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軒
【原文】《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圣,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蔽ㄈ嗜朔帕髦胖T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yuǎn),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zāi)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語譯】《尚書秦誓》說:“如果有一個這樣的臣子,誠實卻沒有其他才能,但他心地寬容,能夠容納別人。別人有才能,就像自己有才能一樣;別人美德出眾,他出自內(nèi)心地喜歡,不只口里說出來高興,他是實實在在能容納別人,任用這樣的人能夠保護(hù)我的子孫和百姓,還是很有好處的啊。如果別人有才能,就嫉妒、憎惡別人;別人美德出眾,就壓制人家,使他的美德不能被國君知道,這樣的人實在是不能容納別人,任用他不能保護(hù)我的子孫和百姓,實在是太危險了。!”仁德的人會把這種不能容納別人的人流放,將他驅(qū)逐到邊遠(yuǎn)的地方去,不讓他們住在中原地區(qū)。這就叫做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愛護(hù)善人,憎惡惡人。看到賢良的人,卻不能舉薦,雖然舉薦卻不能早一點,這是怠慢;看到不善良的人卻不能摒棄,雖摒棄卻不能把他放逐到邊遠(yuǎn)地方,這是錯誤。喜愛人們所憎惡的,憎惡人們所喜愛的,這就叫違背人的本性,災(zāi)禍一定會降臨到他的身上。因此,國君治國有正道,一定要忠誠守信才能得到它,傲慢放肆就會失掉它。
【原文】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xiàn)子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贝酥^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wù)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zāi)害并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家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語譯】增殖財富有重要的原則,就是生產(chǎn)財富的人多,消耗財富的人少,生產(chǎn)要快,消耗要慢。這樣,財富才會永遠(yuǎn)充足。有仁德的人用散施財富來得到百姓的擁護(hù),不仁德的人因聚斂財富而亡身。沒有國君愛好仁而他的臣民不愛好義的,沒有愛好義而不幫助國君完成事業(yè)的,也沒有愛好義而不把國家府庫當(dāng)作自家府庫來保護(hù)的。孟獻(xiàn)子說:“擁有駟馬車輛的大夫,不計較雞豚小利;能夠喪祭用冰的卿大夫,不蓄養(yǎng)牛羊;有百輛車的國君,不任用只知道聚斂財富的臣子。與其有聚斂財富的臣子,還不如有盜竊府庫的臣子。”這就是說,治理國家不應(yīng)以自己的私利為利益,而應(yīng)以道義為利益。執(zhí)掌國家政權(quán)而致力于聚斂財富的人,必然是從小人那里受到影響。小人千方百計討好國君,如果國君任用這樣的小人治理國家,那么,天災(zāi)人禍就會同時到來。這時,即使有才能的人也沒有什么辦法了。這就叫做治理國家不能把自己的私利作為利益,而要把道義作為利益。
【注】“彼為善之”上下文疑有缺誤。
[《大學(xué)》語譯(七)(人教版高三選修)]相關(guān)文章:
2.七夕原文翻譯
4.人教版木蘭詩翻譯
5.化學(xué)選修5試題及答案
6.人教版七下語文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