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游泳原文及賞析
不管是詩詞歌賦還是小說文學,古今中外的風格不同但又都會給人無限啟發(fā)。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了水調歌頭.游泳原文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調歌頭·游泳
1956年6月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注釋】
1、游泳:1956年6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橫渡長江,到達漢口。
2、極目楚天舒:極目,放眼遠望。武昌一帶在春秋戰(zhàn)國時屬于楚國的范圍,所以作者把這一帶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開闊。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給黃炎培的信中說:“游長江二小時飄三十多里才達彼岸,可見水流之急。都是仰游側游,故用‘極目楚天舒’為宜。”
3、寬馀(yú):指神態(tài)舒緩,心情暢快。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币馑际强鬃釉诤舆吀袊@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睍r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惜。
5、風檣(qiáng):檣,桅桿。風檣,指帆船。
6、龜蛇:在詞中實指龜山、蛇山。
7、一橋飛架南北:指當時正在修建的武漢長江大橋。
8、天塹(qiàn):塹,溝壕。古人把長江視為“天塹”。
9、巫山云雨:在四川省巫山縣東南!拔咨皆朴辍,傳楚宋玉《高唐賦·序》說,楚懷王在游云夢澤的高唐時曾夢與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稱“旦為朝云,暮為行雨”,這里只是借用這個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寫作背景】
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有步驟地實現(xiàn)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并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社會主義建設出現(xiàn)了突飛猛進的新局面。
武漢長江大橋工程于1950年起就開始勘測設計,1953年2月15日毛澤東曾登上黃鶴樓,視察了正在設計中的大橋橋址路線。1954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決定興建,1955年9月開工,12月毛澤東視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5月毛澤東巡視南方,5月29日視察了廣州,30日視察了長沙,31日又到達武漢,乘輪船視察了長江大橋的施工情況。在武漢期間三次暢游了長江。第一次是6月1日從武昌蛇山一帶下水,游到漢口諶家磯,游程13公里,歷時2個小時零4分鐘。第二次是6月3日從漢陽鸚鵡洲附近下水,游過龜山一帶江面,到達武昌八大家附近,游程14公里多,用了兩小時。第三次是從漢陽下水游到武昌。這首《水調歌頭·游泳》是在暢游長江之后寫下的。
【賞析】
自唐宋以來,詞家名作頗多,但以游泳為題的還從未有過,這首詞取材獨特,辭采新穎,“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世界觀和征服大自然的偉大革命氣魄!毛澤東曾經說過:“長江,別人都說很大,其買,大,并不可怕。美帝國主義不是很大嗎?我們頂了他一下,也沒有什么。所以世界上有些大的東西,其實并不可怕!
上闋的結尾兩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作者觸景生情,聯(lián)想到了《論語》中的這兩句話,借以說明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世間的一切事物也都是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的;同時勉勵人們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去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
詞的下闋,塑造典型形象,兼用側面烘托的筆法描繪了長江上宏偉的建設圖景及祖國的巨大變化。先從游泳時所見的江景寫起:“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帆船在風中不停地行駛,龜山和蛇山靜靜地兀立在長江兩岸,一個又一個的宏偉的社會主義建設項目就要啟動了!耙粯蝻w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笔菍﹂L江大橋和其作用的形象描寫,這里的一個“飛”字,不但傳神地描繪了大橋凌空架設的雄偉氣勢,而且蘊含和反映了建設的高速度;一個“變”字,又充分顯示了我國廣大人民改天換地、征服自然的無窮力量。“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這三句是對更宏偉的三峽水庫建設規(guī)劃的富有詩情畫意的描繪!案ⅰ倍,充分顯示出中國人民的志氣。把攔河壩稱為“石壁”,用以形容其堅固;不說攔住長江上游的江水,而說“截斷巫山云雨”;用“巫山云雨”指稱長江上游的雨水,增添了瑰麗的色彩,增強了詩意!吧衽畱獰o恙,當驚世界殊”,這里詩人用側面寫法通過神女的眼睛來反映中國的巨大變化,驚天地,動鬼神!不但非常形象且又新穎別致!
創(chuàng)作背景
上片:“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泵珴蓶|是先到長沙,再到武昌的。但他不是簡單地講這次的旅程,卻借三國時代吳國的童謠來加以化用,這就與簡單的敘述旅程不同了。《三國志·吳書·陸凱傳》稱:吳主孫皓要把都城從建業(yè)(故城在今南京市南)遷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謠說:“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yè)死,不止武昌居。”當時孫皓遷都,使百姓服勞役。百姓用船運送遷都物資,逆流而上,深感煩苦,所以有這童謠。而事實上,當時作者已經找到了一條反映中國客觀的經濟規(guī)律適合中國的路線。所以作者對這個童謠,反其意而用之,說成“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伴L沙水”是長沙有名的白沙井水,武昌魚是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魚,為著名的團頭鳊或團頭魴。通過這樣的化用,正表達出作者從長沙到武昌,一路上非常愉悅的心情,也表達了人民的幸福安樂。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睂懗鲩L江奔流到海的氣勢,寫出橫渡長江的游泳的壯舉。“極目”,用盡目力望去,表示望得遠。“楚天”,武昌一帶是過去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地方。下一“舒”字,既寫那里的天地空闊,一望無際,感到舒暢;也寫出在大江游泳的舒適,這里也表現(xiàn)作者游泳技能的卓越。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馀!痹陂L江里游泳,是有風浪的。作者高超的游泳技能,可以駕馭風浪,所以“不管風吹浪打”,不把風浪看做一回事。在長江中游泳,勝過在庭院里散步,有一種海闊天空的感覺。因在庭院里散步,有院墻圍繞,難免感到局促。假如結合作者當時的心情,像作者說的“前八年照抄外國的經驗”,那還有個框框,即以外國經驗為框子,像在庭院散步那樣,有圍墻圍繞著!皬1956年提出‘十大關系’起,開始找到自己的一條適合中國的路線”,打破了“外國經驗”的框框,不正是“今日得寬馀”嗎?這就想到按照客觀經濟規(guī)律來進行建設了。
“今日得寬馀”是上闋的感情基調,是對這次游泳的總括。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出了上闋的結束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上二句是毛澤東游泳之際見長江逝水,聯(lián)想而及孔子的話,然后一字不差地截取了《論語·子罕》篇中的成句,直接把中流搏擊風浪同社會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聯(lián)系起來。這里既有對時光流逝的慨嘆,又有對崢嶸歲月的懷念;既有對歷史的追溯,又有對自然規(guī)律的探究;既有對生命的感悟,又有對世事人生的思索;既有感情的憧憬,又是只爭朝夕、催人奮進的號角。
詞的下闋展描寫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長江的偉大變革!帮L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以“風”字起,緊接著上闕意脈,矚目兩岸景色,一“動”一“靜”,相映成趣。一“起”則聳然挺拔,發(fā)起新意,充分表現(xiàn)了今天中國人民建設祖國、改變山河的豪邁氣概。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對未來景象的展望。前兩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橋建設展開,寫正在付諸實施的部分宏圖,不僅寫出了大橋興建的飛快速度和即將見到的大橋凌空的.雄偉形象,而且寫出了一橋貫通大江南北的歷史意義。
全詞運用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譜寫了一曲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戰(zhàn)歌。
作品賞析: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三國吳孫皓時欲從南京遷都到武昌,民謠曰,“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
子在川上曰:《論語·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指時間如河水飛逝。
一橋飛架:指武漢長江大橋,該橋為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建造的橋梁,是五十年代重大工程之一,于五五年開工,五七年建成通車。當時正在施工中,故屬“宏圖”。
天塹:南北朝時陳朝的孔范,稱長江為天塹,見《南史·孔范傳》。
西江石壁:指計劃中的長江三峽大壩。
巫山云雨:巫山有神女峰。宋玉《高唐賦》,稱楚襄王夢見神女,神女說她“旦為行云,暮為行雨!
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毛澤東從武昌游過長江到達漢口。六月三日,第二次游過長江,從漢陽穿過長江大橋橋洞到武昌。四日,第三次游過長江,也是從漢陽到武昌。
練習題
1、選出對第三個整句(即“不管……寬余”)的分析中不正確的一項( )
A、詩人既是寫實,又是比喻。
B、詩人用比較的方法,進一步表現(xiàn)了在風浪中搏擊的豪邁之情。
C、詩句抒發(fā)了詩人勇敢、無畏的革命激情和斗志。
D、詩人覺得只有與風浪搏斗才能感到舒暢。
2、對詩人引用的孔子的一句名言所作的分析,哪一項不正確( )
A、這句話的原意是以流水的一去不復返,比喻時間的流逝,告誡人們,要努力創(chuàng)造美好的事物。
B、詩人借用這句話,是激勵自己和人民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速建設自己的國家。
C、這句話在詞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D、孔子的話是一個比喻句。
3、對下片第三個整句(即“更立……平湖”)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西江”指的是從四川宜賓到湖北宜昌的一段長江。
B、“石壁”指計劃要建的三峽大壩,“巫山”即巫山山脈,長江橫截穿過巫山,形成著名的長江三峽。
C、“巫山云雨”這個典故出自《高唐賦》。
D、“高峽”指巫峽,“平湖”指建造好的水庫。
4、對整首詞的藝術特點的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
A、豐富奇特的想像
B、巧妙地引用歌謠
C、借用古語來過渡和抒情
D、用神話故事來烘托祖國建設的突飛猛進
5、詩人寫“神女”之“驚”,對贊頌“宏圖”有什么作用》不寫“長江流水”,而寫“巫山云雨”,用意何在?
答案:
1、D
2、A
3、D
4、A
5、寫“神女”之“驚”,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表明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與宏偉氣勢,是前無古人的。加入這浪漫的一筆,顯示“宏圖”之“起”所具有的驚天地、動鬼神的巨大威勢,使詞的境界更為雄放神奇,增強了感染力。另:用“截斷巫山云雨”一句,妙處有三:一是與后邊的“神女”相聯(lián)系;二是反襯出“西江石壁”之高,連天上的云也阻截住了;三是反襯出人民氣魄和力量之大,敢于擋住“神女”的行路,因為傳說中的“神女”是早晨為云,晚上為雨?梢娫娙藢ι裨拏髡f的點化是巧妙的。
【水調歌頭.游泳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水調歌頭·游泳原文翻譯及賞析03-18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11-09
水調歌頭黃庭堅原文及賞析11-04
水調歌頭原文注釋及賞析10-20
水調歌頭 中秋原文及賞析08-20
水調歌頭·中秋原文及賞析08-16
《水調歌頭·游覽》原文及賞析08-16
水調歌頭·游覽原文及賞析07-16
黃庭堅水調歌頭·游覽原文及賞析08-25
水調歌頭焦山原文及賞析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