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雖有嘉肴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2-03-24 13:43:21 古籍 我要投稿

雖有嘉肴原文及翻譯

  雖有嘉肴一文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出要闡明的觀點,指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學習和實踐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學’是息息相關的。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雖有嘉肴原文及翻譯 ,歡迎閱讀。

  雖有嘉肴原文及翻譯1

  雖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雖有至道(4),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謂乎!

  注釋】

 、俦竟(jié)選自《學禮》。②肴:帶骨頭的肉。(3)旨:甘美的味道。④至道:好到極點的道理。(5)困:不通。(6)自反:反躬自省。(7)強(qiang):勉勵。(8)學(xiao)學半:意思是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

  【譯文一】

  雖然有美味的內食,但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勵自己。所以說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尚書.說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边@話說的餓就是這個道理。

  【譯文二】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它,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勵自己。所以說“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秲睹氛f:“教人是學習的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讀解】

  看了這段文學,很容易讓我們想起毛澤東在《實踐論》當中說的一段話:“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嘗一嘗.....”從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點:非常重視實踐,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于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否正確。

  進行實踐必須抱著現(xiàn)實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以清醒冷靜的態(tài)度面對現(xiàn)實,是一就是一,絕不說是二。即使錯了,也不敢于承認,使知道行合一,理論和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反對空頭理論。這樣就有了“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這種自然而然的結論。

  學習本身是一種實踐活動,當然必須用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來對待,而不能摻雜使假或者驕傲浮躁。正如毛澤東所說的,“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另一方面,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二者相鋪相成。這樣來看問題,同樣也是現(xiàn)實的.和實際的。

  雖有嘉肴原文及翻譯2

  雖有嘉肴

  戴圣〔兩漢〕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

  文言現(xiàn)象

  通假字(兌)命(通“說(yuè)”),指的是殷商時期的賢相傅說(yuè)。)古代皇帝發(fā)布的政令。(學)學半(通“敩”(xiào)“),教導。

  古今異義

  1.雖有至道(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2.不知其旨也(古義:味美;今義:意義)

  3.教然后知困(古義:困惑;今義:困難)

  4.然后能自強也(古義:勉勵;今義:健壯的,有力的)5.教學相長也(古義:促進;今義:增長)

  譯文

  雖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導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樣以后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這樣以后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秲睹飞险f:“教人是學的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注釋

  雖:雖然。嘉肴: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魚、肉做的菜。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是故:所以。困:困惑。自反:反省自己。自強:自我勉勵。強:勉勵。教學相長: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兌命》:《尚書》中的一篇。兌,通“說(yuè)”,指的是殷商時期的賢相傅說(yuè)。命,《尚書》中的一種文章體裁,內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時發(fā)布的政令!渡袝,又稱《書》《書經》,儒家經典之一。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的著作的匯編。學學半:教人是學習的一半。第一個“學”是教的意思。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之:是代詞,復指前置的賓語“此”。

  戴圣

  戴圣(生卒年不詳),字次君,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出生于梁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西漢時期官員、學者、禮學家、漢代今文經學的開創(chuàng)者。后世稱其為“小戴”。戴圣與叔父戴德曾跟隨后蒼學《禮》,兩人被后人合稱為“大小戴”。漢宣帝時,戴圣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禮記》,即《小戴禮記》傳為圣編。《漢書》記載成書于漢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趙禥以其籍貫地詔封戴圣為“考城伯”。

【雖有嘉肴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雖有嘉肴》優(yōu)秀說課稿12-17

《雖有嘉肴》說課稿3篇12-18

《雖有嘉肴》閱讀答案3篇06-02

《金史·完顏伯嘉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0-07

天凈沙原文及翻譯03-17

《杞人憂天》原文及翻譯01-12

關雎原文及翻譯12-15

觀潮翻譯及原文11-12

范仲淹原文及翻譯10-23

天凈沙秋思原文及翻譯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