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弟子規(guī)總綱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兒童行為規(guī)范讀物,約作于康熙年間;后經(jīng)賈存仁修訂改編,命名為《弟子規(guī)》。下面小編為您帶來解讀弟子規(guī)總綱!
解讀弟子規(guī)總綱
《弟子規(guī)》的總綱是這么幾句話,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意思是說,弟子規(guī)是圣賢對后生的教導,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要謹言慎行,誠實守信,博愛民眾,并親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這些,如果還有精力、時間和能力,就要去涉取文化知識。
概括地講,這一段話大體上包含兩個關系:一是行與知的關系,二是科學文化修養(yǎng)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關系。行與知的關系,就是實踐與認識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第一,實踐決定認識。即行決定知,行在前,知在后,先行后知。第二,認識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即知指導行。在傳統(tǒng)的儒家知行觀中,知是人的心知的統(tǒng)稱,主要指道德知覺;行是人的行為的統(tǒng)稱,主要指道德實踐。在現(xiàn)代知有認識、知識、良知等含義,行有實踐、行動和踐履的意思。知行的含義明顯比傳統(tǒng)含義有了擴展。中國古代哲學家們的知行觀既受個人認知能力和實踐方式的局限又受所在社會生產(chǎn)力的局限,其知行觀既有唯心主義的也有唯物主義的。從唯物主義角度來看,傳統(tǒng)的儒家知行觀中合理的觀點主要有行先于知,由行致知;知之明也,因知進行;以行驗知,以行證知;知行并進,相資為用。據(jù)錢文忠教授考證《弟子規(guī)》是深入研究中國古代儒家經(jīng)典《大學》與《中庸》的學者李夫子李毓秀編撰的,原名《訓蒙文》,后經(jīng)賈存仁修訂改為現(xiàn)名。其理論來源就是《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幾句話。既然叫做《訓蒙文》,主要就是針對中小學生及其學齡前兒童來說的規(guī)矩。對中小學生及其學齡前兒童來說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要堅持先“明德”,然后才能夠踐行的知行觀即要首先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然后在自己的社會生活中去踐行道德的,反對不道德的。因為中小學生及其學齡前兒童的實踐終究是非常有限的,用先賢來源于人生實踐的智慧去指導他們的行為既有利于從小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又有利于正確地待人接物。對于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識的青年人來說,要堅持知行并進,相資為用。即既要重視行,由行致知,以行驗知,以行證知;又要堅持正確的認識的指導。因為青年人積極從事社會實踐,在生活實踐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念,這些觀念的產(chǎn)生、發(fā)展離不開行,其驗證也離不開行;同時青年人血氣方剛,容易沖動,必須堅持正確的知的指導,明確行為的后果然后再行,有利于避免不良后果的發(fā)生,F(xiàn)實生活中要反對知而不行,強調學以致用。反對盲目蠻干,“任己見,昧理真”。強調真知致行,反對一知半解。要重視知的內化與行的實踐,切忌割裂二者的關系,只強調其中一個方面。
筆者贊同提倡禮儀仁愛,并主張力行。但不贊同“有余力,則學文”這一觀點。一般而言,人要生存,必須具備一定的謀生手段,換句話說就是人要生存必須具備一定的生存技能主要是工作技能。如果連工作技能都沒有,如何去獲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質資料。因此,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里,學習生存技能是確保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受教育是人們學習生存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筆者主張人自身要生存發(fā)展首先要接受一定形式的教育,良好的教育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就是小孩子的禮儀仁愛等觀念的建立在一定意義上也是教育的結果。從社會的角度講,國家要大力發(fā)展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F(xiàn)階段國家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就是培養(yǎng)人力資源的重要舉措。從個人來說,個人應積極地接受教育,學習生存技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而不是“有余力,則學文”。這是第一點。第二,從科學文化修養(yǎng)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關系來看,一個人掌握科學知識和文史知識,提高知識水平和理論水平,有利于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為選擇,否則,就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邪路;同時,提高思想道德認識,堅持道德操守,有助于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掌握更多的文化科學知識,提高科學文化修養(yǎng)水平。可見,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yǎng),能夠促進思想道德修養(yǎng);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也能夠促進科學文化修養(yǎng)。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早就指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與之持類似觀點的還有東漢哲學家王符,他認為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故我們反對割裂科學文化修養(yǎng)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關系。重道德,輕文化或者重文化,輕道德都是不可取的。知識改變命運是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共識,這里的知識應該既有科學文化知識,也有思想道德知識。“有余力,則學文”這一觀點有割裂科學文化修養(yǎng)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關系之嫌,因此,我們強調要德才并舉。最后,從道德實踐上來看,人們的道德觀念并不是自發(fā)形成的。
拓展:《弟子規(guī)》解讀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钡奈牧x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是啟蒙養(yǎng)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弟子規(guī) 圣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易解: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guī)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yè)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解讀:
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二十四孝的黃香(香九齡),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早晨起床之后,應該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還要當面稟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規(guī)律,做事有常規(guī),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準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壞習慣)。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曾子曰:“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親蒙受恥辱。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于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并且做得更好,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
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tài)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并且和顏悅色,(子夏問孝。子曰:“色難!保┤绻改覆宦犚(guī)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xù)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于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
【解讀弟子規(guī)總綱】相關文章:
從哲學上解讀弟子規(guī)的總綱05-26
弟子規(guī)解讀06-16
解讀弟子規(guī)「信」06-16
解讀弟子規(guī)心得06-08
弟子規(guī)全文及解讀11-25
《弟子規(guī)》全文及解讀05-17
《弟子規(guī)》教育思想解讀05-23
弟子規(guī)謹篇解讀11-03
弟子規(guī)“信”篇解讀08-05
弟子規(guī)做人篇解讀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