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辛棄疾《審勢》原文及翻譯
導(dǎo)語:辛棄疾《審勢》原文是怎樣的呢?辛棄疾是一位愛國詞人,他的作品大多表達愛情的情感。那么,以下的這篇文章《審勢》抒發(fā)怎樣的情感呢?
辛棄疾介紹: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漢族,南宋著名詞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學(xué)上,他與蘇軾并稱為“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代表作品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清平樂·村居》等。辛棄疾現(xiàn)存詞600余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他的詞的基本思想內(nèi)容。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
關(guān)于更名一事,辛棄疾在抗擊金人的戰(zhàn)斗過程中,將原字“坦夫”改為“幼安”,旨在效仿西漢大將霍去病之事,也能奮勇殺敵,帶領(lǐng)將士打敗異族侵略。
他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贊雖在金國任職,卻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夠“投釁而起,以紓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憤”,并常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出自《美芹十論》),同時,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tǒng)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fù)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棄疾是在金人統(tǒng)治下的北方長大的,他也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規(guī)蹈矩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如“四書五經(jīng)”。在他身上,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辛棄疾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fù)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fù)國的具體規(guī)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fā)《美芹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納和實施。在各地上任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zhàn),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復(fù)故國的偉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fā)而為詞,其獨特的詞作風(fēng)格被稱為“稼軒體”。晚年被起用知紹興府兼浙江安撫使、知鎮(zhèn)江府。在鎮(zhèn)江任上,他特別重視伐金的準(zhǔn)備工作,但為權(quán)相韓侂胄所忌,落職。一生抱負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終因憂憤而卒。據(jù)說他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康熙濟南府志·人物志》)。后贈少師,謚號忠敏。
作為南宋詞壇一代大家,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shù)風(fēng)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原文:
用兵之道,形與勢二。不知而一之,則沮于形、眩于勢,而勝不可圖,且坐受斃矣。
何謂形?小大是也。何謂勢?虛實是也。土地之廣,財賦之多,士馬之眾,此形也,非勢也。形可舉以示威,不可用以必勝。譬如轉(zhuǎn)嵌巖于千仞之山,轟然其聲,巍然其形,非不大可畏也;然而塹留木柜,未容于直,遂有能迂回而避御之,至力殺形禁,則人得跨而逾之矣。若夫勢則不然:有器必可用,有用必可濟。
譬如注矢石于高墉之上,操縱自我,不系于人,有軼而過者,抨擊中射惟意所向,此實之可慮也。自今論之:虜人雖有嵌巖可畏之形,而無矢石必可用之勢;其舉以示吾者,特以威而疑我也。未欲用以求勝者,固知其未必能也。彼欲致疑,吾且信之以為可疑。焦未必能。吾且意其或能;是亦未詳夫形、勢之辨耳。臣請得而條陳之:
虜人之地,東薄于海,西控于夏,南抵于淮,北極于蒙,地非不廣也。虜人之財,簽兵于民而無養(yǎng)兵之費,靳恩于郊而無泛恩之賞,又輔之以歲幣之相仍,橫斂之不恤,則財非不多也。沙漠之地,馬所生焉;射御長技,人皆習(xí)焉,則其兵又可謂之眾矣。以此之形,時出而震我,亦在所可慮,而臣獨以為不足恤者,蓋虜人之地雖名為廣,其實易攻,惟其無事,兵劫形制,若可糾合,一有驚擾,則忿怒紛爭,割據(jù)蜂起。辛巳之變,蕭鷓巴反于遼,開趙反于密,魏勝反于海,王友直反于魏,耿京反于齊、魯,親而葛王反于燕,其余紛紛所在而是,此則已然之明驗,是一不足慮也。
虜人之財雖名為多,其實難恃,得吾歲幣惟金與帛,可以備賞而不可以養(yǎng)士;中原廩窖,可以養(yǎng)士,而不能保其無失。蓋虜政龐而官吏橫,常賦供億,民粗可支,意外而有需,公實取一而吏七八之,民不堪而叛。叛則財不可得而反喪其資,是二不足慮也。
若其為兵,名之曰多,又實難調(diào)而易潰。且如中原所簽,謂之大漢軍者,皆其父祖殘于蹂踐之余,田宅罄于捶剝之酷,怨忿所積,其心不一。而沙漠所簽者越在萬里之外,雖其數(shù)可以百萬計,而道里遼絕,資糧器甲一切取辦于民,賦輸調(diào)發(fā)非一歲而不可至。始逆亮南寇之時,皆是誅脅酋長、破滅資產(chǎn),人乃肯從,未幾中道竄歸者已不容制,則又三不足慮也。
又況虜延今日用事之人,雜以契丹、中原、江南之士,上下猜防,議論齟齬,非如前日粘罕、兀術(shù)輩之葉。且骨肉間僭弒成風(fēng),如聞偽許王以庶長出守于汴,私收民心,而嫡少嘗暴之于其父,此豈能終以無事者哉?我有三不足慮,彼有三無能為,而重之以有腹心之疾,是殆自保之不暇,何以謀人?
臣亦聞古之善覘人國者,如良醫(yī)之切脈,知其受病之處而逆其必殞之期,初不為肥瘠而易其智。官渡之師,袁紹未遽弱也,曹操見之以為終且自斃者,以嫡庶不定而知之也。咸陽之都,會稽之游,秦尚自強也,高祖見之以為當(dāng)如是矣,項籍見之以為可取而代之者,以民怨已深而知之。蓋國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虜今并有之,欲不亡何待!臣故曰“形與勢異”,惟陛下實深慮之。
(選自《美芹十論》)
譯文:
行軍打仗的道理,主要在于認清“形”與“勢”兩方面。如果不了解這兩方面而把它們混為一體,就會被不利的形勢影響而使自己感到沮喪,會對態(tài)勢錯誤估計而使自己眼花繚亂。這樣,不但不可能得到勝利,反而會遭受損傷。
什么叫形?就是表面的小和大。什么叫勢?就是實際的空虛和充實。領(lǐng)土寬廣、財力富足、軍力雄厚,這些都屬于形,而不屬于勢。形,可以全部用來顯示威力,但是不可以用它來取得必勝的結(jié)果。至于勢,卻不是這樣:只要有器械,就一定可以用;只要可以用,就一定能成功。
從現(xiàn)在的形勢談一談:虜人雖有險峻的山巖這樣足以讓人害怕的“形”,卻沒有弓箭擂石一定可以運用的“勢”;況且他們?nèi)磕脕盹@示給我們看的,只不過是憑借著威勢讓我們感到驚恐迷疑而已。他們想讓我們感到驚疑,我們姑且相信以為它可疑;他們不一定能夠達到的,我們也將認為他們可能會達到。這就是因為還不明了“形”和“勢”的辨識啊。請允許我分條陳述一下:
虜人的土地,不是不廣闊;虜人的財產(chǎn),不是不富足。他們擁有的大漠地帶,良馬就生長在那里,每個人都熟悉騎馬射箭這些過人技藝,因此他們的軍隊也可以說很多。他們憑借這樣一種“形”,不時出兵震動驚擾我們的邊境,這也確實是值得憂慮的,但是我獨自認為這不值得擔(dān)憂,因為虜人的土地雖然廣闊,但其實很容易被分化。一旦受到驚擾,他們就會產(chǎn)生憤怒的紛爭,地方割據(jù)就會到處出現(xiàn)。這是不值得擔(dān)憂的第一個方面。
虜人的財產(chǎn)名義上雖然說很多,其實難以依靠。得到我們每年送交的禮物只有金錢與布帛,這些東西只能用來犒賞士兵,卻不能用來養(yǎng)活士兵;而我們中原地帶倉廩里的糧食,可以用來養(yǎng)活士兵卻不能保證它們不丟失。虜人的政府機構(gòu)龐大而且官吏貪橫,一般情況下的稅賦就非常繁重,民眾還勉強可以支應(yīng),一旦發(fā)生意外需要征稅,國家實際上才收取一份,而官吏們往往要擴大收七八倍,老百姓不堪忍受就會叛亂,一旦叛亂,不光財稅收不到反而會喪失已有的資源。這是第二個不值得擔(dān)憂的方面。
至于說到虜人的軍隊,名義上雖說多,實際上難以調(diào)動,并且容易潰敗。比如在中原征收,稱為“大漢軍”的士兵,他們的父母都是飽受摧殘地茍活在戰(zhàn)亂蹂躪之后,他們的田產(chǎn)家園都被殘酷地敲詐剝奪,他們的心里堆積著怨憤,心思不能統(tǒng)一。而在沙漠地帶征收的士兵,則遠在萬里之外,雖然數(shù)以百萬,但是路途遙遠,物資、糧食、武器、盔甲這一切都要從老百姓那里置辦取得,征收來的賦稅和物資不經(jīng)過一年不能到達,那么,這又是不值得憂慮的第三個方面了。
更何況如今虜人朝廷執(zhí)政的人,契丹、中原、江南各地的人混雜在一起,上級和下級互相猜忌提防,意見不合,骨肉之間以下弒上成了風(fēng)氣,這難道能保證到最后沒有事情發(fā)生嗎?我方有三方面不值得憂慮,敵方有三方面的無能為力,再加上他們有心腹的禍患,差不多連自保都來不及,還憑什么來打別人的主意呢?
我卻聽說古時候善于觀察別人國家的人,就像優(yōu)秀的醫(yī)生切脈一樣,知道病人生病之處并且能預(yù)料他死亡的日期,一點也不因為這病人的胖或瘦就改變了自己的診斷。官渡之戰(zhàn)時,袁紹的軍隊并沒有立即減弱,曹操見了袁紹認為他,最終一定會自取滅亡,是從袁紹還未確定嫡子還是庶子接班的問題上看出的。秦始皇在咸陽建都,到會稽游玩,那時秦還很強大,可是劉邦見了就認為今后自己也應(yīng)當(dāng)像這樣,項籍見了就認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這是從當(dāng)時民怨已深看出來的。國家滅亡時,一般沒有像民怨、嫡庶不定這樣的殘酷,但是虜人現(xiàn)在這兩種情況都有,想不滅亡還等待什么時候?所以我說“形與勢不同”,希望陛下實實在在的仔細考慮。
【辛棄疾《審勢》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酒泉子辛棄疾原文翻譯賞析12-09
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盟鷗》原文及翻譯賞析08-07
賀新郎原文翻譯以及賞析辛棄疾03-18
辛棄疾《西江月》原文翻譯及賞析03-21
辛棄疾《滿江紅》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7-19
鷓鴣天原文翻譯以及賞析辛棄疾09-14
水調(diào)歌頭·盟鷗_辛棄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4-20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07-05
辛棄疾《卜算子·漫興》原文翻譯及賞析07-06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