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教學反思范文
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做摩擦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摩擦力的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參考!
摩擦力教學反思1
一、教學過程
1.教材設計的教學過程
。1)通過演示或介紹身邊現象,認識摩擦力的存在(推地面上的木箱受阻)。
(2)學生體驗推動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摩擦塊的感受,記錄現象得出結論。
。3)學生體驗推動放在滾軸上的摩擦塊,記錄現象得出結論。
(4)教師或學生演示上下和水平扇動面積較大厚度不大的輕質材料板,比較兩者的難易程度,得出“與空氣接觸面積越大,阻力越大”的結論。
。5)教師或學生演示空氣、水、油三種介質中物體所受阻力情況,得出結論。
(6)介紹摩擦力的應用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2.原設計的不足與改進
不足點一:
環(huán)節(jié)(2)、(3),學生通過實驗感受來判斷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是否有滾軸的關系,如果單純從得出結論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設計簡單可行,完成實驗的時間也不長,比較有“效率”。但由于實驗現象僅由主觀感覺得到,缺乏精確的數據支持,實驗結論的客觀性受到質疑;學生按既定的實驗方案完成實驗過程讓本實驗豐富的科學探究過程、控制變量的實驗設計思想未能充分凸顯。
改進建議:
(1)將環(huán)節(jié)(2)設計成本課的學習重點之一: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首先提出問題,讓學生猜測可能的因素(學生一般會提到:接觸面粗糙/光滑程度、壓力大。▽W生會說物體質量大小、重力大小等)、接觸面積大。;選擇接觸面粗糙程度這個變量進行探究,請學生根據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摩擦塊選擇做對比實驗的兩個面,并說明理由(可能有學生會選擇粗糙程度不同、面積也不同的兩個面來比較),請其他學生評價(修改)設計方案;介紹摩擦力的測量方法(七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學習“二力平衡”的知識);學生根據正確的實驗方案測量各個面摩擦力的`大。惶峁┯涗洷砀瘢ㄇ懊嬉詫W習過簡單記錄表格的設計),學生記錄實驗數據;學生分析實驗數據(如:比較A、C面或B、D面),得出實驗結論(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學生小組匯報。
(2)將環(huán)節(jié)(3)設計成運用測力計測量摩擦塊在滾軸上移動時摩擦力和摩擦塊在水平桌面上摩擦力,比較二者的大小,得出結論。
改進說明:
。1)本設計有定量的數據采集(彈簧測力計的內容提前學習了,這個過程簡單易行)和分析,體現了科學過程的定量化、精確化的特征。
(2)本設計體現科學探究的幾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動手實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交流分享),改原來的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
不足點二:
環(huán)節(jié)(5)比較空氣、水、油中阻力的大小實驗,三個實驗同時進行有難度,鋼珠在實驗室中不一定有,裝液體的容器如果用玻璃的,容易被砸壞。
改進建議:
(1)將三個實驗同時完成改成兩兩比較,如先比較水和油,在比較空氣和水。
。2)容器換成兩個相同的透明塑料飲料瓶,鋼珠換成相同顏色和大小的圖釘等常見鐵質小件(準備一塊磁鐵就可以不須倒掉液體就可以將鐵質小件從液體中取出了,很方便)。
二、問題與反思
按照改進建議實施教學,提升了本課的課程內涵,教學過程從關注結論到關注過程與關注結果并重,從關注感性體驗到關注數據采集,從關注實驗驗證到關注實驗探究,從忽視實驗設計到凸顯實驗設計,從關注實驗的一般過程到關注實驗實施的細節(jié)。但仍然有兩個問題讓我困惑:
。1)由于增加了實驗探究的內容,原來的摩擦力應用的內容教學用時不足。從作業(yè)反饋來看,部分學生對摩擦力的應用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理解不深。
。2)氣體、液體中的阻力內容和固體間的摩擦力很有相關性,但不盡相同,如物體與空氣接觸面的大小會影響阻力大小,但固體間接觸面的大小卻對摩擦力沒有影響(實際測量有一些影響)。能否將本節(jié)課的內容拆分成兩節(jié)來突出各自的重難點?
摩擦力教學反思2
摩擦力是物理力學中的一個較難的知識部分。摩擦力是指在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由于發(fā)生了相對運動,或者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在接觸面上產生的一種阻礙物體間相對運動的力。因為摩擦力是在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它只是對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有一種阻礙作用,而物體間的相對運動和物體實際所表現出來的運動往往不是一回事,所以從物體表面上是往往直接看不出是否有摩擦力存在的。
通過對摩擦力一節(jié)的教學,我作了如下幾點反思:
1、靜摩擦是教材上沒有的,但需要對學生進行補充。因為靜摩擦發(fā)生在兩個有相對運動趨勢但沒有實際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所以物體間表現為相對靜止。靜止是一種典型的平衡狀態(tài),靜摩擦力的學習一是對二力平衡可作一個鞏固,二是對于學生在物理學中的受力分析起很大提高。
2、因為有靜摩擦力的補充學習,所以本節(jié)課內容的教學時間有些緊張,可建議將教學時間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習靜摩擦力和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基礎上補充適當練習并學習摩擦力的分類及增大與減小摩擦的方法。
3、在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根據課本的要求是用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在木板上運動,通過測力計拉力的示數間接地反映出摩擦力的大小,但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讓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有些資料就提到為了避免因不勻速對實驗的影響,將用測力計拉木塊改為拉木板,這樣使測力計產生示數的力就是因為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從而使木塊對測力計產生的拉力,所以測力計上顯示出來的示數就是真正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而且改進后實驗不受拉力是否勻速的影響。這樣改進后確實對實驗現象有更直觀的表現,但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理解起來難度加深,或者說初次接觸很難理解,同時不利于二力平衡的鞏固。所以建議還是采用教材所給方法。
4、在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應多設計幾個探究因素,比如接觸面積、是否勻速等等。這對學生理解 摩擦力大小是有好處的。
5、在學完摩擦力后,可將力、彈力彈簧測力計、重力、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作一次聯合測試,以便綜合了解學生對于力學基礎知識的學習程度。
【摩擦力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摩擦力教學反思02-26
《摩擦力》的教學反思02-03
《摩擦力》教學反思01-14
摩擦力的教學反思01-04
摩擦力教學反思01-28
《摩擦力》教學反思01-28
運動與摩擦力教學反思03-08
摩擦力教學設計與反思04-27
摩擦力教學反思范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