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孫思邈傳》翻譯與閱讀答案
孫思邈,京兆華原人。通百家說,善言老子、莊周.周洛州總管獨孤信見其少,異之,曰:“圣童也,顧器大難為用爾!”及長,居太白山。隋文帝輔政,以國子博士召,不拜.密語人曰:“后五十年有圣人出,吾且助之。”太宗初,召詣京師,年已老,而聽視聰瞭。帝嘆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顯慶中,復召見,拜諫議大夫,固辭。上元元年,稱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居之。
思邈于陰陽、推步、醫(yī)藥無不善,孟詵、盧照鄰等師事之。照鄰有惡疾,不可為,感而問曰:“高醫(yī)愈疾,奈何?”答曰:“人之四支五藏,一覺一寐,吐納往來,流為榮衛(wèi),彰為氣色,發(fā)為音聲,人常數(shù)也。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失則燕生熱,否生寒;結(jié)為瘤贅,陷為癰疽;奔則喘乏,端則憔槁。發(fā)乎面,動乎形。高醫(yī)導以藥石,救以針劑,故體有可愈之疾。”
照鄰曰:“人事奈何?”曰:“心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膽為之將,以果決為務,故欲大。仁者靜,地之象,故欲方。智者動,天之象,故欲圓!
復問養(yǎng)性之要,答曰:“天有盈虛,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濟也。故養(yǎng)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為本。憂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懼于大,戒于近者不侮于遠。知此則人事畢矣!
初,魏征等修齊、梁、周、隋等五家史,屢咨所遺,其傳最詳.永淳初,卒,年百余歲,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孫處約嘗以諸子見思邈曰俊先顯侑晚貴佺禍在執(zhí)兵后皆驗。太子詹事盧齊卿之少也,思邈曰:“后五十年位方伯,吾孫為屬吏,愿自愛.”時思邈之孫溥尚未生,及溥為蕭丞,而齊卿徐州刺史。
。ㄟx自《新唐書》,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孫處約嘗以諸子見/思邈曰/俊先顯/晚貴/佺禍在執(zhí)兵/后皆驗
B.孫處約嘗以諸子見/思邈曰/俊先顯/侑晚貴/佺禍在執(zhí)兵后/皆驗
C.孫處約嘗以諸子見思邈曰/俊先顯/晚貴/佺禍在/執(zhí)兵后/皆驗
D.孫處約嘗以諸子見思邈/曰/俊先顯/晚貴/佺禍在執(zhí)兵后/皆驗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帝”是廟號,廟號是封建時代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
B.“拜”與“除”“授”等詞語都表示任命官職,與“遷”“擢”“轉(zhuǎn)”不同。
C.“牢”古代祭祀所用牲畜,根據(jù)牲畜搭配的種類不同有太牢、少牢之分。
D.古代對死的稱謂等級森嚴,從稱孫思邈去世為“卒”,可以大致推斷他曾為官。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孫思邈少年好讀,天資聰穎。獨孤信見到幼年孫思邈,贊嘆他是神童,覺得以后可能難被任用。
B.孫思邈專注醫(yī)道,醫(yī)術(shù)精湛。盧照鄰患有惡疾,自己覺得難以治好,孫思邈指導他治好了疾病。
C.孫思邈淡薄名利,不求奢華。他生前多次拒絕朝廷的征召,要求子孫在他死后對其薄葬。
D.孫思邈博聞強識,積累豐富。魏征等修五家史,多次向他詢問遺漏的史事,孫思邈的傳述最詳細。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帝嘆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
。2)天有盈虛,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濟也。
答
10.A(孫處約嘗以諸子見,思邀曰:“俊先顯,俏晚貴,佺禍在執(zhí)兵!焙蠼则灐#
11.A(文帝是謚號。)
12.B(B項“后來在孫思邈的指導下治好了疾病”原文無據(jù))。
13.(1)太宗(皇帝)贊嘆地說:“(這)是位有道德和才能的人!”想讓他做官(想授予他官職),孫思邀沒有接受。(判斷句、“道”“官”的使動用法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天有盈余和不足,人有疾病艱難,(如果)不能自己謹慎(地養(yǎng)生),就不能夠治愈疾病。(“虛”“屯”“濟”各1分,句子大意2分)
【文言文譯文】
孫思邈是京兆府華原縣人,精通諸子百家的學說,擅長講述老子和莊周的言論著作。北周(宇文王朝)的洛州總管獨狐信見到年紀尚小的孫思邈,認為他不平凡,稱贊說:“神童啊!只是才器過大恐怕難以被人任用吧!”等到孫思邈年長時,隱居在太白山。隋文帝楊堅在輔佐政事時,曾以國子博士的職務征召孫思邈,思邈沒有應召,而且私下對人說:“五十年以后將有圣明的君主出現(xiàn),我將要幫助他!碧铺趫(zhí)政初年,征召孫思邈到京都長安。當時思邈已經(jīng)年老。然而,還是耳聰目明。太宗贊嘆地說:“(這)是位有道德和才能的人!毕胱屗龉伲▽O思邈)又沒有接受。唐高宗顯慶年間,高宗再次征召孫思邈,任命他擔任諫議大夫,他還是堅決推辭掉了。唐高宗上元元年,孫思邈自稱有病要求回太白山。唐高宗贈送他良馬,還把已廢的鄱陽公主宅第給他居住。
孫思邈對于陰陽學、歷法學、醫(yī)藥學沒有不擅長的。孟詵、盧照鄰等人都拜他為老師。當時,盧照鄰患有惡疾,長期不能治愈。他曾經(jīng)感慨地詢問孫思邈:“高明的'醫(yī)生能治愈疾病,這是為什么?”孫思邈回答說:“人的四肢和五臟六腑,一動一靜,呼吸往來,流動運行成為榮氣和衛(wèi)氣,表現(xiàn)為氣色,發(fā)出成為聲音,這是人體的正常變化規(guī)律,在天者用其精,在地者用其形,如果陰陽失調(diào)或者陰陽不交就會郁蒸發(fā)生熱病或者產(chǎn)生寒癥;血氣聚結(jié)就成為腫瘤,下陷成為毒瘡;氣血上沖就氣喘短促,氣血枯竭人就會變得枯焦;發(fā)生在面部,表現(xiàn)在形體上。高明的醫(yī)家善于用藥物和砭石來疏導,用針灸來救治,因此,人的身體有能夠洽愈的疾病!
盧照鄰說:“人養(yǎng)生的方法是怎么一回事?”孫思邈回答:“心為五臟六腑的大王,君主崇尚謙恭謹慎,因此要小心;膽為五臟六腑之將,把處事果敢決斷作為任務,所以要大膽。高尚的人性情沉靜,好像地的形象,因此,要求品行端方正直;聰明人的舉動行止,就好像天體運行的形象,所以要思想靈活。
盧照鄰又問養(yǎng)生方法的要領(lǐng)。孫思邈回答說:“天有盈余和不足,人有疾病艱難,(如果)不能自己謹慎(地養(yǎng)生),就不能夠治愈疾病。所以,養(yǎng)生一定首先要懂得謹慎小心地對待自己啊!‘謹慎’以敬畏之心作為根本。對自己具有憂患之心的人,不會被人束縛;對自己有敬畏之心的人,不會為他人所限制。對小的事情能夠謹慎的人,不會被大事嚇。粚ι磉叺氖虑橛芯涞娜,不會為遠處的事情所侮弄。通曉了這些情況能就完全辨別養(yǎng)生的方法了。”
當初,魏征等人編輯齊、梁、陳和隋等五個王朝的歷史,多次向?qū)O思邈詢問遺漏的史事,孫思邈傳述的非常詳細。唐高宗永淳初年,孫思邈逝世,享年一百多歲,遺囑埋葬時要簡單,不要隨葬器物,祭祀時不用牛羊等牲畜。
孫處約曾經(jīng)帶領(lǐng)幾個兒子去拜見(孫思邈),孫思邈說:“(你的幾個兒子),孫俊最先發(fā)達,孫侑晚年時顯貴,孫佺在執(zhí)掌兵權(quán)方面有災禍。”(這些預言),以后都得到驗證。太子詹事盧齊卿年輕的時候,孫思邈曾對他說:“你五十歲以后要擔任地方長官,我的孫子將成為你的下屬官員,請你自我保重!碑敃r,思邈的孫兒溥還沒有出生,等到后來孫溥做蕭縣縣丞時,盧齊卿正好擔任徐州刺史。
【《新唐書·孫思邈傳》翻譯與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新唐書張文瓘傳》閱讀答案11-25
新唐書柳宗元傳翻譯04-14
《新唐書》課文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4-08
新唐書杜甫傳文言文閱讀答案10-27
《黃庭堅傳》閱讀答案及翻譯10-11
《新唐書·韓愈傳》原文和翻譯07-13
《宋史·辛棄疾傳》閱讀答案及翻譯12-28
《治學》閱讀答案與翻譯11-05
《文天祥傳》閱讀理解答案翻譯10-23