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于1925年晚秋所寫,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下面是與大家分享的教學反思!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
通過《沁園春·長沙》的教學,我從以下方面對自己的教學作一個完整的反思,以便更好的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及時調整,讓學生更好學習。
從學生來說,這部分需要學生有浪漫思維,和鍛煉相應大膽想象的能力,鑒于以前有接觸過類似的詞的形式,學生上課很有激情,鑒于我本著上詩詞時教師應當充當學生朗讀的教練,而不僅只是傳授知識的先生,所以學生尤其以課堂誦讀最為值得贊揚。在這個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具體如下:
1、除了朗讀、模仿教師的范讀,學生的活動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師提問的層面上。不能說這種活動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問題階段的活動是非自主的。依據(jù)平時的教學實踐,我也幾乎認定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的探究價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設想由此來組織課堂教學。
2、從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學生能認同自己研讀教材的結論,而不認為學生具備自主完成較高層次的研讀的知識儲備。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學生課堂活動的基本表征是學生的表達,比如提出疑問,討論問題,展示議論或獨立思考的結果,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等等。而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我也沒有讓學生用較多的課外學習(如查尋背景材料)彌補這種不足,所以課堂上學生的活動似乎難以展開,教師仍扮演了主角。
3、從形式上看,本節(jié)課學生的群體活動就是朗讀。由于對時間因素的考慮和對獨立思考的重視,我并沒有強調合作(討論),于是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更多地表現(xiàn)為“一對一”的問答。但我仍以為自己較好地引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沖突,雖然問題的解決較多地借助了教師的講解和總結。
再從課本上來說的話,有幾點反思:
1、問題設計遵循了整體把握文本的原則,力圖使學生經(jīng)歷從整體到局部的閱讀過程。提問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層次感。
2、鑒于作品作為詞的文體特點,仍關注了一些難點詞句。沁(qìn) 湘(xiāng) 碧(bì) 舸(gě) 擊(jī) 霜(shuāng) 廓(kuò) 浮(fú) 遒(qiú)
3、備課時也把介紹意象和“詩品取決于人品”的論點定為教學目標,
意在豐富學生詩詞鑒賞的基本知識。這些知識對提高學生鑒賞水平應該說是大有裨益的。具體操作過程也引發(fā)了有價值的比較閱讀。
最終的落腳點還是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青年時代的偉大抱負和革命情懷,學習作者的革命精神。 2.繼續(xù)訓練詩詞的閱讀方法與技巧
3.圍繞考綱知識要點,進一步加強全方位的訓練。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05-27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11-12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09-29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10-01
【優(yōu)秀】《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05-29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通用)06-20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10篇)08-25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精選12篇)08-28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7篇09-17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精選13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