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浣溪沙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詞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詩意
●理解詞人情感主線。背誦全詞
2、過程與方法:
●理清借景抒發(fā)人生哲理層次,體味描寫的精妙
●通過想象畫面感受詞的意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詞中蘊含的人生感悟
●培養(yǎng)樂觀曠達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1、誦讀詞,進而把握詞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
2、體會詞的意境,
教學設想:
通過朗讀、想象把無形的意境轉化為有形的畫面,以此來品味詞的妙處;借用多媒體手段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并積極鼓勵學生互助學習。
教學用具:
多媒體設備、蘇軾圖片、古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并出示“學習目標”:
明確:一首詞的意境往往是由畫面構成的,我們要學會通過想象畫面感受詞的意境;每一首詞都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我們今天要體會的是詞中蘊含的人生感悟。
二、蘇軾及其背景介紹(結合幻燈片);教師配樂范讀全詞(課件出示課文內容):
1、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
蘇軾又叫蘇東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學家。他性格直率開朗,而政治道路不順。他寫這首詩的時候便是因“譏諷朝廷”被貶官至黃州。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2、教師問:“這樣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們心里會怎樣?”(幻燈片出示問題)
引導學生答:“憤懣、抑郁、凄涼。”(幻燈片出示總結)
3、教師由此發(fā)問:“然而蘇軾是用何種心態(tài)去面對這種艱難處境的呢?”(幻燈片出示問題)
學生沉思中,教師用抑揚頓挫的語調配樂范讀全詞。
全體學生初讀全詞:
1、播放朗讀的音頻文件
2、學生在音樂聲中自讀,體會朗讀要領。
3、由學生推薦朗讀較好的同學誦讀
四、整體感知全文:
學生自由朗讀全詞,并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討論幫助。然后請學生發(fā)言,大家共同補充完善。教師提醒重點:
1、子規(guī)——布谷鳥;白發(fā)——代指老年;黃雞——代指時光流逝。(幻燈片提示)
2、再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詞的內容。
參考:詞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
五、由蘇軾的心境引入畫面賞析:
1、教師提問:“大家覺得蘇軾在游清泉寺時心情是怎樣的?”
對學生各種不完全的回答,教師隨機引導。
2、教師引導:“如果我們能體會出這幅畫面的意境,也許我們就能體會出詞人的心情。下面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著朗讀走進這幅畫面,身臨其境地去感受,一會兒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盵上闕寫景,描繪了三幅畫面:——山下小溪邊,長著矮小嬌嫩的蘭草,山上松間沙路潔凈無塵,黃昏時瀟瀟細雨中杜鵑(布谷)在啼叫。畫面清新優(yōu)美,淡雅寧靜;下闕轉入抒懷:——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駐。](幻燈片出示圖片)
3、向學生介紹畫面賞析的方法:反復誦讀、抓住特征、調動感官、聯(lián)想想象。
六、學生評點詞的意境。
學生口頭交流所看到的畫面。學生老師共同評點,最后點出這首詞的意境是“清淡幽靜”。
全體、個人朗讀全詞。
由畫面意境引出詞人心情:
1、教師提問:“一個人在什么樣的心情下,筆下的景物才會如此清淡幽靜?”
學生討論后答:“平靜、寧靜!保ǔ鍪净脽羝
2、教師緊跟著問:“蘇軾面對挫折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這體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
學生答:“曠達樂觀。”(出示幻燈片)
3、教師再設置疑點:“那么蘇軾會不會就此放棄世俗的一切,不再執(zhí)著于自己的理想了呢?”
學生可在老師的提示下,看詞的下片,從而得出答案。
教師補充:“事實上,蘇軾在屢遭貶謫的晚年仍敢怒敢罵,可見他的堅毅執(zhí)著!保ǔ鍪净脽羝
九、朗讀下片,理解含義。
1、學生自由暢談對下片的理解或所受啟發(fā)。
2、教師結語:“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它指引我們積極樂觀,奮發(fā)向上,對人生充滿信心。尤其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勇往直前。我們還應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同學們,你們說對嗎?”(出示幻燈片)
十、全詞小結:
全詞情景理交融,充分體現(xiàn)了蘇軾曠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給我們以生活的啟示。(出示幻燈片)
情——寧靜自適
景——清淡幽靜情景理交融
理——曠達樂觀
十一、學生自由背誦全詞:
十二、拓展練習:(出示幻燈片)
描述以下句子表現(xiàn)的畫面,說出其中包含了怎樣的人生感悟。
1、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γ篮猛砭暗膽傧Ш蛯r光易逝的感慨。)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γ篮檬挛锏牧暨B,對時光易逝的悵惋,對美好事物重現(xiàn)的希望。)
布置作業(yè):
1、背誦默寫全詞。
2、積累蘊含人生哲理的詩詞句五條。
教學反思:
我對傳統(tǒng)詩歌教學模式有自己的困惑。傳統(tǒng)的詩歌教學基本是一種誦讀加教師解讀賞析的教學,詩詞學習課堂,由教師范讀或聽朗誦錄音開始,接下來分析詩詞內容,這中間也有叫學生來賞析,但基本是教師把自己對詩歌的解讀講解給學生,然后再以誦讀結束。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對詩歌意境的體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等情況,教師都不能清晰地知曉掌握,學生仍然是被動學習,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體現(xiàn),或者說根本不可能發(fā)揮全體學生的主動性,這樣的教學效果總是不如人意。
有了網絡教學平臺,就有可能解決這一問題,我想在傳統(tǒng)誦讀的基礎上,利用教學平臺,讓每個學生對詩歌的真實理解得以展現(xiàn),不管他的理解是到位深刻,還是擦邊膚淺,那都是他個人的解讀,他在試著走近詩歌。如果在主觀理解的基礎上,他能得到教師有針對性的點撥和指導,那么他接下來的進一步鑒賞也必將會成為他個人的主動思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里,學生一直是處在一種主動自發(fā)的狀態(tài)中,學習效果就比只聽教師賞析要好。
上這一課的指導思想有些亂,是兩種教學思想在沖撞,既希望學生在課上充分發(fā)揮自主,想讓他們放開來談,適當加以引導推進,又沒有擺脫自己的舊觀念,總想把自己的一些既有結論給學生,拉著學生往自己的設計好模子里走。教什么和引導什么、學什么和還需掌握什么,這兩點在課上體現(xiàn)的不明顯。教師的引導作用沒有體現(xiàn)充分。
對于整合后的語文教學,不同文體的教學有什么特點,自己認識不清。比如帶思辨性的散文、文學色彩很濃的小說和科學知識偏重的文章的教學,在虛擬和現(xiàn)實課堂里教學的呈現(xiàn)方式和古代詩歌教學一樣嗎?如何充分的發(fā)揮虛擬和現(xiàn)實課堂相連接和優(yōu)勢,達到古代詩歌教學的最佳效果?這個“宋詞學習”的教學設計是否充分利用了二者結合的優(yōu)勢,還有沒有更好的設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好更多的收獲,我現(xiàn)在還沒有想明白。
【浣溪沙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浣溪沙》教案10-14
小學語文《浣溪沙》教學反思06-06
《浣溪沙》教案(精選16篇)11-29
《浣溪沙》教案精選15篇08-11
《浣溪沙》教案14篇09-22
《浣溪沙》教案精選14篇09-25
《浣溪沙》教案(15篇)08-02
《浣溪沙》教案設計08-17
《浣溪沙》教案(精選6篇)06-20
蘇軾《浣溪沙》教案設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