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示兒教子詩
陸游,南宋詩人,他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高尚品格,八百多年來一直深深地激勵著后人。陸游十分注重家風教育,他的教子詩詞,是陸游一生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飽含著一個慈祥父祖對子孫們的濃濃親情、深深愛意。陸游教育孩子的詩詞最著名的當屬《示兒》,大家是否閱讀學習了解了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陸游示兒教子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示兒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原文: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guān)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我!
注釋
1.示兒:寫給兒子們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來。在蘇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詩第一句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為“死去原知萬事空”,因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響本詩的意境,尚有爭議。人教版等教材多為“元”,不常用通假字。
3.萬事空:什么也沒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傷
6.九州:這里代指宋代的中國。古代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國。
7.同:統(tǒng)一。
8.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9.北定:將北方平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區(qū)。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無忘:不要忘記。
13.乃翁: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
賞析1
此詩是陸游愛國詩中的又一首名篇。陸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爭,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從詩中可以領(lǐng)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光復舊物的信念,對抗戰(zhàn)事業(yè)具有必勝的信心。題目是《示兒》,相當于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詩人在寫此詩的十一年以前,嘆息過“死前恨不見中原”,在熱烈地期待著舊業(yè)的光復。直到臨終之際,詩人仍然抱有這樣堅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敵部隊要揮戈北上,趕走敵人,收復失地,平定中原。這對于詩人自己,當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兒孫們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當皇朝的軍隊收復中原的時候,不要忘記把“北定中原”這個大好的消息告訴詩人,以求了結(jié)一樁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就什么都沒有了,萬事皆空,用不著牽掛了,從中體會詩人那種悲哀凄涼之心情。但從詩人的情感流向來看,有著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萬事空”這話看來平常,但就全詩來說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現(xiàn)了詩人生死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襯作用!霸、“空”二字更加強勁有力,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描寫詩人的悲愴心境。此句詩意是詩人向兒子們交代他至死也無法排除的極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而深深感到遺憾。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統(tǒng)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為“不見九州同”!氨币拿俗稚羁谭从沉嗽娙藘(nèi)心的悲哀、遺感之情。
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詩人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diào)便由悲痛轉(zhuǎn)化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zhuǎn),無奈自己已經(jīng)看不到祖國統(tǒng)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你的父親。表達的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悲壯的心愿,充分體現(xiàn)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
此詩“悲壯沉痛”、“可泣鬼神”,歌頌陸游愛國精神光照千秋。用筆曲折,行文多變,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yè)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yè)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diào)是激昂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賞析2
《示兒》(六年制第十二冊)寫于嘉定三年(1210年)春。當時陸游已是89歲高齡了,是重病在床時寫給兒子看的一首絕筆詩,也是遺囑。這首詩,意境高遠,情感濃郁,至今仍放射著燭照天地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光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這兩句寫詩人臨終前的心情。人死之后,形神俱無,萬事皆空,無牽無掛了,但詩人偏有一樁橫亙心頭留于死后的悲事:但悲不見九州同。這句表明,詩人在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他不悲;在即將與家人永別的時候,他也不悲,而只悲不見九州同。中原淪落敵手,祖國山河破碎,淪陷區(qū)人民慘遭蹂躪,才是他心中唯一悲傷的事情。九州原本是同的,如今不同了,是誰使它不同的?又為何至今仍然不見它同的跡象?悲中含憤,悲憤之情,溢于言表。其中既充滿對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又包含對屈辱求和、偏安江左的南宋王朝的不滿和譴責。這種拳拳愛國之心,殷殷愛民之情,感動天地,蕩人心懷。在濤人的眼里和心里,九州是至上的,人民是至親的,外敵是可恨的,屈辱求和是可卑的!句中的一個但字,突出了詩人完全以國事為念,而置家事于九霄的寬廣高潔的情懷,悲中見壯,既催人淚下,又令人振奮。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人早在11年前的病中就嘆息過:死前恨不見中原,于今這種期盼收復中原的心情更加強烈。詩人知道,收復中原,自己是看不到了,但他相信,中原總有一天會收復的。因此,他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宋朝軍隊收復中原的那一天,你們在家祭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把這一勝利的消息告訴給你們在九泉之下的父親!一個定字,表明他對收復中原的堅信不疑,對九州統(tǒng)一滿懷信心,并深切地表述,自己身前不見九州同,遺恨終身,死不瞑目,只有收復了中原,九州統(tǒng)一了,洗盡了國恥,才會含笑于九泉之下。詩人對祖國對人民的感情,是何等之深,何等之真,何等之濃,已經(jīng)到了死而不已的程度廠!家祭本來是家庭一般的祭祖習俗,但在詩人的筆下,卻把它變成收復中原的祝捷活動,這實在是一個異乎尋常而又別開生面的具有積極
意義的家庭祭奠。它感人至深地反映了詩人熾熱、深沉的愛國真情。
陸游以詩教子
詩翁陸游有六子一女,他熱愛子女,常常寫詩勸勉和教育他們?nèi)绾巫鋈恕?/p>
其中教育子女要愛國,這是陸游詩教的主要基調(diào)!八廊ピf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边@首陸游臨終前的《示兒》詩,是詩人教育子女的絕唱。
“聞義貴與徙,見賢思與齊。食嘗甘脫粟,起不待雞鳴。蕭索園官菜,酸寒太學齏。時時語兒子,未用厭鋤犁!边@是陸游的另一首《示兒》詩,詩中要求子女在道德修養(yǎng)上要高標準,在生活待遇上應低要求。
此外,陸游還寫詩指導子女如何學習。例如《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弊禹彩顷懹巫钚〉膬鹤,詩翁教導他做學問要從小狠下功夫,竭盡全力,堅持不懈,同時更要注意親自實踐,這樣才能有所收益和成就。
晚年休閑在家的陸游,在一首長達三十二行的《送子龍赴吉州掾》詩中,告誡為吏的二兒子要為官清廉自守(“但飲吉州水,一錢亦分明”),要過清貧生活(“衣穿聽露肘,履破從見趾”)等等。
陸游的詩教同他的身教一樣,行之有效。他83歲那年,濠州(今安徽鳳陽)受到金兵的進攻,當時在那里任通判的長子,直接參加了抗金斗爭。陸游“出仕三十年,不殖一產(chǎn)金”,先后當了三十年的官,不增加一點私自的金錢財產(chǎn)。同樣,他的四個出仕的兒子,都能為官清廉,替老百姓辦實事。陸游晚年閑居山陰時,生活清淡貧困,足見其言行一致,為子女作出了榜樣。
【陸游示兒教子詩】相關(guān)文章:
陸游愛國的詩示兒11-08
《示兒》陸游賞析10-16
陸游的《示兒》教案12-07
陸游《示兒》古詩賞析11-21
陸游故事示兒賞析11-18
陸游:示兒-小學古詩大全11-09
《示兒》陸游賞析(7篇)10-17
《示兒》陸游賞析7篇10-17
陸游示兒原文及賞析03-26
陸游示兒原文及賞析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