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其二)賞析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里人,披衣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志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賞析】
這一首,寫作者歸田后的閑適自得生活和對于莊稼的濃厚情感。全詩可分為三層意思:開端四句是寫田園生活的靜謐;中間四句是寫生活在田園與田夫野老相得的志趣;末四句是寫作者對農(nóng)作物的關注和與之共命運的情感。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中的野外、窮巷,是與繁華鬧市、官場爭斗相對立的。輪,車輪。鞅,駕車時馬頸上套用的皮帶。輪鞅,指車馬。這兩句寫農(nóng)村荒野僻靜,少有應酬交往。農(nóng)村雖處“野外”,只有“窮巷”,但卻沒有“人事”的煩惱和“輪鞅”的喧嘩,作者暗中流露出欣喜快慰之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荊扉”是柴門。這兩句寫作者歸隱后生活簡陋愉快,思想單一純真。他安貧樂道,以守志為榮,以幽居為樂,“以善自名”。“絕塵想”三字,看出他摒棄了個人利欲雜念,與當權者作了最后決裂。這是由于“立善”的信念支持著他,使他保持了名節(jié)。
從這兩句詩我們看到作者初歸田園,頗有幾分閑適。他一邊勞動,一邊讀書賦詩,飲酒彈琴,過著悠游自得的生活。他開初的勞動不象后來那樣艱苦,生活也不象后來那樣貧窮。這是因為他剛辭彭澤縣令,還略有余資,猶有儲存。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他有奴子。漢晉時候的奴子,是不但侍候主人,并且給主人種地、營商的,正是生財器具。所以雖是淵明先生,也還略略有些生財之道在”。故在衣食溫飽之余,得以逍遙自樂,這正是初歸田園時的生活寫照。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曲中”一作“里人”。似以“里人”為是。作者在耕作之余與農(nóng)民隨意交往,親密無間。他沒有封建士大夫的架子,是那樣平易近人;而農(nóng)民也把他當作知己,熱誠相待,這比起在官場“束帶見督郵”的拘謹來,是多么自在!“時復”二句,生動地寫出詩人勞動之余與農(nóng)民隨意攀談交往的情狀。
他們攀談些什么呢?“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不言它事,唯道桑麻,說明已無塵世的奢想。他歸田后專心致力農(nóng)事,對親手種植的`莊稼十分關切,他是真心歸耕田園,不象某些人為了竊取名利而假隱,也不象某些人雖不滿統(tǒng)治者,但又眷戀利祿而作“中隱”,他是從思想上行動上與統(tǒng)治者作了真正的決裂。他身在田園,志在田園,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清代溫汝能說;“‘相見’二語,逼真田家氣象,陶詩多有真趣,此類是也”。
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莊稼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他為莊稼的茁壯成長,耕地面積的日益擴大而興奮、而喜悅;又為莊稼遭霜霰侵襲凋零而擔心、而憂慮,故說“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他這種關心農(nóng)事,與農(nóng)家通聲息的行為,在門閥等級森嚴的時代,是值得肯定的。
對作者寄慨田園的詩歌,我們應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方東樹說:“‘桑麻日已長’以下乃申續(xù)樂意耳。只就桑麻言,恐其零落,方見真意實在田園,非喻己也”,這評價是符合詩人創(chuàng)作思想的。但也曾有人違背作品原意去任意比附,以見微言大義,把這首詩硬說成是政治詩。如元人劉履說;“然我之生理有成,而志愿已遂,但恐天時變革,霜霰凋傷而零落同于草莽耳。蓋是時朝將有傾危之禍,故有是喻。然則靖節(jié)雖處田野而不忘憂國,于此可見矣”。其實完全是牽強附會,歪曲了作者的寫作意圖。我們認為結尾兩句憂念農(nóng)事,形象鮮明,含義深邃,恰妙在不假雕飾。
全詩質樸自然,不借典故,不用麗藻。敘事寫物,樸實無華;抒情遣興,真切直率。語言明白省凈,韻味幽深,耐人咀嚼。
【《歸園田居》(其二)賞析】相關文章:
歸園田居其二賞析09-20
歸園田居其二翻譯賞析10-22
《歸園田居》之其二賞析11-14
歸園田居陶淵明其二賞析11-04
《歸園田居》(其二)10-26
歸園田居 其二原文及賞析08-16
《歸園田居·其二》原文及賞析08-16
歸園田居·其二原文及賞析07-16
歸園田居其二翻譯及賞析09-01
歸園田居的其二翻譯賞析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