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夜歸鹿門歌》看孟浩然的隱逸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與歸隱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釘子才了結了求官的愿望。他雖然隱居林下,但仍通過詩歌表達隱性志向。《夜歸鹿門歌》通過描寫詩人夜歸鹿門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fā)了詩人的隱逸情懷,但這其間也看出他的復雜心態(tài)。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從《夜歸鹿門歌》看孟浩然的隱逸,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從《夜歸鹿門歌》看孟浩然的隱逸
孟浩然的詩多寫隱居閑適和羈旅愁思,在山水田園景色的描寫中寄托自己的性情。從其名作《夜歸鹿門歌》一詩可窺探孟浩然在隱逸時期的復雜心態(tài)。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于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后世所傾慕!吧剿络婙Q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庇迫坏溺娐暫蛪m雜的人聲帶給詩人山寺的超然和僻靜世俗的雜亂和喧囂的兩種極致感觸,這正是詩人遠離人寰的禪境與喧雜紛擾的塵世的比照!叭穗S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笔廊朔导,我去鹿門,兩樣心情,殊途異志。“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彪鼥V的月色從天空中散落下來,鋪展在地上,亦灑在了詩人的心頭上,靜靜地、悄悄地,沒有一絲嘈雜的聲音,我獨自漫步在這如煙的美景中,享受著月光的洗禮,聆聽著大自然的聲音。淡淡的月光從天空流轉 而下,好像薄紗,又如薄霧,似輕煙,輕輕地籠罩在樹林上,孟浩然陶醉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中,不知不覺來到了龐公歸隱的地方。在這個天地里,與塵世隔絕,惟山林是伴,只有詩人孤獨一人寂寞地生活著。詩人以談心的語調,自然的結構,省凈的筆墨,疏豁的點染,真實地表現(xiàn)出自己內(nèi)心的體驗和感受,動人地顯現(xiàn)出恬然超脫的隱士形象,形成一種獨到的意境和風格。
其時,孟浩然家在襄陽城南郊外,峴山附近,漢江西岸,名曰“南園”“澗南園”。題中鹿門山則在漢江東岸,沔水南畔與峴山隔江相望,距離不遠,乘船前往,數(shù)時可達。漢末著名隱士龐德公,因拒絕征辟,攜家隱居鹿門山,從此鹿門山就成了隱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隱居峴山南園的家里,四十歲赴長安謀仕不遇,游歷吳、越數(shù)年后返鄉(xiāng),決心追步鄉(xiāng)先賢龐德公的行跡,特為在鹿門山辟一住處隱居。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與歸隱生活可謂有著不解之緣。隱逸之舉生成魏晉風尚對這一時期乃至稍后的南北朝的文化影響很深這一特殊環(huán)境。盡管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說過“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孟子也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文人得意時仕,失意時隱,自古而然。受中國儒家思想浸染濃厚的古代知識分子們講究的是大中小三隱,所謂大隱隱于朝,在朝為官,面對塵世的污濁、傾軋,鉤心斗角卻能保持清凈幽遠的心境,不與世爭,不與世濁,悠然自得的生活;中隱隱于市,隱居在喧鬧的市井中,視他人與嘈雜于不聞不見,從而求得心境的寧靜;小隱隱于野,看破人生,過著真正山野生活。
“士”者任官為“仕”,豈有原本就不求上進之“士”呢?歸隱是古代知識分子失意之時的生存方式,以此獲得精神解脫。歸隱只是一種生存方式,而不是一種理想追求。傳說王維詩人交情甚深,曾私邀孟浩然入內(nèi)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jù)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后漫游吳越,窮極山水之勝。由此可以看出,詩人的歸隱是無奈之舉,他并不是看破人生,四大皆空,只是渴望在塵世中保持心靈純靜的同時仍有所希冀。
雖然孟浩然和林逋一樣終身不仕,但是他是想做官而沒有途經(jīng),40歲之前隱居于距鹿門山不遠的漢水之南,開元十六年,如長安應舉,卻不幸落榜,隨后,南下吳越,開元二十五年入張九齡荊州幕,三年后不達而卒!鞍嗽潞,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边@首詩把希望通過張說援引而一登仕途的心情表現(xiàn)出來,而最后一句“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也就說明了自己希望像姜子牙遇到周文王一樣,而自己生活中卻沒有一個像周文王這樣的人,只有羨慕的份了,在《夏日南亭懷辛大》:“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也反映出了他自己內(nèi)心的孤獨與苦悶,因此孟浩然雖然終身沒有做官,卻一心想有所作為,積極入世。《夜歸鹿門歌》中“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痹娙诉h去鹿門尚關心世人,難道不是對塵世的關注嗎?最后一句“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边@幽人究竟是誰?龐公的精靈,還是詩人自己?是感慨清幽還是另有他感?
隱逸的核心,就是逍遙林泉,走訪名山大川,走進自然,感受自由氣息,遠離政治事務,陶冶心情,曠達任性,擺脫世間萬事萬物的困擾和束縛,使自己的心身的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而孟浩然的隱逸,沒有局限于小、中、大之隱。這種隱逸客觀上說可以造成聲譽,于進、于退都有利,跟求仕進的打算是不矛盾的。這種隱逸,心情幽雅,充滿了幻想和期望……
《夜歸鹿門山歌》簡介
《夜歸鹿門山歌》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是一首寫景抒懷詩。此詩通過描寫詩人夜歸鹿門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fā)了詩人的隱逸情懷。整首詩按照時空順序,分別寫了江邊和山中兩個場景,先動后靜,以動襯靜,寫出鹿門清幽的景色,表現(xiàn)詩人恬靜的心境,同時在清閑脫俗的隱逸情趣中也隱寓著孤寂無奈的情緒。
一二句寫魚梁洲渡頭日暮十分喧鬧,并以此襯托襯托詩人沉靜和灑脫超俗的胸懷。三四句寫人們歸家,詩人去鹿門,寫出了世人與詩人不同的歸途。五六句寫月光照耀,夜登鹿門山的情景,表現(xiàn)出隱逸的情趣和意境。最后兩句寫龐公隱居之所,巖壁門外,松徑寂寥,只有詩人與山林相伴,與塵世隔絕,詩人恬淡超脫的隱士形象躍然紙上。
這首詩筆法順暢,語調平和,語言質樸,結構自然,筆墨省凈,點染疏豁,情感真摯。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生了六子。詩與王維并稱“王孟”。其詩清淡,長于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nèi)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從《夜歸鹿門歌》看孟浩然的隱逸】相關文章: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翻譯賞析11-02
孟浩然詩詞《夜歸鹿門歌》的詩意賞析09-30
《夜歸鹿門歌》詩歌鑒賞09-10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全文及鑒賞07-28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原文翻譯10-27
夜歸鹿門歌閱讀以及答案06-01
夜歸鹿門歌古詩詞鑒賞08-31
《夜歸鹿門歌》古詩詞鑒賞09-13
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09-16
孟浩然隱逸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