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
唐代經(jīng)學家孔穎達注疏說:"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設言三春、三夏,其義亦同,作者取其韻耳。""葛"是藤科類植物,根可食入藥,莖有纖維,莖葉均作牧草。"蕭、艾"都是香味的蒿類植物。
孔穎達認為,這是周桓王時,政事不和,朝臣多為讒人所諂,所以人們都十分懼怕讒言,一日不見君王,生怕又去聽信讒言。實際上這是一首愛情民歌,描寫小伙子對姑娘們的懷念。說那位去采野生植物的姑娘,一天不見,就好像過了三天!一天不見,又好像過了三秋九月!一天不見,又好像過了三月。《采葛》中的"三秋"是指三個秋季,即九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