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游丹霞記文言文翻譯
在現(xiàn)實學習生活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jīng)背過的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游丹霞記文言文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游丹霞記
甲辰春暮,余至東粵,聞仁化有丹霞之勝,遂泊五馬峰下,另買小舟,沿江往探。山皆突起平地,有橫皴,無直理,一層至千萬層,箍圍不斷。疑嶺南近海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紋耶?尤奇者,左窗相見,別矣,右窗又來;前艙相見,別矣,后艙又來。山追客耶,客戀山耶?舛午惝恍,不可思議。
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見絕壁無蹊徑,惟山脅裂一縫如斜鋸開。人側身入,良久得路。攀鐵索升,別一天地。借松根作坡級,天然高下,絕不滑履;無級處則鑿崖石而為之,細數(shù)得三百級。到闌天門最隘,僅容一客,上橫鐵板為啟閉,一夫持矛,鳥飛不上。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闊,鑿崖作溝,引水僧廚,甚巧。有僧塔在懸崖下,崖張高冪吞覆之。其前群嶺環(huán)拱,如萬國侯伯執(zhí)玉帛來朝,間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鴟張蠻舞者。
余宿靜觀樓。山千仞銜窗而立,壓人魂魄,夢亦覺重。山腹陷進數(shù)丈,珠泉滴空,枕席間琮琤不斷,池多文魚在泳游。余置筆硯坐片時,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理舊書,愈覺味得。立高處望自家來蹤,從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縱橫無窮,約百里而遙。倘用鄭康成虛空鳥道之說,拉直線行,則五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始知造物者故意頓挫作態(tài),文章非曲不為工也。第俯視太陡,不能無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問丹霞較羅浮何如,余曰:羅浮散漫,得一佳處不償勞,丹霞以遒警勝矣。又問:“無古碑何也?”曰:雁宕開自南宋,故無唐人題名;黃山開自前明,故無宋人題名;丹霞為國初所開,故并明碑無有。大抵禹跡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黃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證也。然即此以觀,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經(jīng)義更無津涯若因前賢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闌禁后人不許再參一說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譯文:
甲辰年的春末,我到達廣東東部,聽說仁化縣有風景優(yōu)美的丹霞山,于是在五馬峰下停船,另租一艘小船,順江而下前往丹霞山探訪。山勢從平地上突起,有橫的褶皺的形象,沒有直的挺立的山峰,一層山峰來了之后,層層山峰也迎面而來,完全圍住沒有斷口。(我)懷疑嶺南離海近,多有螺蚌,所以說山峰的形狀也好像都成了螺紋嗎?特別讓人驚奇的是,左面的窗戶剛看見,剛離開,右面的窗戶又來了;前面的船舷看見它,剛離開,后面的船舷又有了(它)。山追著客人,還是客人留戀山呢?朦朧模糊,不能夠想象出來。
船行了一天一夜,到了丹霞山。只見丹霞山到處是絕壁,沒有可上山的路,只有山的一側裂開了一條縫,就像被鋸子斜斜地鋸開一樣。人側著身子進入,很久才能找到路。拉著鐵索向上攀登,見到另一番天地。借助露出地面的松樹根作梯級,就像天然形成的臺階一般,腳下絕不會打滑;沒有樹根作梯級的地方就開鑿山崖做梯級,細數(shù)一下共有三百級臺階。到闌天門的山路最為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山路的盡處上面橫放著一塊鐵板作為進出的門,若一人拿著長矛守衛(wèi),那么連一只鳥也飛不過去。山上的樓臺廟宇很堅固,又很寬敞,開鑿山崖形成溝渠,把泉水引到寺廟的廚房,十分巧妙。有佛塔建在懸崖之下,懸崖像高高張開的布覆蓋著它。佛塔的前面群山環(huán)抱,就像是各國的諸侯拿著文書來朝見,夾雜的山嶺有像巨大的水牛或丑陋的犀牛的,有像牦;蛉擞暗,有像鷂鷹張開兩翅或蠻人在舞蹈的。
晚上,我借宿在靜觀樓,山高千丈,緊挨著窗戶,似乎壓迫著人的魂魄,連夢中也覺得沉重。山的中部凹陷進去好幾丈,泉水如珠子般懸空滴落,躺在床上終夜聽著泉水叮咚的聲音連綿不斷。山澗有很多身上有著美麗花紋的魚兒在游動。我放下筆靜坐一會兒,不知不覺已忘記了外面的世界,忘記了有家,也忘記了自己身在哪里了。
第二天,我沿著原來的路下山,就像在溫習功課,更加覺得很有滋味。站在高處眺望自己上山的路,從江口到這里,山路就像龍蛇蚯蚓那樣彎彎曲曲,縱橫交錯無窮無盡,大約有一百里那么遠。如果用鄭康成虛空鳥道的說法,拉成直線行走,那么從五馬峰到丹霞,一會兒就可到達。這時我才明白大自然是故意做出回轉曲折的樣子,正如文章,如果不曲折宛轉就不是好文章。但從高處俯視山下,丹霞山確實十分陡峭,人不能不感到害怕,于是我坐在石階上一級一級地挪下山。
僧人問我,丹霞山與羅浮山比較怎么樣呢?我說:羅浮山的風景分散,找到一處美景的快樂也抵不上付出的辛勞,丹霞山憑著美景的集中而勝出了。僧人又問我:丹霞山上沒有古碑又怎么解釋呢?我說:雁蕩山從南宋開始開發(fā),所以沒有唐代文人的題跋;黃山從明代開始開發(fā),所以沒有宋代文人的題跋;丹霞山是從我們這個朝代初期才開發(fā)的,所以并沒有明代的碑刻。從大禹到現(xiàn)在大概有四千多年了,名山大川,還有混沌而沒有被開辟的,像黃河的源頭,到元代才被探訪到,這就是證明。然而從這點來看,山尚且如此,就更可以明白先賢圣人們的學說是無限廣闊的。如果因為前代的學者們偶然對經(jīng)典作了一些解釋,就因此想小心謹慎地禁錮后來的學者,不讓他們再增加一點新的觀點,這真是淺薄而荒謬啊,大概不應該這樣吧。
注釋
(1)東粵:即廣東。
。2)五馬峰:在今廣東省韶關市。
。3)舛午:違背、抵觸。惝恍:模糊不清。這里是無法弄清楚的意思。
。4)“崖張”句:謂山崖突出,像張開高高的帷幕覆蓋遮蔽了僧塔。
。5)玉帛:瑞玉與縑帛。古時天子會諸侯,諸侯例獻玉帛為禮品。
。6)豪牛丑犀:形容山嶺奇形怪狀。
(7)犁靬:古代國家名!稘h書·西域傳》說,大宛等國獻大鳥卵及犁靬國表演幻術的人。這里形容山形千變萬化。
。8)鴟張:像鴟鳥般張開雙翼。鴟,鷹的一種。
。9)琮琤:玉石碰擊聲。此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10)文魚:一種有斑紋的魚。又,鯉魚、金魚均又稱文魚。
(11)鄭康成:漢代鄭玄,字康成,高密人。著名經(jīng)學家,遍注五經(jīng)。虛空鳥道:即空間直線距離。
。12)羅。簽閺V東名山,橫亙增城、博羅等縣。風景秀麗,是道教第七洞天。
。13)遒警:此指緊湊。
。14)禹跡:大禹治水時,曾遍行九州,因稱禹所到處為禹跡。此句意為自大禹遍行天下以來已有四千馀年。
。15)屯蒙:《易經(jīng)》二卦名,都是晦暗蒙昧之意。這里指尚處于原始未開發(fā)階段。
。16)津涯:水的邊岸。此指盡頭,邊際。
(17)矜矜然:自負。闌禁:阻隔、限止。
賞析
丹霞即丹霞山,在今廣東省仁化縣。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暮春,袁枚到廣東去看望任肇慶知府的弟弟袁樹,專程去游覽了仁化的丹霞山,寫了這篇游記。
文章從去丹霞山路上寫起,描述水道縈回在群山之中的迷離景況,為寫丹霞山的奇險作為鋪墊。正式寫月霞時,使用細筆,漸漸寫入,先通過正面描述,又通過夢“亦覺重”加以深化,最后又津津有味地寫從原路下山時的心情,眼、耳及思想多方面的反射與全方位介紹的結合,使丹霞山給讀者留下了強烈的印象。
袁枚的文章喜歡以議論作結,這篇文章末尾由游山的心得推廣到讀書上,指出名山大川被發(fā)現(xiàn)有早有晚,埋沒的一定很多;知識無窮盡,未被探索理解的也很多,因此不能局限于前人之見,為其所囿,要勇于開拓。這一點,在現(xiàn)代社會仍然很有意義。文章告訴讀者,任何事物在不同情況下,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啟迪作用;就游覽山水來說,就應該善于品味大自然的啟示,從游覽中發(fā)現(xiàn)理與趣。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8),清代詩人。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乾隆年間(1736—1796)進士,曾任江寧等地知縣,辭官后僑居江寧,筑園林于小倉山,號隨園。論詩主張抒寫性情,創(chuàng)“性靈”說,對儒家“詩教”表示不滿。部分詩篇對漢儒和程朱理學進行抨擊,并宣稱“《六經(jīng)》盡糟粕”(《偶然作》)。所作詩歌,多抒發(fā)其閑情逸致。又能文,所作書信頗具特色。所著有《小倉山房集》及《隨園詩話》、《子不語》等。
【游丹霞記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游丹霞記》閱讀附答案06-15
《游敬亭山記》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2-20
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文言文翻譯04-11
袁枚《游武夷山記》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2-14
《游褒禪山記》文言文翻譯5篇11-02
《游虎丘小記》文言文翻譯05-10
《逍遙游》文言文翻譯03-20
游大理日記文言文翻譯04-13
河間游僧文言文翻譯06-08
游虎丘小記文言文翻譯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