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歌送別范宣原文及賞析
原文:
金陵歌送別范宣
唐代:李白
石頭巉巖如虎踞,凌波欲過滄江去。
鐘山龍盤走勢來,秀色橫分歷陽樹。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跡隨東流。
白馬金鞍誰家子,吹唇虎嘯鳳凰樓。
金陵昔時(shí)何壯哉!席卷英豪天下來。
冠蓋散為煙霧盡,金輿玉座成寒灰。
扣劍悲吟空咄嗟,梁陳白骨亂如麻。
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后庭花。
此地傷心不能道,目下離離長春草。
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南山老。
譯文
石頭山崖石高聳如虎踞,山下波濤洶涌,猛虎欲趁勢凌波而去。
鐘山宛如巨龍盤旋逶迤而來,山上樹木蔥蘢,橫江岸而下,在歷陽縣內(nèi)蜿蜒延伸。
此地三百年來經(jīng)歷了四十多個(gè)皇帝,所有的功名事業(yè)都隨流水東去。
那騎白馬的是誰家的紈绔子弟?原來是侯景。〈抵谏,虎嘯著登上鳳凰酒樓。
往昔的金陵城多么壯觀,幾乎把天下英豪都席卷到了這里。
可如今,他們的皇冠都散為煙塵,他們的金玉寶座都變?yōu)槔浠摇?/p>
我為之扣劍悲歌,空自嘆息;梁陳朝代交替,戰(zhàn)爭殘酷,白骨滿地。
連皇帝也躲進(jìn)了水井,最后被捕,誰還在詠唱多年陳后主的玉樹后庭花的曲子呢?
在此聽聞,真是傷心難言,眼前看到的只是離離的青草。
今日送你歸山,我的心和江水一起陪你逆流萬里,來年有機(jī)會一定去終南山看望你。
注釋
石頭:山名,即今南京清涼山。
鐘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區(qū)東。
歷陽:縣名,即今安徽和縣,與金陵隔江相望。
白馬金鞍誰家子:指侯景,梁代叛將。
關(guān)囚,指囚武帝于臺城。
天子:指陳代亡國之君陳叔寶。
玉樹后庭花:相傳為陳后主陳叔寶所作,其詞輕艷,被稱為亡國之音。
南山老:指商山四皓。商山為終南山支脈,故曰“南山老”。老,全詩校:“一作皓。”
賞析:
這首詩開篇以鐘山龍?bào)、石頭虎踞的地形之固勝引入至對歷史的追思和感慨。借“鐘山龍?bào),石城虎踞”的典故道出金陵城的帝王氣象,而長江更成天塹,為王朝抵擋住了北方政權(quán)的入侵,偏安于江左的六朝人飲酒作樂,詠歌尋歡。但李白并非旨在寫六朝的輝煌,頸聯(lián)中的“空”字透露出了衰亡氣息!八氖嗟廴偾铮γ论E隨東流”,蓋言金陵為帝都?xì)v史已久,王琦注《金陵歌送別范宣》中指出“自孫權(quán)定都建業(yè)(金陵),傳四主”,晉元帝南渡時(shí),金陵已是歷時(shí)五十九年的“舊長安”,隨后又經(jīng)宋、齊、梁、陳四朝,帝王大業(yè)共傳三百三十余年。接著思維的觸角又伸向侯景破丹陽之童謠傳說,從而引出對往昔的追念“金陵昔時(shí)何壯哉,席卷英豪天下來”,接續(xù)而后又轉(zhuǎn)寫豪華落盡的悲涼,進(jìn)一步抒發(fā)面對歷史的滄桑之感。
“冠蓋散為煙霧盡,金輿玉座成寒灰”這一句之內(nèi)的時(shí)空跨越與今昔對比令人心驚而頓感悲涼,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由先前的氣勢雄大轉(zhuǎn)為懷古悼今、感時(shí)傷物的傷感凄涼。扣劍悲吟空咄嗟,梁陳白骨亂如麻。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后庭花。歷史的風(fēng)云變幻、戰(zhàn)爭的離亂凄慘、朝代的更迭替代都委婉深沉地寓于其中。這首歌行體送別詩開篇描寫石頭鐘山的`形勝,將大半部分用于追述與金陵一地有關(guān)的重要?dú)v史事件。直到篇末才道出送別之意。“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商山皓!痹谝黄畠(nèi)將寫物、懷古、詠史、送人、抒情都囊括其中。
全詩整體上,前四句主要是以觸景生情為主,描繪鐘山龍?bào)、石頭虎踞的雄奇壯觀,生動(dòng)地畫出了一幅大自然的神奇壯麗圖,妙筆生輝,令人心旌搖蕩。接著八句詩詞借“鐘山龍?bào)矗腔⒕帷钡牡涔实莱鼋鹆瓿堑牡弁鯕庀,抒寫六朝豪華落盡的悲涼,委婉深沉,滄桑之感油然而生,今昔對比,盡顯頓感悲涼。最后八句詩詞描繪朝代更迭替代、戰(zhàn)爭離亂之凄慘,六朝人飲酒作樂,詠歌尋歡,再也一去不復(fù)回。
全詩熔寫物、抒情、懷古、詠史、送人為一體,對歷史興衰的感懷,所含掙扎幽憤多,既有個(gè)人仕途不得志、懷才不遇之意,亦有對家國漸漸衰亡而憂慮,詩詞創(chuàng)作帶有強(qiáng)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xiàn)為側(cè)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一旦感情興發(fā),就毫無節(jié)制的奔涌而出,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dòng)而變化萬端。
【金陵歌送別范宣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金陵歌送別范宣唐詩12-14
王維送別 / 山中送別原文及賞析09-09
金陵圖原文翻譯及賞析01-27
岑參《火山云歌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0-09
《天凈沙·湖上送別》原文及賞析08-17
王維《送別》古詩原文及賞析07-15
鴻鵠歌原文及賞析08-16
滿江紅·金陵懷古原文及賞析07-20
司空曙金陵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08-25
李白《金陵望漢江》原文譯文及賞析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