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教學實錄(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楓橋夜泊》教學實錄,歡迎大家分享。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篇1
一、激趣導入,感受魅力
師:有一首詩,讓一位詩人名垂千古,讓一個城市名揚天下,讓一座橋梁成為當地三百余名橋之首,讓一座寺廟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勝地。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千百年來,《楓橋夜泊》究竟在散發(fā)著怎樣的魅力呢?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同去感受。
。ò鍟n題)
師:請齊讀課題!P于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問的?
生:楓橋在哪里……楓橋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這座橋叫做楓橋?……
師:其實,楓橋是江蘇省蘇州城外的一座小石拱橋。夜──泊?“夜”是什么?(夜晚),“泊”呢?(停泊),那“夜泊”就是──?誰用自己的話把這題目的意思說說?
生:夜晚,把船停泊在楓橋旁邊。
師:很好!誰把船停泊在楓橋?
生:作者張繼。
師:就在那個晚上啊,他寫下了這名揚千古的詩句。來,我們再讀課題!
生:楓橋夜泊!
二、讀通詩句,初步感知
師:《楓橋夜泊》是一首非常美的古詩,在學習之前,老師先好好地讀給大家聽聽,好嗎?(播放動畫,教師誦讀古詩。)
(掌聲。)
師:謝謝同學們!你們也想來讀一讀嗎?
生:想!
師:為了讓你們能讀得更好些,周老師給大家提幾個小建議,待會,同學們先一個人自由地讀讀這首古詩,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明白了嗎?
生:明白啦!
師:打開書,第111頁,開始吧。(課件:詩文,配以《春江花月夜》的音樂。)
。ㄉ杂勺x古詩。)
師:從大家剛才瑯瑯的讀書聲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學習古詩的熱情!誰來做這節(jié)課第一個給大家讀古詩的同學?
。ㄒ慌x,較好。)
師:謝謝你給大家開了個好頭!誰再來?
。ㄒ荒猩x,較有情感。)
師:有模有樣,不錯……你來!
。ㄓ纸辛藘蓚女生讀。)
師:你的聲音真是太美了,太好聽了!
師:都想讀,都能讀了是嗎?
生:是的!
三、賞析品味,體會意境
師:可是,同學們啊,要讀好古詩,光是讀通了,讀順了,這還遠遠不夠,還應該──
生:讀出感情來。
師:古詩雖然短小,但往往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情感,要學好古詩,我們就得細細地去體會這其中的感情,接下來,大家再好好地讀讀,讀出你的感受來。
生:(自由朗讀古詩。)
師:同學們,你們讀得真是太起勁了,老師都有點不忍心打斷你們了!來,說說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你感覺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這首詩非常安靜。
師:那你能讀出這種靜靜的感覺了嗎?
(生朗讀,有意讀得較靜。)
師:其實這位當班長的,平常聲音非常響亮,可這次她讀得比較──(生:輕)比較──(生:小。)
生:我覺得讀出了一種“安謐靜美”的意境。
師:什么詞?
生:安謐靜美。
師:(豎起大拇指)了不起!你能讀讀嗎?
。ㄉx,掌聲在每次學生讀書后都響起。)
師:掌聲一次又一次響起啦。我們把讀的.要求放高一點吧,我們要覺得最美,就把掌聲送給他,好嗎?當然,他剛才讀得挺棒!
生:我覺得這些景物非常的優(yōu)美。
師:你能美美地讀一讀嗎?
(生讀)
師:真美!還有什么感覺嗎?
生:我覺得詩人很憂愁。
師:你能讀讀嗎?看怎么讀出一點“愁”的味道?
。ㄉx,師生鼓掌。)
師:掌聲說明了一切!同學們的感情倒是非常細膩、非常豐富,那么在那個晚上,詩人張繼,他的心情究竟是怎樣的呢?……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再讀讀。
(生再次自由朗讀詩文。)
師:讀出味道來了嗎?詩人張繼他那晚的心情究竟是怎樣的?
生1:憂愁。
生2:我也是覺得非常的憂愁。
生3:我也覺得很憂愁,我是從“愁”字看出來的。
師:哦──哪一句?
生:第二句。
師:江楓漁火──對愁眠。很好!
生4:很孤獨。
生5:我覺得詩人是對自己現在的出境很愁,我從“客船”可以看出來,它體現的是思想的憂愁,他現在正在客船里面,或許,他不應該在客船,應該在家里面……睡覺。
師:是啊,真好!看來下面的這個問題老師沒必要問了,我本來想問大家,詩中的哪個字最能體現詩人這時候的心情?
生:(齊答)愁!
師:(板書:愁)他愁些什么?
生1:我覺得他可能在為國家而煩惱。
生2:有可能在思念他的家鄉(xiāng)。
生3:可能在擔心他的家人。
師:有一個字,剛才有個女孩子也點到了,我們從那個字可以看出,他這個時候不在家鄉(xiāng),他在外面。哪個字?
生:(齊答)客!
生:還有個字,“姑蘇城外”的“外”字。
師:你從這個“外”字也感覺到了他不在家鄉(xiāng),在外面,是嗎?你的感覺挺有意思的!
師:客,客是什么?
生:客人……游客……在外做客……
師:是啊,客人也好,游客也罷,反正他就是個“客”,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生: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師:哪怕不是個佳節(jié)啊,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這漂泊在外的游子,他也會“倍思親”。?
生:對!
師:晚上睡不著覺,一個人站在船頭上,他可能會想些什么?
生1:家人是否身體還好。
生2:他可能會想回家。
師:在外漂泊,感覺很累了。
生3:自己的國家是什么樣子了,是強盛還是衰敗。
師:是啊,可能有很多事情,他都在擔心著呢,一個人在外面,他都不知道。
生4:想念著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
生5:他可能在想,什么時候才可以回家。
師:夜深了,他無法入眠,站在船頭上,他非常非常地想家?蛇@時候,家人不在身邊,哪怕是看到了美麗的夜景,有人陪他分享嗎?……要是遇上了傷心的事兒,有人可以訴說嗎?……夜深了,睡不著,想找個人說說話,聊聊天──
生:也沒有。
師:他只好一個人站在船頭上,輕輕地吟誦著這憂傷的詩句──
生:月落──烏啼──霜滿天……
師:通過學習,我們一步一步走近了這位詩人,也走進了他的內心世界。想進一步了解了解這位著名的詩人嗎?
師:(課件出示作者介紹)他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詩人,曾中過進士,也在朝廷擔任過許多要職,身處戰(zhàn)亂時期的他,十分關心國家的前途,關心百姓的疾苦。他為人正直,從不逢迎權貴,曾被一些朝廷的官員所排擠,官場上也很不得志。
師:進一步認識了詩人張繼,我想,我們會更好地理解他的心。──他還有可能在愁些什么?
生1:老百姓的生活好不好。
生2:他為什么這么有才華還淪落到要在外面睡覺?
(哄笑)
師:據周老師在網上了解到,他并不是沒那幾個住店的錢,可能正是因為心里憂傷,所以他也沒心思到城里去見識那種“燈紅酒綠”,他就想在這小橋下,流水邊,好好地靜一靜。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并能背誦。
3、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及想象詩中所描繪畫面的能力,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老師: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精湛的語言文字藝術展示著它的文學魅力。大家都讀過許多的古詩,誰來給大家吟誦一首自己最喜歡的最欣賞的詩。(提2—3名學生吟誦)
老師:一幅畫就是一首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同學請看。(出示楓橋夜泊的畫面)這幅圖給你帶來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清冷。
學生:很美,真是小橋、流水、人家。
學生:很幽靜。
老師:在唐朝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張繼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xiāng)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游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于是便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楓橋夜泊》。(出示課件,板書、播放音樂)跟著音樂教師范讀。
老師:喜歡這首詩嗎?
學生:喜歡。
老師:想讀嗎?
學生:想。
師找2名學生讀。
老師:(正音多音字,“泊”,寺sì愁眠chóu mián )
老師:讀詩還要講究節(jié)拍,那位同學來給這首詩畫一下節(jié)拍。(提名上黑板畫節(jié)拍,并提2名按節(jié)拍讀。小組讀。齊讀。)
老師:我們學習一首古詩,會讀了,還需要知道什么?
學生:了解詩的意思。
學生:知道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生:作者寫詩的背景、時間、地點等。
老師:你們平時都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習的呢?平時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習的呢?
學生:借助工具書,查閱資料。
學生:伙伴討論交流。
學生:借助書中的注釋。
老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這些方法先自己學習,然后伙伴討論交流,在學習和交流中去體會詩中的景,感悟詩中的情。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然后提出問題。
。▽W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學習,掌握學情。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5—8分)
老師:從剛才的學習中你知道了什么?大家來交流一下。
學生:我知道了詩題的意思,楓橋:在蘇州西郊,夜:晚上。泊:停船靠岸。此詩是寫在楓橋邊夜晚停船的所見和所聞。
學生:我有一個問題,詩中第一句說到月落烏啼這應是早晨的時候,而題目卻是夜泊,到底是描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
老師:很好,你真是個善于發(fā)現問題的孩子。哪位同學能幫助他。
學生:(眾說紛紜)
老師:這首詩采用的是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后追憶昨夜的所見所聞。除了這些你還知道了什么?
學生:1—2學生說詩意。
老師: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我從詩中的一個“愁”字,讀出了詩人在表達自己的一種憂愁。
老師:(師學生交流背景:詩人在安史之亂后避地吳中,據說,他科舉落榜,心境失落寂寞?痛共矗|景學生情,抒發(fā)了羈旅之愁。)除了這個“愁”字你還能從詩中哪些地方體會出來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提示: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景物,你讀了這些景物有什么感受?)
學生:(從詩中的描寫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情景,談自己的感受)
老師:出示課件,解說。拂曉的時候,月亮落了下去,棲息在樹上的烏鴉也在黎明時分發(fā)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的夜空中正彌漫著滿天的霜華請同學們來讀讀這兩句,讀出此情,讀出此景。(略帶傷感語調,語速要慢。)
老師:說說此時作者的感受。
學生:此情此景又怎能不讓這懷著旅愁的詩人更感到凄涼和傷感呢。
老師:同學們從詩中這些景物的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就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你認為詩中詩意最濃的是哪里?
學生:體會“夜半鐘聲到客船”。
老師:夜深人靜時,忽然聽到從遠處的寺院中傳來悠遠的鐘聲。大家來靜靜的停一下(播放鐘聲)
老師:同學們請你聯系詩描述一下你剛才聽到鐘聲的感受。
學生:很悠遠
學生:更贈添了傷感。
學生:啊,這鐘聲它是從蘇州城外的寒山寺中傳來,悠遠回蕩,多么讓人想念家想親人啊。
老師:這鐘聲在夜半悠揚回蕩,余音裊裊,襯托出夜的靜謐與深沉,使夜不成眠的游子更增添了愁緒,而詩人臥聽鐘聲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同學們此時你就是詩人張繼請你把你的感受通過你的感情朗讀表達出來。
學生:2名讀。
老師:這首詩有情有景,有聲有色,情景交融。詩人以一縷愁緒把眾多的景物串起來,和諧而有層次的組成一幅秋江夜泊圖。這首詩使張繼名傳千古,享譽海內外,詩傳到日本,幾乎人人皆知,蘇州寒山寺也因此詩而著名,至今每年除夕都有大批日本人專程來到寒山寺與中國的游客一起聆聽夜半鐘聲,并吟誦這首絕句。
現在人為了表達對這首詩的喜愛,把它演繹成歌曲故事等等,老師帶來一首楓橋夜泊的歌曲,請大家欣賞。再次感受詩中那優(yōu)美的意境。(播放歌曲)
老師:把你聽后的感覺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
齊讀。
老師:古詩中有許多這樣的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的佳作。這首《楓橋夜泊》師和元朝馬致遠的一首小令《天凈沙?秋思》在寫法和表達的情感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下面我們就來上讀一下《天凈沙?秋思》。出示課件。
學生:自由讀。
學生;理解詩意,感悟詩情。
交流、朗讀并背誦。
老師:請同學們再讀《楓橋夜泊》和《天凈沙秋思》,想一想這兩首詩分別寫了哪些景物,表達了是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交流
老師:(小結):這兩首詩都是把眾多的景物串聯起來,構成一幅令人傷感的畫面,以此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達了作者孤寂、憂愁的情感。
背誦這一詩一詞。
老師: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文學的瑰寶。希望同學們課余時間多讀,多背。讓它陶冶你的情操,豐富你的思想。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篇3
師:請看大屏幕。陳小奇寫過這樣一首歌(大屏幕出示)
留連的鐘聲
還在敲打我的無眠
塵封的日子
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
——陳小奇《濤聲依舊》
師:誰來讀讀?(生讀)。讀得很好聽。
師:誰知道“無眠”的意思?
生:睡不著,失眠
師:是的,睡不著。無眠拆開是無法入眠。無法入眠就是不能入眠,不能入眠合在一起兩個字就是——
生:不眠。
師:無法入眠就是難以入眠,合在一起兩個字就是——
生:難眠。
師:無眠的近義詞就是——
生1:不眠。
生2:難眠。
生3:失眠。
師:是什么在敲打著我的無眠呢?
生:鐘聲
師:這是哪里的鐘聲呢?一起去看看。早在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禎就寫到過這樣的鐘聲。(大屏幕出示)
十年舊約江南夢,
獨聽寒山半夜鐘。
——(清)王士禎《夜雨題寒山寺》
。ㄉx)
師:再讀,讀出古詩特有的節(jié)奏。(生再讀)
師:這是哪里的鐘聲?
生:寒山寺的。
師:為了聽鐘聲,等了多少年?
生:十年。
師:十年,120個月,3650天。這鐘聲的魅力為什么如此之大?500多年前明朝詩人高啟也寫過這樣的鐘聲。(大屏幕出示)
幾度經過憶張繼
月落烏啼又鐘聲
——(明)高啟《泊楓橋》
師:這是哪里的鐘聲?。
生:寒山寺的。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又”字說明就是寒山寺。
生:“楓橋”就是寒山寺。
師:每次經過寒山寺,每次路過楓橋,詩人都會想起一個人,誰?
生:張繼。
師:為什么幾度經過憶張繼呢?早在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詩人陸游也寫過這樣的鐘聲。(大屏幕出示)
七年不到楓橋寺
客枕依然半夜鐘
——(宋)陸游《宿楓橋》
師:七年前陸游到過哪,聽到過什么?
生:到過寒山寺,聽過鐘聲。
師:一年又一年,變的是南來北往的人,不變的是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七年可以變成多少年?十年可以嗎?把七年變成十年,詩人也一定會這樣寫(生齊讀)。把十年變成百年,詩人也一定會這樣寫(生齊讀)。把百年變成千年,詩人還一定會這樣寫(生齊讀)。
師:十年不變的是鐘聲,百年不變的是鐘聲,千年不變的還是鐘聲。陳小奇在歌中這樣寫鐘聲(生齊讀);200多年前的王士禎這樣寫鐘聲(生齊讀);500多年前的高啟這樣寫鐘聲(生齊讀);500多年前的陸游還是這樣寫鐘聲(生齊讀)。
師:問題來了,有什么問題?
生:為什么都有鐘聲、寒山寺?
生:為什么都寫到了張繼?背后到底有什么呢?
無限愁眠寄鐘聲
師:所有問題都跟一個人緊緊相連,所有問題都跟一首詩息息相關。這個人是張繼,這首詩是《楓橋夜泊》。(大屏幕出示這首詩)
師:讀讀這首詩,自由讀、反復讀、讀清爽、讀通順。(生自由讀)
。ㄖ敢簧x)
師:好,字字落實。注意了“眠”是前鼻音,“寺”是平舌音,這叫清清爽爽,還要有板有眼地讀。
。ㄉx)
師:一起來讀讀,你們讀前四字,老師讀后三字(師生合作讀)。
師:再反過來讀(師生再合作讀)。
師:老師讀題目,你們讀詩句(生齊讀)。
師:就是這樣,讀出味道,讀出節(jié)奏。讀詩不僅要讀出味道,讀出節(jié)奏,還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你讀后的情緒是怎樣的,用一個詞說說。
生:愁緒滿懷、失落、孤獨、憂愁、凄苦……
師:對比著想想,讀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會孤獨嗎?讀杜甫的《絕句》會憂愁嗎?
為什么讀《楓橋夜泊》讀出的是凄苦、悲傷呢?靜靜默讀,一邊讀一邊看看插圖、注釋,更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是詩中那些詞給你這樣的感受,向你傳遞這樣的情緒?
。▽W生圈劃,批注)
師:看著大家劃的一條條線,你們一定都有自己的心得了,你的心得到底如何,老師提一個問題考考各位。張繼楓橋夜泊是睡覺時,這個夜晚他睡著沒有?
生:沒有。
師:詩中哪個詞告訴了我們?
生:愁眠(圈出)
師:“愁眠”是什么意思?找一個近義詞。
生:失眠、無眠、難眠、不眠。
師:齊讀“愁眠”這個詞(生齊讀);想想愁眠的滋味,再讀(生齊讀);輕一點(生再齊讀)。
師:在“愁眠”中作者看到了什么?按照詩的順序說。
生:月落(用曲線劃出)
師:月亮落下去后,天地之間一片幽暗,一片朦朧,在幽暗朦朧中詩人在江邊看到了什么?
生:江楓(用曲線劃出)
師:江楓在你眼里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生:火紅的楓葉在江風中瑟瑟搖曳。
師:因為愁眠在江中看到了什么?
生:漁火(用曲線劃出)
師:怎樣的漁火?
生:忽暗忽明的、隱隱約約的
師: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他聽到了什么?
生:鐘聲(用直線劃出)。
師:在哪?(生:姑蘇城外寒山寺)什么時候(生:半夜)
師: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還聽到了什么?
生:烏啼(用直線劃出)
師:那是什么樣的烏啼?(生:孤獨、凄慘)
師: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詩人還感到了什么?
生:霜滿天
師:霜應該在地上,所以李白才有這樣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怎么滿天呢?是不是張繼感覺出了問題?
生:是因為愁眠,所以感覺霜滿天。
師:所以,不是滿天的霜,而是滿天的——
生:是寒滿天,冷滿天。
師:看詩句。月落是景,烏啼是景,江楓是景,漁火是景,霜天是景,鐘聲是景。這景那景都圍繞著(生:愁眠),都伴隨著(生:愁眠),都籠罩著(生:愁眠)。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生:對愁眠。)
師:對是什么意思?體會過對的味道嗎?詞典里“對”有這些意思(大屏幕出示)
對:
、賹Υ;對付。如:對事不對人。
、诿嫦;朝著。如:對著高山。
、蹖γ娴;敵對的。如:對手。
④使兩個東西配合或接觸。如:對對聯。
——見《現代漢語小詞典》(第4版)
師:應選哪個。(生選,交流)
師:有選2的,有選4的,都有道理。向著,朝著,就是江楓漁火向著愁眠;也可以兩個事物配合得天衣無縫,江楓漁火與愁眠交織在一起。但詞語理解不是這樣死板的。有人說這里的“對”是指“伴”。換上去讀一讀(生讀),通嗎?(生:通)。行嗎?(生:行)。味道一樣嗎?(生:不一樣)。
師: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聽老師讀這首詩,一邊聽一邊感受,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背井離鄉(xiāng)的張繼,浪跡天涯的張繼,無法入眠的'張繼,最希望誰來陪他?
。◣煼蹲x)
生:最希望朋友來陪他。
生:母親、家人、妻子……
師:但是,漫漫長夜,沒有親朋好友的相陪作伴,有的只是——(生讀詩);在這里,沒有妻子的噓寒問暖,有的只是——(生讀詩);這里沒有親朋好友相伴,沒有父母兄弟的相伴,沒有妻兒的相伴,這里沒有伴,只有——(生:對),只有——(生:對)。師:這一“對”,對出的是張繼心中的無限——(生:愁、悲傷、憂愁、寂寞、孤獨)。于是情動于衷而辭發(fā)于外,《楓橋夜泊》就這樣誕生了。
。ㄅ錁罚蹲x)
。ㄉR讀)
師:月亮西沉烏啼聲聲,霜氣布滿了整個秋天;江楓瑟瑟漁火點點,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劃破了寂靜的秋夜。此情此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張繼情不自禁在心中輕輕念道——(生讀詩)
師:姑蘇城外寒山寺——(生接讀:夜半鐘聲到客船)(反復三次,聲音一次比一次輕)
師:月亮落下去了,還看得見嗎?(生:看不見)(師擦去板書:月落);烏啼劃破長空,轉為沉寂,還有嗎?(師擦去板書);這滿天的霜氣看得見嗎?(師擦去板書);江楓還看得清嗎?(師擦去板書);這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還看得見嗎?(師擦去板書);這點點漁火忽明忽暗,忽有忽無(師擦去板書)。天地間還有什么可以相對的呢?沒有了,沒有了。突然,聽——(視頻、課件——鐘聲)
師:你聽,鐘聲傳來了,一聲又是一聲,這聲聲鐘聲一下又是一下,敲打著張繼的無眠,那鐘聲好像在說些什么?拿起筆,展開想象,請用“張繼啊,張繼——”開頭寫寫,那鐘聲好像在對張繼說什么。
。ㄉ鷮懀
師:在這個霜氣滿天的秋天,張繼夜泊楓橋,輾轉反側,愁眠之情縈繞在他的心上,這時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悠悠傳來,這鐘聲好像在對張繼說——
生1:張繼啊張繼,如果你無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單,讓我來陪伴你。
師:多么知冷知暖的鐘聲。
生2:張繼啊張繼,人的一生有悲歡離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當你煩惱憂愁的時候,要學會調節(jié)好自己的心態(tài)。
師:這是多善解人意的鐘聲啊。
生3:張繼啊張繼,為什么不睡,為什么為么憂愁,這一切是為什么?
師:這是充滿好奇的鐘聲。
師:這鐘聲有撫慰,這鐘聲有勸解。這鐘聲讓張繼的愁眠之情也漸漸化去了(師擦去黑板上僅有的“愁眠”)。其實愁眠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心情,我相信你們也會有愁眠的時候。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愁眠啊,所以,古今中外,寫愁眠的詩歌數不勝數,我們不妨來看一組中國古代詩人寫愁眠的詩歌。(大屏幕出示——生齊讀)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獜埦琵g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醢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K軾
師:大家一定發(fā)現了,所有詩所有愁眠都跟一種景物有關,那就是——(生:明月)。明月照愁眠,愁眠望明月。所謂明月千里寄相思,那是在明月當空的晚上,詩人可以把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愁緒寄托給明月。但是,要是沒有明月呢,怎么辦?張繼把自己的愁眠寄托給了寒山寺的——(生:鐘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張繼,走進寒山寺的夜半鐘聲。
。ㄉR吟誦背詩)
鐘聲文化代相傳
師:在張繼之前,沒有人這樣寫過鐘聲;在張繼之后,盡管有很多人寫過鐘聲,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張繼那樣渾然天成,感人心肺,這正是《楓橋夜泊》這首詩能夠流傳千古的秘密所在。你聽,從張繼之后,這鐘聲一直在歷史的天空悠悠回蕩。四百多年過去了,鐘聲在陸游的筆下悠悠回蕩——(生齊讀:七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然半夜鐘);七百年過去了,這鐘聲在高啟的筆下悠悠回蕩(生齊讀:幾度經過憶張繼,月落烏啼又鐘聲);一千多年過去了,鐘聲在王士禎筆下悠悠回蕩(生齊讀:十年舊約江南夢,獨聽寒山半夜鐘);一千二百多年過去了,這鐘聲在當代詩人陳小奇筆下悠悠回蕩(生齊讀: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
師:這就叫經典,這就叫文化。(板書:經典,文化)。我們學了這首詩,在你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如果你去蘇州,你一定會去看一看一座橋——(生:楓橋);在楓橋上,你一定會想起一個人——(生:張繼);想起一個人,你一定會在心中念起一首詩——(生背誦《楓橋夜泊》,再齊背誦。)
師:從此,你對張繼不再陌生,盡管你們相隔千年;從此,你對楓橋夜泊、寒山寺、鐘聲不再陌生,盡管你們相隔百里千里,甚至萬里。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篇4
教學目的
1、理解古詩《楓橋夜泊》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寫中所蘊含的情感。
3、朗讀訓練,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幻燈機、幻燈圖片、朗讀錄音、顏料
教學過程
一、談活導入,揭示課題。
師:大家熟知唐朝的詩人有哪些?
生:李白、杜甫
生:白居易
師: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個位詩人——張繼,了解這位大詩人的同學可以自由地來向大家介紹。
生;他寫的詩歌多愁善感。
生:他的詩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師(相機以補充):《楓橋夜泊》是詩人夜泊楓橋,見景傷情,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楓橋夜泊》。
二、自由讀詩,了解詩意。
1、教師出示幻燈片。
2、出示學習方法。
1自由讀詩。
2根據注解上臺講詩句的意思。
3、生朗讀古詩。
4、生上臺講詩句。
生A:我知道“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意思是:
生B:我知道:
5、師根據掛圖相機糾正,指導。
三、深入讀詩理解思想感情。
1、聽錄音范讀,畫節(jié)奏。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師:詩歌中描寫了那些景物?
生:月亮
生:烏鴉
3、師:看著幻燈片,背誦詩歌,告訴老師這幅圖該涂上明快還是陰沉的色彩。
生:陰沉
師:表現陰沉的色彩該用什么顏色?
生:藍、灰
生:淡綠、黃
4、請學生將幻燈片上色。
5、師:這樣的圖畫,這樣的詩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表達了作者淡淡的哀愁。
生:表達了作者濃濃的憂傷。
生:表達了作者的痛苦。
生:表達了作者的失望。
6、師總結:大家從詩句中的哪些景中讀出這份情感?說一說。
7、生發(fā)言,師歸納;月西沉,烏鴉噪,清霜寒給人凄清的感受。江楓搖、漁火閃、人獨臥、無泫眠感知了詩人憂愁。寒山寺、夜半鐘、敲客船、落心頭,深知詩人心境凄涼。
師:這樣濃濃的哀愁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出來。
生:用低沉的語氣。
生:用壓抑的語氣。
生:用緩慢的語氣。
8、指導朗讀,師范讀(以下帶點的為重讀):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9、學生練習朗讀。
四、進一步感悟詩情。
1、師:這首詩是寫“愁”的,請同學們結合詩中有關的詞句來談一談作者“愁”些什么?
生:思鄉(xiāng)之愁。
生:憂國憂民。
生:考試落榜
2、師:同學說得很好,能不能把這首詩背下來。
3、生試背——指名背。
五、小結:大家的朗讀把我?guī)肓吮瘺鲋,這就是詩的魅力,就是景物描寫的魅力。希望大家多讀、多背優(yōu)秀詩歌。
[反思]:
課后,我對學生對詩的認識情況進行了調查,大部分同學都能夠了解詩的大意
,在做練習的過程中,對詩的理解已經達到了目的。在朗讀訓練中,能夠很好的誦讀詩的學生比較少,特別是詩的節(jié)奏、語調。這就是節(jié)課我失掉的東西,在以后詩歌的教學中,應在關鍵之處加以引導,使學生在讀懂詩句的基礎上,感受詩中美好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篇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說出詩中“泊”的意思。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3、領悟作者情景交融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和表達特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解題:
2、(圖片)江蘇的寒山寺因為唐代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而名躁一時,無數的詩人墨客均至此題詩作畫吟詠,引來上成千上萬的游人,楓橋也一躍成為蘇州三百余座名橋之首。一首詩讓張繼名垂千古,世界聞名。
3、展示書畫,歌“楓橋夜泊”
不朽失眠著佳作,千古名篇天下傳!這首詩究竟散發(fā)是怎樣的魅力,讓我們一同走進張繼的《楓橋夜泊》。
二、初讀古詩,品讀“入境”。
1、讀準字音,你讀出什么感受?
(凄涼……)
2、師范讀,生讀出自己的感覺來。
3、這首詩寫了些什么景物?(生答)
1)學習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教師相機板畫“月”“霜”“烏”,貼出卡片“霜”和“啼”)“霜滿天”是什么意思?
2)霜,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詩句。品讀這兩句詩霜滿天,地上霜(清冷的感覺),仿佛看到了什么?(寒冷、孤獨)把這句詩的意思講一講。
4、學習第二句:你還看見了什么?(教師板畫“江楓”“漁火”)江邊的楓樹怎么樣?茫茫的江面上點點的漁火給你什么感覺(孤單、寂寞)
5、江楓“對”?——面對,相伴!皩Α笔鞘裁匆馑?此時,誰與誰對?誰和誰相伴?江風和漁火相伴。張繼有人相伴嗎?體會了張繼什么心情?(寂寞)
6、“眠”——睡了?誰“眠”?江楓、漁火、船家、周圍的一切都睡了。詩人怎么樣?(難以入眠)
樹睡了
橋睡了
船家睡了
岸上的人也睡了
唯有張繼醒著
夜愈深,愈難眠
原來,作者是對愁難眠啊!生誦讀教師改寫的詩句
7、后半句
1)“客”思鄉(xiāng)寂寞
鐘聲響起(課件)講解作者遭遇,抓文眼“客”啟發(fā)學生體會作者的想法和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聯想(體會寂寞愁苦)。
2)詩人在想什么?
你能用語言表達作者的這種憂傷呢?不能,只能來讀!
三、讀整首詩,誦讀悟情。
1、看畫面入情入境,將情融入古詩朗讀中。
2、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
3、張繼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情景?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1)邊吟詩句,邊想象畫面。
2)師引讀:
一千兩百年前的一天.殿試揭曉的黃榜上人名密密麻麻.可偏偏沒有他張繼的名字。他羞愧沮喪.本來預期的結果不是這樣的。雖經十年寒窗苦讀,可瓊林宴上卻沒有他的一角席次。他踏上小舟默默南行。時至深夜,泊船楓橋.不能成眠的'他。蘇州是中的江南水鄉(xiāng),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詩張繼人的眼中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緒,所以
月亮緩緩下墜——
烏鴉的叫聲本來就很凄慘
天氣寒冷,周圍布滿了霜氣——(一句)
河邊孤單的楓樹
漁船上的點點燈火——(二句)
遠處傳來的悠遠的鐘聲——(三、四句)
沒有父母的關懷,沒有孩子的歡笑,有的只是--讀古詩
沒有家鄉(xiāng)的山水,沒有熟悉的鄉(xiāng)音,有的只是——讀古詩
四、“出境”體會表達方法。
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自己感情,情景交融,達到美的藝術境界。
1、教師口述作者描寫的畫面或生設計誦讀古詩的旁白(即在理解感悟古詩的思想感情過程中,感受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并在創(chuàng)編古詩時,有初步的運用)。
在一個月色朦朧秋霜漫天的夜晚,張繼坐的小船?吭跅鳂蜻,天氣寒冷,他把外衣裹得緊緊的,江邊的片片楓葉和江面上的點點漁火使他感到孤獨,使他難以入眠。此時,寒山寺的鐘聲傳到了張繼搭乘的客船上……
2、在教師的引導下聯想類似的感情經歷(夏令營活動中的感受),遷移運用表達方法。
五、整體感知古詩寫法,拓展探究。
1、師生討論:我們學過的古詩或課文中,有沒有用到過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2、若有時間,安排學生現場練習一段情景交融的片段:今天上課前的心情如何?能否以寫景來襯托你當時的心情?
板書設計:
楓橋夜泊
景: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
情:清冷孤獨寂寞
。ㄇ榫敖蝗诮杈笆闱椋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篇6
一、歌曲導入
1、師:上課前,我先請大家欣賞一首歌曲。(課件播放)
2、這首歌與你平常聽到的歌有什么不同?這就是1200多年前詩人張繼留下的千古絕唱《楓橋夜泊》。(板書課題)
二、目標展示
1、出示目標。
2、師生共同明確目標。
三、圍繞目標有效教學
。ㄒ唬┳灾黝A習
1、出示預習提示
。1)借助注釋、工具書理解古詩意思。
。2)提出不懂的問題,并在書中標寫出來。
2、學生自主預習,教師巡視。
3、教師檢查預習情況。
4、教師根據課件疏通詩意。
。ǘ┵|疑問難
在剛才的學習中,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問題,現在可以向本組的同學請教。
(三)合作探究
1、出示整合后的問題:
(1)《楓橋夜泊》這首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詩人在楓橋夜泊時看到了什么,聽到
了什么?
。2)你覺得詩中最能表現詩人心情的字是什么?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小組合作探究。
3、小組代表展示。
4、教師小結。
。ㄋ模⿵娀毩
1、體會詩人的愁。
2、用讀來表現詩人的'愁。
(五)歸納總結
詩人張繼愁于未能金榜題名,愁于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愁于不能志在四方、造福百姓時,月亮不懂事,她不肯皎潔地照著,居然落了下去;烏鴉懂事,她不肯安靜地飛過,居然叫了起來;鐘聲不懂事,她不肯老實地睡去,居然送來一聲又一聲嘆息;客船不懂事,她不肯給人安穩(wěn)的睡眠,居然泊在這樣的一刻!這一切的一切,更是讓詩人愁上加愁愁更愁。
四、目標檢測、反饋與補償
你能通過朗讀把詩人的愁緒表達出來嗎?
五、拓展延伸
閱讀元朝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篇7
一、活動目標
1. 理解詩意,學習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詩。
2. 感受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
3. 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1. 詩歌范例。
2. 人手一份紙、筆。
3. 古代江南水鄉(xiāng)秋夜美的景色圖及配樂詩磁帶。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詩意,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詩。
2.活動難點:感受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和詩人的思鄉(xiāng)情懷。
3.指導要點:通過觀察圖片,聽聽說說,引導幼兒充分感受詩中描繪的秋夜美景和詩人的思鄉(xiāng)情懷。
四、活動過程
1. 出示掛圖導入提問:這是什么地方?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所反映的時間、地點、人物、景物、季節(jié),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fā)現小聲與身邊的同伴交流)
2.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1)配樂教師示范朗讀。
提問:聽這首詩,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2)再次欣賞,引導幼兒結合掛圖理解古詩的意境。提問:這首古詩描寫了怎樣美麗的景色?詩人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3)幼兒跟讀
2.了解古詩結構教師:這首古詩共四句,每行七個字,這種格式的詩叫"七言絕句"。
3.分句理解古詩。
。1)月落烏啼霜滿天--月亮落下了,遠處傳來幾聲烏鴉的叫聲,寒氣陣陣,秋霜仿佛滿了天地間。
。2)江楓漁火對愁眠--望著岸邊的楓樹和江面上漁船的燈火,詩人想起家鄉(xiāng),難以入睡。
(3)姑蘇城外寒山寺--姑蘇城外那座寒山寺傳來了沉悶的鐘聲。
(4)夜半鐘聲到客船--半夜里,鐘聲傳到了詩人乘坐的客船上。
教師:在一個秋天的晚上,寒風習習,彎彎的月亮落下了。詩人坐在船上聽著遠處傳來烏鴉低沉的叫聲、寒山寺沉悶的鐘聲,望著岸邊的楓樹和漁船的燈火,詩人思念家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他久久不能入睡。
3. 學做小詩人。
(1)感受古詩的韻味。
教師抑揚頓挫地、有感情地吟詩。
。2)學做小詩人。
集體吟誦古詩,在誦讀中體會古詩的韻味和意境。
請個別幼兒念。
。3)作畫。
過渡語:剛才我們做了一回小詩人,現在我們來當個小畫家,讓我們聽著配樂詩畫出江南水鄉(xiāng)秋夜的美景。
五、評價要素
1. 是否理解詩意,并能有感情地吟誦詩歌。
2. 能否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畫出心目中神往的秋夜美景。
六、活動建議
在其他時間段反復播放這首詩,并把詩歌范例和幼兒的繪畫作品貼在墻上,供幼兒欣賞、認讀、吟唱。
附:古詩
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教學反思:
課程結束后,我在網上無意間看到一位老師的教學設計,他將詩中詩人的所見所聞進行了串講,詢問學生,如果“愁”有顏色,它是什么顏色的,你從哪里感受到?如果它有聲音,又是什么聲音的,你從哪里感受到?雖然都是講所見所聞,這位老師的教學方法相較于我就顯得詩意多了,也更加便于學生自主的學習理解,也會對“愁”的理解更加深刻?磥恚毯靡皇坠旁,教的有詩意,讓學生學的有體會,須得多花心思。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意,學習有感情、有起伏的吟詩。
2、感受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
3、引導幼兒在古詩中學習,感悟生活。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詩歌范例。
2、人手一份紙、筆。
3、古代江南水鄉(xiāng)秋夜美麗的景色圖片。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意,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詩。
2、難點:感受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和詩人的思鄉(xiāng)情懷。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導入。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你發(fā)現了什么?
2、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1)教師示范朗讀。
提問:聽這首詩,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2)再次欣賞,引導幼兒
結合掛圖理解古詩的意境。
提問:這首古詩描寫了怎樣美麗的景色?詩人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3)幼兒跟讀。
3、了解古詩結構。
教師:這首古詩共四句,每行七個字,這種格式的詩叫“七言絕句”。
4、分句理解古詩。
在一個秋天的晚上,寒風習習,玩玩的月亮落下了。詩人坐在船上聽著遠處傳來烏鴉低沉的叫聲、寒山寺沉悶的鐘聲,望著岸邊的`楓樹和漁船的燈火,詩人思念家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他久久不能入睡。
5、學做小詩人。
。1)感受古詩的韻味。
教師抑揚頓挫地、有感情地吟詩。
。2)學做小詩人。
集體吟誦古詩,在誦讀中體會古詩的韻味和意境。
。3)欣賞畫
欣賞江南水鄉(xiāng)秋夜的美景畫。
活動反思: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秋天的深夜,詩人夜泊楓橋的所見所聽所感。整個畫面給人孤獨、寂寞、憂愁、寂靜的感覺。教學設計中,抓住“愁眠”這個關鍵詞展開教學,讓幼兒說說這個愁眠的夜晚,詩人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再結合詩人的心境,讓幼兒展開想象,力求想象出畫面,入情入境。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篇9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能力,想像詩所描繪的畫面;
3、體會詩人濃濃的愁緒。
二、教學重難點
想象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收集作者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受魅力。
1、介紹《楓橋夜泊》的深遠影響,導入新課。
2、讀詩題,理解詩題。
3、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激情誦讀。
(二)讀通詩句,初步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3、再讀古詩,讀出自己的感受。
(三)賞析品味,體會意境。
1、抓住“客”字,理解詩人孤獨寂寞、思念家鄉(xiāng)之愁。
2、介紹作者,補充資料,理解詩人人生求索之愁、憂國憂民之愁。
3、詩人的愁緒,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的`?
4、從哪些景物中,你能感覺到詩人的憂愁?
5、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背誦。
(四)開闊視野,拓展延伸。
1、你想對滿懷愁緒的詩人說些什么?
2、在詩意的氛圍中,齊聲誦讀詩文。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篇10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所表達的思鄉(xiāng)之情。
2.學習詞語:一叢叢、一簇簇;星星點點;飛檐翹角,并能用相匹配的肢體動作表現。
3.能大膽合作,用長卷畫的形式表現故事中的景物,體驗創(chuàng)作的愉悅。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今天,薛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師進行配樂講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你聽到了什么?”幼兒討論、講述。
“你們在什么時候也會感到孤獨呢?”
二、再次欣賞故事觀看PPT
觀看PPT師講述故事第二遍
1、剛才,你在畫面中看到的楓葉,是什么樣的呢?
“什么叫一叢叢、一簇簇?”
2、烏蓬船是怎樣停在江面上的呢?
“那我們也來變成一條條烏蓬船,星星點點的停在江面上!庇變河脛幼鞅硎
3、遠出一排排的寺廟是什么樣子的`呢?
“飛檐翹角是什么樣子的。俊
三、學習古詩
“你們表演得真像故事中的景物。詩人在這樣的景色中,寫了一首古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1、師朗誦古詩《楓橋夜泊》
2、集體動作朗誦“讓我們一邊朗誦,一邊來表演吧”
3、情景表演
四、繪畫創(chuàng)作
“現在,就讓我們把這美麗的景色畫下來吧!
幼兒進行古詩繪畫創(chuàng)作
活動反思: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秋天的深夜,詩人夜泊楓橋的所見所聽所感。整個畫面給人孤獨、寂寞、憂愁、寂靜的感覺。教學設計中,抓住“愁眠”這個關鍵詞展開教學,讓幼兒說說這個愁眠的夜晚,詩人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再結合詩人的心境,讓幼兒展開想象,力求想象出畫面,入情入境。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篇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能力,想像詩所描繪的畫面;
3、體會詩人濃濃的愁緒。
教學重難點
想像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江蘇的寒山寺因為唐代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而名噪一時,無數的詩人墨客均至此題詩作畫吟詠,引來上成千上萬的游人,楓橋也一躍成為蘇州三百余座名橋之首。這首詩究竟散發(fā)是怎樣的魅力,讓我們一同走進張繼的《楓橋夜泊》。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三、了解課文大意
1、解釋題目。
2、對照課后注釋,了解每句詩的大體意思。
四、感受畫面
祖國古詩歷來注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通過剛才的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分析課文,豐富認識
1、本詩包括題目僅32個字,卻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找一找,詩人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
2、面對這良辰美景,詩人是怎樣一種心情?從詩中的哪個字可以看出來?
詩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從哪個字可以看得出來?眠是什么意思?那詩人不是睡著了嗎,你是怎么理解的?
3、詩人可能在愁些什么?
蘇州是中的江南水鄉(xiāng),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詩人的眼中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緒,所以月亮緩緩下墜——更加激起了詩人的愁緒;
烏鴉的叫聲本來就很凄慘——
天氣寒冷,周圍布滿了霜氣——
河邊孤單的楓樹——
漁船上的點點燈火——
遠處傳來的悠遠的鐘聲——
總之,全詩著一“愁”字,使得詩人所看到的,聽到的,觸到的,都染上的濃濃的“愁”的色彩?吹搅税,這就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帶著詩人的愁緒,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邊體會詩人的心情,邊想像畫面。
4、你愁過嗎?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東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詩人寫得多真實呀!帶著詩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過的愁,我們再來讀這首詩,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六、情境創(chuàng)設,加深理解
這船家可是個熱心人,一大早就來叫張繼了:張公子,張公子,起床了嗎?喲,看你眼睛通紅通紅的,怎么?昨晚沒睡好?你沒睡好,那你在做什么?
詩人經歷過了無數個夜晚,但是這個夜晚卻與眾不同,在詩人眼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夜晚?
七、自由背誦本詩。
《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楓橋夜泊》是我準備的教學公開課,通過課前的精心準備至課上臨時出現的問題,讓我感受頗深,深覺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自己的經驗太少,需要長時間的磨練。下面,我就將自己課后的教學反思總結一下:
相信很多的音樂教師都和我一樣,想讓自己的課堂充滿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因此在課下我經常收集好的音樂素材以備所需之用。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注重啟發(fā)式教學,重視發(fā)展學生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師生互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既有音樂課的特色,又與其他方面的教育相結合,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古詩吟唱教學中,我通過種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品味古詩,探索其趣味,以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藝術審美素養(yǎng)。通過音樂課的古詩詞吟唱,加強了學生古詩詞的積累和古文化的熏陶。
雖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能力不足的.地方,真的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
首先,我覺得如何讓學生更有興趣的掌握樂理知識和節(jié)奏練習應該還有更多更新穎的教學方法讓我去學習。在難點節(jié)奏掌握過程中有一部分同學掌握得不夠扎實,現在回想一下,其實是因為老師在教的時候,學生學唱,只是簡單的模仿,由于很多學得比較好的同學的帶動,所以有一些學得不好的學生老師沒有發(fā)現,卻以為整體學的已經很好!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個別教學,想辦法讓每一個同學確實學會掌握,不能隨大流。確實提高課堂達標率。
一、我的評價語言。
一直羨慕有些老師的文化底蘊,感覺他們的語言為什么這么豐富,運用地如此自如?想來一定是平時書看得多,所以能有如此功力。每每聽課,除了教學環(huán)節(jié),我最注意的就是教師語言的運用了。我覺得對每個孩子的回答老師都應該有一個精彩的評價,我想假如我是那個孩子,我也會深受鼓舞,更積極地開動大腦,舉手發(fā)言的。所以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二、自身的文化功底。
唐詩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要想將此課上的更為精彩,必然得有更為深厚的文化功底,這就是為什么在課上有時會感到心里有余而力不足的地方!
千年鐘聲,千年文化,在中華這個泱泱大國,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我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這些都是我要鉆研學習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課后認識,感覺收獲很多,希望領導給予更多的指導與講評,使自己的業(yè)務水平不斷提高!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03-02
【精品】《楓橋夜泊》教學實錄03-13
《楓橋夜泊》課堂實錄03-08
《楓橋夜泊》王崧舟教學實錄12-18
楓橋夜泊的詩意03-01
《楓橋夜泊》說課03-14
《楓橋夜泊》聽課反思04-15
(精華)楓橋夜泊的詩意3篇03-08
夜泊水村原文及賞析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