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諾貝爾》的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結束后,自我小結,我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充分解讀了文本,利用了文本的教育教學作用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起著指導性作用,是課堂教學的依據(jù)。按照往常的思路,寫人文章的教學目標重點約定俗成地被定位在了體會人物的精神上。然而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自學課文也能夠初步領會到人物的思想、品質,那么能夠從文本中教些什么?學生又需要些什么?經過請教、思考,最終覺得《諾貝爾》一文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體會人物的精神,更要“教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的方法”。
于是,我把教學目標重點定為了“體會諾貝爾勇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獻身科學的精神,知道諾貝爾在科學發(fā)明上取得成功的原因”。課堂教學的效果與試教效果相比,學生的思考更深入,實質收獲也更多。
2.從收到放,注重了學生情感體驗,尊重了學生的主體認知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我所想達到的目標就是“深入了解諾貝爾成功的原因”和“諾貝爾勇于實踐、獻身科學的精神”。剛開始,為了長文短教且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我通過導語將第六小節(jié)的內容一帶而過,重點講讀第8、9兩小節(jié)。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跟著老師在走,是被動的“接受”學習,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違背了“學生主體”的原則。經過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改成了以“諾貝爾在研究炸藥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為主要問題,放手讓學生“讀——找——說——讀”。對于教師來說,過程變得更簡潔,學生的主體性也得到了體現(xiàn)。但是這樣的問題卻忽略了文本的特點——感人。于是,我把問題改成了“在諾貝爾研制炸藥的過程中,哪些事例最讓你感動?”。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讀——品——說——讀”,有效地將對文本的利用和對學生的關注結合在一起。
成功之處主要在于對第三環(huán)節(jié)設計的改進上,但是不足之處也同樣暴露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之中:
1.品讀不夠深入。在詞句的品讀上,有些沒有能夠引導學生深入地體會,學生說得較少,說得淺,缺少亮點。
2.寫話的`環(huán)節(jié)目標指向不明確。沒有能夠利用好文中對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把話寫細致。如果在寫之前先交流“可能碰到哪些困難?”學生的想象寫話會更加切合實際些。總體上說,《諾貝爾》一課的教學經過多方的指導算是比較順利的,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課堂中客觀存在的不足還需要得到指正和幫助,個人的教學方法技巧也還需要得到更大的提高。
【《諾貝爾》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諾貝爾教學反思07-02
諾貝爾的教學反思07-04
《諾貝爾》教學反思10-30
《諾貝爾》的教學反思10-21
《諾貝爾》教學反思范文07-01
《諾貝爾》的課堂教學反思09-29
《諾貝爾》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07-23
《諾貝爾》教學設計04-22
諾貝爾教學課件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