的傷感,這樣的凄涼,使得這首詩歌顯現(xiàn)出哀婉的風格。(板書:哀婉)
師:而鄭谷與友人深厚的情誼就從這份傷感中體現(xiàn)了出來。
師:學完這第一首,我們再來看另外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對友人的深情又體現(xiàn)在哪里呢?我們先把它讀一遍!俺顷I輔三秦,……”
生齊讀。
師:《淮上與友人別》主要是借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我們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沒有景物描寫呢?它有哪些句子是寫景的?
生: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師:只有首聯(lián)兩句話是寫景的。三秦和五津我們知道,是地點,不是景物。那么,景物就是——
生:城闕和風煙。
師板書:景:城闕
師:“城闕”是什么意思?
生:城墻和宮殿。
師:注釋里面還說:“指當時的都城長安”,為什么指長安呢?
生:因為,長安有很多的宮殿,有高大的城墻。
師:是呀,長安是唐朝的首都,有很多的宮殿,有高大的城墻。氣勢雄偉,多么壯觀啊。而友人要去的地方五津,遙望過去,看到了什么?
生:風煙
師:城闕和風煙放在一起,給我們什么樣的感覺?
生:……
師:王勃看到好友要去的地方彌漫著蒼茫的“風煙”,心中可能會覺得怎樣?
生:不舍。
師:那詩人是怎樣處理這種離別的不舍呢?他是不是陪著杜少府大哭一場呢?
生:沒有。
師:那他做什么或者說了什么呢?
生:他說了一些安慰的話。
師:哪位同學起來,把這些勸慰的話讀出來?
生: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師:誰還有補充?
生: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師:對,這幾句都是詩人安慰的話,我們用自己的話給他翻譯一遍吧。誰來說一說?
生:我和你都是離鄉(xiāng)遠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一樣的。∷暮V畠(nèi)只要有了知己,不管遠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請別在分手的歧路上,傷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師:怎么理解頷聯(lián)中的“同”字?(板書于黑板一旁:同)
師:王勃為什么要強調(diào)“同是宦游人”?(叫一生)
生:表示自己與對方處境一樣,能體會到對方的感受。
師:目的就是讓對方知道還有人能夠理解他,讓對方的感受好一點!巴腔掠稳恕,都是離鄉(xiāng)在外作官的人,難免要分別的。既然這樣,干脆就帶著平和的心態(tài)上路吧!你覺得杜少府聽了這句話以后,心里會好受一些嗎?
【主題教學實錄:離別詩】相關(guān)文章:
離別詩03-13
離別詩【精品15篇】03-13
《風箏》教學實錄12-07
項鏈教學實錄12-07
《春》教學實錄12-08
《春曉》教學實錄03-06
前方教學實錄03-07
《檢閱》教學實錄03-08
《家》教學實錄03-08
《稱贊》教學實錄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