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閱讀答案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鞏固所學知識。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石潭記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1
文言文閱讀。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伐竹取道()
。2)佁然不動()
。4)其岸勢犬牙差互()
2.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心樂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過清(因為)
D.乃記之而去(于是,就)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來可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四段寫出了小石潭怎樣的氛圍?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向西(2)砍伐(3)呆呆的樣子(4)參差不齊
2.A
3.(1)(魚兒)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快樂。
(2)(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4.寫出了小石潭幽深泠寂的'氛圍,表現(xiàn)了作者孤獨憂傷(痛苦)的心情。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2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乙】觀第五泄①記(節(jié)選)
袁宏道
從山門右折,得石徑。數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疾趨度石罅②,瀑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③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游人坐欹⑥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恍惚。
注①第五泄:第五級瀑布。在今浙江諸暨境內,此處有五大瀑布,當地人稱瀑布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旅游勝地。②罅(xià):縫隙,裂隙。③掉:搖動。④怒石橫激:突兀的巖石橫攔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轉折。⑥欹(qī):斜靠。
1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1)日光下澈( ) (2)其岸勢犬牙差互( )
(3)疾趨度石罅( )(4)山行之極觀也( )
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1)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2)數步,聞疾雷聲,心悸。
16.請從【甲】【乙】兩段文字中各找出一個表現(xiàn)水的特點的字。(2分)
(1)《小石潭記》:
(2)《觀第五泄記》:
17.兩篇選文,讓我們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氣勢,其中分別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zhí)钊胂卤怼?4分)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3
文言文閱讀
【甲】①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谔段髂隙,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ü(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①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谝姖O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ü(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10.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皆若空游無所依 依:依托。
B.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斗:北斗星。
C.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交通:互相通達。
D.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要:通“邀”,邀請。
1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同“乃記之而去”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 B.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肚锼
C.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 D.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傷仲永》
12.下列對文段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甲文“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睆膫让婕右院嫱,突出潭水的'清澈。
B.從乙文“不足為外人道也!币痪淇梢钥闯,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打擾這里的生活。
C.甲乙兩文都寫作者仕途上遭受挫折,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是一樣的。
D.從表達方式上看,甲文第②段側重于描寫,乙文第②段側重于敘述。
參考答案
10.B 11.D 12.C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4
、購男∏鹞餍羞M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厶段髂隙,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軓奶渡希拿嬷駱洵h(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萃握撸簠俏淞,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隔篁竹( )
、趨⒉钆鳎 )
③佁然不動( )
、軅m爾遠逝( )
⑤往來翕忽( )
2.解釋下列加粗詞。
、偬吨恤~可百許頭( )
、谌啦罨ィ )
、垭`而從者( )
3.下列句中的“以”字含義是“因為”的有( )
A.全石以為底
B.卷石底以出
C.以其境過清
D.因以為號焉
4.把下列句子譯成白話文。
、俣氛凵咝,明滅可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谄嗌窈牵膼碛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第①—④段依次寫了發(fā)現(xiàn)小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潭中氣氛。
6.作者初見小石潭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游覽到最后,作者的心情起了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條橫線可填入原文句子),這種心情的變化說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huánɡ ②cēn cī ③yǐ ④chù ⑤xī
2.①大概,大約 ②互相交錯③隨從
3.C
4.①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
、谛纳衿鄾,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5.潭中景物、小溪源流
6. 心樂之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憂傷凄苦)
說明了作者志向難酬,覺得觸景生情。小石潭肅森的氣氛,促發(fā)了作者內心的陷痛,以夜不可留,含蓄地概述了作者求解脫的憂慮心情,這是作者被貶后傷感的曲折反映。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5
【甲文】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乙文】①泰定元年冬,予與客張子約、陳叔夏復來雁山,從兩家僮。冬日妍燠②,黃葉布地?托型娚奖笨诹⑹,髡③然如浮屠氏④。時落日正射東南山,山氣盡紫。鳥相呼如歸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腳空嵌⑤,類腐木根。檐端有小樹長尺許,倒掛絕壁上,葉著霜正紅,絕可愛。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沒,白云西來如流水;風吹橡栗墮瓦上,轉射巖下小屋,從瓴⑥中出,擊地上積葉,鏗鏜⑦宛轉,殆非世間金石音。燈下相顧,蒼然無語。夜將半,設兩榻對臥,子約沾醉⑧,比曉,猶呼其門生,不知巖下宿也。
【注釋】①選自《五峰集》。作者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學家。②妍燠,暖和。③髡,古代剃去男子頭發(fā)的刑罰。④浮屠氏,和尚,今譯佛陀。⑤空嵌,孔竅玲瓏剔透的樣子。⑥瓴,瓦溝。⑦鏗鏜,這里指橡栗落在積葉上的聲音。⑧沾醉,大醉。
1.解釋下面加點詞語。(2分)
、俑趔蛑:
、诙氛凵咝:
、蹚膬杉屹:
④小樹長尺許:
、荼葧:
2.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倨嗌窈,悄愴幽邃。
、诳托型娚奖笨诹⑹杖蝗绺⊥朗。
3.下列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2分)
A.甲文中日光下徹,影布石上往來翕忽從側面描寫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B.乙文除了描寫景美之外,還寫到了子約的醉態(tài),表現(xiàn)了人的性情之美。
C.甲文按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的思路寫景;乙文交代了空間的變化,但主要采用的.是時間順序。
D.甲文動靜結合,畫線句將石潭靜景展露無遺,富有色彩美、諧調美。乙文形象生動,畫線句繪聲繪色地描繪了橡栗落地三級跳的過程,妙趣橫生。4.兩篇文章分別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附答案】1.(2分)①成林的竹子(竹林);②像蛇爬行那樣彎曲;③使跟從,帶領;④小樹高一尺左右(小樹一尺來高);⑤等到。2(4分)①使人感到心神凄楚,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②路上,(兩位)客人看見北面山口立著一塊石頭,光禿禿的,很像一個和尚。3.(2分)D.4.(4分)甲文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以及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心緒,乙文表達了作者縱情山水、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譯文】泰定元年的冬天,我與客人張子約、陳叔夏帶著兩個仆人又來到雁山。冬天天氣暖和,黃葉布滿大地。兩位客人看見北面山口立著一塊石頭,很像一個和尚。這時落日直射在東南山上,山中盡顯紫氣。鳥兒猶如趕著回家的人一樣彼此呼喚,一道進入石梁過夜。石梁拔地而起,向上看,就像有架大梯子靠在房檐;向下是一中空的石梁洞,其中可以容納千人;地上石梯玲瓏剔透,就像腐木的根。石檐的外端有一棵只有一尺來高的小樹,倒掛在絕壁上,樹葉因為霜的關系變成紅色,十分可愛。石梁下有一石梁寺,寺中的僧人沏茶端酒,主人和客人都喝醉了。月亮消失了,白云如流水般從西面飄來;風將橡栗吹落到瓦上,又彈到巖石下小屋上,從瓦溝上迸出,擊中地上的落葉,發(fā)出咚咚的聲音,幾乎不像世間敲擊金屬石頭的聲音。點燈對望,沒有話說。午夜來到,架起兩張床,面對面躺著,子約已大醉,等到天亮,還在喚他的仆人,不知道他的仆人已經睡在了巖石下面了。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6
閱讀下文,完成第6-10題。(14分)
【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乙】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1],竟為雨雪所阻。然萬竹中雪子敲戛[2],錚錚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卷書,亦復有少趣。自嘆每有欲往,輒復不遂。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魯直所謂﹕無處不可寄一夢也。
――袁中道《游居柿錄》
作品注釋
[1]沙市:在湖北江陵縣東南十五里長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稱雪子。[3]流行:遠行。坎止:靜止。
6、【甲】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文學家_____(人名)。(2分)
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①潭中魚可百許頭( ) ②明滅可見( )
、廴沃眩 ) ④輒復不遂( )
8、翻譯下列句子。(4分)
、倨浒秳萑啦罨,不可知其源。
②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所阻。
9、甲文潭中魚皆若空游無所依從側面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
乙文萬竹中雪子敲戛錚錚有聲反襯了________________。 (2分)
10、甲乙兩文表現(xiàn)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
乙文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6.答案:唐朝 柳宗元 評分:每空1分,共2分。
7.答案:①大約 ②顯現(xiàn),看得見 ③它 ④就評分:每小題1分,共4分。
8.答案:①它的.岸勢像犬牙那樣互相交錯,不能知道它的源頭在哪里。
、谖耶敃r想乘船到湖北沙市去,竟然被下大雪所阻擋。
評分:每小題2分,共4分。翻譯正確,語言通順即可。
9.答案:潭水的清澈透明 夜的寂靜評分:每空1分,共2分。
10.答案:甲文表現(xiàn)的是孤寂、憂傷,乙文表現(xiàn)的是達觀、超脫。評分:每空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7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橫線字詞。
。1)魚可百許頭
。2)斗折蛇行
(3)凄神寒骨
。4)以其境過清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本文按游覽順序來寫景,請將有關作者行蹤的語句摘錄在下面的橫線上。
4.文中先后出現(xiàn)了兩個“樂”字,卻又以“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收篇,你認為這樣寫矛盾嗎?請結合寫作背景說說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詞在文中的意思。
(1)蒙絡搖綴
。2)為坻
(3)日光下徹
。4)悄愴幽邃
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出現(xiàn)兩個“樂”字,是什么給作者帶來了這短暫的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拋開作者的憂愁,小石潭是一處絕妙的景致。認真閱讀文章,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許多令人難忘的景點。選擇其中的一個景點,為之擬一個富有情趣的名字,把它填在表格中,并寫出你題這個名的文字依據。
景點名 文字依據
例聽水徑 聞水聲 如鳴佩環(huán)
9.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語。
。1)下見小潭
。2)潭中魚可百許頭
。3)怡然不動
。4)皆若空游無所依
10.第二段中寫的是游魚,實際上也是在寫潭水。請用兩個四字短語分別概括潭水和游魚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請把這段文字中表明作者心情愉快的句子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可:大約(2)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3)凄:使……凄涼(4)以:因。
2.(1)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著,纏繞著,搖動著,連綴著,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2)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3.“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乃記之而去”
4.這樣寫并不矛盾。文中兩次寫樂,一次是聽到水聲心生愛意而“樂”,一次是看到游泳魚似在和游人逗樂而樂。但這種樂是轉瞬即逝的被貶的柳宗元內心是寂寞悲涼的,再美的山水風光也難以排遣他內心的凄愴,所以寂寥無人的小石潭只會讓他覺得不可久居。
5.(1)纏繞(2)水中高地(3)直射(4)深
6.從潭的西南望過去,溪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
7.水聲悅耳 游魚逗人
8.不設統(tǒng)一答案。示例:觀魚臺 “潭中魚可百許頭”一段。
9.(1)向下,往下(2)表示約數(3)呆呆的樣子(4)依靠
10.潭水:清澈見底;游魚:怡然自樂。
12.作者當時的心情是愉悅的。依據是“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8
文言文閱讀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小題1】解釋下面劃線的詞。(2分)
①雖乘奔御風( )
②飛漱其間( )
、蹃倘徊粍 ( )
、芏氛凵咝校 )
【小題2】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僮苑峭の缫狗,不見曦月。
、谇鄻浯渎山j搖綴,參差披拂。
【小題3】這兩篇文章都寫到了水,小石潭中的水和三峽的水各有什么特點?(2分)
【小題4】兩篇選文都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試各舉一例賞析。(4分)
答案
【小題1】①即使②急流沖蕩③呆呆的樣子④像北斗星那樣(每小題0.5分,共2分)
【小題2】①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2分)。
、谇嗍[的樹,翠綠的藤蔓,(樹枝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2分)。
【小題3】小石潭中的水是空明澄澈(1分);三峽的水春冬之時是清澈的,夏季的時候是水勢疾速(1分)。
【小題4】《小石潭記》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運用側面描寫,通過潭中游魚若空游寫出了潭水空明澄澈的特點(2分);《三峽》中“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運用側面描寫寫出三峽的水夏季水勢猛,水流疾速的特點(2分)。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①“雖”是個多義詞,在這里是“即使”的意思;在“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中是“雖然”的意思。②“飛漱”在這里是“飛瀉、沖蕩”的意思。③“怡然”中的“然”是“……的樣子”的意思,“怡然”就是“愣住的樣子”。④“斗”在這里是“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那樣”,在現(xiàn)代漢語中“斗”的意思有很多,如“斗智”中的“斗”就是“比賽勝負,爭勝”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字詞的意思的能力。
點評: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據多?疾榈脑~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然仍以課文下面的注解為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并做到重點突破,對于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①句中的'關鍵詞有“自(這里是如果的意思)”,不能與“自三峽七百里中”中的“自(在)”意思相混!巴の纾ㄕ纾薄耙狗郑ò胍梗薄瓣兀ㄟ@里指太陽)”;②句中的關鍵詞有“翠蔓(翠綠的莖蔓)”,“蒙絡(覆蓋纏繞)”,“搖綴(搖動連接)”,“參差(參差不齊)”,“披拂(隨風飄拂)”等。另外,①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運用了互文,理解時要按照“自非亭午,不見曦;自非夜分,不見月”的結構理解。最后把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翻譯語句的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翻譯的標準是三個字:信、達、雅。對于學生而言,能達到前兩個標準“信”(準確無誤)和“達”(通順流暢)就很不錯了。因為中考要求文言翻譯要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對關鍵詞語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斷要求較高。
【小題3】試題分析:從“水尤清洌”及“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可以看出小石潭中的水是空明澄澈。從“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及“ 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可以看出三峽的水夏季的時候是水勢迅猛、疾速;從“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可以看出三峽的水春冬之時是清澈的。
考點:本題考查梳理、提煉、概括閱讀信息的能力。
點評:這類題目要整體理解選文,到問題出現(xiàn)的語段去尋找答案,能用原文語句回答則用原文語句回答,也有的要提取原句的一部分,具體情況根據問題和選文內容而定。
【小題4】試題分析: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是指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繪來表現(xiàn)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描寫對象進行刻畫描繪。如:《三峽》中“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運用了景物描寫的寫法與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表現(xiàn)了三峽山的綿延高大峽長嶺連的特點,從側面描寫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狹窄;《小石潭記》中的第二段,整段話沒有一個字正面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側面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潭水的清澈。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章側面描寫語句的能力。
點評:這類綜合題,首先要認真閱讀選文內容,找出側面描寫的語句,然后再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賞析。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9
閱讀并回答問題。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不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本文第一段描寫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________的手法;第二段寫潭水和游魚,則變換為_________的手法;第三段寫潭水來源及岸勢,多用_________辭格,摹形狀貌,形象逼真。
2.文中描寫小石潭的_________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_________的特點,全文寓情于景,抒發(fā)了作者在寂寞處境中_________的情感。
3.作者為什么將這個無名小水潭命名為“小石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樣的'?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是在潭的哪個方位?依據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移步換景;定點特寫;比喻
2.山石、潭水、樹蔓、游魚、溪流、岸勢;清幽、明麗、深遠;悲涼凄苦
3.因為這個小水潭完全是由各種形態(tài)的石頭圍出的池潭:“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4.小石潭的溪水是由西南流向東北;作者觀賞景物時站在小石潭的東北方向;依據是:“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
5.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畫龍點睛的句子。它虛實相生,由景生情,抒發(fā)作者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10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元結《右溪記》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以其境過清________________
。2)不可名狀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異竹,垂陰相蔭。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文各從什么角度寫出了水怎樣的特點?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文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試舉一例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因為(2)說出
2.(1)(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2)美好的樹木與奇異的'山竹投下的陰影互相掩映。
3.甲文:清澈透明側面(間接)描寫。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寫。
4.借景抒情。如甲文通過描寫小石潭幽美、凄寒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孤寂悲涼的心情。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11
【甲】小石潭記
唐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石鐘山記
宋蘇軾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閑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螳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B.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C.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D.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布:投映
B.斗折蛇行,明滅可見蛇:像蛇一樣
C.而此獨以鐘名名:名字
D.自以為得其實實:真相
10.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3分)
A.甲文是作者柳宗元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后,被貶到湖南永州,為排解內心苦悶,探山訪水而寫的一篇精短游記。
B.乙文以游蹤為順序,先交代作者夜游石鐘山的原因,再抓住景物的特點,生動再現(xiàn)了作者月夜獨游石鐘山時的見聞和獨特感受。
C.甲文在景物描寫中巧妙傳達出作者情感的變化:聽見水聲的高興——發(fā)現(xiàn)小潭的欣喜——欣賞美景的愉悅——難耐凄清的悲傷。
D.雖然都是游記,但兩文在寫法上卻各有千秋。甲文記敘和描寫相結合,融情于景;乙文重在明理,以記敘、描寫和議論為主。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句子。(8分)
。1)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4分)
(2)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4分)
參考答案:
8.(3分)A
9.(3分)C【解析】名:命名
10.(3分)B【解析】“以游蹤為順序”說法不準確;“獨游”與原文不符合。
11.(8分)
(1)(4分)因為(認為)小石潭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就記下這番景致離開了。(“清”“居”“去”各1分,句意1分。)
(2)(4分)現(xiàn)在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更何況是石頭呢?(“置”“雖”“鳴”各1分,句意1分。)
【解答】
。8)本題考查學生的斷句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根據句意進行分析。句意為:船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著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清風水波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故斷為: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故選:A。
(9)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
ABD.正確;
C.有誤,名:命名。
故選:C。
。10)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問題,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題。
ABD.正確;
B.有誤,“以游蹤為順序”說法不準確;“獨游”與原文不符合。
故選:B。
。11)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僦攸c詞:以,因為。居,停留。乃,于是,就。而,表承接關系。句意:因為(認為)小石潭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就記下這番景致離開了。
、谥攸c詞:以,把。置,放。雖,即使。句意:現(xiàn)在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更何況是石頭呢?
【參考譯文】
【甲】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心里為之高興?车怪褡,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四面環(huán)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做恕己,一個叫做奉壹。
【乙】《水經》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里!贬B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后能發(fā)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的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看到所說的石鐘山。廟里的和尚讓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fā)出聲響,我當然覺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蘇邁坐著小船到斷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傾斜地立著,有千尺之高,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擊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云霄間發(fā)出磔磔聲響;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聲音洪亮像不斷地敲鐘擊鼓。船夫很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縫隙,不知它們有多深,細微的水波涌進那里面,水波激蕩因而發(fā)出這種聲音。船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著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清風水波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于是我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沒有欺騙我!”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聽,只憑主觀臆斷去猜測它的有或沒有,可以嗎?酈道元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描述它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沒有誰能知道;漁人和船夫,雖然知道石鐘山命名的真相卻不能用文字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然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石鐘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記下以上的經過,嘆惜酈道元的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12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么特點?用的.什么寫法?好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畫出文中的比喻句,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為何說小溪的“明滅可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開頭說“心樂之”,為什么在第四段又寫“悄愴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發(fā)現(xiàn)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圍氣氛。
2、清、澄。側面描寫,通過寫游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無一字寫水,但無處不在寫水。
3、比喻句如“斗折蛇行”“其岸勢犬牙差互”等,分析表達效果略。
4、因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吹靡姷囊欢嗡娣从持旃庠朴,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
5、因為作者參與改革失敗后被貶,心中憤懣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調。寄情山水是為了擺脫這種心情,但歡樂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13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谔吨恤~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厶段髂隙,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茏渡希拿嬷駱洵h(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萃握撸簠俏淞,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冊)
19.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判臉分 ⑵其岸勢犬牙差互⑶以其境過清⑷乃記之而去
20.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⑴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⑵凄神寒骨,悄愴幽邃。21.第②段寫游魚和潭水。描寫游魚,除了正面描寫,還采用了▲的手法,寫出了游魚的自由快樂,表現(xiàn)了作者快樂的心情。描寫潭水,抓住了潭水的▲特點。
22.作者游覽小石潭過程中的心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并簡析其變化原因。
參考答案:
19.(2分)⑴樂:以……為樂(感到快樂) ⑵犬牙:像犬牙那樣 ⑶清:凄清(清冷) ⑷去:離開評分說明:每小題0.5分。20.(2分)⑴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⑵(這樣的環(huán)境)使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評分說明:一句1分,譯文大意正確即可。
21.(2分)定點特寫或動靜結合;清澈。評分說明:一空1分。
22.(2分)心情變化:由游覽之初的“樂”到離去之時的“憂”或“悲”。變化原因:當時的柳宗元遭到貶謫,心情是悲苦的。游覽山水本是為了排遣心中抑郁之情,但這種山水之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便會油然而生。
評分說明:每問1分,意近即可。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14
。祝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ü(jié)選自《小石潭記》)
(乙)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葑釉唬鹤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ā肚f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潭中魚可百許頭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B.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C.皆若空游無所依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D.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10.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甲文以動靜結合寫魚似與游者相樂,乙文以 出游從容體現(xiàn)魚之樂,其用意都是借魚樂來抒發(fā)作者愉悅的心情。
B. 甲乙兩文都寫了人在游賞自然風景時的感受,但甲文側重寫景,寓情于景 。乙文則以景切入,重點在寫人記事,刻畫人物形象。
C. 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莊子對外界的認識都帶有欣賞的態(tài)度,善于將主觀的情意發(fā)揮到外物上來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他們都具有藝術家的風貌。
D. 甲乙兩文都用了對比。甲文以作者先樂后憂的.對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歡樂只是暫時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調。乙文以莊子和惠子認知態(tài)度的對比,反映了這對朋友因共同好辯而擁有的生活情趣。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牌浒秳萑啦罨ィ豢芍湓础
、谱庸谭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參考答案:
9.(3分)D
10.(3分)A
11.(4分)(評分說明:關鍵詞有一個詞沒解釋到位扣1分)
(1)(2分)那石岸的形狀象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關鍵詞:犬牙、差互)
。2)(2分)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P鍵詞:固、全)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15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乙】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翁忽,似與游者相樂。
。1)下列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順流而下)
B.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表示數目不確定)
C.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雖然)
D.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穿過,透)
(2)【甲】文段中與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翻譯下列句子。
、僮匀龒{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譯文:
、趥m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譯文:
。4)甲、乙兩文都寫到了水,但特點不同,【甲】文段水的特點是:;【乙】文段水的特點是:
【解答】(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
ABD.正確;
C.有誤,雖:即使。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能力!俺o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意思是: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該句寫出了船行之快!坝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的意思是: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快馬,也不如船快。該句也寫出了船行之快。所以這兩個句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3)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僦攸c詞:自,在、從。略無,毫無,完全沒有。闕,通“缺”,缺口,空隙。句意: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
、谥攸c詞:俶爾,忽然。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句意: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
(4)本題考查比較閱讀能力,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容。根據具體內容分析。【甲】文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寫水大,“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寫水流急!疽摇课闹械摹敖匀艨沼螣o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寫出了水的清澈。
答案:
。1)C;
(2)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①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②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
。4)水勢大、水流急;清澈。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07-05
小石潭記閱讀及答案10-02
小石潭記閱讀及答案10-07
《小石潭記》的閱讀及答案08-03
閱讀答案《小石潭記》08-08
《小石潭記》課文閱讀答案10-24
《小石潭記》閱讀練習與答案09-12
《小石潭記》的閱讀答案解析09-08
《小石潭記》閱讀附答案08-25
《小石潭記》閱讀練習答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