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的原文及翻譯注釋賞析
過秦論 賈誼
原文(上)
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dāng)是時也,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dāng)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秦人開關(guān)延敵,九國之師,逡(qūn)巡而不敢進。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dí),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méng)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yī)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鋤櫌(yōu)棘矜(qín),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duó)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nàn)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原文(中)
秦滅周祀,并海內(nèi),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yǎng)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風(fēng)。若是,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滅,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凌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dāng)此之時,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后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詐力,安危者貴順權(quán),此言取與守不同術(shù)也。秦離戰(zhàn)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論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跡,以制御其政,后雖有淫驕之主,猶未有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號顯美,功業(yè)長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lǐng)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饑者甘糟糠。天下囂囂,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nèi)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穢之罪,使各反其鄉(xiāng)里;發(fā)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jié)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盛德與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內(nèi)皆歡然各自安樂其處,惟恐有變。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亂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術(shù),而重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之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dāng),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百姓困窮,而主不收恤。然后奸偽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咸不安其位,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借公侯之尊,奮臂于大澤,而天下響應(yīng)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見終始不變,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務(wù)在安之而已矣。下雖有逆行之臣,必?zé)o響應(yīng)之助。故曰:“安民可與為義,而危民易與為非”,此之謂也。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過也。
原文(下)
秦兼諸侯山東三十余郡,修津關(guān),據(jù)險塞,繕甲兵而守之。然陳涉率散亂之眾數(shù)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秦人阻險不守,關(guān)梁不閉,長戟不刺,強弩不射。楚師深入,戰(zhàn)于鴻門,曾無藩籬之難。于是山東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其三軍之眾,要市于外,以謀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見于此矣。子嬰立,遂不悟。借使子嬰有庸主之材而僅得中佐,山東雖亂,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宜未絕也。
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為諸侯雄。此豈世賢哉?其勢居然也。且天下嘗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秦雖小邑,伐并大城,得厄塞而守之。諸侯起于匹夫,以利會,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實利之也。彼見秦阻之難犯,必退師。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內(nèi)。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為禽者,救敗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dāng)此時也,也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指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shè)刑而天下治。其強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王霸征而諸侯從;其削也,內(nèi)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nèi)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載不絕;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tǒng)相去遠矣。
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笔且跃訛閲,觀之上古,驗之當(dāng)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quán)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譯文(上)
秦孝公占據(jù)著崤山和函谷關(guān)的險固地勢,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衛(wèi)著,謀取周王室的權(quán)力,有席卷天下,控制寰宇,并吞四海的意愿,吞并各國的野心。在那時候,商鞅輔佐他,對內(nèi)建立法規(guī)制度,致力于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橫策略,使崤山以東諸侯自相爭斗。于是,秦人毫不費力地奪取了黃河以西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繼承已有的基業(yè),沿襲前代的策略,向南奪取漢中,向西攻取巴、蜀,向東割取肥沃的地區(qū),向北占領(lǐng)非常重要的地區(qū)。諸侯恐慌害怕,集會結(jié)盟,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吝惜奇珍貴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納天下的優(yōu)秀人才,采用合縱的策略締結(jié)盟約,互相援助,成為一體。在這個時候,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封君,都見事明,有智謀,心地誠而講信義,待人很寬厚,對賢能之士很敬重,以合從之約擊破秦的連橫之策,將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的部隊結(jié)成聯(lián)軍。在這時,六國士人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等人為他們出謀劃策,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等人溝通意見,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等人統(tǒng)率他們的軍隊。他們曾經(jīng)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萬的軍隊,向上攻打秦國的關(guān)隘。秦人大開關(guān)門引敵深入,九國的軍隊卻遲疑起來,不敢入關(guān)。秦人沒有耗費一兵一卒,天下的諸侯就已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了。這樣一來,縱約失敗了,各諸侯國爭著割地來賄賂秦國。秦有富余的力量趁他們困乏來制服他們,追趕九國的敗兵,百萬敗兵橫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國憑借這有利的形勢,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劃分山河的區(qū)域。強國主動表示屈服,弱國按時入秦朝拜。
待到孝文王、莊襄王依次繼位,他們統(tǒng)治的時間不長,秦國并沒有什么大事發(fā)生。到始皇的時候,發(fā)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yè),以武力來統(tǒng)治各國,將東周、西周和各諸侯國統(tǒng)統(tǒng)消滅,登上寶座來控制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風(fēng)震懾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頸上捆著繩子,性命聽憑秦的下級官吏處理。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長城,守衛(wèi)邊境,使匈奴退卻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邊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接著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為的是使百姓變得愚蠢;毀壞高大的城墻,殺掉英雄豪杰;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銷毀刀刃和箭頭,用來鑄成十二個銅人,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憑著華山當(dāng)作城池,就著黃河當(dāng)作池護城河,占據(jù)著華山,面對著黃河,認為是險固的地勢。好的將領(lǐng)手執(zhí)強弩守衛(wèi)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天下已經(jīng)安定,始皇心里自以為倚仗這關(guān)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堅固的城防,就可以成就子孫萬代的帝王基業(yè)。
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懾著邊遠地區(qū)。可是,陳涉不過是個用破甕做窗戶、用草繩系門板的貧家子弟,是下底層一類的人,后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兵卒;才能不如平常的人,更沒有孔子、墨子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公、猗頓那樣的富有。他躋身于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fā)難,率領(lǐng)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著幾百人的隊伍,掉轉(zhuǎn)頭來進攻秦國,折斷樹枝作武器,舉起竹竿當(dāng)旗幟,天下豪杰紛紛響應(yīng)聚集,許多人都背著糧食,如影隨行般地跟著他。崤山以東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齊起義,消滅了秦王朝。
再說,一統(tǒng)天下的秦王朝并沒有被削弱,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guān)的險固,還是與從前無異。陳涉的地位并不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的國君更加尊貴;鋤頭木棍并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邊的卒子的作戰(zhàn)能力并不能和九國部隊匹敵;陳涉行軍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墒菞l件好者失敗而條件差者成功,功業(yè)完全相反,為什么呢?假使拿東方諸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quán)勢力量,那簡直是天壤之別了。然而秦憑借著它的小小的地方,發(fā)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招致八州來歸,而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這之后將天下歸己所有,用崤山、函谷關(guān)作為自己的內(nèi)宮;一個戍卒發(fā)難國家就滅亡了,皇子皇孫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恥笑,是什么原因呢?不施行仁義,攻和守的形勢就不同。
譯文(中)
秦統(tǒng)一天下,吞并諸侯,臨朝稱帝,供養(yǎng)四海,天下的士人順服地慕風(fēng)向往,為什么會像這樣呢?回答是:近古以來沒有統(tǒng)一天下的帝王已經(jīng)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繼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諸侯憑著武力相征伐,強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戰(zhàn)事不止,軍民疲憊,F(xiàn)在秦皇南面稱帝統(tǒng)治了天下,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這樣一來,那些可憐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沒有誰不誠心景仰皇上,在這個時候,應(yīng)該保住威權(quán),穩(wěn)定功業(yè),是安定,是危敗,關(guān)鍵就在于此了。
秦王懷著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個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親近士民,拋棄仁政王道,樹立個人權(quán)威,禁除詩書古籍,實行嚴刑酷法,把詭詐權(quán)勢放在前頭,把仁德信義丟在后頭,把殘暴苛虐作為治理天下的前提。實行兼并,要重視詭詐和實力;安定國家,要重視順時權(quán)變:這就是說奪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樣的方法。秦經(jīng)歷了戰(zhàn)國到統(tǒng)一天下,它的路線沒有改,他的政令沒有變,這是它奪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沒有不同。秦王孤身無輔卻擁有天下,所以他的滅亡很快就來到了。假使秦王能夠考慮古代的情況,順著商、周的道路,來制定實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現(xiàn)驕奢淫逸的君主,也不會有傾覆危亡的禍患。所以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了國家,名號卓著,功業(yè)長久。
當(dāng)今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沒有人不伸長脖子盼著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凍的人穿上粗布短襖就覺得很好,挨餓的人吃上糟糠也覺得香甜。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執(zhí)正的憑借。這就是說勞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貞賢能的人,君臣一心,為天下的苦難而憂心,喪服期間就改正先帝的過失,割地分民,封賞功臣的后代,封國立君,對天下的賢士以禮相待,把牢獄里的犯人放出來,免去刑戮,廢除沒收犯罪者妻子兒女為官家奴婢之類的雜亂刑罰,讓被判刑的人各自返回家鄉(xiāng)。打開倉庫,散發(fā)錢財,以賑濟孤獨窮困的士人;減輕賦稅,減少勞役,幫助百姓解除急困;簡化法律,減少刑罰,給犯罪人以把握以后的機會,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變節(jié)操,修養(yǎng)品行,各自謹慎對待自身;滿足萬民的愿望,以威信仁德對待天下人,天下人就歸附了。如果天下到處都歡歡喜喜安居樂業(yè),唯恐發(fā)生變亂,那么即使有奸詐不軌的人,而民眾沒有背叛主上之心,圖謀不軌的臣子也就無法掩飾他的奸詐,亂的陰謀就可以被阻止了。
二世不實行這種辦法,破壞宗廟,殘害百姓,比始皇更加暴虐無道,重新修建阿房宮,使刑罰更加繁多,殺戮更加嚴酷,官吏辦事苛刻狠毒,賞罰不得當(dāng),賦稅搜刮沒有限度,國家的事務(wù)太多,官吏們都治理不過來;百姓窮困已極,而君主卻不加收容救濟。于是奸險欺詐之事紛起,上下互相欺騙,蒙受罪罰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后相望,連綿不斷,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難。從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處窮苦之境,到處都不得安靜,所以容易動亂。因此陳涉不憑商湯、周武王那樣的賢能,不借公侯那樣的尊貴,在大澤鄉(xiāng)振臂一呼而天下響應(yīng),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處于危難之中。
所以古代圣王能洞察開端與結(jié)局的變化,知道生存與滅亡的關(guān)鍵,因此統(tǒng)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專心致力于使他們安定罷了。這樣,天下即使出現(xiàn)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沒有人響應(yīng),得不到幫助力量了。所謂“處于安定狀態(tài)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義,處于危難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壞事”,就是說的這種情況。尊貴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擁有天下,而自身卻不能免于被殺戮,就是由于挽救傾覆局勢的方法錯了。這就是二世的錯誤。
譯文(下)
秦朝兼并了諸侯,山東有三十多個郡,修筑渡口關(guān)隘,占據(jù)著險要地勢,修治武器,守護著這些地方。然而陳涉憑著幾百名散亂的戌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武器,光靠鋤把和木棍,雖然沒有給養(yǎng),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飯,縱橫馳騁天下,所向無敵。秦朝險阻之地防守不住了,關(guān)卡橋梁封鎖不住了,長戟刺不了,強弩射不了。楚軍很快深入境內(nèi),鴻門一戰(zhàn),竟然連籬笆一樣的阻攔都沒有遇到。于是山東大亂,諸侯紛紛起事,豪杰相繼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東征,章邯得此機會,就憑著三軍的眾多兵力,在外面跟諸侯相約,做交易,圖謀他的主上。秦君對臣下沒有信任,彼此之間互相猜忌,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了。子嬰登位,最終也不曾覺悟,假使子嬰有一般君主的才能,僅僅得到中等的輔佐之臣,山東地區(qū)雖然混亂,秦國的地盤還是可以保全的,宗廟的祭祀也不會斷絕。
秦國地勢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環(huán)繞,形成堅固防御,是個四面都有險要關(guān)塞的國家。從穆公以來,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個國君,經(jīng)常在諸侯中稱雄。難道代代賢明嗎?這是地位形勢造成的呀!再說天下各國曾經(jīng)同心合力進攻秦國。在這種時候,賢人智士會聚,有良將指揮各國的軍隊,有賢相溝通彼此的計謀,然而被險阻困住不能前進,秦國就引誘諸侯進入秦國境內(nèi)作戰(zhàn),為他們打開關(guān)塞,結(jié)果山東百萬軍隊敗逃崩潰。難道是因為勇氣、力量和智慧不夠嗎?是地形不利,地勢不便啊。秦國把小邑并為大城,在險要關(guān)塞駐軍防守,把營壘筑得高高的而不輕易跟敵方作戰(zhàn),緊閉關(guān)門據(jù)守險塞,肩扛矛戟守衛(wèi)在那里。諸侯們出身平民,是為了利益聯(lián)合起來,并沒德高望眾而位居王位者的德行。他們的交往不親密,他們的下屬不親附。名義上是說滅亡秦朝,實際上是為自己謀求私利。他們看見秦地險阻難以進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們能安定本土,讓人民休養(yǎng)生息,等待秦的衰敗,收納弱小,扶助疲困,那么憑著能對大國發(fā)號施令的君主,就不用擔(dān)心在天下實現(xiàn)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可是他們尊貴身為天子,富足擁有天下,自己卻遭擒獲,這是因為他們挽救敗亡的策略錯誤啊。
秦王滿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錯到底而不改變。二世承襲父過,因循不改,殘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禍患。子嬰孤立無親,自處危境,卻又柔弱而沒有輔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覺悟,秦朝滅亡,不也是應(yīng)該的嗎?在這個時候,世上并非沒有深謀遠慮懂得形勢變化的人士,然而他們所以不敢竭誠盡忠,糾正主上之過,就是由于秦朝的風(fēng)氣多有忌諱的'禁規(guī),忠言還沒說完而自己就被殺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側(cè)著耳朵聽,重疊雙腳站立,閉上嘴巴不敢說話。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進諫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經(jīng)大亂,皇上還不知道,難道不可悲嗎?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會傷害國家,所以設(shè)置公卿、大夫和士,來整治法律設(shè)立刑罰,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強盛的時候,禁止殘暴誅討叛亂,天下服從;衰弱的時候,五霸為天子征討,諸侯也順從;土地被割削的時候,在內(nèi)能自守備,在外還有親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強盛的時候,繁法嚴刑,天下震驚;等到它衰弱的時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傳國一千多年不斷絕。而秦朝則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長久。由此看來,安定和危亡的綱紀相距太遠了!
俗話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過去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不忘記,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鑒)。因此君子治理國家,考察于上古的歷史,驗證以當(dāng)代的情況,還要通過人事加以檢驗,從而了解興盛衰亡的規(guī)律,詳知謀略和形勢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變化適時,所以歷時長久,國家安定。
書評
《過秦論》共有三篇。其中寫得最好、影響最大的是這第一篇。它最早附見于《史記·秦始皇本紀》篇末,列為第二篇;后來褚少孫補《史記》,又把它單獨附在《陳涉世家》的篇末!稘h書》《文選》也都選錄了這一篇。今傳賈誼所撰專著《新書》,當(dāng)由后人搜輯而成,對此文則明確標出它是三篇中的“上篇”.在《史》《漢》《新書》《文選》四部書中,本篇凡五見,文章字句頗有出入。
從明、清到當(dāng)代,幾乎所有的古文選本都選了這篇《過秦論》(上),因此前人對它的評語也很多。如清人姚鼐在《古文辭類纂》中評它為“雄駿宏肆”,近人吳闿生在《古文范》的夾批中評它“通篇一氣貫注,如一筆書,大開大闔”.歸納大多數(shù)評論者的意見,主要說這篇文章氣勢充沛,一氣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氣“盛”的文章。因此吳闿的意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我這篇小文就想先從氣勢充沛這一點談起。
從語言的角度看,所謂氣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qū)ε季洌酒滩焕猓ㄈ绲?段中從“于是六國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領(lǐng)起,貫穿下面三句,羅列了大量人名,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業(yè)”以下四句,每兩句一對仗,就是對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對偶的句式,如開頭說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但這還只是從表面現(xiàn)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qū)ε季涞奈恼虏⒉簧,卻不一定篇篇氣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比比皆是,然而讀起來并不感到氣很盛?梢娪门疟染浜蛯ε季渲皇鞘刮恼職馐⒌囊蛩刂,是屬于外在的藝術(shù)技巧,而不是主要因素。
本篇之所以以氣盛為特點而傳誦不朽,之所以使人覺得有說服力,我以為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最主要的,即這篇文章雖是說理文,其中卻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來敘事。用敘事來說理,可以說是本篇最大的特點。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從秦孝公到秦亡國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概括地說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過程和主要現(xiàn)象,同時還貫穿了作者本人的觀點來說明其所以興衰的關(guān)鍵所在。這就幫助我們對這一段歷史事實有比較清楚的認識。這個特點為什么就能使文章讀起來有氣勢呢?關(guān)鍵在于:一、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筆墨來表達豐富的內(nèi)容,讓讀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這許多東西,自然覺得文章飽滿充沛,讀起來思路自然而然跟著作者的筆鋒走,那當(dāng)然會顯得氣“盛”了;二、賈誼對秦國由盛而衰、由興而亡的敘述是很有條理的,上來抓住一條縱的線,即從秦孝公之興到秦王朝之亡,始終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安排文章的層次先后的;而對某一特定時間內(nèi)的某一點,又突出地加以鋪陳發(fā)揮,使人不僅看到“線”,還看到“線”上的一個個用濃墨重彩著重描述的“點”.于是你不由自主地會順著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讀,他不中斷,你就不能中斷,他不節(jié)外生枝,你就不能旁及其余。因此,這也給人帶來了氣盛的感覺。
第二個使讀者感到文章氣盛的原因,亦即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點:賈誼在用寫賦的手法來寫說理散文。寫賦是需要鋪張和夸大的,賈誼寫這篇文章可以說通篇都采用了這種手法。比如第1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舉”“囊括”“并吞”等詞,基本上都同義;“天下”“宇內(nèi)”“四!焙汀鞍嘶摹,也都是同一個意思。同一個意思而一連寫上好幾句,既有排比又有對仗,這就是寫賦的夸張手法。下面第2、第4、第5等段中,都有類似的句子,不勝枚舉。所謂“鋪張揚厲”,主要就是指的這一類句子。這樣,氣勢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筆鋒銳不可當(dāng),咄咄逼人,讀起來有勁頭,有說服力,而且有欲罷不能之感。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辭賦作家的緣故。作為作家,賈誼不僅是政治家,也是文學(xué)家;作為作品,《過秦論》同樣具有文學(xué)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
還有第三個原因,也是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個特點,即作者用全篇對比到底的手法寫出了他的論點。對比手法并沒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彩處卻在于作者用了四個方面的對比:即秦國本身先強后弱、先盛后衰、先興旺后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幾種對比交織在一起,結(jié)構(gòu)自然宏偉,氣勢也自然磅礴,話也顯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觀形勢的不同,強弱盛衰難易的不同,都從幾方面的對比中顯現(xiàn)出來。而文章氣盛的道理,也就不難理解了。
下面我們再一段一段地簡單分析一下。
前三段,主要寫三個方面:一、秦國世世代代有野心;二、秦國實力愈來愈強大;三、由于靠實力,秦國統(tǒng)一天下并不很難。第1段著重寫有野心,第2段著重寫有實力,第3段兼而寫之。全篇的鋪排和對比都從這三方面入手,把具體事實貫穿進去,用概括的語言勾畫出大的輪廓來,使敘述的內(nèi)容有了傾向性,有了作者自己的觀點。如說“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和第3段結(jié)束處寫“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等等,都是極寫秦之野心和實力,極寫得天下并不難。與此同時,作者也寫了另一方面,如“四君”“九國之師”“六國之士”等等,愈寫對方也就愈反襯秦之強大,這是烘云托月的手法。但我們卻感到:愈寫秦之強大,就愈見秦之驕橫愚昧;愈寫秦之自信太強,就愈見秦之主觀片面;愈寫秦之野心極大,就愈見秦之眼光短淺。作者雖處處敘而不論,卻處處為最后一段的議論在“蓄勢”.這樣的文章,讀起來自然感到飽滿酣暢了。
這里想側(cè)重談?wù)劦?段。第3段開頭只說了九個字:“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這當(dāng)然是事實。但也并非一點可寫的事都沒有?墒亲髡卟粶蕚湓谶@里多費筆墨,只把那一條貫穿于秦之各個時期的縱線畫出來就夠了。從行文方面來說,一篇氣盛的文章也不能一點不喘息。第3段開頭的十幾個字,就給全篇形成一個短暫的停頓。明代古文家歸有光就說過,這是“如人吐氣”(見歸有光《評點史記》)。我們固然不能形式主義地看問題,硬要在一氣呵成的文章里安插一個“氣口”;但文章寫到這里,自然有了一個喘息的機會,“如人吐氣”,還是必要的,也是學(xué)寫作的人應(yīng)予注意的。(或許此文作者的版本 “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位于第三段初。)
前面說過,第3段寫秦始皇:野心與實力,兼而寫之。但第3段與第2段還不一樣。第2段是用正反對比手法兩面寫,第3段卻全從正面寫,把秦始皇的實力和野心描繪得淋漓盡致,愈寫愈足,愈寫愈神氣。甚至到了第4段開頭處,還要找補兩句:“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吳闿生夾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边@就像給皮球或車輪打氣,打到最大限度,再加上兩下,自然球胎或輪胎就非爆裂不可了。然后一下子反跌下來,改從陳涉方面寫起,卻又處處對陳涉寓褒于貶,這就更加寫出秦之滅亡實有自取其禍之道了。
最末一段是“論”和“斷”,仍用對比手法把幾個方面綜合到一起,然后得出結(jié)論,即所謂“斷”.為了使結(jié)論下得鄭重,于是又把秦重新提起總說一遍,才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收尾。文章須能放能收,能開能合,始見本領(lǐng)。賈誼在這篇杰作中完全做到了這一點。
金圣嘆在《才子古文》(歷朝部分)卷二中對本篇加批語說:“《過秦論》者,論秦之過也。秦過只是末句‘仁義不施’一語便斷盡,此通篇文字。……至于前半有說六國時,此只是反補秦;后半有說秦時,此只是反襯陳涉,最是疏奇之筆!边@是說得相當(dāng)扼要的。
應(yīng)該承認,這篇文章在當(dāng)時確實起了好影響。賈誼作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統(tǒng)治階級立場為漢王朝出謀劃策;但他卻能認識到農(nóng)民起義的力量,認識到秦王朝滅亡的關(guān)鍵在于失掉民心和過分迷信武力,封建統(tǒng)治者野心大而虐待人民,終于被人民滅亡。有了這個認識,統(tǒng)治階級才開始考慮如何緩和社會矛盾,以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政權(quán)。這才說明農(nóng)民起義真正推動了歷史前進的車輪。有了賈誼這一番描繪,漢朝的皇帝才能真正總結(jié)秦代由盛而衰、由強而弱的經(jīng)驗教訓(xùn)。因此,我們一面學(xué)會了怎樣作文章,一面也借鑒了歷史。我們讀《過秦論》(上)的目的,也正是為了這個。
總結(jié)
賈誼的三篇過秦論
《過秦論》主旨在于分析“秦之過”,舊分上中下三篇,其實本是一篇,最廣為流傳的《過秦論》是文章的前三分之一,它通過對秦國興盛歷史的回顧,指出秦國變法圖強而得天下,“仁義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則具體地論述了秦統(tǒng)一之后的種種過失。中篇指出秦統(tǒng)一天下,結(jié)束了多年的戰(zhàn)亂,本來處在很好的形勢中,但秦始皇并沒有制定出正確的政策,反而焚書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時,也不能改正原先的過失,終致國家傾覆!哆^秦論》的下篇后部分,作者承接前文,指出在“諸侯并起,豪俊相立”的時候,如果子嬰能改變原來錯誤的政策,“閉關(guān)據(jù)厄”,“荷戟而守之”,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以后“安土息民”,徐圖發(fā)展,甚至也可以重新恢復(fù)國家的統(tǒng)一,但是遺憾的是,秦朝鉗口閉言的一貫政策,導(dǎo)致上下“雍閉”,子嬰孤立無親,終于不免滅亡的命運。
《過秦論》與《阿房宮賦》之比較
陳從政
《過秦論》和《阿房宮賦》,前后時隔千年有余,然而異體同構(gòu),流傳千古,同為文苑奇葩。
異體
第一,寫作手法不同。
《過秦論》是一篇政論,因而重在說理,敘史部分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計騙魏將公子卯而襲破其軍的結(jié)果,文中只用“拱手”二字概括。而《阿房宮賦》是一篇文賦,所以重在諷喻,文章極盡描寫之能事,如第2段寫阿房宮中美人之多,便分別以“明星”“綠云”“渭流”和“煙斜霧橫”比喻宮女“開妝鏡”“梳曉鬟”“棄脂水”和“焚椒蘭”.“論”“賦”異體,手法不同。
第二,立論角度不同。
《過秦論》因要“過”秦,便反復(fù)對比:秦先弱后強之比,九國之師與一秦之比,強秦與陳涉之比,九國之師與陳涉之師之比。兩兩比較,只為激出末句。“故正意一經(jīng)揭出,格外警悚出奇,可謂極謀篇之能事矣!保ā段恼略戳鳌罚栋⒎繉m賦》則以“寓言”式的描寫,來表明“秦愛紛奢”:“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進而指出秦滅亡的主要原因。
同構(gòu)
第一,寫作目的相同。
西漢初期,經(jīng)濟凋敝,人口減少,賈誼目睹了這一切,便極力主張行“仁政”以“安民”.多次上疏,評論時政,其《過秦論》的目的即是借說秦之過而勸漢文帝“安民”.杜牧更是如此,他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明確表明此文是為了以古鑒今,針砭時政。
第二,滅亡原因相同。
賈誼繼承并發(fā)展了漢初叔孫通、陸賈等人關(guān)于秦滅亡原因的觀點,簡潔地概括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杜牧在文末也說:“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施仁義”和“愛人”皆儒家一脈相承之觀點。
第三,全文結(jié)構(gòu)相同。
《過秦論》全文5段,前4段敘史,概括了秦自孝公(公元前361年)崛起,到二世滅亡(公元前207年)的整個興亡過程,末段議論,歸納出秦滅亡原因!栋⒎繉m賦》全文4段,前3段描寫,詳盡地描繪了阿房宮的雄偉壯觀、美人珍寶之多和“秦愛紛奢”之狀,末段發(fā)出感嘆,總結(jié)秦滅亡的教訓(xùn)。兩文都是前敘后論,篇末明旨。
第四,都用鋪排渲染。
《過秦論》雖是政論,但賈誼首先是一個漢賦大家,因而多用寫賦手法,“鋪張揚厲”.如敘秦孝公之雄心“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敘九國之師攻秦“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之屬為之謀,齊明……之徒通其意,吳起……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始皇“威振四!笔恰皧^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大段鋪排形成了一種波瀾壯闊的氣勢!栋⒎繉m賦》更極盡鋪排渲染之能事,“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極寫樓閣密而奇;“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極寫宮女多而美;“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極寫秦王生活奢而糜。鋪排渲染之中溢出文章之“主意”.
第五,語言整齊峻拔。
《過秦論》多用駢偶,工整雄峻。如首段末句“當(dāng)是時也,商君佐之”以下“內(nèi)”“外”對應(yīng),一氣呵成;第2段首句“蒙故業(yè),因遺策”以下“南取”“西舉”“東割”“北收”并舉,氣吞九州!栋⒎繉m賦》首句即奇,“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錢鐘書說它“發(fā)唱驚挺,操調(diào)險急”(《管錐編》),像“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這樣的四字句更增強了文章的氣勢。此外,兩文都使用了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既形象,又生動,給人以審美的愉悅。
【主要內(nèi)容】
《過秦論》是史論,文章總論了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鮮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逼淠康氖翘峁┙o漢文帝作為改革政治的借鑒。
【寫作特色】
1.以史實為論據(jù),用觀點統(tǒng)率材料。本文敘史的特點是在觀點統(tǒng)率下對史實作出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計騙魏將公子卯而襲破其軍的結(jié)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作者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在敘史時所看重的是歷史過程的本質(zhì),而不講細節(jié)的準確。
2.對比論證方法。本文通篇采用對比論證手法,集中表現(xiàn)在第5段。秦國的過去和現(xiàn)在比,陳涉與九國之師比,秦強盛之久與秦滅亡之速比,這樣通過對比論證突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3.語言有辭賦特色,講究鋪排渲染。如開頭寫秦孝公的雄心,連用“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等四語;中間寫九國之師攻秦,四君、九國、謀臣、策士、武將,一一列名,顯得有聲勢;寫秦始皇,則極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內(nèi)”的形。行文多用駢偶,讀起來鏗鏘有力,且句式變化多端,不顯得單調(diào)。
字詞整理(上篇)
通假字
外連衡而斗諸侯 衡 通 橫
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從 通 縱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 通 敝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何 通 呵
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倔 通 崛
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景 通 影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有 通 又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 沒 通 歿
一詞多義
因
因遺策(沿襲,動詞)
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因河為池(憑借,依據(jù),介詞)
之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jié)構(gòu)助詞)
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聚之咸陽(到,動詞)
及
非及向時之士(趕得上,追得上,動詞)
及至秦始皇(到,介詞)
北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北方,方位名詞)
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名詞)
制
趙奢之倫制其兵(統(tǒng)率,動詞)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動詞)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動詞)
兵
趙奢之倫制其兵(軍隊,名詞)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詞。下文“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中“兵”同此)
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亡
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丟失,丟掉,動詞)
追亡逐北(逃亡,動詞。在此用作名詞:逃亡的軍隊)
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使動用法。)
舉
包舉宇內(nèi)(舉起,拿走,動詞)
西舉巴、蜀(攻取,動詞)
利
因利乘便{利 有利的形勢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鋒利,形容詞)
詞類活用
a)名詞作狀語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 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樣
內(nèi)立法度 外連衡而斗諸侯 在國內(nèi) 對國外
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東、向北等
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像云彩那樣 像回聲那樣 像影子那樣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 在北方
b)使動用法
外連衡而斗諸侯 使(諸侯)相斗
會盟而謀弱秦 使(秦)衰弱
約從離衡 使(秦國的連橫策略)離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百姓力量)愚蠢
以弱天下之民 使(天下百姓)衰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八州)有序 使(同列)來朝
卻匈奴七百余里 使(匈奴)退卻
吞二周而亡諸侯 使(諸侯國)滅亡
c)名詞作動詞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做帝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 本意為鞋子,此處意為登上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用甕做 用繩子系
d)形容詞作動詞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變小變?nèi)?/p>
尊賢而重士 看重
e)動詞作名詞
追亡逐北 逃跑的士卒
古今異義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義:黃河 今:河流)
2.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 古:繼承 今:受)
3.西舉巴蜀( 古:攻取 今:向上抬)
4.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古:吝惜 今:對人或事有深摯的感情)
5.以致天下之士(古:來,招納 今:給予)
6.九國之師 (古:軍隊 今:指隸屬于軍或集團軍的一個編制單位)
7.流血漂櫓 (古義:盾牌 今:劃船工具)
8.以為桂林、象郡 (古:把……作為。“以”后省略了賓語“之”;今:認為)
9.遷徙之徒也(古:征發(fā) 今:遷移,搬家)
10.斬木為兵(古:兵器 今:士兵)
11.贏糧而景從 (古:擔(dān)負,背負;今:勝,獲勝)
12.山東豪俊遂并起 (古: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
虛詞把握
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 助詞 (定語后置標志)
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助詞 相當(dāng)于“的”
夫晉,何厭之有 助詞 (賓語前置標志)
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連詞 表修飾關(guān)系
尊賢而重士 連詞 表并列關(guān)系
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連詞 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連詞 表因果關(guān)系
特殊句式
判斷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2、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3、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4、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倒裝句
1、定語后置:
鑄以為金人十二
2、賓語前置: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3、介詞短語后置:
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銛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過秦論的原文及翻譯注釋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過秦論原文翻譯及賞析09-07
賈誼《過秦論》原文翻譯注釋03-11
《過秦論》原文翻譯及作品賞析04-12
過秦論(上篇)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過秦論》原文翻譯04-04
過秦論翻譯及原文03-26
過秦論原文翻譯03-24
過秦論的原文及翻譯04-06
《過秦論》原文及翻譯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