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蘭亭集序》素材挖掘與寫作運用
《蘭亭集序》,又題為《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蘭亭集序》素材挖掘與寫作運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蘭亭集序》素材挖掘與寫作運用
【素材清單】
《蘭亭集序》以淡雅自然的文字,清幽秀美的描寫,起伏跌宕的情思,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和會中諸人的觀感。從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狀態(tài),抒發(fā)了王羲之對死生的看法和高曠的宇宙情懷,并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
【寫作素材】
1、詩人以詩為東,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足以體現(xiàn)這一點。做禊事時,志同首合的老少詩人聚在蘭亭。這里天氣睛朗,空氣清新,環(huán)境更是幽美,但卻沒有“絲竹管弦之盛”,又何以為樂呢?憑“一觴一詠,暢敘幽情”達到了“信可樂也”的境界,足可見作詩是詩人引以為樂的趣事。通過景與事,感悟生命的短暫,體會到古人“死生亦大矣”的觀念。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消極地看待人生,他能做到歡樂有終,體現(xiàn)了他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2、暮春之初,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在鶯飛草長的季節(jié),蘭亭邊的小溪,蕩漾著詩意的漣漪,飄蕩著書法的粗獷。圣地會稽,詩文相遇,墨香飄逸,竹林蔥郁,溪水汩汩,把酒臨風,賦彩天地。只是俯仰之間,一切皆為陳跡,而你,在用一生的心血書寫自己。從小就拿住毛筆,為自己書寫華麗的篇章,先是墨池,而后墨溪,無數(shù)次洗筆之后狂草的墨跡,終于形成。風雨凄凄,世相迷離,錦繡河山,胸中聳立,《蘭亭集序》成了一代書法家的心跡。
【素材激活】
狼毫一揮是生命的舞動,硯紙是他的舞臺,滿載生命的厚重,揮灑如椽大筆,您書寫入木三分的霸氣;潑墨如浪的豪情,您成就墨染一方的壯舉。
您以江河為墨,以高山為筆,以蒼穹為紙,以大地為硯,仿佛吸納恒星之陽剛與星月的柔芒,他在剛?cè)岵惺嬲箓b骨柔腸;仿佛竊取驚雷之聲響與閃電的光亮,他在群星璀璨中初現(xiàn)鋒芒?缣┥椒(wěn)立,行如清冽之風,草如龍鳳舞動,嬌若驚龍,飄若浮云,筆底波瀾,書中骨筋。您人們真正了解什么是書法,他讓世界了解中國書法的偉大。
仰觀宇宙,俯察品類,恣情天地之間,放浪形骸之外。您用一支短竹將中華的筋骨與神奇定格方寸之上,醉臥蘭亭,醒嘆世事;他用一篇短序?qū)⑷松拿}絡(luò)與真諦陳置于字句之間。蘭亭雖已矣,但永不逝去的是《蘭亭集序》中最豪邁的一次舞動。您也為自己寫下了華麗的篇章。風雨凄凄,世相迷離,錦繡河山,胸中聳立,《蘭亭集序》定格成了一代書法家的心跡。
您,就是方寸展人生的一代書圣王羲之。
寫作運用
【適用話題】可用于“樂觀”“讓人生更精彩”“人生的信念”等寫作話題中。
【運用范例】
1、王羲之和陶淵明都生活在社會風氣與自己不和的年代,當時官場黑暗腐朽,許多人追求功名利祿,他們作為當時優(yōu)秀的知識分子,做出的選擇卻不一樣!短m亭集序》中寫道:“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迸辛水敃r清談、務(wù)虛的風氣。《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百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對黑暗的官場,他選擇了逃避。
對于他們來說,生活在與自己不和的社會環(huán)境中,就像人生活在困境中一樣,重要的是看我們?nèi)绾稳?yīng)對。很多人會被所處的環(huán)境改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原本是正直、善良的,但卻改變了,失去了本性。但也有許多人“出淤泥而不染”,在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中傲然挺立,與他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優(yōu)秀的人的品性不會因外部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生命是短暫的,不管環(huán)境如何惡劣,我們都要堅守信念、純潔美麗。讓自己的人生在腐朽的社會背景下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像大漠中的白楊,筆直地挺立,與風暴作斗爭。
保持自己的善良,堅定自己的信念,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2、“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惫防滋乇簧畹睦Ь潮频搅怂澜,開始了生與死的思考;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偉大的史學(xué)家司馬遷就在生死抉擇中作出了響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睎|晉文學(xué)家書法家王羲之,也強調(diào)“死生亦大矣”,為我們留下了他對生與死的思考。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有詩曰:“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鄙绬栴}歷來是中外文學(xué)家和哲學(xué)所關(guān)注的重要話題。
拓展:蘭亭集序賞析
公元353年,也就是永和九年,王羲之和當東晉的名土謝安諸人,相聚在浙江紹興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蘭亭,一齊做修禊的事,修禊是古代的一種習(xí)俗,據(jù)說,每年農(nóng)歷三月三日,人們?nèi)绻R水而祭的話,就能夠“除兇祥,去宿垢”《晉書·禮志》,文人雅集,自不免詩文唱和,不曾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次不經(jīng)意的“一觴一詠”,竟然誕生了一篇在中國藝術(shù)、文學(xué)和哲學(xué)史上產(chǎn)生深遠意義的名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提到《蘭亭集序》,人們首先想到書法,這篇被后人譽為“國之瑰寶”的書法藝術(shù)杰作,也堪稱一代“書圣”王羲之的巔峰之作,作者在宴酣之余,筆走靈蛇,兔起鶻落,一揮而就,篇中十七年“之”字,極盡變化之能事,洋洋灑灑,無一雷同。據(jù)云,他自此以后創(chuàng)作的作品再難其右,能夠說,《蘭亭集序》之于羲之,猶《廣陵散》之于嵆康,無論就個人,還是中國文化而言,都是不可無一,不能有二的曠世佳作,它是作者多年藝術(shù)素養(yǎng)厚積薄發(fā)和實踐創(chuàng)作天才靈感碰撞、交匯、融合的產(chǎn)物。令人遺憾的是,《蘭亭集序》的真跡,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輾轉(zhuǎn),最終落入了唐太宗手中,這位嗜字如命的貞觀天子,百年之后把它作為至愛帶入地下,此刻何處,已遙不可考了。
幸好,我們還有《蘭亭集序》文章可讀,這篇金石之文在文學(xué)上的價值堪與書法比美,二者交相輝映,使后世之人得以誦吟之,呤嘆之,懷想之,神往之……
《蘭亭集序》可是廖廖數(shù)百字,卻堪稱魏晉玄學(xué)散文的集大成者,它的文風澹泊自然,它的文筆清新幽雅,行文如“風行水上,略無沾滯”,又如深潭淺瀾,顯隱有致,王羲之舉重若輕,以蕭簡之筆發(fā)深婉感慨之聲,令人讀之唏噓不已,同時也給讀者極大的審美享受。
除了文學(xué),我更欣賞文中所展示的風雅文化之美,蘭亭之集,既是名士宴游之集,也更是魏晉風度,名士風流的集中展示,透過聚會的盛況,我們能夠深深感受到風雅文化的陶冶,文章雖無一字提雅,而又無一句不雅:雅景、雅人、雅事、雅懷,真可謂“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但,這一切并不是文章的主旨。
《蘭亭集序》最重要的一點,是經(jīng)過宴游之樂的渲染、鋪墊來引發(fā)自我對生命本體的思考,通篇迷漫著人生難再,如電如霧,似幻似真,不可預(yù)知,不可挽留的無奈和無助的情緒。縱觀歷史,古往今來,也不知有多少圣人賢者對人生的終極意義有過這樣或那樣的求索,但似乎都沒有一種完美的答案,唯一的相同,那就是:人生永遠應(yīng)對變化,永遠帶著遺憾,這是問題,也是答案,卻永遠無法解決,王羲之說:“后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悲夫!”也許,思考的本身就是意義的全部,且讓我們細細的賞玩: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鍥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起首以疏淡之筆輕輕點題,直言聚會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由。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好一處風景!由遠及近,由靜而動,突出景致的闊、幽、清,俗話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保忻谰叭缢,“不有雅詩,何申雅懷?”為下文感慨伏筆。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在彎曲的流水上放上漆制酒杯,杯中注滿酒,讓酒杯順流而下,與會的文人分散坐在流水邊,酒杯流到誰前面,誰就取飲賦詩,這是何等雅事!又是何等趣事!真如神仙中人,不帶半點煙火之氣,恨不生此時,適此地,而逢其事也,唯其盛宴如斯,而又盛筵難再,為下文感慨再伏筆。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信可樂”三字將宴游之樂渲染達至高潮,正所謂“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下段筆鋒陡轉(zhuǎn),直抒胸臆。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一樣,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近,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廖瘳數(shù)語,引出了對生命本體的思考,他說:人這一輩子啊,真是短暫,有的人相見言歡,在一室之內(nèi)抒發(fā)人生的抱負,有的人寄情山水,過著放縱無羈的生活,雖然他們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可是,當他們沉醉其中的時候,真的不明白自我正一天天老去啊,等到有一天,突然對熱愛的東西產(chǎn)生了厭倦,情隨事遷,不免會發(fā)生感慨,不知自我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而人生短暫,一下子就到了盡頭,一切都歸于空無,想到那里,真是讓人傷感!
這段話讓我想起蘇東坡的一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雪上偶爾留趾爪,鴻飛哪復(fù)計東西!”不是嗎?人生真的是一個無法預(yù)知,無法停留,無法回頭的漂泊之旅,所有的悲歡得失如前水復(fù)后水,古今相續(xù)流,所有的人都無法跳出這個輪回,所以,他之后說: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悲夫!”
應(yīng)對匆匆流逝的光陰,人們除了感慨人生的無常之外,又還能做些什么呢?想起這些,真讓人悲痛!也許,也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忘懷得失。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千載之下,會有人看了這篇文章,發(fā)出如我相同的感慨。
嗚呼,“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蘭亭美景和那些宴游的人都已成過眼云煙,唯有這篇序言,仍帶給后人長久的思索。
我最終發(fā)現(xiàn),羲之先生一天也沒離開我們啊!
【《蘭亭集序》素材挖掘與寫作運用】相關(guān)文章:
蜀道難素材挖掘與寫作運用04-14
蘭亭集序的詞類運用04-03
蘭亭集序虛詞運用04-20
《蘭亭集序》素材拓展03-29
《蘭亭集序》語言風格與寫作特色04-15
高一語文《蘭亭集序》寫作特色05-16
歷史人物類寫作素材之陶淵明06-11
蘭亭集序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