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1
本節(jié)課初步教學對稱現(xiàn)象和軸對稱圖形。通過學習,意在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根據(jù)其特征準確進行判斷,同時在活動中讓學生領略軸對稱圖形的美妙和神奇,感悟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三年級孩子第一次接觸軸對稱圖形,四年級和中學還將進一步進行研究,對三年級孩子來說,這初始的第一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需求,把握好教學的尺度,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是我們在備課時,著力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把握知識的生成點。
雖然本節(jié)課是孩子第一次接觸軸對稱圖形,但是對于對稱現(xiàn)象,學生卻并不陌生,再加上從幼兒開始,學生就有機會進行折紙、剪紙等活動,有時也會用“對稱”來描述一些現(xiàn)象,因此我們認識到學生學習軸對稱圖形有著豐厚的生活經(jīng)驗。但物體的對稱特點與軸對稱圖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對稱性”是某些物體的特征,“軸對稱”是部分平面圖形的特征。正如天安門是對稱的物體,畫下來的天安門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天安門這個物體不是軸對稱圖形。因此找準知識的生長點,幫助學生正確地建立相關概念,并能主動靈活地應用概念進行判斷分析,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所在。
我們在備課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性資源,從生活中收集了大量的對稱物體,如人民大會堂、故宮、巴黎埃菲爾鐵塔、倫敦塔橋、蝴蝶、獎杯、向日葵……讓學生在靜靜的欣賞中,在同類物體的觀察比對中,主動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特征:即這些物體都是對稱的。在學生充分認識了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之后,我們又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將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畫了下來,讓學生真切地體驗從立體到平面,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這樣的設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經(jīng)驗儲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體悟到,今天這堂課研究的不再是生活中對稱現(xiàn)象,而是平面圖形的對稱。
“對折”是“軸對稱圖形”的'研究方法,以往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直接要求同學進行下列操作活動:請你們先把圖形對折,再觀察一下這些圖形對折后有什么特點。這樣的做法顯然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漠視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如果沒有要動手折一折的強烈愿望,學生只能處在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因為老師要我們折,所以我要折一折,至于為什么折,學生是茫然而盲目的。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課堂上,我們先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以前學過不少平面圖形,像長方形、正方形等,在研究這些平面圖形的時候,我們都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借助學生對平面圖形已有的研究經(jīng)驗,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方法儲備,促使他們主動尋求既有的研究方法解決問題,提出本節(jié)課的研究方法――“對折”,這樣的處理使接下來學生的操作活動,目標變得清晰起了,同學們帶著明確的方法和活動目標進行活動,感受學習材料的特征,習得知識的過程自然而流暢,凸顯了數(shù)學學習方法價值。
對于判斷常見平面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我們也采用了先自由發(fā)表想法,再在意見產(chǎn)生分歧時,及時跟進:怎樣才能知道它們中到底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呢?由此,學生主動的利用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活動的開展完全順應了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學生學得深入而快樂。
二、找準研究的聚焦點。
軸對稱圖形的教學,要求學生利用初步的概念進行判斷,通過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哪些圖形不是軸對稱圖形,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因此課堂上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一系列學過的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等,這里只對圖形個案,即只對這個三角形、這個梯形、這個平行四邊形和這個長方形進行判斷,不對一類圖形的整體進行判斷。但學生在判斷時總是會說“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等諸如此類并不科學的結論,教師面對這種情況,也總是只能在學生得出結論后一再強調(diào):要說“這個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這個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更有甚者,會出示各種類型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判斷,從而歸納出: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也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不是軸對稱圖形。這樣的處理常常會讓學生摸不著頭腦,產(chǎn)生疑惑,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習的難度,拔高了學習的要求。怎樣避免這樣的尷尬?課上我們給每個平面圖形都注上了序號,學生在猜想判斷、研究交流時,就自然而然地從關注圖形本身是不是軸對稱圖形,聚焦到了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和得出結論的過程上來,這樣的處理看似簡單實則經(jīng)過了精心的設計,序號的使用既避免了讓整堂課的教學目標被拔高,也凸顯了三年級同學學習軸對稱圖形的價值和意義。
三、關注能力的提升點。
數(shù)學課僅僅有生活味是遠遠不夠的,做足“數(shù)學味”才是數(shù)學課的根本。
愛因斯坦曾經(jīng)指出:“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語言的。”雖然本課是軸對稱圖形的初始學習階段,對孩子的要求比較低,但是如果在判斷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只要求學生簡單的憑借感覺判斷,顯然并沒有著眼于發(fā)展孩子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我們在備課過程中,總是盡量多的考慮學生語言表達所需要的支架與拐棍。課上,我們著力營造出分享交流的平臺,讓合作小組在操作活動后,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想法,通過教師點評、生生互評的方式,鼓勵學生將思維過程用外化的語言來表達,課堂上預留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闡述觀點,提出困惑,當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不順暢時,我們適時采用同伴互助、教師點撥的方式,努力實現(xiàn)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提升,而課堂也因為豐厚的數(shù)學表達,綻放出濃濃的“數(shù)學味”。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2
《軸對稱圖形》這個內(nèi)容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操作動手活動來判斷哪些物體是對稱的,找出其物體的對稱軸,并初步地、直觀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zhì)。
軸對稱圖形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難點是掌握判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和看到一半想另一半的空間想像力。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zhì)的事物有很多,也為學生奠定了感性基礎。
1、從激趣入手,以興趣為先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針對小學生年齡偏低,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還相對較弱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猜一猜這個活動,出示一些簡單的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學生去猜另一半,這樣不但啟發(fā)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還能讓學生在情境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找出數(shù)學規(guī)律,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
2、通過動手操作,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等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開放性地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經(jīng)驗形成表象,進一步體會軸對稱的含義,把“學”數(shù)學變?yōu)椤白觥睌?shù)學,提高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學生在整個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了對稱圖形的形成,感受到了對稱圖形的內(nèi)在美。通過欣賞同學的作品這一活動,使學生在欣賞美麗的對稱圖案的同時又與大家分享自己作品的愉悅心情,讓學生在滿足自己成功感的同時也體驗到數(shù)學的美和創(chuàng)造的美。學生在觀摩同學作品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啟發(fā)而獲得一份寶貴的學習資源。
3、拓展延伸,挖掘教材中可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素材,讓學生自由地折紙、剪圖案,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剪出各種美麗的圖案,這樣不僅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學了“軸對稱圖形”后,又讓學生找找說說生活中利用了“軸對稱圖形”的例子,從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良好習慣,進一步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學數(shù)學是為了生活服務的思想。
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能把更多的時間與空間還給了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本節(jié)課應該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他們的發(fā)展需求,較好地體現(xiàn)了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3
本課主要使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知道對稱軸,能正確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并會制作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在課上,我首先出示實物圖片,讓學生感知對稱,然后通過讓學生把圖片對折,體會什么是軸對稱圖形,感受圖形特征,并認識對稱軸;接著從實物圖片上升到平面圖形,再通過讓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軸對稱圖形以及一系列練習,鞏固認識。
在教學中,主要有以下優(yōu)點:
一、利用多媒體,吸引學生注意
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初步感知對稱,我出示了一系列美麗的對稱的圖片,包含自然界的美麗景象以及古今中外的一些雄偉建筑,配上背景音樂,這些對稱圖形給學生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贊嘆聲連連,學生自己觀察,教師適當介紹,課堂氛圍活躍。
二、實踐操作中探索新知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法!北菊n安排了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剪一剪、猜一猜等活動,使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在其中。
首先讓學生折一折蝴蝶、天壇、飛機圖形,比一比,使學生認識到這些圖片對折后都是兩邊大小、形狀一樣,兩邊一模一樣的,感知完全重合。接著,要求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一個軸對稱圖形,學生手腦并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在做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了完全重合的特征,再要求學生猜一猜這些美麗的圖形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的,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后面的試一試以及練習中,碰到學生有分歧的地方,也鼓勵學生動手去驗證。學生在豐富的動手操作中,探索出了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數(shù)學思維也得到了培養(yǎng),這充分體現(xiàn)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對課堂的流程加以控制,使全體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三、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整節(jié)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在引入新知,欣賞圖片的時候,就把中國的偉大建筑放在最后,介紹的時候也是重點介紹。在通過對折,感知完全重合時,再次指出天壇是我國著名的建筑,雄偉壯觀。練習題,將書本上判斷一串英文字母是否是軸對稱圖形的題目,改為判斷China這個英文單詞中,哪些字母是軸對稱圖形,并適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詢問China的中文意思,當學生說出中國時,我用激昂的語調(diào)指出:噢,是偉大的祖國!我們都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學生瞬間也被我的熱情所感染。接著,要求學生判斷中國這兩個漢字是否是軸對稱圖形。然后組織學生判斷我們的國旗是否是軸對稱圖形。最后出示了咱們的國寶:熊貓,一方面展示中國地大物博,另一方面提升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這一系列的.設計不僅僅僅圍繞今天的主題:認識軸對稱圖形,會判斷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在知識技能掌握的同時,滲透民族文化,也向?qū)W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一個升華。
四、對學生回答,及時給予評價
關注學生的回答,對學生正確的回答立即給予肯定,對出彩的答案,帶頭送上掌聲。如判斷圖形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交流方法時,有同學說到可以將下面的紙片展開,這正是我需要的答案,而且很少有學生會提到,因此,在他回答后,我立馬對他的答案進行了肯定,鼓勵其他孩子把掌聲送給他,并用多媒體出示他的想法。及時對孩子的回答進行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感到自己被老師期待著,肯定著,產(chǎn)生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滿足感,進而享受課堂。
當然這節(jié)課,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教學機智還有所欠缺,對學生給出的一些出乎意料的回答,處理時顯得有些手忙腳亂,缺乏處理問題的敏銳性以及果斷性,有些猶豫不決。如引入新知時,要求學生給6張圖片分類,有學生說到按對稱和不對稱來分,我追問:你說的對稱是什么意思?學生答:兩邊一模一樣。此時,我可以適時的帶領大家一起觀察蝴蝶圖片,讓學生再次感受蝴蝶兩邊是一樣的,大小、形狀是相同的,讓學生對對稱的含義有一個具體的感知。回想當時處理的過程,顯得很拖沓,浪費了不少時間。
此外,在處理試一試時,我預設第二個三角形學生會說不是軸對稱圖形,但在上課時,學生產(chǎn)生了分歧,因此,我因勢利導,讓孩子們想個辦法,他們說可以折一折,通過對折孩子們發(fā)現(xiàn)這一個三角形,兩邊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軸對稱圖形。得到我要的答案后,我就直接去處理平行四邊形了。課后反思,我覺得我可以立馬追問: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呀?只有什么樣的三角形才是軸對稱圖形?將三角形的知識點夯實,然后再去處理平行四邊形,我覺得會更恰當。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再接再厲,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4
對稱是基本的圖形變換,學習空間和圖形知識的基礎,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本冊第一次教學軸對稱圖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的特點,設計了三次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1、會折疊衣服的同學上臺來展示一下疊衣服的方法。從而引出課題。
2、出示軸對稱物體:天安門、飛機、獎杯、讓學生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3、小樹:通過不同剪法師生共同評價得出這些圖形兩邊都一樣的`,所以先把紙對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開,就是這棵小樹了。
4、是本節(jié)課第一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后,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軸對稱現(xiàn)象。
5、生這次操作活動看似一次無目的操作活動,但要一棵小樹甚至一個漂亮的窗花,不去尋找規(guī)律,也是非常困難的,通過學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兩邊一樣的圖形可以對折起來再剪,這就是軸對稱圖形特征的初步感知。
二、動手畫一畫,折一折
1、過把同學們看到的物體畫下來得到下面的圖形(天安門、飛機、獎杯等)進行分組操作討論,得出結論——圖形對稱后,兩邊完全重合了,從而得出什么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2、是本節(jié)課的第二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學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導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動過程中,探究圖形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解釋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三、想辦法做出以各軸對稱圖形、并分組展示自己的作品
1、是本節(jié)課達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較為正確系統(tǒng)的認識之后,意在操作活動中鞏固深化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學生這次操作活動手段是多樣的,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的。
2、次的操作活動目的不同,所產(chǎn)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學生在這次活動中,通過有序、有層次的操作更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征以認識,充分概念之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3、節(jié)課最大感受是由于課前準備充分,所有的練習和操作活動較為自然的串聯(lián)在參觀的情景中,課堂結構緊湊,學生興趣濃烈,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5
一、從課堂反思
1、軸對稱圖形,其實學生在生活當中已有接觸,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要提出軸對稱圖形這個概念,并讓學生學會判斷軸對稱圖形。這些知識將為接下來的畫軸對稱圖形、畫對稱軸等知識做鋪墊。
2、這節(jié)課我的設計遵循了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注重趣味性、實踐性。我首先設計了一個疑問,引起學生興趣來探究。接下來我讓學生自主探究天安門、飛機和獎杯的圖片,通過折一折、說一說初步感知這些圖形的相同點,然后我與學生一起總結歸納,明確完全重合的意思,提出軸對稱的概念。在練習中,我設計了搜索、競猜、當設計師等一系列活動,提升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在整堂課中,我非常注意學生表達的完整性,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3、本節(jié)課的亮點是猜一猜的.游戲,掀起了一陣陣的高潮,而我是小小設計師的活動,也讓學生躍躍欲試,摩拳擦掌展示了一把。
4、在上完課后,我最大的遺憾是在學生欣賞軸對稱圖形中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我的語言再優(yōu)美一些,我想軸對稱圖形的美肯定對學生的沖擊肯定會更強烈!
二、從教學方法反思
這節(jié)課我采用“問題探究、啟發(fā)引導、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操作、交流、反思、運用等過程,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從學生情況反思
這節(jié)課學生活躍、積極思考,課后作業(yè)及時完成,質(zhì)量較好。但是學生在表達方面還有待加強,有些學生表達的意思還不夠清楚,有的學生需要老師提醒才能表達完整,這還需要我在以后的課堂上多關注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6
《軸對稱圖形》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教材的教學內(nèi)容。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意在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并能根據(jù)其特征準確進行判斷,同時在活動中讓學生領略軸對稱圖形的美妙和神奇,感悟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過程中能夠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采取“折一折,比一比”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點,即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了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交流、操作的能力。下面我將從兩個方面——優(yōu)點和缺點對本節(jié)課進行反思。
優(yōu)點:
1、本節(jié)課層次清晰,課堂結構緊湊,學生興趣濃烈,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課堂上能很自然親切的和學生打成一片,并且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如在做每一道練習題時先讓學生讀題,并引導學生準確理解題目意思。注重引導孩子完整表達能力。
2、教學方法新穎,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如“對折”是“軸對稱圖形”的研究方法,以往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直接要求同學進行下列操作活動:請你們先把圖形對折,再觀察一下這些圖形對折后有什么特點。這樣的做法顯然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漠視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如果沒有要動手折一折的強烈愿望,學生只能處在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因為老師要我們折,所以我要折一折,至于為什么折,學生是茫然而盲目的。
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課堂上,我們先引導學生觀察“心形,小魚,雙喜字,房子,字母”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學生通過大膽的猜測說出左右兩邊或上下兩邊完全一樣,這時老師一頭霧水的問:你們怎么知道它們兩邊完全一樣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證明嗎?促使他們主動尋求證明方法解決問題,提出本節(jié)課的研究方法“對折”,這樣的處理使接下來學生的操作活動,目標變得清晰起了,同學們帶著明確的方法和活動目標進行活動,學習知識的'過程自然而流暢,凸顯了數(shù)學學習方法價值。
不足之處:
1、《軸對稱圖形》一課,就教材特點來說,很容易把課上得生動、有趣,但本節(jié)課有點欠缺,就是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對折后完全重合)強調(diào)的不夠,讓學生感觸的不夠,學生對折完之后,應該再讓學生說一說對重合的理解,讓孩子完整的表達知識的本身。
2、小組匯報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時間,讓孩子完整的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然后再請其他同學進行補充,而不是教師代替他們說。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我們要的不是喧鬧的回答而是靜下心來的傾聽”,所以要對課堂上認真傾聽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認真傾聽,多動腦思考的習慣。
3、板書有點隨意,今后應加強粉筆字的練習。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7
《軸對稱圖形》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初步教學軸對稱圖形。教材在編排上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本教材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材料,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為今后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以及利用軸對稱方法進行變換或設計圖案打好基礎。教材的編寫意圖是要抽象出生活中軸對稱現(xiàn)象的共同特征,使學生能從整體上去認識軸對稱現(xiàn)象,在各種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感悟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并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必須要落實到個體的學習行為上,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才能真正對所學內(nèi)容有所感悟,進而內(nèi)化為己有,在學習實踐中逐步學會學習。通過先觀察再對折的活動,學生發(fā)現(xiàn)了這些圖形的共同之處――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能完全重合,揭示了軸對稱圖形共同的特征。通過找作品中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如果把一個圖形對折,只要折痕兩邊的部分能完全重合,那么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這條折痕就是它們的對稱軸。再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的活動,初步體驗了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學生學得輕松、有趣、扎實。
在講授這課時,課本上的有這樣一節(jié)設計,讓同學們判斷下列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這些圖形有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不等腰梯形、圓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學生在通過觀察后,大多的圖形全體同學們都非常容易的判斷正確了。只是在平行四邊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的問題上存在較大的分歧,是與否兩方的支持率大約各是50%左右。為了加深學生的認識,我課前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了一個平行四邊形讓他們拿出來折一折,然后再做判斷。學生馬上表現(xiàn)出極高的.探索熱情,在通過折一折的操作后,全班同時達成了共識,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當時,我暗暗的竊喜,對新教育理念“學生只有動手才能學會”又加深了一層理解。學生通過親自的動手操作,走進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是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
但是,這節(jié)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軸對稱圖形可以是左右對稱,也可以是上下對稱、斜著對稱,雖然課上我也展示了各種方向的對稱,但在欣賞對稱圖形時,學生受到一些思維習慣的干擾,左右對稱容易給他們造成思維定勢,對上下對稱、斜著對稱易忽視。還有,學生雖然對軸對稱有了認識,也能說出是不是軸對稱,但用數(shù)學語言完整的表述出來有難度,個別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掌握欠佳,有待課后單獨輔導。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根據(jù)新課程的理念,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發(fā)揮好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讓課堂成為學生獲取知識并享受成功的殿堂。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06-01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10-18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10-16
《軸對稱圖形》的教學反思10-31
《軸對稱圖形》的教學反思06-27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07-06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05-21
軸對稱圖形的教學反思04-05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04-10
軸對稱圖形的教學反思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